金立民谣人物
金立,作为北京工业大学86级建筑系的一位女生,对美国乡村歌曲充满热爱,她是90年代初“校园民谣运动”中唯一的女性代表,以她的作品展现出“诗的美感和意境”。在《校园民谣第一辑》中,她的《那天》、《故事里的树》和《我们相识》收录其中,展示了她的音乐才华,甚至在数量和质量上超越了后来的高晓松和郁东等知名音乐人。此外,金立还积极参与推广校园原创歌曲,对音乐界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而,1994年,金立赴美求学并定居,错过了《校园民谣第一辑》的灌录,她的歌曲《那天》由艾敬接替演唱,原版韵味因此改变。随后,金立的歌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与她关系密切的冯蓝也因求学而离开,使得金立的音乐足迹在历史记载中显得更为珍贵。尽管金立可能已经离开音乐圈,但她的贡献对于校园民谣的发展历程至关重要,让我们铭记那个才情横溢、白衣胜雪的时代和她曾经在大陆音乐史上的辉煌篇章。
其中,如《那天》和《故事里的树》等作品,通过歌词表达了青春的困惑与美好,如《想你》和《这种心情》则展现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深沉思考。尽管这些歌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稀有,但它们依然承载着那个时代校园生活的记忆。
扩展资料
是一词多义词,共有三个意思,分别是校园民谣时代的关键人物、金立胶囊、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金立的个人作品
02《那天》(<校园民谣第一辑>)
词曲:金立演唱:艾敬
原版企划文案:我们无法知道她(金立)当初创作这首歌的故事,我门只能以这首美丽的歌,表达我们对包括金立在内的所有校园民谣作者的祝福!
创作于1991年,在收集整理校园民谣的过程中,我们曾被这手歌的敏锐震撼,也为这首歌的美丽感动,为青春和不再回头的校园生活纪念!
那天
有你一封长信
说了那么多淡漠的话语
那天
我沉默握笔
是不知道怎样来回答你
那天
翻看从前的日记
好长一段踌躇的年纪
那天
我只写下一句
原来我们自己不明白自己
说了世上一无牵挂——为何有悲喜
说了朋友相交如水——为何重别离
说了少年笑看将来——为何常回忆
说了青春一去无悔——为何还哭泣
04《故事里的树》(<校园民谣第一辑>)
作词:孙兵作曲:金立演唱:冯蓝&李蓉
这是校园民谣十年中的经典之一,创作于1986年,
金立和孙兵均是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八六级学生
(词条编辑者按):九十年代中期的少年时,常听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在联欢会上排唱这首歌,心中非常喜爱却不知其名。等了解它的来历时候,已经整整十五年过去了......这是我们曾经的快乐。
不是故事里那一棵
是一棵
不太老的树
晨光照着很清很清的水
小河从树旁悄悄悄流过
几条很漂亮很漂亮的鱼儿
在卵石缝中快乐快乐穿梭
许许多多带露珠的青青草
盖住了树下土地的颜色
偶而飞来难看难看的鸟儿
张望着在叶间叶间跳落
哦~又是你的撕了皮的大厚书
和问不完不完的为什么
哦~又是我的掉了漆的破吉它
和唱不尽不尽的童年歌
大树好茂盛
却从没有知了和毛毛虫的窝......
08《我们相识》(<校园民谣第一辑>)
词曲:金立演唱:冯蓝&李蓉
我们就这样相识
这首创作于1988年的校园民谣,唱的正是校园民谣十年中最动人的一瞬------我们相识!
(词条编者按)只谈相识相知,不谈分手别离。把青春最美好的一面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一个伴着期待的平静日子
我们相识我们相识
两把老吉他两颗爱吉他的心
我们相识我们相识
你到我家里轻轻唱了你的歌
又在我家里就那么随随便便合了一曲
你送我一首你写的长诗
我们相识我们相识
等了两年后我却才写这首歌
我们相识我们相识
不知为什么写歌时常常回忆起
从前我们俩那小小得失成败的故事
并肩接踵的人群
孤独忙碌的尘世
能有多少人共着同一份悲喜
相隔又相知
能有多少人唱着同一支心曲
常离又常忆
好多的话想说可是没有时间说
我知道你要问是不是愿意永远这么着
不要回答我
将来会不会又什么事
只愿今夜晚
不留一点闲谈的兴致
并肩接踵的人群
孤独忙碌的尘世
能有多少人共着同一份悲喜
相隔又相知
能有多少人唱着同一支心曲
常离又常忆
03《想你》(<校园民谣第二辑>)
词曲:金立歌手:冯蓝
(词条编者按):聊聊数语,勾勒出对青春、对爱情的赞美,冯蓝悠长的音调衬托出追忆往事的特殊气氛。
说不出是太阳升起还是雨落下的时候
说不出是众人举杯还是一个人赶路的时候
说不出是忙着读书还是闲得唱歌的时候
说不出是什么样的开始结束在什么时候
想你想你
不知道是你太遥远还是我太思念
不知道是春太短暂还是落花太伤感
不知道是梦太美丽还是传说太简单
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可能让我站在你面前
说声从头来~~
想你~
命中是不是注定想你想你~~~
08这种心情(<校园民谣第二辑>)
词曲:金立演唱:冯蓝&李蓉
这种心情是一扇门
不知什么时候打开
就让你匆匆闯进
问你看见了什么
看见了什么
你说是你一直想的那个人
这种心情是一扇门
不知什么时候锁起来
而你却远远走开
问你锁住了什么
锁住了什么
你说是你开始不会写的诗
金立的人物简介
《校园民谣第一辑》中收录了她的《那天》《故事里的树》和《我们相识》,《校园民谣第二辑》收录了她的《想你》和《这种心情》,数量和质量相比后来名声鹊起的高晓松郁东等犹有过之。除此5首之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
金立和沈庆一样,于90年代初不遗余力的向各个音像出版社投送推荐校园原创歌曲和歌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非常可惜的是,1994年大地唱片黄小茂制作,传唱至今的《校园民谣第一辑》灌录前夕,金立赴美求学并在美国定居。于是《校园民谣1》中由她原唱的《那天》改由艾敬演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自此金立的歌声逐步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里。次年,与金立关系密切,在《校园民谣1,2》中有多首歌曲主唱,同样喜爱美国爵士乐和乡村音乐的清华大学才女冯蓝亦赴美求学,自此金立的歌便渐渐湮没,后来许许多多考证校园民谣历史的访谈、书籍、纪录片里也只是留下对她只言片语的介绍和回忆。
如同沈庆若干年后所说:“那几年的经历和探索,相对人的漫长一生来说仅仅是某个阶段而已。”也许金立本人与许汉秋、胡杨、邱柯、沈庆、逯学军、赵节等人一样,早已远离了音乐圈而从事其他的行业,但是在此我们仍然要记下她的名字,为了让后来的人们不要忘记校园民谣发展里程上这个关键的人物,不要忘记那个才情泉涌,白衣胜雪的年代、不要忘记曾经在大陆辉煌过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