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份额,金立集团

admin 3C数码 4

金立公司为什么倒闭

1.金立公司的倒闭与董事长刘立荣的不当行为密切相关。媒体报道称,刘立荣赌博输掉了超过一百亿元,尽管他本人声称输掉的数额并未达到这一水平,但承认有十多亿元的损失。无论如何,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板,挪用巨额资金参与赌博,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也削弱了市场对公司的信任。供应商可能会担心无法收到款项,这种担忧导致了供应商集中追讨债务,引发了资金链的连锁反应。

金立份额,金立集团-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2.在品牌营销策略上,金立经历了失败。初期,金立通过聘请刘德华、濮存昕、郎咸平等受中老年人欢迎的明星,成功定位其目标市场为商务人士。然而,后期金立转向薛之谦、刘涛、柯洁等年轻受众喜爱的明星,试图开拓年轻市场。这一转变并未成功,因为金立的年轻化战略未能与专注于年轻市场的OPPO和vivo等品牌竞争。尽管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未能实现预期的效果。2016至2017年,金立的营销费用高达60多亿元,邀请了多位品牌代言人,并赞助了多个综艺节目,但过高的营销成本最终导致了财务压力。

3.金立在多个投资项目上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除了高额的营销费用和刘立荣承认的赌博损失外,金立还进行了多项投资,如对微众银行的9000万元投资、7.1亿元购买前海土地使用权以建设总部大楼、以及在宜宾、重庆建厂和涉足益阳房地产项目等。2017年6月,当公司现金流紧张时,金立又购买了南粤银行9.30%的股权,斥资12.18亿元。然而,2016年的净利润仅为13.3亿元,2017年更是减少到7.6亿元,投资过度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4.在智能手机市场,赢家通吃的局面已经形成,金立无法进入一线品牌阵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主要由苹果、三星和华为等一线品牌,以及小米、OPPO、vivo等二线品牌主导,它们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2016年年底,刘立荣对公司的未来保持乐观,设定了6000万台的2017年销售目标。然而,实际销量仅为2400万台,几乎只有2016年销量的一半。高额的营销费用并未带来预期的销售成果,导致成本难以回收。金立的倒闭标志着一个国产手机巨头的好数斗的陨落,令人唏毕段嘘。曾经的行业领导者,如今只能成为人们的回忆。

金立手机还在生产吗

近年来,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越来越明朗化,主要的品牌已经趋于稳固,即华为、小米、OPPO、vivo、苹果等,而曾经属于第三梯队的品牌,逐渐从市场上淡出,这其中就包括了曾经备受关注的金立手机。

金立手机,是中国民族品牌之一,成立于2002年,自创立起始终秉承“创新无限、开拓未来”的理念,凭借出色的研发实力和严谨的制造工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但自2018年起,金立手机便风声鹤起,屡次传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加上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金立手机渐渐地退出了舞台。而王自如的“坑爹史”,更是让金立手机的品牌形象受到无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对于一些金立手机的忠实粉丝来说,或许一直都还在翘首以待,希望能得到曾经的品牌神器。那么,金立手机到底还在不在生产呢?

根据目前的消息,金立手机仍然在生产,但是仅限于一些基础型号的机型,并没有出现像样的旗舰机型,这很大程度上也与金立手机现状有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立手机逐渐透支了自己的品牌价值和营销地位,削弱了消费群体的认可度,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相继下滑,带来了更多的财务困难,2018年底,金立手机正式申请破产。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破产重生之路后,金立手机在2019年初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实现了重新上马,重新振作的金立手机开始了重生之路。推出了基础版的M20、基础版的F205、基础版的N5等机型,一度在销量上取得一定势头,并且在细节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

尽管金立手机在现在的市场上,没有了原来的品牌优势,但是通过精益求精的努力,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是能够占据一定的位置。

不过,虽然金立手机还在生产,但是要想重夺市场,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路要走。由于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中国手机品牌目前数量繁多,品牌升维换代也很频繁,这就要求金立手机必须具备强大的市场观察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才能够在市场上立足。

总的来说,金立手机还在生产,虽然只是些基础型号的机型,但是一家可以继续生存的企业,永远都有机会走向复苏。尽管风光不再,但不要忘记它为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和值得信任的品牌形象。

金立破产了吗

否,金立手机目前不再生产。

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16日,曾经是国内知名的手机品牌之一。在功能机时代,金立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第三名,仅次于当时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然而,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金立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尤其在2017年,金立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导致大量裁员和供应商欠款。这一系列的负面事件使得金立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

为了挽救公司,金立曾尝试进行重组和寻找新的投资者,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到了2018年,金立正式宣布破产,并停止所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这意味着金立手机从此退出了市场。

金立的破产与其说是技术上的失败,不如说是管理和战略上的失误。例如,尽管金立在早期就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系列,但它们在操作系统、设计和用户体验上都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金立在市场营销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与此同时,像华为、小米和OPPO这样的国内竞争对手却在不断地创新和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金立还面临着供应链管理的问题。据报道,金立在破产之前拖欠了大量供应商的货款,这不仅影响了其与供应商的关系,也损害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总的来说,金立手机的停产主要是由于其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双重失败所导致的。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中,没有创新和战略优势的企业很难生存下去。金立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警示,提醒其他企业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

标签: 金立 份额 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