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手机大礼包有什么(金立手机官方网站)

admin 3C数码 5

手机店赚钱吗

大街上现在手机店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品牌专卖店,比如苹果,oppo,vivo,小米,魅族,金立等。一种是大型卖场,比如苏宁,国美,迪信通等。还有一种就是运营商店,电信移动联通。对于品牌专卖店,有些是直营,有些是加盟,但是,不管哪种,房租肯定是会有各种补贴的。而且品牌在,卖货量就大。第二种大型卖场,比如苏宁,他是线上线下一个价,很透明,人家集中采购能够把价格压到很低,卖价和一般小店的进货价差不多,苏宁都还能赚,并养活这么多人。第三种,运营商的店。这些店都是外承包出来的,但是,运营商对于房租,都有减免补贴政策,装修都是运营商直接解决。承包的,只需要完成相应任务就行了。

金立手机大礼包有什么(金立手机官方网站)-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对于品牌直营店,没有研究过,我说一下最后一种,运营商的店。因为我做过电信的代理商。比较清楚一些情况。首先,代理商对于号卡宽带业务是有佣金的,特别是一些捆绑业务,最多的是上千元一个。比如办理一个家庭宽带,让你办一个大礼包,预存话费全返,然后送你手机,光猫,机顶盒,实际上,预存的话费是电信出,手机按照标价卖给你了,利润赚足,少则150,多则4、5百,光猫又赚100,机顶盒再赚100,电信还要给补贴,再加上宽带佣金。一般还要买个路由器什么的,80的路由器卖150、160很正常。不说那种主厅,就一般的社区店,好的时候一天能办几个。而且这种店,很多都是夫妻店。对于成本,房租,电信全出,装修全出,自己只出水电和手机上柜,电脑这些。一个月收入2-3w很正常。手机能卖就卖,不能卖人家还能办其他业务挣钱。

再说说手机的利润,利润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是oppo=vivo>三星>华为>苹果>荣耀>魅族=乐视>小米oppo,vivo是统一价,不串货,不乱价。旗舰机是400-500,千元机有200左右的利润。三星的利润大概在200-500之间,价格越高,利润越高。最多的时候,我记得S6有800利润。后来调价了。不过现在买的人少了。华为的机子要分时间,像现在,P9这种机子,利润就很高了,大概在400,P10和mate9上市很长一段时间,拿不到货,拿到货都要加价,比官网卖价还高。苹果的利润真的低得吓人。一般在200左右。像现在拿一台苹果7,串货都要4700左右。和京东都差不多了。

荣耀,魅族,乐视,差不多在100-200左右。小米,基本上不可能拿到比官网低的价格,都是溢价拿货,然后再加价。最不想卖的手机。还有一种手机,利润高得吓人,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农村市场,卖山寨机,价格由你定。这种坑人的事儿就不在讨论范围了。

所以,如果是手机店,题主指的应该是运营商店吧,这种店做好了,月入2-3万没问题的。做不好也亏不了多少。但是,收入并不是来自于手机,而是运营商。

现在电商冲击手机市场,是相当严重的。线下需要买手机,要么苏宁,要么国美吧。价格还行。品质也比较有保证。为什么说品质有保证,说一下串货和行货的区别。串货很多是不正经渠道拿到的手机,比如,分期,套机等,而且很多中间商会私拆手机安装各种软件和桌面,能把手机改到五花八门,你还发现不了。行货就很正规了,厂家出厂什么样,到你手上还是什么样。一般苹果不会安装软件,安卓是无一幸免。运营商的合约机,都是行货。其他的那些,就不能保证了。但是苏宁国美这些有自己渠道的,还是很安全的。比较推荐。京东也是,很推荐。虽然京东的价格,真的很贵。但是机子都是有保证的。

电视广告 金冠王至尊手机的问题

自己看吧。。什么人啊,非要相信电视购物广告:

揭秘电视购物乱象:捞一把就溜暗藏三大猫腻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利用上海企业“良好信誉”,1/3电视直销企业在沪注册

权威人士称,在上海注册的电视购物企业占同类企业总数的1/3。

在上海注册,却在福建办公;说是镶钻手机,却是山寨机……电视购物的种种弊端频繁被曝光,企业背后的操作却鲜为人知。

数据显示,电视购物产业2007年已突破100亿元,但其中假冒伪劣产品却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被大量投诉的电视直销企业往往销量惊人。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一份关于电视购物产品投诉的调查报告,揭示了电视购物企业的惯常操作手法:在上海注册,在各地卫视播放广告,吸引外地消费者。

电视购物企业为何纷纷到上海注册?电视购物究竟有哪些猫腻?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猫腻1:借贸易公司之名注册

“50万的注册资金,七八名客服人员,一款产品,10万的现金流就能组成一个电视直销公司。”一曾在电视购物行业工作过10余年的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电视购物行业的门槛相当低,虽然曾经有过“从事电视购物的企业注册资金必须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规定,但由于电视直销企业在工商注册中都打着“贸易公司”“商贸公司”的旗号,各地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年销售额上亿的企业,注册资金也就只有50万元。可见这一行的暴利惊人。”

“由于对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的监管相对宽松,2000年开始,以海外贸易公司分公司形式存在的电视购物公司多如牛毛。”业内人士表示,对外宣称的贸易公司其实就是以电视广告作为主要宣传渠道,代理保健品、化妆品的销售。“那家所谓的知名香港公司是以老板的香港朋友名字注册的,几乎没有任何香港母公司的工作人员。”

猫腻2:注册地最爱选在上海

虽然无法统计目前打着贸易公司幌子在上海注册的电视直销企业有多少家,但有权威人士指出,由于上海企业存在先天以来的“良好诚信”,在上海注册的该类企业数量预计占同类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由于电视直销引发的投诉达4000多件,主要涉及广告宣传与实际不符、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销售管理问题多、售后服务难以保障、承诺不兑现等问题。

李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上海注册公司,容易取得消费者信任。此外,上海在交通、物流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百货类产品厂家大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据点辐射全国,成本最合理。”

据一位电视购物回访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市面上的电视购物产品的生产地60%来自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剩下的则是广东佛山、东莞和福建等地。“作为中间区域,上海是最好的选择。”

一位长期为电视购物公司提供首饰类产品的供应商表示,电视直销产品的购买者大多是二三线城市消费者,他们不会轻易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投诉,维权“鞭长莫及”。

猫腻3:品牌买断捞一把就溜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电视购物产品大多是品牌买断,商场里基本不铺货,消费者购买时无法进行价格比对。电视购物商品一旦促销成功,年利润高达上千万元,因为这些商品的售价往往都是成本的十几倍。

在一周的不同时段,记者分别拨打多家电视购物公司的售后电话,发现晚上7点之后就鲜有售后人员在线,“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在大多电视购物公司形同虚设。

“通常注册一家公司只能有一款热销产品,为了不留下任何负面影响,产品售完后就必须马上注销企业。”行业人士透露,一般电视购物从业人员都有两张以上名片,有两个以上不同身份,“他们一边是亚洲某购物公司的总裁,另一边则是上海某网站的CEO,实际上是两套体系,一班人马。”

一位已“隐退”的电视购物行业领军级人物对该行业的总结是:行业混乱,从业者无品牌意识,过分注重眼前利益,甚至迷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捞一把就溜”的战术。

深喉揭秘

“有时我是法人代表,有时我是总经理”

“每销售一款产品,我们就换一班人马。有时我是法人代表,有时是总经理或营运经理,一切听投资方安排。”曾是电视直销公司负责人的李名(化名)揭开了电视购物的操作手法。

甩脂机最高利润达200%

20名销售人员、四五个售后团队、两个营销经理、一个产品经理,这样一个不足30人的电视直销公司,一年能创造上亿元的销售额,电视直销神话曾让刚入道的李名多次在梦中惊醒。

李名是浙江人,2005年开始在上海某郊区注册贸易公司,即电视购物公司,以电视广告为平台,销售保健品、电子产品。

“这行进入快,产品是厂家的,广告是厂家拍的,我们只管跟电视台合作,播放广告和负责销售。”李名说,为了显示公司资金雄厚、信誉良好,他经常让客服人员谎报公司地址,自称在陆家嘴办公。“即使有消费者找到工商注册地址,也找不到工作人员,因为我们在徐家汇上班。”

2006年开始,该公司销售的减肥产品创造了月销量4万件的业绩。李名说,以热销的甩脂机为例,卖得最火的时候,利润有200%。

销量增长的背后,是大量消费者的投诉。“由于我们注册的是800开头的网络电话,所以消费者并不知道公司具体地址,我们的发货地址在昆山等长三角地区。”

多数精力放在打通关系上

“虽然我是法人代表,但我并不是真正的老板。”在消费者、媒体、监管机构面前,李名称自己并不是真正老板,幕后老板他一年只能见上两次,公司其他员工几乎都没见过,所以他是一切事务的全权代理人。

李名透露,电视直销企业的法人代表通常是投资人的亲戚、亲信,很少由投资人自己担任。

2006年中,面对消费者蜂拥而至的退货、换货要求,李名的幕后老板打算注销企业,以另一商贸公司的身份继续经营。就在这时,禁播令出来了,各电视台对甩脂机等减肥产品、保健品的广告将实行严格限制。于是,他们决定销售其他产品,一款进价仅几十元而售价近四百元的电子玩具,成为新公司的主打产品。

李名坦言,经营电视购物公司,2/3的精力放在打通上下各种关系上,剩下的时间才顾得上产品质量和销售渠道。“我们卖的东西绝对没有效果,但也害不死人。换货可以,但绝不退货。”

2008年底,疲于“游击战”的李名淡出电视购物。对现下进入快但大多生存困难的电视直销行业,他表示不愿意再涉足。但他透露,幕后投资方还在继续这样的“短期获利”操作。

分析

电视购物为何监管难?

李名对记者表示,由于电视直销需要打通多层关系,在赚取暴利的同时是各个利益关系层的博弈。

据悉,一个日销量上千的电视直销企业,往往是当地县级政府的纳税大户。“上百万的税收对区县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2007年因为上海一购物公司“虚假广告”而发起公益诉讼的北京律师刘昌松说。在他看来,骗子公司因上缴高额税收,当地政府极易成为庇护所。“骗子公司骗的是全国的广大消费者,而上海本地的消费者因为比较容易了解真相,上当的较少;即使上当了,一般也能通过各种途径维护权益。所以,对此类公司的打击力度也相对较小。”

曾经以“虚假广告”与橡果国际对簿公堂的河北律师李纶指出,由于电视购物的产品价格大多为几十元、几百元,消费者因为地点、时间、成本等问题,较少诉诸于法律手段,“管辖地等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也是维权困难的因素。”

监管的缺乏也是维权难的一大原因。电视购物节目从内容上说,属广电局管;从广告形式上说,又由工商局管。“现在从全国到地方,都没有出台相应的规范,谁的责任,该属于谁管辖,很难界定。”一地方工商局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指出。

声音

用立法规范电视直销

“电视直销多是异地购物,且在直销广告中商家大多突出产品的名称、特点、效用等信息,却对自身的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只字不提,有的甚至连企业名称也没有,这些情况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上海市消保委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有的电视直销企业看准了这一点,拖延或拒绝解决消费纠纷。”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电视直销企业的经营行为,规定在直销广告中必须主动公开企业的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提供真实的产品信息,建立合理、有效的售后服务体系,确保所销售产品符合标准。

上海市消保委青浦、松江等电视购物投诉多发地的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消协的作用也只是协调处理,并不能根治电视购物的弊病。”

呼吁加强监管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日前,在成都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20名代表向大会提交了议案,建议通过制订地方性法规来规范电视购物行业。

移动手机经典广告词

移动手机经典广告词通常以简单、易记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传达品牌理念和产品特色,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用户体验。这样的广告词不仅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还能增强品牌形象。

首先,经典广告词往往采用简洁有力的语言,以便于记忆。例如,“真心真意,服务到家”就突出强调了品牌对客户的重视和服务质量。这种直接明了的表达方式使得消费者在听到时能够迅速理解其核心理念,并产生好感。

其次,许多广告词通过情感共鸣来吸引用户。例如“沟通无界限”,不仅体现了移动通讯的便利性,还传达了一种人与人之间无障碍沟通的美好愿景。这类广告词往往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心,使他们对品牌产生认同感。

最后,经典广告词还常常通过使用生动的比喻或形象的描绘来提升记忆度。“随时随地,与世界相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传达了便利性,还引发了消费者对于无限可能性的想象。这种寓意丰富的表达使得广告词更加深刻且富有吸引力。

总结来看,移动手机的经典广告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情感共鸣以及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品牌形象并吸引了消费者。这些元素共同作用,使得广告词不仅具有传播力,更具备了文化内涵。

扩展资料:

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更新自己的营销策略。现代广告词在保留传统优点的同时,也逐渐融入了数字化营销的元素,例如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兴平台。品牌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从而保持其竞争优势。

综合而言,经典广告词在塑造品牌形象、增强用户体验以及促进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品牌的持续创新与时代结合则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标签: 手机 大礼包 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