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架构?惠普公司的组织结构

admin 电脑硬件 2

惠普的发展历程

惠普架构?惠普公司的组织结构-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1934年—1939年

HP由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于1939年创建。

该公司建在帕罗奥多市的一间汽车库里,第一个产品是声频振荡器,它是音响工程师使用的电子测试仪器。

HP公司的第一个客户是Walt Disney Studios,经典电影《幻想曲》(Fantasia)开发和测试创新的音响系统。

1934年,刚从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的戴维·普克(Dave Packard)和比尔·惠利(Bill Hewlett)去科罗拉多山脉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垂钓野外露营。

由于彼此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一致,而结成一对挚友。

此后,比尔在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继续研究生学业,而戴维则在通用电气公司找到一份工作。

斯坦福大学教授及导师Fred Terman的鼓励和支持,二人决定开办公司并自己经营。

1938年,戴维夫妇迁居至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多市艾迪森大街376号。

比尔·休利特就在这栋房子后面租了一间小屋。

比尔和戴维用538美元作为流动资金,并利用业余时间在车库里开展工作。

比尔利用其研究课题负反馈研制成功了惠普第一台产品:阻容式声频振荡器(HP200A),这是一种用于测试音响设备的电子仪器。

该振荡器采用炽灯作为电气接线图中的一个电气元件来提供可变阻抗,这在振荡器的设计上是一个突破。

利用反馈的原理,又相继生产出另外几项惠普早期的产品,诸如谐波分析仪及多种失真分析仪。

华特迪斯尼电影公司订购8台振荡器(HP 200B)用于制作电影《幻想曲》。

1939年1月1日,成立合伙公司。

1940年-1959年

合伙企业的产品即在工程界和科学界中大受欢迎。

比尔和戴维与销售代理签约,以将其畅销产品向整个美国市场上投放。

二战期间,美国***对电子仪器的需求日益增大,惠普的产品销量越来越大。

惠普新产品不断增加,并且建造了第一座公司大楼。

1940年,公司从车库迁址至Palo Alto市位于Page Mill路和EI Camino Real的一座租赁大楼内。

公司向员工发放第一笔奖金——笔5美元的圣诞奖金。

其后,它成为一种生产奖金,再后来,它又变成公司内部的利润分配计划。

营业纯收入:$34,000;员工人数:3人,产品种类:8种。

1942年,建造惠普第一座自己的大楼(称为Redwood大厦),它集办公、实验室及工厂于一体积10,000平方英尺,位于Palo Alto市Page Mill路395号。

选择这里是考虑到如果电子业不景气,就将大楼改建成食品杂货店。

1943年,惠普因向海军研究实验室开发出信号发生仪及雷达干扰仪,从而进入微波技术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惠普因其成套系列的微波测试产品而被公认为信号发生器行业的领先者。

1947年8月18日,惠普注册为股份制公司。

1951年,惠普发明高速频率计数器(HP 524A),它可大大减少测量高频所需的时间(从原先的10分钟左右降至1到2秒)。

应用情况:广播电台使用HP 524A可精确设定频率(例如104.7FM)。

从而符合FCC有关频率稳定性的规定要求。

营业纯收入:$550万,员工人数:215人。

1958年,惠普首次收购公司成功:F. L. Moseley公司(加利福尼亚,Pasadena),这是一家高质图形记录仪的生产厂商。

这次收购标志着惠普已进入绘图仪行业。

营业纯收入:$3000万,员工人数:1778人;产品种类:373种。

1959年,远离加州大本营,在瑞士日内瓦设立营销机构,并在西德的Boeblingen建立第一家国外产品制造厂。

1960年-1969年

惠普在测试、测量产品市场中持续稳定增长,并开始涉足于其他相关领域,如电子医疗仪器和分析仪器。

惠普已被视为一家进步迅速、管理有方和令人称羡的公司。

1960年,在科罗拉多州Loveland建立除Palo Alto市以外的第一家美国加工厂。

1961年,收购Sanborn公司(马萨诸塞,Waltham),从而进入医学领域。

惠普股票HWP正式在纽约证券市场和太平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

1962年,惠普首次荣登幸福杂志美国500家大型公司排名榜,列第460位。

此后,惠普的幸福杂志排名榜名次逐年上升。

1963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Yokogawa惠普公司(合资方:Yokogawa电子公司)。

1964年,庆祝公司成立35周年。

戴维·帕卡德当选为董事长,比尔·休利特出任总裁。

原子铯时间标准仪 HP 5060A被世界广泛赞誉为“飞行钟”。

全球各个地区均使用 HP 5060A与国际标准时间对时。

1965年,惠普收购 F&M科技公司(宾西法尼亚,Avondale),从而跻身于分析仪器领域。

营业纯收入:$1.65亿;员工人数:9000人。

1966年,公司的中心研究机构惠普实验室成立。

它是世界领先的电子研究中心之一。

惠普设计出第一台计算机产品(HP 2116A),它用作测试及测量仪上的控制器。

惠普可提供全系列的计算机产品。

1967年,惠普设在德国Boeblingen的公司推出非接触式胎心监测仪,用于测定胎儿在分娩时的状况。

该公司还首次提出弹性工作制的概念,这一作法已在惠普全球各个机构中普遍采用。

1968年,世界第一台台式科学计算器HP 9100A问世。

它是惠普今天高性能工作站产品线的前身。

1969年,戴维·帕卡德出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任期1969年-1971年)。

惠普首次向市场投放分时操作系统,装在该系统的微电脑可同时供16个用户使用。

1970年-1979年

惠普坚持其锐意创新的传统,并推出第一台袖珍式科学计算器。

至70年代末,公司的盈利状况及员工队伍均取得了大幅增长。

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将公司的日常经营委托给约翰·扬(John Young)管理。

1970年,营业纯收入:$3.65亿;员工人数:16000人。

1971年,利用激光技术生产出可测量百万分之一英寸长度的激光干扰仪。

惠普激光干扰仪仍是微处理芯片制造中首选的仪器。

1972年,惠普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台个人计算工具:HP-35掌上科学计算器,并将工程计算尺淘汰。

以 HP 3000微电脑进军计算机领域。

1973年,惠普小型通用计算机系统成为计算机界第一套数据分布式处理系统。

1974年,生产出第一台基于4K动态随机存取器(DRAMs)的微电脑,从而取代了磁芯。

1975年,惠普通过制定标准接口,从而简化了仪器系统。

电子业采用惠普接口总线 HP-IB作为国际接口标准,从而使多台仪器能够方便地与电脑连接。

1977年,约翰·扬出任惠普公司总裁(1978年任首席执行官)。

到80年代,惠普凭其系列的计算机产品而成为业界一家重要的厂商,其产品从桌面机到功能强劲的微电脑可谓门类齐全。

这十年标志着惠普已成功步入打印机市场中,由于它成功地推出了可与个人电脑连接的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1980年-1989年

1980年,惠普首次推出个人电脑产品:HP-85。

营业纯收入:$30亿,员工人数:57000人。

1982年,英国惠普公司开发出电子邮件系统,该系统已成为基于微电脑的第一套商用广域网。

利用32位“超芯片”技术推出HP 9000技术计算机,它是第一台“桌面式主机”,却拥有像60年代尺寸庞大的主机同样的性能。

1984年,惠普的技术首次应用到HP Thinkjet打印机上。

今天的喷墨打印机仍不断出现技术突破,而其价格更在持续下调。

推出公司最成功的单机产品:HP LaserJet激光打印机。

今天的激光打印机已被业界视为激光打印机的世界标准。

1985年,营业纯收入:$65亿,员工人数:85,000人。

1986年推出基于创新型RISC(精简指令体系结构)的多系列计算机系统。

用于此项产品的开发费用高达2.5亿美元,开发持续5年时间,是惠普在研究与开发上投入最大的一项。

1987年,比尔·休利特退休并辞去副董事长职务。

Walter Hewlett(比尔之子)和 David Woodley Packard(戴维之子)当选为公司董事。

1988年,惠普跃升至幸福杂志500家企业排名榜前50位,列第49位。

1989年,惠普庆祝公司成立50周年。

惠普新型原子辐射检测仪成为第一台利用气相色谱法来测定所有元素(氦除外)的分析仪器。

收购阿波罗计算机公司(马萨诸塞, Chelmsford),这是一家工作站制造商。

1990年-1999年

尽管总结这十年尚为时过早,然而至此,惠普已充分证明了它在测量、计算机和通讯领域所取得的非凡成功。

惠普在信息的收集、分析、存储和显示方面所展现的能力必将进一步推动信息高速公路转化为现实。

1990年,推出 HP LaserJet III激光打印机。

惠普实验室在东京开设研究机构。

营业纯收入:$132亿,员工人数:91,500人。

1991年预装Lotus 1-2-3应用软件的 HP 95LX掌上电脑(约重11昂司),具有先进的计算特性和数据通讯功能。

HP SONOS 1500心血管成像仪系统允许医生利用超声波处理方法对心脏病进行非接触式的定量分析。

普彩色扫描仪可实现计算机读取照片或其它可视图像。

1992年,路普莱特(Lew Platt)出任惠普总裁和首席执行官。

推出 Corporate Business Systems,九台HP3000和HP9000计算机系统,拥有大型主机功能,价格却降低了90%。

1993年,推出3磅重的 HP OmniBook 300“超便携式”个人电脑,在横跨美国的飞行旅途中,其电池电力足够电脑连续运行。

交付第 1,000万台HP LaserJet激光打印机,惠普现已售出2000万台打印机。

戴维·帕卡德离任退休。

路·普莱特(Lew Platt)当选为公司董事长、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1994年营业纯收入达$250亿。

惠普生产出世界最亮的LED(发光二极管)。

由于同时具备高亮度、高可靠性和低耗能的特点,因而它在很多新应用上已取代了白炽灯。

推出HP Color LaserJet彩色激光打印机。

推出OfficeJet打印/传真/复印一体机。

推出带内置式Pocket Quicken的HP 200LX掌上电脑。

1995年,营业纯收入达$315亿;员工人数:105200人。

收购Convex计算机公司(德克萨斯;Richardson),这是一家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推出HP OmniGo 100掌上电脑。

向家用电脑市场推出 HP Pavilion PC机。

1996年3月26日,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辞世。

推出第1台HP LaserJet 5SI“网络打印机”。

1997年营业收入:$429亿,雇员:121900人。

并购电子支付系统行业领先厂商VeriFone,从而增强了HP公司电子商务能力。

发起以“扩大潜在价值(Expanding Possibilities)”为主题的为期多年的新消费营销计划。

21世纪

2001年9月4日,惠普以价值25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对手康柏电脑公司。

2002年5月,两公司合并完成。

2003年,公司的市值达到80.28亿美元,从而在全球基础架构服务市场中占有6.2%的份额。

2006年第四季度,超越戴尔(Dell)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

2008年,财政营收额突破1000亿美元

截止2012年初,惠普一直保持全球第一大PC厂商地位。

2011年2月10日,惠普公司新品发布会于美国旧金山召开。

在这场以“Think Beyond”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中,惠普公司正式公布了全新版本的webOS系统、HP Veer、HP Pre 3两款智能手机以及惠普TouchPad平板电脑。

2013年10月30日,发布了配置Calexda ARM架构芯片的Moonshot服务器。

2012年至2017年亚太地区整体印刷设备预计将实现2.5%的年增长率,对数字印刷设备的需求较去年同期将显著提高,实现每年9.4%的增长,而传统打印设备预计将停止增长。

惠普在亚太地区同样感受到强劲增长的势头,这主要来源于新老客户对惠普全系列数字图形印刷产品组合的强劲需求。

中国作为惠普全球第二大的Indigo市场,也已经见证了数字印刷的快速增长。

惠普将继续拓展数字产品组合,以确保产品的覆盖面和端到端服务满足印刷公司的需求,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尤其是在包装领域,惠普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帮助其赢取数字机会的产品,即将推出的方案也将帮助印刷公司在软性包装和折叠包装领域发现新机遇。

印刷公司也可加入惠普强有力的客户与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在2013年5月12日至13日在中国北京举办的亚太地区数字解决方案合作组织会议(Dscoop)上,超过1000名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参与就是最佳例证。

加快创新提升交货速度,把握新机遇

德鲁巴推出的众多惠普数字印刷平台现已在亚太地区出货,其中包括HP Indigo10000、7600和5600数字印刷机,HP T410,T360和T230彩色喷墨卷筒印刷机、HP S&D FB7600工业印刷机以及HP Designjet L28500和L26500 Latex打印机。

2013年5月14日至18日,HP Indigo10000数字印刷机将在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展出,该机型在亚太地区的首次公开亮相。

亚太地区众多早期试用者已经引进了HP Indigo10000印刷机,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用户、印度用户和澳大利亚用户等。

2014年9月12日早间消息,惠普即将收购云计算软件开发商Eucalyptus Systems。

惠普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正试图通过新的收购来加强惠普的业务。

2014年10月15日,惠普宣布将恢复其股票回购计划,较早时据消息人士称该公司已终止了与易安信公司(EMC)的并购谈判。

惠普表示,恢复股票回购是因为其不再拥有导致其8月份暂停股票回购的“重大非***息”。

该公司迄今为止并未承认曾与易安信进行并购谈判。

据外媒报道,惠普公司将于11月2号正式一分为二:惠普企业(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和惠普公司(HP Inc.)两家上市公司。

惠普企业着力发展云计算解决方案,惠普公司则着力生产打印机和PC个人电脑。

惠普属于什么档次

品牌型号:惠普(HP)战66五代

系统版本:Windows 10

惠普属于中等档次。惠普是双核四线程,主频2.1最大睿频4.1,是目前笔记本电脑中端处理器,对于一般日常办公和娱乐影音,商务、出差、一般网络游戏等等都是可以的,价钱在3000至3500块之间。惠普家用的主要有V3000、DV2000系列,商用的有520系列、6515系列、6520系列、6510系列和6710系列。

惠普战66五代:

惠普战66五代锐龙版搭载R7-5825处理器,7nm工艺,全新ZEN3架构,6核心12线程,采用DDR43200MHz 16GB双通道内存,512GB固态硬盘,拥有HDD硬盘位。

在外观方面,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外壳,3D一体成型技术,无拼接,整体质感跟更出众,轻至1.74kg,配置15.6英寸IPS雾面屏,分辨率1080P,400nit高亮度、100%sRGB高色域。支持180度开合,屏幕上方摄像头可物理遮挡。背光防泼溅,右下部为按压式指纹识别按键。USB3.1、HDMI1.4、Type-C(全功能)、SD读卡器、RJ45等丰富接口,支持蓝牙5.0及WiFi6。双铜管散热,45瓦高密度电池,铝合金金属机身,重约1.74kg起,整机强度通过19项军工级检测。

在其他方面,惠普战66五代支持WIFI6无线协议,采用802.11ax2*2双频双天线无线,配置按压式指纹识别和可调节摄像头。

惠普暗影精灵7:“完整版”新酷睿实力展现

凭借暗影精灵(Omen)游戏本系列产品,惠普在国内越发变得有声有色起来。一方面紧随上游厂商平台升级,另一方面提供具有前瞻力的产品特性,惠普对消费者的了解越来越透彻,新一代的暗影精灵7系列产品第一时间交出了“好”产品的答卷。

时至今日,哪家厂商要是没有游戏本,简直都不好意思说是做PC的。随着核心平台特性细分和性能提升,游戏本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厚重,屏幕尺寸与性能一样,节节攀升。已经升级到第7代的惠普暗影精灵系列游戏本,更是“放弃“了15.6英寸规格,直接将主流机型定义为16.1英寸,而更高规格的暗影精灵7 Plus则保持了17.3英寸屏幕尺寸。两款产品的右侧掌托上,清晰地标出了这一信息。

掌托之上,同时被清晰地标出的还有暗影精灵7的核心硬件配置:11代酷睿i5处理器和GeForce RTX独显。具体来说,就是酷睿i5-11400H(80W)与RTX 3050 4GB GDDR6(80W)的组合。没错,这台编号为OMEN 16-b0001TX的机型,是该系列的入门机型。暗影精灵7系列提供了多达15种不同的CPU、GPU、键盘及屏幕规格组合,目前开售的9个配置机型覆盖5799元至9999元的价位段,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i7-11800H/RTX3070/16GB/1TB SSD/2K 165H,9999元

i7-11800H/RTX3070/16GB/1TB SSD/1080P 144Hz,9499元

i7-11800H/RTX3060/16GB/512GB SSD/1080P 144H,8299元

i5-11400H/RTX3060/16GB/512GB SSD/1080P 60Hz,7299元

i7-11800H/RTX3050Ti/16GB/512GB SSD/1080P 60Hz,7099元

i7-11800H/RTX3050/16GB/512GB SSD/1080P 60Hz,6799元

i5-11400H/RTX3050Ti/16GB/512GB SSD/1080P 60Hz,6599元

i5-11400H/RTX3050/16GB/512GB SSD/1080P 60Hz,6299元

i5-11400H/GTX1650/16GB/512GB SSD/1080P 60Hz,5799元

暗影精灵7有着硬朗的外观和锐利的边角设计,经过机身内部空间优化和散热优化的它,真实厚度只有22.5mm,在大尺寸屏幕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纤薄。和今年开始流行的16:10 16英寸屏幕不同,该机仍采用16:9的Full HD分辨率屏幕,因此只做了左右两侧窄边框设计,把机身宽度控制在269mm,并容下了数字键盘。

与屏幕规格一同升级的还有暗影精灵7的功能配置理念,这将直接影响你的购机选择。轻薄化同样成为大尺寸游戏本的升级趋势,且不能以牺牲性能为代价。暗影精灵7加入了数项“保“性能的设计,非常对玩家的口味。

作为核心的硬件升级之二,暗影精灵7为处理器和显卡提供了强大的散热保障。要不是受制于RTX 3050本身定义的性能级别,其峰值性能释放将远不止80W这么多。在高低配一致的散热管散热系统面前,“小”的GPU功耗,给CPU留出了更大性能发挥空间。该机的PL1值被设定在80W,“平衡”散热模式下,较低的2800r/min风扇转速就能保持处理器稳定运行于3.5GHz的6核频率,同时具有较低的35dBA噪音,清凉又安静。

在平衡散热模式下,酷睿i5-11400H的电力消耗稳定在60W级别,而换用“狂暴”模式+最高风扇转速,4600r/min的散热噪音仍明显低于同级别产品的5500r/min及45dBA,处理器全核频率略提高至3.6GHz,同时温度降低到50量级(室温25)。不要忘记,暗影精灵7只有22.5mm厚,与非性能定位的笔记本电脑处于同一水平。

新处理器架构所带来的性能提升立竿见影,严格地说,酷睿i5-11400H是上代处理器酷睿i5-10500H的垂直升级产品,两者有着相同的产品及价格定位,Turbo Boost频率均为4.5GHz、核心数量保持6个不变。而实际上,由于10500H较晚上市,它远没有4核的 10300H普及;11400H与10300H相比,则多了50%的核心/线程,频率相同但架构升级为全新的Tiger Lake,总体性能得到了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多核性能提升普遍超过60%,可以称得上是一次跨越式提升。

对酷睿i5这个级别的产品来说,直接的处理器性能提升远不能代表平台升级的全部。处理器核心数量增加,对需要密集计算能力的专业用户更有吸引力。同样的,从DDR4-2933升级到DDR4-3200后,双通道内存带宽理论上增加了12%。而实际测试中,由于酷睿平台与新的高频内存搭配可使延迟更低,酷睿i5-11400H的内存吞吐带宽增加了15%,这对内存密集型应用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得益于平台整体升级,标配PCI-E 4.0 x4规格SSD的暗影精灵7数据存储速度快到起飞。在整机轻薄化、便携化的大趋势下,暗影精灵7机身内部空间更多地留给了容量70Wh的超大电池,而不再提供2.5英寸硬盘扩展位。作为“补偿”,该机提供了两条M.2 2280插槽,其中PCI-E 4.0 x4规格插槽安装了三星PM9A1系列SSD,这一配置在6000元价位游戏机本中并不常见。

SSD数据吞吐速度层面没啥好说的,PCI-E 4.0加持,速度直接翻番,而它所增加的热量,对16英寸的大尺寸游戏本来说不值一提。速度跃升,反映到整机产品实际应用中,无论是200GB Pr素材调用,还是系统启动或休眠,速度提升肉眼可见。

暗影精灵7的另一个M.2插槽不像PCI-E 4.0那样从CPU直接引出,而是转由PCH引出,因此规格为PCI-E 3.0 x4,不仅速度有别,延迟差异也十分明显。

同样的512GB PCI-E 4.0 x4 SSD,安装PCI-E 4.0插槽与PCI-E 3.0插槽上相比,速度提升了30%~70%,而数据延迟减少了27%。

在其他硬件方面,惠普对暗影精灵7的差异化定义就显现出来。首先就是“低配”机型的USB-C接口就只是USB功能,保留了10Gb/s数据传输(USB 3.2Gen2)和USB显示功能,而高配机型升级至Thunderbolt 4和USB4,不仅传输速度翻两番,达到40Gb/s,而且支持双4K HDR甚至8K视频输出,我们的样机要通过MiniDP+HDMI 2.1接口才能获得双显输出功能。

另一主要差异围绕显卡而来。11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高性能移动版产品带来了带宽倍增的20条CPU直连PCI-E 4.0通道,不少厂商选择将更多的通道留给存储、I/O接口,而独显只使用其中8条。同样的RTX 3050,同样的x8通道,PCI-E 4.0接口情况下的游戏速度,较PCI-E 3.0接口提升了2%~5%。

另外,NVIDIA还为RTX 3060及以上级别显卡开放了DDG 2.0显卡直连模式,相应的暗影精灵7的高配机型OMEN Gaming Hub中开放了这一选项。根据NVIDIA公布的数据,该功能对RTX 3050性能的贡献率不足1%,只有更高端的RTX 3060搭配相应酷睿平台特性时,才能获得4%级别的性能提升。

现实的说,RTX 3050是GTX 1650的升级版本,光线追踪及DLSS等功能层面的功能升级更为重要,而性能层面的提升相对有限,甚至逊色于GTX 1660、RTX 2060这样的版本,游戏运行速度的提升,更依赖处理器的改进。从数据评估结果来看,其3DMark TimeSpy得分为4864。

RTX 3050的3DMark 11成绩为P15489分。

总的来说,11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高性能移动版的出现,将处理器新架构/制程、AI/GNA、内存、PCI-E 4.0、Wi-Fi 6/6E等众多新特性一并下放到主流移动平台上,不仅是给PC厂商,更是给有着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带来多样化的产品选择。惠普提供多达15个配置的暗影精灵7一款产品,就是很好的佐证。

酷睿i5级别产品升级到6核心,并保持了稳定高频运行特性,结合10nm SuperFin制程改进与Willow Cove微架构跨越式升级,处理器性能获得了两级互不相斥的性能提升。60%甚至高达80%的垂直升级产品性能增益,谁不中意呢!

标签: 惠普公司 惠普 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