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HR总经理张国维:剥离技巧的面试
惠普HR总经理张国维:剥离技巧的面试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张国维:面试是找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征者能否成功被录取,面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很多求职者往往会花很多的心思学习怎么提高自己的面试技巧,甚至参加有关面试技巧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张国维:面试是找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征者能否成功被录取,面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很多求职者往往会花很多的心思学习怎么提高自己的面试技巧,甚至参加有关面试技巧的指导和培训,但是这种技巧又能为求职者赢得多大机会呢?我们认为,面试和被面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剥离的过程,就是把很多的技巧剥离掉,最后看到应聘者真实的情况,比如应聘者的技术、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真实的情况和现在的状态,然后考察应聘者的潜力是不是适合公司的需求,如果有太多的技巧和包装的话,反而会延长面试的时间。
如果说有一些所谓的技巧,那就是应聘者应该知道一些面试的常识,比如要准时、着装正式,事先了解公司的基本状况等等,这样做会让招聘的人感觉到求职者对这个工作机会的重视。但是,有的面试技巧指导具体到教求职者如何回答问题,怎么样回答问题最好,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因为事实上没有所谓最好的答案,一个有经验的人力资源经理,完全能够从应聘者的回答中判断出所说是不是真实。有意思的是,那些面试技巧的培训往往是两方面的,顾问公司一方面会培训被面试者如何去伪装,另一方面也会培训面试者如何去识破伪装。
我们的建议是:面试时最应该注意的不是技巧而是诚实,坦率地表述你的情况是最佳的方式,也许你的一些回答会暴露出你的一些不足,但是你的诚实会给你加很多分。
对话
在面试的时候,你们通常问哪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想了解应聘者哪方面的情况?
张国维:不同的岗位问题的侧重不同。比如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讲正常的面试会从三个方面提出问题。第一是技术层面,了解应聘者在某一个领域技术方面的认知程度;第二是在人员管理或者领导力方面;第三个方面是在谈话的过程中了解应聘者的个性尤其是他在团队工作方面的能力,最后还要考虑到他的诚实度。
举个例子,比如在考核员工实际经验方面,通常问的具体问题是:你是知道这件事情还是做过这件事情?还是熟练地应用而且还有创新和改革的能力?通常有没有这样的实际经验在交谈过程中就可以知道,当然不是所处阶段最高就是最好,而是这个职位需要哪个阶段。
另一个角度,还要看价值观以及商业准则方面,就是应聘者必须遵守惠普很多全球的商业行为的准则,这种准则一方面在于对员工的教育,一方面还要看应聘者的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取向是否一致。在候选人条件相同的时候,惠普对价值观取向一致的人比较看重。
贵公司在选择人才的时候对于求职者的.跳槽频率怎么看?
张国维:我想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看人才流动的大环境,1996年到2000年是人才流动比较高的阶段,现在是慢慢趋向成熟的时候;第二我们会看应聘者每次调整工作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我们认为合理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原因、家庭的原因,还是原来的公司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是上下级关系,因为每个人调整工作无外乎这几个原因,我们认为这都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不正常的就是这个人被开除了或者别的什么。实际上就是说任何一件事情我们觉得都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困难,怎么样去克服解决,还有一种是事实,忍受或者选择离开。我们不希望应聘者把一些可以解决的困难作为借口,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情况是不能或者说不愿接受的,所以选择离开。如果说应聘者在品德和商业道德方面有问题,我们公司是不会做任何的让步,其他的问题我们都会针对不同的情况客观分析判断。
在招聘一个管理人员的时候是不是很看重他的行业经验?
张国维:可能像惠普这样的企业所处的行业本身已经有多重的含义了,因为这是一个变革的行业,所谓的行业概念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与其说注重他的行业经验,我们可能更强调在有某种行业经验的同时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为公司的运营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你可能要去面对的客户也在发生变化,有些时候经验是非常好的,但可能有的时候不去学习经验就会变成障碍。
求职者应该怎么来谈薪酬问题,能不能给一些指导?
张国维:在谈确切的薪酬之前,首先自己要先明白为什么要接受这个工作、为什么加入这样的公司,如果你的答案是薪酬,我想问不问都没有什么用,因为如果抱着这样的态度加入公司很显然对双方都不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如果你能确认薪酬之外还更看重什么,可能就能够更理性的去看待薪酬的问题。
首先惠普的工资结构是非常有竞争性的,但是有竞争性和能不能满足应聘者的期望是两个概念。公司通常按照公司的薪酬结构来走,因为这里面没有一个一对一对的关系,公司考虑的是一个整体,不可能要得高就高,要得低就低。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说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工资,因为每个人背景、能力、潜力是不一样的。应聘者要对自己的薪酬有一个理性的分析,可以考虑在换工作之前找到相同行业的有经验的人做一些咨询,帮助自己做客观的全面的分析。
;
面试中应用到那些方面的技巧
朋友,面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求职面试时,大多数面试考官会要求应聘者做一个自我介绍,一方面以此了解应聘者的大概情况,另一方面考察应聘者的口才、应变和心理承受、逻辑思维等能力。千万不要小视这个自我介绍,他既是打动面试考官的敲门砖,也是推销自己的极好机会,因此一定要好好把握。应聘者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接到面试通知后,最好在家打个自我介绍的草稿,然后试着讲述几次,感觉一下。
二、自我介绍时首先应礼貌地做一个极简短的开场白,并向所有的面试人员(如果有多个面试考官的话)示意,如果面试考官正在注意别的东西,可以稍微等一下,等他注意转过来后才开始。
三、注意掌握时间,如果面试考官规定了时间,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掌握,既不能超时太长,也不能过于简短。
四、介绍的内容不宜太多的停留在诸如姓名、工作经历、时间等东西上,因为这些在你的简历表上已经有了,你应该更多的谈一些跟你所应聘职位有关的工作经历和所取得的成绩,以证明你确实有能力胜任你所应聘的工作职位。
五、在作自我简介时,眼睛千万不要东张西望,四处游离,显得漫不经心的样子,这会给人做事随便、注意力不集中的感觉。眼睛最好要多注视面试考官,但也不能长久注视目不转睛。再就是尽量少加一些手的辅助动作,因为这毕竟不是在作讲演,保持一种得体的姿态也是很重要的。
六、在自我介绍完后不要忘了道声谢谢,有时往往会因此影响考官对你的印象
如果在准备上疏忽大意,哪怕是技术精英,也有可能与心仪的企业失之交臂。在激烈的竞争中,从跳槽到拿到offer的每一步,都要步步为营、慎之又慎。记者采访了多位拥有实战经验的跳槽者,并总结了以下七点经验,希望能帮助求职者顺利通关。
经验一:捕捉信息,把握职业机会
要做成功的职业人,必须保持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在知识、技术快速更新的行业更是如此。各家公司在不同的时期会推出不同的职位,或者伴随着公司产品的转型,新技术岗位会随之产生,迅速把握行业发展、瞄准某项新技术的发展前景,是成功跳槽的第一步。记者发现,很多技术人才一方面担忧自己的职业前景,另一方面却只会埋头苦干,信息闭塞,根本不了解目前行业发展状况及涌现出来的职业机会。
面试技巧:
提醒:技术人员应时刻关注行业信息,比如拓宽人脉圈,经常参加行业聚会,经常登录招聘网站或者翻阅招聘报纸,关注各家知名企业的发展动态等,这样才能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职业机会。
经验二:广种薄收,重复投递简历
技术类职位需求多,求职者的数量更多。比如花旗软件推出的研发工程师的职位,当天就收到三四百份简历,竞争相当激烈,求职者得到面试通知的概率大大降低。此时“广种薄收”是最好的方法。你首先可以在某招聘网站填写一份完整的个人简历,并且让简历处于公开状态。然后按照需求搜索合适的职位,有选择性地发送多份简历,增加自己的成功概率。针对心仪的企业,你可以连续一周重复投递。因为当某个职位收到太多简历的时候,公司不会一一查阅,只会随机选择部分简历,重复投递无疑给自己增加了成功的概率。
提醒:引起企业关注的方法很多,除了网络投递,还可以邮寄书面信件,或者在打听到企业招聘负责人姓名后,叫快递投递简历,这样更加能够引起企业的重视。此外,当某家企业某个职位应聘失败后,你依旧可以申请该企业的其他职位。
经验三:巧排时间,节省应聘成本
一般应聘技术类的职位,需要经过3-4轮面试,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在家和企业间来回奔波三四次。高新技术企业大多地处偏远郊区,比如张江高科技园区、紫竹科学园区、外高桥保税区、临港新城、漕河泾开发区等,来回奔波煞是辛苦。从市中心去紫竹科学园,需要先乘坐地铁一号线到莘庄站,换乘地铁五号线到底,然后打车到公司,来回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路费也要四五十元。
提醒:当你接到面试通知后,可以和公司HR改约时间,把相同地区、不同企业的面试时间安排在同一天,能够节省时间和路费。
经验四:临门一脚,自学闯技术关
如果你认为技术岗位面试考察的都是“真材实料”,不用复习准备,那你就错了。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技术人员的面试也应该“临时抱佛脚”。一位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软件研发工程师告诉记者,再资深的技术人才也往往只专注于某个领域的技术,或者熟练使用某项编程工具。但每个公司的开发领域各有不同,对具体技术的要求也大相径庭,即使是同行业的企业,要求也有所差异。
提醒:在面试前要详细了解公司的职位说明书,了解公司的产品领域和方向,并及时找到相关资料和技术参阅。一般有着良好的技术基础,并且学习力强的人才,经过1-2天相关技术的自学便能闯过面试关。
经验五:规划职业,明晰发展目标
无论是部门经理的技术面试,还是人力资源经理的常规面试,“离职原因”和“职业目标”两大问题被问得最多。惠普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坦言,考虑到招聘成本和对工作进度的影响,公司在招聘时特别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凡简历中有低于一年即跳槽的经历,都会再三询问。
提醒:无论你的职业经历如何,拥有清晰的职业目标、给出明确的技术路线,并将自己的技术路线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才能稳操胜券。你可以选择技术工程师到团队组长、项目经理、部门经理这样一条从技术转为管理的发展路线,也可以走首席技术官到研发总监这样一条从技术到技术的发展路线。
经验六:了解招聘流程,成竹在胸
首轮电话面试,2-3轮技术面试,部门经理面试,人力资源经理面试……熟悉技术面试的求职者觉得整个流程逃不出这些“花头”,因此只等公司“放马过来”。其实不然。比如去花旗软件的专场招聘会之前,你可以先通过网络投递简历,然后得到审批确认,当天可以直接进入第二轮面试;再比如微软亚洲工程院招聘,首轮会安排5位面试官轮流面试,给出看似和技术毫不相关的“算数”题目,考考你是否足够聪明;再如赛贝斯等公司,会有一轮国外团队主管或者经理的面试,此时电话英语的事先练习就很有必要;再如应聘HP公司,若没有事先了解薪酬水平,开出了过高的价格,往往会让自己前功尽弃。
提醒:各个企业的侧重点、题目类型、企业文化、关注焦点都有所不同,做好流程研究工作举足轻重。
经验七:面后确认,增加考官印象
每轮面试后,再次面试通知将在1-2周内发出,求职者怀着忐忑的心情,眼巴巴地等待通知的过程格外难熬,而且等待的过程也会影响到求职其他公司或职位的进度。此时,求职者不妨化被动为主动,在面试后给主面试官发封感谢信,重申自己对公司的向往,这样可增加面试官对你的印象。
提醒:一般企业HR部门都设有招聘系统和人才库,详细记录求职者的各轮面试结果,在面试后2-3天还未得到回复时,也可以主动打电话到人力资源部门查询,是否有戏可以提早知道。
我想问一下,大连惠普的面试
我想问一下,大连惠普的面试?
HP作为全球化的公司对于英语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他们会在面试过程中随机的用英文问你问题或者回答你的问题,不管你的反应是什么,人家都会继续,但是如果他觉得你后面的话无论是用英文还是中文和前面的没有很好的连接的话,就会觉得你英文不好了。
但是你的那个项目应该不会有很多的英语需求,去看看hp的座右铭之类的东西,人家问你问题你就那么回答,要有hp精神!
我原来在hp做的硬件工程,和我一起去的9个人里面2个被录了,我还是比较幸运的。但是hp待遇不行啊,和其他的品牌机店比还是又点差距
关于大连惠普面试结果应该是,我不是HR,但是我跟HR都在18层办公,办公区域是相邻的,我听她们有时打电话,确实这么说~
大连惠普服务器面试我是惠普的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等一个星期不一定就是没戏了,等一星期的待遇基本大家都经历过流程。而且有可能还有2面,三面这才是个开始呵呵。很多人投简历,HR也要拿给她的经理筛选下,有可能经理看过后更高级别的再看一下。英文确实很重要,但也不是最重要的,具体要看你投的是什么地区,是否是支持的语种是英文。我知道你特别想进来,但是面试这个东西很微妙,还有看你和经理的契合度,总之...是你的最终也是你的,别太纠结。我也有同事根本不是英语专业的,因为她是支持中国的,所以英文稍微差点也没什么。电话一般人都是最后面试过后也许会打一个问一下,你现在打了,面试你的那个人也不见得就能定下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不过刚毕业的想进来是有点难度,不过想开点,一旦你在这个行业或者别的公司有类似的经验,很快你也会再进来的。不见得一下子就进来就是最好的...呵呵这个可能你以后才会知道吧。
总之,祝你好运
大连惠普面试后需要等待多久从你信息来看,你没有通过,而且你有外语经验,要求3000左右工资,应该这个普通话职位不合适,去英语特长的可能,因为从普通话,而且是做PC支持的工作来看,一线的人即便是原来蓝色快车在深圳,也就给3000-4000,大连不大可能你要这么多,可能直接就88了,不要再等了,去别的部门或者公司看看
大连惠普试用期那要看你们个人能力的
别忘记现在社会竞争非常的强
不论你在哪里工作都一样的
不是看你们十个如何
是看你们个人的了
能力强的肯定是优先的
大连惠普笔试结束之后,还需要面试吗?肯定要面试。然后等电话通知。
多久接到电话取决于这次招聘的规模,人数越多等待时间越长。
一般来说超过15天希望就不大了。
你好我想问一下惠普电脑的事从新做下系统,把所有的东西都驱动一下,再试试
大连惠普笔试后多久给消息你好我是3月1日参加的笔试,二号就接到了面试的通知。但是貌似现在他们招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也许会晚一些吧。我也在等消息呢,希望我们都能等到好消息!^-^
大连惠普普通话技术支持笔试题和面试题稳重些,内部题型,其他部门无法接触。
加油。相信自己的能力。
大连惠普的笔试题大概什么方面做hp产品的技术支持没啥好的啊。
如果只是普通话支持,迎接毕业生只有2k4,加上一些小奖金,一个月到手也就2k来块钱。
如果是英文或者日文的,都要native aent,会高一些,大概double吧。真的要进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