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中国总裁孙振耀年薪
孙振耀,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暨联席董事长。在企业管理和高科技行业运营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此前曾创办致行教育科技公司,并担任过惠普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台湾扬智科技董事长,海辉软件(国际)集团董事长,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联盟理事长等职务。
孙振耀的创业经历
姓名:孙振耀性别:男
国籍:中国出生年月:
籍贯:中国台湾学历:
毕业院校:供职机构:惠普
职务:全球副总裁英文姓名:
购买:相关产品
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惠普(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孙振耀已经和HP整整捆绑了22年,从一个普通的工程师、销售人员到部门经理,再到统帅中国惠普的总裁,信奉进化论的孙振耀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合乎了“适者生存”的法则。“做一个CEO必须随时准备调整自己。”
不变的东西相对容易掌握,变化的因素才是对CEO的挑战。”2002年4月,孙振耀担任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总裁,就在其还未做热板凳的时候,康柏公司与惠普公司正式合并,孙振耀接着被任命为惠普中国区总裁兼惠普中国区企业系统集团总经理,全面负责惠普公司在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业务运作,而他上台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整合惠普中国区的工作。对于刚上台没有多长时间的孙振耀来说,的确是个挑战。而孙振耀仅仅用了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2002年9月,孙振耀被任命为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惠普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孙振耀深谙“惠普之道”和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在中国惠普成立了读书会,设立了“首席知识官”和“领导力发展中心”,以利于培养新一代一流国际领导人才。在他的推动下,中国惠普还成立“惠普商学院”,将惠普六十多年的管理经验介绍给更多国内企业的领导者。
“成功靠运气”
在孙振耀看来,自己的成功70%是靠运气,剩下的30%才是能力。孙振耀真正进入惠普应该在1978年,当时他正在读大学,大学毕业后,孙振耀服了两年兵役,1982年重新进入惠普,而这一呆就是22年。最初孙振耀只是惠普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1982年惠普业务调整使孙振耀不得不从事市场销售的工作,孙振耀说,这是他的人生DNA第二次改变,因为做技术和销售确实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现在回忆起来,孙振耀非常感激公司的那次决定,也就是从那时侯开始,孙振耀开始考虑绝对的也是相对的之间的关系。
1991年孙振耀被调派内地,当时的职位是中国惠普计算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在他任职期间,他所在的部门成为惠普公司全球计算机业务增长最迅猛的部门。1997年,孙振耀获得了惠普公司颁发的“亚洲年度最佳表现奖”。1999年,孙振耀被任命为惠普公司大中华区(包括内地、香港、台湾)计算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而这些业绩的获得已经与运气似乎没有了太大的联系。
适者生存
孙振耀对进化论的理解颇深,他认为不仅仅是企业适用,在人的职业生涯中同样适用。“在沙漠中,你是骆驼,自然可以生存。然而环境变了,现在成了草原,你就得变成狮子。你跑得慢,就什么也得不到。”
孙振耀刚进入内地市场时,面临的文化差异很大,因为各地区的文化都不同,让当时的孙振耀感触最深的是“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识。”现在的孙振耀考虑业务问题,最基本的思维一是考虑行业的不同需求,另外就是地区的差异。孙振耀表示如果不顾市场情况而一味的搞“台湾经验”,显然不是明智的做法。
在内地的13年间,孙振耀不停地要求自己要快速跑动。“想像一下我们前面的领跑者和后面紧追不放的竞争者,没有理由不去快跑。”如今,孙振耀就在考虑什么时间可以超越IBM,一个他个人“最尊敬的公司之一”。
惠普和康柏的合并孙振耀认为是体现惠普“适者生存”的典型案例。在合并前,惠普公司拥有的产品线包括打印机、家用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服务器、存储产品、系统集成和项目管理等,而康柏除了打印机外,也几乎拥有上述产品类型的全部产品。一直以来,惠普和康柏两家公司形象异常相似,都是倡导技术优势的产品型公司。但合并使新惠普受益匪浅,9个月内,惠普新公司一共降低了30亿美元的成本。
从2003年12月开始,以高科技、低成本、最佳全面客户体验和进一步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为目的,惠普全球进行了自合并以来的最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这次调整在五一之前彻底结束。惠普中国也对两年来的市场反映做了回应,将改变硬件与服务分开购买的运做形式,要两者密切合作。调整后惠普中国区总裁孙振耀将卸下企业系统集团总经理的职务,任中国惠普专职总裁,将“把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做横向协调和战略发展上”。
善用“惠普之道”
企业管理中,“人”本身的管理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更何况涉及到合并。在惠普与康柏的融合过程中,利益毕竟不能人人均衡,也就不可能各自都能达到自己的满意。孙振耀采用“金字塔”形状的选择路线,从高层开始,自上而下切下来,一直到第一线。在定人员时,孙振耀采用的是“2选1”的法则,也就是如两个人同时竞争总经理这个位置,没有竞争上的在惠普就没有位置了,事实证明孙振耀的办法卓有成效,六个月内孙振耀就建立了一个新的惠普中国。这期间,他说他一直在坚持“惠普之道”。
孙振耀所说的“惠普之道”,在他看来应该是“不仅要知道你要什么,还要知道客户要什么。然后花很多的心思去融入,再加上个人的色彩和风格,不断创新,以人为本。”在公司整合中能够把“惠普之道”发挥的如此淋漓尽致,不能不说是孙振耀的创举。
孙振耀简介
--------------------------------------------------------------------------------
1982年加入惠普公司
1991年中国惠普计算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
1997年获惠普颁发“亚洲年度最佳表现奖”
1999年惠普大中华区计算机系统部总经理
2002年4月1日至2002年5月中国惠普公司总裁
2002年9月被任命为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
具体更多信息请参见
惠普中华区总裁孙振耀谈工作与生活及根源(未完待续……)
惠普中华区总裁孙振耀的职场与生活智慧
在人生的舞台上,HP的孙振耀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分享了他的工作与生活经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他的话语犹如锋利的剑,直指人心,让我们反思前行的路:
孙振耀提醒我们,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半途而废只会让人陷入迷茫,失去前进的方向。道理虽浅显,但只有经过磨砺,才能真正内化为人生的指南。
他阐述道,理解道理而不去实践,就像是在人生的马拉松中,只看起点而忽视了终点。职场生涯并非一场短跑,而是需要持久的耐力与团队合作,如同体育竞赛,初赛轻松,复赛则需坚韧和长远眼光,切忌骄傲自满,否则会成为进步的绊脚石。
在年轻时,孙振耀曾体验过外企的风光,但到了40岁,担任经理的他却明白,压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生活阶段的变化而调整。他告诫我们,不要过分追求首份薪水,而是要培养马拉松般的持久心态,因为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盲目追求成功的人往往缺乏耐心和远见,如同愤怒的斗牛,最终会发现自己在比赛中败下阵来。那些真正的赢家,如同斗牛士,懂得耐心地消耗对手的精力,直到决赛。在这个阶段,高手之间的对决,关键在于少犯错,以及那微妙的运气,但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我们自己。
孙振耀强调,要想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他说,关注公众号"白令笑笑生",可以获取更多关于职场规划的宝贵建议,避免盲目求职带来的恶性循环。在面对压力时,我们要学会区分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先做那些对目标有深远影响的事情,而非只是应付眼前的“紧急任务”。
最后,他告诉我们,成功并非免费午餐,它需要付出代价,而首要的是明确人生的方向。关注公众号,让我们一起探寻更多的人生智慧,助力我们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孙振耀的这些肺腑之言,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工作与生活的真谛,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既有力量,又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