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运营?惠普官网是什么

admin 电脑硬件 5

平安惠普的运营专员咋样

平安惠普运营专员表现优秀。

惠普运营?惠普官网是什么-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平安惠普,作为金融和科技领域的合作企业,其运营专员通常具备强大的专业技能和高效的工作能力。他们不仅需要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还要掌握最新的科技趋势,以确保企业运营的顺利和创新。在日常工作中,运营专员负责协调不同部门的工作,处理客户需求,以及优化业务流程,这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联想,惠普,ibm的经营与管理有哪些异同

尽管惠普和IBM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这两个巨头的理念却全然不同。

乍一看,惠普和IBM有诸多共同之处。两家公司都大名鼎鼎,各自丰富的技术左右了高科技行业的格局。两者都与大大小小的公司合作,推进商业运作和技术发展。两者都在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些发展前景大好的市场竞相分得一杯羹。

这两家公司还迎来了新的首席执行官:一年前,梅格•惠特曼就任惠普首席执行官;而弗吉尼亚•罗梅蒂在今年1月份执掌IBM大权。两家公司都有着相似的成功愿景。两者在抵达成功的道路上面临着相似的挑战:萧条的全球经济形势和不断涌现的颠覆性新技术。

尽管有着这种惊人的相似,但惠普和IBM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进。惠普正处于历时多年的转型期,而IBM在执行一项多年前描绘的长远计划。这两家公司的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由现任掌门人制定的。原因何在?首先是它们对于硬件和软件在IT未来中扮演的角色抱有不同的见解,其次是它们对于企业并购持有不同的看法。

IBM在过去十年的发展特点是,稳定的领导层致力于实现长远计划。IBM曾是一家知名的大型机生产商,为了摆脱这个形象、力求发展,该公司进军IT咨询服务和软件领域。2004年进一步远离硬件业务:把PC部门作价17.5亿美元卖给了联想。

与IBM一样,惠普多年前就发现,科技巨头的未来并不在于将大型机卖给公司企业,而是应对越来越复杂的任务:管理大型机以及所有之前的技术。但与 IBM不一样,惠普坚持认为,硬件会继续在其技术外包业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在2002年斥资250亿美元收购康柏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大手笔。

惠普收购康柏后持续增长。这家公司的收入从2002年的570亿美元增长至去年的1270亿美元。相比之下,IBM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收入从2002年的810亿美元增长至去年的1070亿美元。

在过去的十年,惠普通过积极收购,在收入增长方面超过了IBM。在马克•赫德掌权时期,2006到2010年,惠普投入巨资收购了多家知名科技公司,比如EDS(139亿美元)、3Com(27亿美元)、Palm(12亿美元)和3Par(24亿美元)。注定走霉运的李艾科接替赫德后,惠普分别耗资16亿美元和110亿美元收购了ArcSight和Autonomy这两家软件公司。

相比之下,IBM自从剥离PC部门后并购了多家公司,但在这期间只有一次金额超过20亿美元——2008年以50亿美元收购了商业软件开发商 Cognos。IBM而是在此期间进行了数起10多亿美元的收购:Internet Security Systems(16亿美元)、数据分析公司Netezza(17亿美元)和Sterling Commerce(14亿美元)及其他公司。

但是另一方面值得注意。自从刘易斯•普拉特在1999年辞去惠普首席执行官后,这家公司先后迎来了七位领导人,包括两位临时首席执行官。而IBM自1971年小托马斯•沃森退休后到现在,总共也就只有七位首席执行官。

首席执行官的更迭速度影响重大:那边厢,IBM有机会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这边厢,惠普充满了变数,掌门人先是硬件高管菲奥莉娜和赫德,后改为软件高管李艾科,再到现在的电子商务资深人士惠特曼。惠普频繁变动(或者说IBM保持不动)对各自的战略产生了巨大影响。

换句话说,惠普过去十年的并购举动如实记录了这家科技巨头硬件软件双管齐下的战略,显然看好未来需要软硬件。相比之下,IBM觉得软件在未来比硬件更大有作为。

惠普不惜血本看好硬件,认为硬件最终会获得成功。与此同时,IBM把许多比较小的赌注押在了软件上;事实证明,软件方面的启动成本比硬件方面来得少。这并不意味着IBM不愿斥资收购:该公司表示,从现在一直到2015年,将斥资200亿美元用于收购——比过去10年的收购总额还多。

这意味着,IBM认为自己的大笔资金会投入到刚开始出成果的软件公司上。当然,惠普也会寻找合适的软件公司来进行投资,不过它希望以此平衡一下自己在过去几年收购的几家硬件公司。这是纯软件与软硬件相结合两大战略的区别。

惠普的赌注风险很大,因为科技行业越来越由软件推动。硬件现在是、将来也一直是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不过在个人电脑、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诸多领域,推动效率和创新的是软件。硬件虽然也在不断进步,但日益被认为是一种利润很低的大路货业务。

当然,软件长期以来是利润很高的业务。尽管惠普经过多年的并购,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IBM,但是IBM的利润更丰厚。去年,IBM的运营利润占收入的27%,而惠普只占收入的8%。

这就是IBM和惠普现在的处境。两家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面临的更大问题是,这两家公司将何去何从?领导层能够把公司带往何方?

罗梅蒂表示,她会继续执行前任制定的战略,不过愿意在必要时作出大胆举措。惠特曼对惠普面临的挑战直言不讳,但愿意面对公司未来作出艰难的决定。惠特曼曾反对投资者分拆惠普PC业务的要求。近日她再次重申,渴望让这家公司进军方兴未艾的智能手机市场。

无论全球经济何时好转,这两家公司都有发展的空间。IBM会告诉公司企业,自己拥有它们迈向全新科技时代所需要的咨询、基础设施和软件等专长。惠普也会表示,它可以提供同样的专长,还有从咨询、应用程序、PC到智能手机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比IBM的还要来得全面。两家公司都会与该领域的其他巨头展开竞争,比如甲骨文和戴尔。

两家公司前景如何?金融市场给出了不一样的分数。今年到目前为止,IBM股价上涨了13%,惠普却下跌了29%。IBM市值为2360亿美元,惠普市值仅为360亿美元,不到对手的六分之一。

不过在考虑任何这些统计数字之前,不妨考虑许多人认为最能表明科技巨头未来前景的一个衡量指标。在过去的三年,IBM在研发上面投入了180亿美元,占同期收入的6.0%。惠普同期厨研发投入却只有90亿美元,占收入的2.5%。着眼于未来作规划意味着,减少大宗并购开支、增加研发开支。随着两家公司都迈向更光明的未来,这个战略似乎完全值得为之赌一把。

惠普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惠普公司的经营理念基于团队合作、客户忠诚度、赢利、市场领袖地位、增长、员工福祉及领导力等核心要素。

在追求最高效率和成就时,惠普强调全员协作,确保目标一致。自1957年成立以来,这一理念一直指导着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惠普致力于提供高品质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以赢得客户信赖和忠诚度。倾听客户声音,满足其需求,是提高忠诚度的关键。

赢利是公司运营的基础,惠普通过创造价值,为股东和公司未来投资提供资源。平衡长期与短期目标,实现可持续赢利。

追求市场领导地位,惠普不断在现有市场推出创新产品,开拓新领域。作为行业领导者,公司致力于成为所选领域内的佼佼者。

惠普重视增长机会,利用利润和能力,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市场变化被视为增长的契机,推动行业变革。

惠普致力于创建一个让员工分享成功、安全可靠、激励人心且包容的工作环境。尊重员工价值,认可贡献,激励员工实现职业满足感。

培养具备业务目标导向和体现公司价值观的领导者,惠普强调领导者激发团队合作,将策略转化为行动。领导者需言行一致,接受反馈,不断改进。

作为全球企业公民,惠普致力于在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贡献经济、知识和社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诚实正直是赢得客户和股东忠诚度的基础。

惠普的经营理念贯穿团队合作、客户忠诚、赢利、市场领导、增长、员工福祉及领导力,旨在通过持续创新、社会责任和全球视野,实现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标签: 惠普 运营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