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需要关于惠普企业文化的相关英文资料!
分类:资源共享>>文档/报告共享
问题描述:
谢谢各位阿!
最近写论文需要惠普的英文资料,尤其是企业文化方面,希望各位帮忙,万分感谢阿!!!
解析:
正好我前一段时间写了一分关于惠普的文章,拿来和你分享.希望对你要帮助
惠普之道
一、惠普之道由来
美国惠普公司创建于1939年,1997年销售额为429亿美元,利润额为31亿美元,雇员近12万人,在全球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47位。惠普公司不但以其卓越的业绩跨入全球百大公司行列,更以其对人的重视、尊重与信任的企业精神文明于世。
作为大公司,惠普对员工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到惠普的任何机构,你都能感到惠普人对他们的工作是如何满足。这是一种友善、随和而很少压力的氛围。在挤满各阶层员工的自助餐厅中。惠普公司的成功,靠的正是“重视人”的宗旨,惠普重视人的宗旨源远流长,目前还在不断自我更新。公司的目标总是一再重新修订,又重新印发给每位职工。每次都重申公司的宗旨:“组织之成就乃系每位同共同努力之结果。”然后,就要强调惠普对有创新精神的人所承担的责任,这一直是驱使公司获得成功的动力。正如公司目标的引言部分说:“惠普不应采用严密之军事组织方式,而应赋以全体员工以充分的自由,使每个人按其本人认为最有利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方式,使之为公司的目标做出各自的贡献。
因此,惠普的创建人比尔。休利特说:“惠普的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来自于一种信念,就是相信惠普员工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得更好。”这就是惠普之道。惠普之道就是尊重每个人和承认他们每个人的成就,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惠普之道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分析与启示
惠普的成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它恒久的企业精神。
1.休特利总结过一条有趣的管理公式:博士+汽车库=公司“惠普之道”尊重每一位员工,承认每一个人的成就,认为大家都是公司的“博士”。惠普的产品设计师们不管正在搞什么东西,都可以把东西留在办公桌上,谁都可以过来摆弄一下,并可以无所顾忌地对这些发明评头论足。
惠普存放机械零件的储藏室从不锁门,工程师们不仅可以在工作中随意取用零件,而且公司还鼓励他们把零件拿回家供个人使用,帕卡德和休特利说,不论他们用这些零件所做的事是否和工作有关,只要他们摆弄这些总能学到东西。一次周末,休利特到工厂想干点儿活,但他发现器材的地方已经上锁,于是立即砸开门。星期一早上,人们看到他留下的条子:“请勿再锁此门。谢谢,比尔。”
在惠普公司,任何一位领导都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公司各部门的全体职工,都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办公,没有隔墙、没有门户,单位之间仅仅用不太高的屏风隔开。这就是所谓的“汽车库”,帕卡德和休利特还把它称为“开放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使员工随时可以提出他们遇到的问题和正在关注的问题,而经理也能够很快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如果一个雇员不愿意同他的直接上司谈,他甚至可以越级同较高一级的经理讨论种种问题。
在惠普创办的头18年中,没有设立人事部。帕卡德和休特利并不是反感这种部门,而是特别强调经理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他们认为,人事部可能排斥或干扰经理和员工之间的亲密关系。1957年惠普设立人事部时,帕卡德和休特利谨慎地确定了它的作用和原则,使其支持经理人员,而不是取代。
惠普采取灵活的办公方式,其目的就是给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公司制订的目标中说:“惠普不应采取严密的军事管理方式,而应赋予员工充分的自由,使每个人按其本人认为最有利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方式,为达到公司的目标做出各自的贡献。”惠普没有时刻表,不进行考勤,员工只要完成8小时工作即可,这样做正是为了让员工能够按照个人生活的需要来调整工作时间,更好地完成工作。
作为一个大公司,惠普在发展中依然能够保持与员工的个人感情,这已使其成为一个典范,而一切源于“惠普之道”,即:永远以关心、尊重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员工。
2.公司采用的雇用制是日本大企业的典型做法,在欧美企业中形成鲜明的对照:重视个人,关心职工利益,与员工们同甘共苦。
为了同雇员保持非常亲密的关系,惠普采取了一系列周到的工作。野餐就是其中一项,这也是体现“惠普之道”的重要行动之一。上世纪50年代初,公司在圣克鲁斯山买下一块地皮,改建成娱乐区,面积足够让2000多人举行野餐,雇员及其家属还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到此露营。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惠普在其他地区也建起游乐区。在苏格兰,惠普买了一个小湖泊,是垂钓的好去处,可能还是观看尼斯海怪的景点;在德国,惠普买了适于滑雪的山地。
3.惠普公司的用人政策是:给你提供永久的工作,只要员工表现良好,公司就永远雇用你。早在40年代,公司的总裁就决定,该公司不能办成“要用人时就雇,不用时就辞”的企业。在那个时候,这可是一项要颇具胆识的决策,因为当时电子业几乎是全靠***订货的。后来,惠普集团的勇气又在1970年的经济衰退中经受到了一次严峻考验。他们一个人没裁,而是全体人员,包括公司领导在内,一律都减薪20%,每人的工作时数也减少了20%。结果,惠普保持了全员就业,顺利地熬过了衰退期。
1983年,英国女王伊利莎白访美时,提出只参观一家公司,就是惠普。因为惠普不仅是全球排名前100名的公司,更以其对人的尊重和信任而闻名于世。1979年,某国际调查研究公司曾调查了近8000名惠普员工,询问他们对公司的看法,结果员工的评价好得使公司领导难为情。该调查公司致函惠普:“员工对惠普公司的看法都很乐观,心悦诚服地推荐本公司为具有最好工作环境的公司。这在25年中我们所调查过的100余家美国公司里,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惠普之道”自六十年前由两位创办人创立以来,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迁,相应地衍生演化着新的内涵。1999年,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在秉承“惠普之道”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HP更加强调注重客户及市场、速度及弹性、团队及协作精神以及有意义的创新。2002年在与康柏合并后,HP吸收了两家企业文化中各自的优势和长处,继续强调对个人的尊重与信任、追求卓越的成就与贡献、谨守诚信经营原则、团队合作和鼓励创新等核心价值,进一步为“惠普之道”发展出最新的内容—————“领导力框架”,强调企业经营目标与成长战略、组织结构与运营模式、企业文化与行为准则、以及成效和薪酬政策等四个方面的动态配合。作为HP公司六十多年来的立身之本,“惠普之道”是推动HP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不断对“惠普之道”进行创新,是HP获得持续成功的关键。
惠普车库法则什么是惠普车库法则
惠普车库法则,源自于惠普公司在创始人家的车库诞生。这一法则的核心是,只有满足客户真正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才能从“车库”中走出,面向市场。车库法则蕴含的深层意义,就是强调持续的创新。
孙振耀将车库法则解释为“原来的核心价值观,加上创新的行为准则”。这表明,车库法则将新惠普的精神与创始人的初衷融合,成为新世纪下惠普之道的全新表述。其核心在于,坚持原有价值观的同时,不断采用创新的行动准则。
价值观的永恒性与实现价值观方法的阶段性,是车库法则的重要理念。价值观是不变的,但实现价值的方法却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好方法。车库法则强调的创新,正是对实现价值观方法的不断探索与革新。
车库法则的本质,是对创新的持续追求。通过创新,惠普公司不断满足市场与客户的需求,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壮大。这一法则不仅是对惠普历史的传承,也是对未来挑战的应对之道。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创新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惠普车库法则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将创新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中,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这一法则不仅展示了惠普的创新精神,也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是企业实现价值、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所在。
管理者必读的书籍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管理者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反思。本文将向大家推荐5本打好管理学基础必读的管理书籍,这些书能帮助经理人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拓展自己的管理视野,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挑战
1、《经理人参阅:企业管理实务》
《经理人参阅:企业管理实务》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管理书籍(注意该书仅可从其官网获得),由多位资深企业管理学者撰写而成。书中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战略规划等,内容涉及的面广,而且非常具有实战性。本书既适合管理学初学者也适合有一定管理基础的管理者阅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从0到1》
《从0到1》是创业投资家彼得·蒂尔的一本畅销书,这本书在管理者中广受欢迎。本书讲述了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这本书适合有创业想法的管理者阅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创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自己的创业之路提供指导。
3、《CEO必读12篇》
《CEO必读12篇》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内容涵盖了领导力、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团队管理及市场营销等管理学领域,是一本全面而系统的管理学读物。这本书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及高管们更好地了解商业管理的前沿思想、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
4、《经理人参阅:团队管理》
《经理人参阅:团队管理》同样是学好管理学不容错过的一本经典管理书籍,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团队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提高团队效率和管理水平。
这本书主要涵盖了团队建设、团队动力、团队合作、沟通、冲突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了一套系统而实用的方法,以帮助管理者搭建高效、协同的团队。
5、《精益创业》
《精益创业》是创业教父艾里克·里斯所著,是一本讲述如何在创业过程中利用“精益创业”的方法,快速测试创意和验证商业模式,以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这本书适合想要创业或者已经在创业中的管理者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快速构建并验证自己的商业模式,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以上推荐的这5本书都是非常优秀的管理书籍,针对管理者如何提高管理技能和能力、打好管理学基础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指导和启示。善用这些书籍,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将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此外,在谈到如何学好管理学时,我的建议是,首先要有一颗持续学习的心态。管理学是一门广泛而深入的学科,需要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其次,除大量阅读经典管理学书籍外还要注重实践,将所学到的管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本质,并且学会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最后,要注重沟通和交流。管理学是一个动态的领域,新的管理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通过与同僚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新的理论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