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学校领导
学校领导队伍是一个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分布适宜,管理经验丰富,个体品格高尚、团队精神强、能独当一面的智慧型管理团队。面对一校三址办学,构建:一个中心,多个次中心,条块结合,重心下移,扁平结构。从而减少层次,作强两头,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领导班子硬:学校有一个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科搭配适宜,团结协作,锐意进取,肯于奉献,善于管理的领导班子。周光安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水平和业绩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曾荣获北京市中学惠普优秀教学管理奖,2001年被朝阳区委和区政府授予优秀校长称号。
历任校长/书记:
董纪南,女,1957-1961年任校长,1962-1971年任书记
党彦勤,女,1967-1988年任书记、校长
田豫桐,男,1979-1988年任校长
牛映瑞,男,1988.9-1991.4任校长
黄洁实,男,1998-2001.7任书记
周光安,男,1991.5-2004.7任校长
李军,男,2004.7-2015年任校长
夏志清,男,2015年至今任校长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教育事业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在教育事业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多个创新项目推动教育公平和人才发展。以下是其在教育领域的关键举措:
1."IT5000"公益培训计划:与重庆四所高校合作,为大四学生提供技能培训,旨在提升IT人才比例,为重庆打造中西部外包“第一城”储备人力资源。培训内容由惠普提供,完成者将获得认证并优先录用。
2."惠普希望电脑教室"项目:与宝洁合作,援建电脑教室于四川、甘肃等地的灾区小学,配备先进设施并提供师资培训,助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3."惠普创业学习项目"(HELP):支持微小型企业及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资源,至今已投入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帮助培养了众多创业者和缓解就业压力。
4."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PHE)项目:专注于贫困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已在19所院校建立学习中心,帮助他们增强就业竞争力。
5.惠普志愿者流动课堂:通过组织员工参与,为流动儿童提供科技体验、学习打印、环保教育和电影分享等活动,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
6.重庆大学城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作为西部教育高地建设的一部分,平台整合资源,提供面向高校和社会的服务,惠普作为总集成商提供技术支持。
7.教育投入:惠普捐赠电脑设备和资金,支持基础教育,包括中学信息技术示范教室和安康计划,以及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奖学金和科研合作。
8.具体时间点:如2009年将PHE与HELP项目结合,2008年在灾区建立电脑教室和MDP中心等。
这些项目展示了惠普对中国教育事业的长期承诺和对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的贡献。
扩展资料
在高科技领域的跨国公司中,HP与中国的渊源最深。这个由邓小平与基辛格牵线搭桥奠定合作基础的企业,是第一家中美合资的高科技企业。从1982年HP在中国建立第一个技术服务办事处、成为全球第一个在中国提供专业IT服务的厂商开始,HP始终致力于将最佳的技术服务带给中国用户,并不断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普宁市建新中学历史沿革
建新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九五三年的桥柱补习学校,随后在一九五四年迁移到洪岗中学,这所学校由陇头绅士王惠普创建,位于南湖乡。学校的起点是一座未完成的飞机形二层半楼房,直至二○○四年才拆除。一九五四年九月,学校更名为“建新学校”,成为普宁私立建新中学,接受政府资助,开设初中和高一补习班。
一九五六年,政府接管高中年级,建新中学转为公立,更名为“普宁县建新初级中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名称经历了多次变动,如普惠县第九中学、普宁占陇中学、东方红中学等,直到一九七八年成为普宁军埠中学。一九七九年,下架山镇成立,学校更名为“普宁下架山中学”,并在一九八○年恢复为“普宁建新中学”,王惠普后裔曾提出改建,但未能实施。
学校管理体制也经历了变化,最初由教育局管理,后来变为市镇共管,最终归市政府直属。校舍改建是建新中学的重要历程,老旧的楼房于二○○四年拆除,开始了第一期改建工程,包括教学楼和教师办公楼,总投资500万元。二○○七年,学校又进行了第二期改建工程,增设了综合楼,以满足理化生等场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