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康博cq45笔记本加内存开机变慢
您好,感谢您选择惠普产品。建议您参考下列信息:
由于加装内存以后,机器遇到问题,移除内存后又可以正常使用,那么HP笔记本以及预装内存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1.您可以进入计算机属性中查看识别到的内存容量:
a.如果可以识别到后来添加的内存容量,那么可以在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在msconfig,引导,高级选项里把最大内存勾选并选择成2048M保存设置重启试试;如果问题依旧,建议备份好数据,更换原版系统安装光盘重新安装系统。
b.如果没识别到后来添加的内存,说明内存兼容性存在问题或者当前操作系统有问题,可以再尝试更换成原版windows7操作系统或其他原版系统尝试一下。
2.若更换系统也识别不到完整容量,那么是内存兼容性问题导致,如果您确认机器的原厂备件无法满足现有的工作要求,想要升级备件--为了保证硬件可以兼容使用,推荐您可以尝试联系惠普维修中心咨询添加原厂备件。
如果您想要个人进行备件升级,建议您携带机器现场测试备件可以正常使用再进行购买,以免硬件不兼容导致机器无法正常工作(即使是相同品牌,不同批次的内存,也有可能出现兼容性问题)。
希望以上回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IBM还是康博的
1996年,美国《电脑杂志》提到康柏于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重28磅(约合14公斤),这应该算是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雏形。但IBM却拒绝接受这个说法,坚持认为它在1985年开发的一台名为PC Convertible的膝上电脑才是笔记本电脑真正意义上的“开山鼻祖”。
美国人争吵不休,大洋那边的日本人也不乐意了。因为他们认定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是东芝公司的T1000,这款于1985年推出的产品采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
实际上,之所以会发生“谁制造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争执,关键在于日本人和美国人对笔记本电脑前身的理解不同。上世纪80年代初,IBM开发出个人PC后,人们梦想着开发出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PC产品。1983年,《国家电子》杂志首度提出了“手提电脑”的概念,后来这个概念又演变为“膝上型电脑”,当时包括苹果、IBM和康柏等公司都推出了这种产品。在美国人看来,正是“膝上型电脑”的发展催促了笔记本电脑的诞生。
而在同时期的日本,东芝、松下和索尼等厂商则热衷于开发一种被称为“移动PC”的产品,“移动PC”基于IBM PS/2系统,使用外接电源。严格来讲,当时日本人所开发的“移动PC”更接近于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尤其是日本厂商在开发“移动PC”的过程中强调便携性,这与美国人设计那种笨重得需要扛起来才能移动的“膝上型电脑”形成鲜明对比。更为关键的是,正是在东芝T1000推出之后,笔记本电脑相关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才纷纷出现,市场开始全面快速的发展。
2001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学报》在纪念PC诞生20周年的一篇报道中写了“1985年,东芝推出T1000,第一次给人们带来了‘笔记本电脑’的概念。”它采用OSBORNE1重24磅,价格1795美元。这台电脑采用CP/M操作系统,装有WRDSTAR字处理软件,SUPERCALC电子表格软件,MBASICX编程语言.CBASIC语言等。在硬件方面,它内置了两个软驱,当然没有光驱,而且,各种当时的接口一应俱全。
惠普康博笔记本重装系统开机时按了F10却没有找到BOOT
您好,感谢您选择惠普产品。
1、您在安装系统时,可以开机按F9键进入启动项进行设置,不需要进入BIOS进行设置的。如果您是想使用系统安装光盘来安装系统,那么您备份数据后,将系统安装光盘插入光驱,重启电脑,开机后反复按“F9”键进入启动项设置,选择从光驱启动(例DVD\CD-ROM或Optical Disk Driver),然后就可以从光驱引导系统光盘来安装系统。
2、如果您是想使用U盘来安装系统,您备份数据后,插入U盘,开机后反复按“F9”键进入启动项设置,选择从U盘(usb hard disk)启动试试。如果不好用,建议您重新插拨U盘、或者使用其它带有引导功能的U盘来启动试试。
3、如果您非常想进入BIOS进行设置,那么请您开机时连续点击F10键,进入BIOS,点击System Configuration,可以看到Boot Options,将CD-ROM Boot设置为Enable,点击Boot Order,将想要启动的光驱或USB设备调节到最上面,最后按F10保存退出,然后就可以从光驱或USB设备引导光盘来安装系统了。
4、温馨提示:CQ40是指一个系列,例如类似CQ40-512TX字样是具体型号,如果仍无法安装,建议您提供一下“这款机器的具体型号”和“操作系统版本”,然后我们为您提供其它建议。
希望以上回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