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和笔记本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用
没有区别,指的是一个概念。
课堂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是学习知识过程中把知识点记录在笔记本上后形成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
记笔记要记以下内容:
1、老师讲的重点、难点。
2、老师写的课文提纲、课文大意、课文中心(你不能把老师讲的一字不差的记下来,只要大概记录,意思正确就行了)。
3、记疑点。这类疑点可能使老师忽略而你又不懂的,也可能使你没听见的,应下课主动问老师解答。
如何用笔记本电脑做课堂笔记 具体的方法和好处有哪些
纯属个人体会。
好处:1.打字速度够快的话确实可以提高记录效率
2.方便后期整理,添加图标或插图什么的。
3.不用怕字写的吓人了,呵呵
4.方便大家分享交流
5.总复习的时候一目了然
6.省钱低碳
7.小巧,放在手机什么的随时随地可以阅读。
不足之处主要就是画个图太费劲了,建议配个本子做图表记录。
方法:建立好的模板,日期,课程名,教师,上课地点,主要内容,重要程度,理解程度等等。
建议用excel表格建立相应表格后再导入到word里。
网上卖的课堂笔记和随堂笔记哪个好
随堂笔记好
课堂笔记是要记的,一是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二是记典型的例题和重要的思想方法;三是当时没理解的问题。下课后把没理解的问题弄懂。为什么强调把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做出简明扼要的记录呢?这是为了便于课后复习、消化、思考。
随堂笔记是最常见的笔记形式。
1、打破传统习惯,使用框架三分法
面对一页空白的笔记本,首先用笔画出简单的“一横一竖”“左宽右窄”的框架将页面分成三个部分,最上面的地方留作标题,下面作为笔记的内容。这样,明确清晰,一目了然。
当然,如果你能做到在不画线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分配页面的话,可以不画,以免影响整体性。不同科目也可适当打破常规来做笔记,比如历史,需要画时间轴的时候,就没必要拘泥于现在的框架。
2、养成取标题的习惯
如果给你一页你半年前做的学习笔记,你是否能一眼了解笔记的内容呢?
这个时候,标题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标题可以让你无论在多久之后再翻看笔记本时,都能一目了然。这也是我们介绍的方法与其他笔记法不同的地方。
标题可以一开始就取好,也可以上完课再总结;可以是开放式也可以是结论式;可以一个主标,也可以一个主标一个副标。比如“什么是过去进行时?”这类问题式标题,我们可以在课后再总结归纳一个副标题。
3、笔记记什么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笔记记哪些内容?
(1)记板书
记板书并不是要你把老师写的所有内容都抄下来,而是经过筛选和凝练,将老师表达的重要内容,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
这一部分,我们课后还可以继续补充,所以不是我们上课时记录的重点,对于手速慢的同学,我们只要粗略地记下老师讲的框架就可以了。以便通过板书来进一步掌握知识结构脉络,帮助消化知识、巩固记忆、激发创造力。
(2)记问题
有时候老师讲了到一个问题,你觉得还没弄明白,老师已经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时,不要纠结在原问题上,而是需要迅速记下来,不管多细小或对别人来说多简单,都记下来。课后,找老师、同学解答,或者自已查找相关答案,甚至问问百度也是可以的,然后把答案写在问题下面。
这样的笔记,不但有利用于课下与老师同学交流,而且可以循序渐进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让复习更有针对性,还能让我们获得战胜小知识点的快感,形成良性循环。
(3)记总结
善于总结的学生,学习将更轻松。因为,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总结能让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为己所用。
当再次翻看笔记时,达到情景重现的效果,快速掌握重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