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联想(联想智慧服务官网)

admin 电脑硬件 1

连锁记忆原则和方法

美国记忆研究专家哈利·洛雷因有很高超的记忆本领。有一次他拿一副扑克牌让朋友洗过后摊在他的面前。洛雷因看了30秒钟就让朋友把牌顺序拢起,让朋友任意说出某一张牌,他马上可以说出这张牌的位置。后来朋友改变了方式问:“第43张牌是什么?”他马上答道:“是方块9。”翻开一看,果然也是对的。洛雷因怎么有这样高超的记忆力呢?因为他采取的是连锁记忆法。

连锁联想(联想智慧服务官网)-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连锁记忆法是指在记忆大量的材料时,可以人为地把这些材料通过某种联系联结起来,从而达到提高记忆效果的目的。有人叫它串联法,它也是奇异联想法的一种。连锁记忆法实际上像一条记忆链锁,一环扣着一环,能把要记忆的许多互不关联的事物串在一起,相互钩着,因此,只要记着一件事,就能把一连串的事都钩出来了。例如,我们要记住A、B、C、D、E几件事,首先在A与B间进行联想,然后在B与C间进行联想,依此类推。这种联想只要按方法练几次,就能记住。需要时,只要回想起A,就会想到B、C……,所有串联的事都记忆起来。

连锁记忆法适用于记较多的相互间没有明显联系的东西。要记多少件事物,只要在这些事物间依次作形象联想就行了。例如日常重要讯息、铁路沿线的城市(地理)、中国宋代皇帝年号(历史)、急救的标准程序(工作流程)、演讲内容的次序等等,连锁法会提供很大的帮助。

连锁记忆四原则

连锁记忆法有四大基本原则,只要遵循连锁法的这四个基本的操作规则,就能达到快速记忆的境界:

①一定要用具体的图案,才可以做图像的连接;

②当我们做连接的时候,两个图像一定要有接触;

③联想一定是两两相连;

④两两连接要用到同一个图像。

例如要有次序记住杯子、笔、耳朵、钥匙、窗户等六项物品,当然可以用我们擅长的背诵方式记住。但因为各个资料各自独立、互为关联,不但不容易建立顺序,而且如果忘了其中一两项也没有清楚的线索可以回想,这也是背诵法的缺点之一。

现用连锁记忆法,先要将需要记忆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图像(规则一);

可以想像蓝色杯子(加进颜色加强印象)里放着红色的笔(规则二:两个图像一定要有接触);

然后从笔联想到耳朵(规则三:联想一定是两两相连),想到笔插在耳朵里面,然后从耳朵联想到钥匙,想到钥匙挂在耳朵上好像耳环,再从钥匙联想到窗户,想到钥匙戳破窗户的玻璃,所以钥匙插在破玻璃上。

刚才第四个规则说的是要用同一个图像,利用机会向各位解释清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创造出一支笔插在某个人的耳朵里,下一个图像就是钥匙很像耳环挂在同一个耳朵上。不能第一个想到笔插在人的耳朵里,然后下一个就想到钥匙挂在大象的耳朵上,记住不能这样做,图像要保持一致性,不要变来变去。

连锁记忆最后还有一个极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比方一个锁链,你可以抓着锁链头顺势一甩,可以从另一头倒着用力抽,也可以同时抓住两头然后用力拉一拉,锁链的每个图像的扣环应该都扣得很紧才对。也就说当一些资料从上面联想到下面的时候,需要加强第一个跟最后一个视觉或其他感官的感觉,因为必须有好的联想来确保中间的东西全部不会忘记。

这四个原则在现实的记忆中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需求适当变换,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连锁记忆用于生活、工作中

经过连锁记忆法的转换,利用创造图像的能力,具体想像物体产生出连接的功能,就能像锁链一样环环相连,做到一字不漏、顺序不断、数量无限的联想功能。例如,要记“书——衣服——冬瓜——牙刷——肥皂”,就作如下联想:“把书打开,里面夹有衣服;衣服穿在冬瓜身上;破开冬瓜,里面是一把牙刷;牙刷的柄不是塑料,而是肥皂做的。”这串新奇形象联想在脑中重现时,有如连环画,一幅幅画面接连不断,把我们所记的词一个个带了出来。又如,要记“红花——白马——啤酒——点心——书报——裤子——鞋——汽车——牛”9个互不关联的事物,就可作如下联想:“一个青年身上戴着大红花,骑着白马,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点心;马背上的兜子里还有书和报,他穿的是牛仔裤、旅游鞋……看到一些汽车拉着牛过去……”这样想过几遍之后很快就可以记住了。

上面的例子,是为方便初学者易于掌握此法。在实用时,我们主要是记忆工作或学习内容。有的内容形象感强,比较容易记住;有的内容形象感不强,要先选择代表形象。例如,要记东北的八大工业:钢——铁——石油——煤炭——森林——造纸——化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便可以用这么一串连锁的新奇形象来记:“炼钢炉的铁水(代表钢铁工业)流出来变成了石油(石油工业);石油流到一处凝结成煤炭(煤炭工业);煤炭上长出大树(代表森林工业);大树上长出的不是树叶,而是纸张(造纸工业);纸上画着试管(代表化学工业);试管里开出一辆汽车(汽车制造工业);汽车的轮胎是一台车床(代表机械制造业)。”用这样连锁想像,只看一次就能记下许多内容,可以说要记多少就能记多少,以后复习也十分容易。

连锁记忆用于诗词曲赋中

关于连锁记忆法,在中国其实有着很有意思的传统。

人们运用修辞方法,使说话、写文章所运用的语言既合于规范又形象生动,易于记忆。其中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接的语句或片断上传下接,首尾蝉联的方法叫做联珠,也有人称作顶真或顶针。这个其实跟连锁记忆法颇有几分神似。譬如赵树理在《登记》中这样写道:“有个村子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小飞蛾,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在《三里湾》中这样写道:“有翼的床头仿佛靠着个谷仓,仓前边有几口缸,缸上边有几口箱,箱上面有几只筐,其余的小东西便看不见了。”

诗词曲赋中的句子头尾相连如贯珠,产生无穷趣味,给人以流畅的美感。如元无名氏曲《越调·小桃红》中:“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意,意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利用这种联珠辞格,也像连锁记忆法一样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如: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娇姿长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利用联珠格把成语分组,可以起到巧记成语的作用——

随心所欲欲擒故纵纵虎归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

石沉大海海外奇谈谈笑风生生龙活虎虎落平阳

光明磊落落花流水水落石出出人头地地大物博

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尚往来来之不易易如反掌

还有寓记于乐的形式,如巧记名句:

战罢玉龙三百万万里悲秋常作客客舍青青柳色新新丰美酒斗十千千门万户瞳瞳日日照香炉生紫烟烟花三月下扬州

陈毅元帅曾作一首联珠连环体诗歌来教诲儿女:

此身常想向天游,无奈双脚被地留。

踊跃奔驰离不得,九洲万国共一球。

九洲万国共一球,东方自在两方囚。

安得一夜似电变,人间净化塑琼洲。

人间净化塑琼洲,万方亿兆喜心头。

应知人定胜天定,看我中华跃上游。

看我中华跃上游,革故鼎新事事侔。

共产主义飞天外,万国岂必共一球。

万国岂必共一球,太阳之夜太阳稠。

谁能给我新世界?宇宙红光照上头。

宇宙红光照上头,理想现实两相投;

不可一言不事事,不可近视无远谋。

运用连锁记忆联想要巧妙

那么如何巧妙而有效地运用连锁记忆法呢?

美国职业记忆专家哈里·劳伦(Loragne,1958年)擅长使用连锁记忆法。他曾在一本书里详细介绍自己是如何运用联想法在较短的几分钟内记住了毫无关系的21个词汇的。他写道:“首先,在头脑中形成第一个词。‘地毯’的形象大家都知道地毯是什么,所以,要想像出它的形象来,不要只瞧。‘地毯’这个词,只要具体地短暂地想像瞥见任何一块地毯。下一步,把地毯同纸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应尽量荒诞,可以想像你家的地毯是纸做的,你自己就在纸上散步,还听见纸在你脚下沙沙地响。接着第三步,想像一个特大的瓶子,而且看到纸从瓶口溢出,或瓶子是纸做的。下一步是床,可以设想自己不是睡在床上,而是睡在大瓶子里,从而使瓶子与床产生联想。床与鱼,设想一条大鲸鱼在床上睡觉……如此循环,直到联想到最后一个项目。”然后把它们串成一个故事。

运用连锁记忆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把每个信息联系起来。在进行这种联系时,要充分地展开想像,使事物形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使联想事物化成清楚而稳定的形象,形象越具体、清晰和奇特,越容易记忆。不管想像得是否合理,只要能把两者联系起来就达到了目的。如何联想的问题,我们已经在联想记忆法中做了详尽的阐释。

因此,要记得采用连锁记忆法的唯一要求是:联想时形象越夸张、奇特越好,因为人们往往对不平常的事物记忆得更深、更牢。在做连锁形象联想时要注意运用奇异联想三规律:动态法、夸张法、代用法。另外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连锁记忆法很关键的还需要是练习,一旦在事物之间建立起形象串联,就要反复练,上班或乘车途中,空闲时间都可以练。在学习生活中要反复运用,常用常练,联想速度才会越来越快。

连锁记忆法小练习

成语“联珠”练习:

①四面楚□舞升□易近□定胜□花乱坠

②开门见□穷水□善尽□中不□智多谋

③风调雨□手牵□肠小□听途□三道四

④兵贵神□战速□一雌□心壮□大才疏

⑤引人入□券在□手言□天喜□久天长

⑥成千上□古长□梅竹□到成□不可没

⑦名列前□塞顿□源节□言蜚□重心长

⑧石沉大□外奇□笑风□龙活□落平阳

⑨千军万□到成□败垂□人之□不胜收

⑩光明磊□花流□落石□人头□大物博

11大海捞□锋相□答如□离失□向无敌

12兔死狐□天悯□定胜□马行□中楼阁

13巧立名□中无□面兽□口如□帆风顺

14虎□余□死存□羊补□不可□釜沉舟

15名正言□藤摸□熟蒂□井下□破天惊

16分秒必□先恐□继有□山人□阔天空

17声泪俱□不为□行公□在人□虎作伥

18忘恩负□无反□名思□正辞□阵以待

19体贴入□不足□听途□长道□兵相接

20赏心悦□中无□情世□弄玄□有其表

如何用连锁法记忆文章

对于那些未经训练的人,如果只听或看一遍,绝对不可能照顺序记住20个相互没有联系的项目。你在按部就班地学习了本章以后,完全可以轻松地记住几十个没有联系的项目。

在进行实际的记忆之前,我想在这里再次强调一下,你经过训练的记忆力将几乎完全建立在奇象的基础上。如果你把它们想得尽可能荒谬,这些形象就很容易回忆起来。连锁记忆法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一、连锁记忆法的原理

连锁记忆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记忆法呢?简单说来,有A、B、C、D、E等几件事必须记住时,应首先把A和B通过奇象联想连结起来,接着连结BC、CD、DE,将要记住的事情全部用联想法联结起来。第三、四两章中所讲的基本训练过关了,这些联想就会搞得好。这时,只要想起A,就可以把全部事物按联想的锁链一个个地记起来。

比如要记没有任何联系的下边十件事情。

飞机树信封耳环水桶

唱蓝球腊肠星星鼻子

照此顺序死记硬背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但是象下面我们所讲的那样通过联想把它们连接起来以后,就会格外好记。联想的方法,在前面我们作过介绍,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和把握。

先把飞机和树通过奇象联想起来。比如大树象飞机一样在空中飞,并在脑海中浮现这样的奇象。

下边是树和信封。无数的信封象果实一样结满在树上,或在巨大的信封中装着树,要构成这样的奇象。

奇象的浮现,哪怕是几分之一秒那样短的时间也好,总之,一定要使清楚的物体的形象能够固定下来,必须让极端的奇象在决定性的一瞬间浮现出来。但是切莫弄得纷乱,切莫在联想好之后再去更改。

再次是信封和耳环。如浮现出打开信封就有无数的耳环向你迎面撞来的奇象。

下面是水桶。想象为巨大的水桶上挂着耳环。

再下面的“唱”这一动词,可想象一个大水桶张开大嘴在唱歌,或者浮现出自己顶着水桶唱歌的奇象。同自身连接起来的奇象有显著的记忆效果。

唱和蓝球。可想象唱歌的人,嘴里进出无数个篮球。

腊肠。想象蓝球选手脖子上挂着腊肠参加比赛。

星星。想象挂在脖子上的腊肠闪闪发光,在夜晚看起来象星星。

最后是鼻子。想象星星长着个长鼻子。

这样就把十件事物连接起来了。初看起来有点不太自然,习惯以后,二十秒钟之内就能够联想起来。但是最开始的那个飞机没有联想物,要稍许费点劲加强一下记忆。只要想起飞机,后面的就都容易想了:飞机——树——信封——耳环——水桶——唱——蓝球——腊肠——星星——鼻子。谁都能很快地把它们记起来。

要是在半路上卡住了,那倒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因为在开始的时候就没有清楚地浮现形象来,或者只是让词语进入了头脑。实际上,运用好了联想法。默记片刻,你就能轻易地在纸上写出来,还能倒过来从“鼻子”写起,亦觉顺利流畅。这样,你就把十件事物全记住了。

为了使大家透彻地掌握连锁记忆法,下面我们再举一例对其加以详细剖析。下面是20个项目,运用上面介绍的有关方法,你将能够在—个短得令人吃惊的时间里按顺序记住它们:

地毯纸张瓶子床鱼

椅子窗子电话香烟钉子

打字机草鞋麦克风钢笔电视机

盘子胡桃壳汽车咖啡壶砖

上文我们已经说到,经过训练的记忆力,主要是由荒谬的奇象所构成,所以让我们将以上20个词语变成荒谬的奇象吧!你千万不要惊恐,这不过同一场游戏差不多,并不费事。

也许你现在对这种方法还不太熟练,我在这里的“解说”就尽可能详细一些。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心里想到一张第一个项目的图画“地毯”。所有人都知道地毯是什么,因此一定要在心中“看到”地毯的图画(奇象),而不是仅仅看到“地毯”这个词。你想记住的事物的第二个项目是“纸张”。好了,你现在必须将地毯与纸张联系起来,联想必须尽可能荒谬。例如,你可以将家里的地毯想象成是纸做的,看看你自己是怎样地走在上边,并听到纸张在你脚下发出“沙沙”的声音。而一张躺在地毯上的纸张不是一次理想的联想,它太具有逻辑性了,你的奇象必须是荒谬的或非逻辑的!如果你的联想具有逻辑性,你就难以记住它。

下一个项目是“瓶子”。在这一点上,你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地毯”上,而是去为瓶子与张纸想出一个全新的、荒谬的精神图象来。你可以想象自己正在读一个巨大的瓶子,而不是—张纸,或是正在一个巨大的瓶子上,而不是纸张上书写。要么,你可以想象瓶口中流出来的不是液体,而是纸,或者瓶子是由纸造的,而不是玻璃造的,同时浮现出你认为是最荒谬的奇象。

无论怎样去强调奇象的画面及其荒谬的必要性都不过份。当然你完全用不着停下来想上15分钟去发现最无逻辑性的联想。首先闯进了你脑子里的荒谬联想通常是最适用的。我教给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你可以用这些方法把 20个项目中的每一对组成画面。你可将你认为是荒谬的一个或者你自己想到的某—个联想挑出来,并且仅仅只使用这一个去联想。

我们已经把地毯和纸张联系上了,接着又将纸张与瓶子联系上了。现在我们来进行下一个项目:“床”。你须得在瓶子与床之间作出荒谬的联想。放置在—张床上的瓶子或类似情况的联想会太具有逻辑性了,因此,你可以想象你自己睡在一个巨大的瓶子上,而不是一张床上,或者看见你自己从一张床内而不是从一个瓶子里喝了一口酒。

你当然认识到,我们总是将以前的一个物体与眼前这个物体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刚才用了“床”,这是上一个物体,或者说是我们已经知道并记住的事物。下面这个事物,即我们想记住的新鲜事物是“鱼”。接下来,在床与鱼之间进行联想或将两者结合起来,你可以想象看到一条巨大的鱼睡在你的床上,或是想一张床是由一条巨大的鱼做成的。

现在来看“鱼”和“椅子”:看见巨大的鱼坐在一把椅子上,或者一条大鱼正被当作椅子使用,或者你在钓鱼时钓的是椅子,而不是鱼。

椅子与窗户:看见你自己坐在一块玻璃上,而不是在一把椅子上并感到扎得很痛,或者是你可以看到自己猛力地把椅子扔出关闭的窗户,在进入下一幅图画前先看到这幅图画。

窗子与电话:看见你自己在接电话,但是当你将话筒靠近你的耳朵时,你手里拿的不是电话而是一扇窗子。或者把窗户看成是一个大型的电话拨号盘,你必须将拨号盘移开才能朝窗外看,你能看见自己将手伸出一扇玻璃窗拿起话筒。这时一定要浮现出你认为最荒谬的图画并清晰地看到它。

电话与香烟:你正在抽一部电话,而不是一支香烟,或者是你将一支大的香烟向耳朵凑过去对着它说话,而不是对着电话筒,或者你看见自己拿起话筒来,无数根香烟从话筒里飞出来打在你脸上。

香烟与钉子:你正把一支香烟而不是一个钉子钉进墙里,或者是你正在抽一根钉子。

钉子与打字机:你正在将一根巨大的钉子钉在一部打字机上,或者打字机上所有键都是钉子。当你打字时,它们把你的手刺得很痛。

打字机与草鞋:看见自己穿着打字机,而不是草鞋,或者你用你的草鞋在打字,你也许想看看一只大的带键的草鞋,并在上面打字。

草鞋与麦克风:你穿着麦克风,而不是穿着草鞋。或者你在对着一只巨大的草鞋播音。

麦克风与钢笔:你用一个麦克风;而不是一支钢笔在写字,或者你在对一支巨大的钢笔播音和讲话。

钢笔和电视机:你能看见无数支钢笔从电视屏幕里喷射出来,或者钢笔在电视上表演,或者是大钢笔上有一幅屏幕,你正在那上面欣赏电视节目。

电视机与盘子,把你的电视屏幕看成是你厨房的盘子,或是看成你正在吃电视机里的东西,而不是盘子里的。或者你在吃盘子里的东西,当你开始吃的时候,观看盘子里的电视节目。

盘子与胡桃壳:看见你自己在咬一个胡桃壳,但是它在你的嘴里破裂了,因为那是一个盘子,或者想象用一个巨大的胡桃壳盛晚餐,而不是用一个盘子。

胡桃壳与汽车:你能看见一个大胡桃壳驾驶一部汽车,或者你自己驾驶一辆大胡桃壳,而不是一辆汽车。

汽车与咖啡壶:一只大的咖啡壶驾驶一部汽车,或者你正驾驶一把巨大的咖啡壶,而不是一部小汽车,你可以想象你的车停在炉子上,咖啡在里边过滤。

咖啡壶与砖块:看见你自己从一块砖块中,而不是一把咖啡壶中倒出热气腾腾的咖啡,或者看见砖块而不是咖啡从咖啡壶的壶嘴涌出。

好了,如果你的确在心中“看见”了这些画面,你在按从“地毯”到“砖块”的顺序记20个项目就不会有问题了。当然,不厌其烦地解释比简简单单照这样做花的时间要多得多。在进入下一个项目前,只能用很短的时间看每一幅经过自己人为加工的画面。

现在让我们看看你是否记住了所有这些项目。如果你将“看见”一张地毯,你心里会立即想起什么来?当然是纸张。你看见你自己在地毯上,而不是在纸上写字。现在,纸张使你心中想起了瓶子。你看见自己睡在一个大瓶子上,而不是一张床上。床上睡着一条硕大无比的鱼,你正在钓鱼;捕捉椅子,将椅子从关闭着的窗户扔出去,试着这样做吧!你将会发现你自己记下了所有这些项目,而不会遗漏或是忘记任何一项。

这是否太异想天开了或是太难以置信了?是的!可是正如你自己体会到的那样,所有这一切是完全可信和可能的。为什么你不自己试着列出你自己的项目单,并采用刚才你学会的方法来记住它们!

当然,我们也知道,平常所受的教育都是让你按逻辑进行思考,在这里我们想让你创造出非逻辑性的或是荒谬的画面。我们也知道,对有些人来说,这样做有点困难。开始,你也许会碰到一些困难,然而,不需要多久,你心中想起的第一幅画面将会是荒谬或是非逻辑的。我们在前面向你介绍的那些形成奇象和进行联想的方法以及有关的训练将会帮助你达到这一目的。

在以后的章节中,你还将学到一些超级联想记忆法的实际运用——它帮助你如何回想起每天的日程或要办的事情,如何牢记外语单词,如何记住多位数字和其它许多事情。然而,不要超过你现在所学的东西,现在也不要为这些事情操心。

当然,你现在立即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帮助你记购物单,或者帮助你在朋友面前露一手。如果你想把它作为一种记忆绝招来试一试的话,叫你的朋友说一串物品的名称,并把它们写下来,这样他可以检查是否正确。如果当你做实验时发现你很难叫出“第一个”项目的话,建议你把那个项目与试验你的那个人联系起来。如果“地毯”是第一个项目,你能“看见”你的朋友正在卷起你的地毯。同样,如果当你第一次尝试把这个当成绝招的话,你忘记了其中的一个项目,问一问那个项目是什么,并反复对这一特别项目进行联想。如果你的联想不荒谬的话,你就无法在心里看到它的形象,自然你也就记不住了。在你加强了最初的联想后,你将能够从头到尾喋喋不休地讲出所有的项目了。试一试吧,看结果怎样。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你的朋友要求你在两个或三个小时以后,说出这些项目来,他也能够做到,最初的联想会出现在你心中。如果你想给你的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也完全可以倒背那些项目,即从最后一个项目说起,直到第—个项目。

这个系统自动地为你工作,真是够令人吃惊了。只需想想最后—个项目是什么,你将回想起与之相连的倒数第二个项目,如此类推。

二、运用连锁记忆法应注意的几点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是如何实现奇象在进行联想过程中的荒谬或非逻辑性。我们在联想训练一章中介绍了多种联想方法,在实际的联想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来进行奇象和奇象之间的联想,也可以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完成联想的过程,不一定就得同时运用所有的方法来进行某—联想,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必要。在上述联想过程中,我们主要强调了下述几点:

第一,把你的项目想得不成比例,换句话说,就是进行夸张。在我对以上项目的简单联想中,常用“巨大的”这个词,其目的是使你得到不成比例的、夸张的东西。

第二,只要有可能,就让你的项目“运动”起来。我们都很容易记住那些暴力或让人难堪的事情,而对那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以为然。如果你曾感到非常难堪,或是碰上了一些什么故事,那么,不管它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你都会清楚地记起它们来,不需要经过记忆力的训练就能做到这一点。每当你想到许多年前发生的那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时,你仍然会辗转不安的,你仍然可以详细地描述出那一事件的始末来。因此,只要可能,你在联想时就尽量使物体剧烈地运动起来。

第三,代换或“顶替”你的项目。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用的一种方法。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设想出一个项目来“顶替”另外一个项目,比如你在抽一个钉子而不是一根香烟。

上面提到的夸大,既可以把项目想得不成比例,也可以进行数量上的夸张。我们在电话和香烟之间进行简单联想时,我们可以设想有成千上万支香烟从话筒中飞出,并打在你的脸上。如果你看见香烟点燃了,并且烧着你的脸,那么你的图画中既有了“运动”,也有了夸张。

尽量将以上列出的一种或更多的法则应用到你的图画中去,穿插结合其它联想方法。上述法则实际上就是“夸张法”、“运动法”、“顶替法”等联想方法的缩影。稍加实践后,你将发现,你心中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任何两个项目的荒谬联想,需要记住的物体实际上都是一个连着—个的,形成—条锁链,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这种记忆为连锁记忆法的原因。整个连锁记忆法归结起来,大体遵循以下程序:

将第一个项目与第二个项目联系,又将第二个与第三个联系,第三个和第四个联系,如此类推。联系要尽可能地荒谬和非逻辑,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心里“看见”这些图画。

三、怎样达到最佳效果

上文中我们已经强调指出,联想过程中的多种联想方法常常不是单独使用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几种方法的结合运用可以形成内容丰富而深刻的联想,进而达到快速、高效记忆的目的。此外,为了获得最佳的效果,联想还需尽量满足下述几项要求:

1、在头脑里呈现的奇象必须鲜明和具体

要用奇象进行联想,绝不要以语词进行联想,这是联想的最基本的要求。词语本来也可以构成联想,但这种联想不具体,不生动,给人的印象不深,很容易忘记。只有以奇象构成的联想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准确而牢固。在联想的一瞬间,必须使事物的形象鲜明深刻地刻印在大脑银幕上,尤其应该注意细节。如“电灯”有人记成了“灯泡”;“铁钉”有人记成了“钉子”;“竹夹”有人记成“夹子”。为了避免这类词语的记忆模糊不清,象这类属于偏正结构的词语,必须把定语部分进行突出浮现。如“电灯”应记为带线的灯,而且还在发光。而“灯泡”则只是单个灯炮,顶多还有放在包装袋里的样子。“竹夹”就要用竹质衣夹的奇象,同时否定铁夹、塑料夹之类的物体的形象。在构成奇象时,只有注意每一个字的不同意义,才能做到回忆准确,只字不差。

2、联想须大胆

联想时完全可放纵自己的想象力,不要怕建立大胆甚至愚蠢的联想。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联想越是荒诞离奇、荒谬可笑,效果就越好。越是能发挥想象力、大胆描绘奇象的人,记忆能力越强。比如说旅行出发前,为了不忘带牙具,你可以想旅行袋拉链的“牙”应该刷一刷了,马上取来牙具吧!尽管这是荒唐可笑的,但当你再拉旅行袋拉链时,你就会想起牙具来。经常进行联想训练是一项非常有益于大脑健康的运动,它可以使—个人的脑细胞变得十分活跃和灵敏,对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极为有益。

3、联想的方式不要轻易改变

进行联想时千万不能重复,因为重复会给你带来模棱两可、不敢确认的困难。物体的奇象之间的联想只是一瞬间的事,如果它是清晰的,已经印入了你的大脑里,这时再改变它,就可能与上面的内容脱节。再说,这同时就是对自己的创造力表示怀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记忆效果。当你用联想方法构成—种联想时,如果举棋不定,三心二意,觉得荒诞之上还有更荒诞的,离奇之外还有更离奇的,就会不仅浪费精力,而且哪—种联想的印象都不鲜明,从而影响记忆的质量和速度。因而,一旦确定了一种联想方式就不要轻易改变。如果你联想完以后还觉得不生动,印象不深刻,那么就在这个联想的基础深入一步。比如,你可以加上夸张或运动法,但不要改变基本方法再去联想。

4、代表各个词语的奇象之间的联想必须紧密连贯

和锁链一样,只有环环紧扣,才能套牢无缝。一旦有缝,就容易断开脱链。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奇象之间的联想鲜明具体外,还要求生动强烈、新颖独特、离奇可笑、违背逻辑、超脱现实,这样就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刺激,事后也就容易在大脑中呈现出来。

四、连锁记忆的训练方法

在“ZYD”记忆法中,连锁记忆法也是最需要练习的。这个练习,也与联想的练习一样,可使用卡片的方法。

先在若干张卡片上写上各种事项。写过之后,掺过来,从中抽出15张左右,一张张地摊在桌子上,按前述要领用联想法连接起来。在一张纸上写15件左右的事项当然也可以,但还是用卡片为好。

这样连做几次就会有自信,然后再请朋友们帮忙练习。请对方随便说15件左右的事情,并让他写到纸上,以便验证。在对方把说的事项一个个地写在纸上的时候,你运用联想法,把它们连锁起来,等到对方写完时,当场就把记的事项从头至尾按顺序说出来。连续做这样的练习,联想也就会越来越敏捷。

练习之初,先从具体的、有形的事联想的方面入手,熟练之后再练习抽象的名词这样容易联想。

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方最先举出的事项该怎么记忆呢?前文已有所述,这只要与对方本人连接就行。

比如最先是飞机这一名词,脑子里浮现出一架巨型客机落到对方头上就可以了。这样,只要一看到对方的脸,很快就会浮现出飞机来。往下就会一个接一个地想起来。

做出了这个练习之后,可当众做一做有关这种记忆法的实验。要几个人依次说出二十来件事项,让你把它们记下来。在这中间用联想的有关方法予以记忆。写完之后,从头按顺序说,或倒过按顺序说,这种实验也可以在众多观众面前表演。

如果浮现带点离奇的奇象遇到困难时,着重记住和熟练掌握几个重要的联想方法就能解决问题。比如顶替法,这是用一种事项顶替另一种事项的联想方法,想象木头起飞,顶替飞机。又如夸张法,就是想象实物大或多,比如想象出巨大的水桶,浮现出无数的信封,或者无数的耳环。再如运动法,就是使心中的画面活动起来,让本来不会飞的木头起飞,让无数耳环从信封里飞出,并且碰着你的脑袋。

联想的方式有哪些

一、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引起相反特点的事物的联想。如杜甫的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的就是对比联想。中学课文中的对比联想很多。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用充满无限乐趣,令人无限向往的百草园来反衬对比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再如《苏州园林》,作者采用对比联想的写法来突出事物的特征,效果极桂。介绍布局,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与宫殿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求自然之美、自然之趣的特点。对比联想的方面很多,几乎所有强调情境变迁的习作都用得上。

二、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相邻的事物因时间或空间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段文字:“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时,当你扛着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在办公室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这一组排比句写的事情都发生在清晨,是因时间相同而生发的联想。

又如《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从看到“照相”想到“抑扬顿挫的话”,这是由照片与说话者皆藤野引起的接近联想,借以抒写自己对老师的敬爱,老师对自己的激励。作文中,围绕中心运用接近联想抒写生活,可以使事物更具层次感,并能准确地表述较为复杂的情感。

三、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由对一件事的感受引起的同该事物性质形态相似事物的联想。如《绿》中写到“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栽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带”与“眼”分别显示舞女与盲妹的活力,人们又爱把“绿”视为生命的象征,形态与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作者巧由潭的绿波颤动,联想到“带”的飘举和“眼”的流转。这样的相似联想自然、优美、精巧。学生在写作寓情于景,或具象征意味的作文时,通过相似联想,便很容易完成由物及人的思维过渡。

四、追忆联想

追忆联想是指由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引起人们对经历过的生活、见闻、知识等的回忆。徐迟写作《在湍流的漩涡中》,对周培源从30年代到70年代的经历,先是按时间顺序写,像记“流水帐”一样。后来,他丢弃长达两万三千字的原稿,抓住“一刹那”,把事件集中在一个晚上,以回忆加以展开,通过追忆联想的方法,将材料组织得紧凑凝练,最终以七千字的篇幅,表现了人们坚定的斗争精神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祝福》先写祥林嫂在爆竹声中死去,再回忆她的一生,也是用追忆联想的方法。追忆联想,多表现为倒叙,对于历时长、头绪繁的事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省去一些与主题关联不大事件的叙述,而且可以突出某些情节,使行文更显紧凑。

五、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是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想到原因的思维方法。《荔枝蜜》就用了因果联想的写法:“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跌下来。”“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后来是因为喝了“忙得忘记早晚”的蜜蜂酿造的荔枝蜜,才“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是由于了解蜜蜂用短促的一生“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就像辛勤的农民“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一样,所以“我”才由讨厌蜜蜂,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作者以此组织材料,达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学生在作文中常要叙述一些和自己喜、怒、哀、乐相关的人和事,如果能运用因果联想进行展开,相信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推测联想

推测联想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推测不知道的事情的一种联想方式。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进书塾是知道的事情,只是不知为什么要进这“最严厉的书塾”,所以才从童心出发展开推测联想,“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罢,也许是因为站在井栏上跳了下来罢。”作者运用联想推测原因,将小孩复杂的心情生动地再现出来。

推测联想在散文创作中运用较多,因为它提供给作者一个崭新的叙述角度,将事物的背面再现出来,同时也以能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人格化、情绪化的推断和抒情,进而营造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庄周梦蝶”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七、连锁联想

连锁联想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把几种事情一环扣一环地串连在一起,也可以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两种以上的联想。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从“壳”到“膜”,再到“瓤肉”和“浆液”,由外及内展开联想,从而将荔枝的形态描摹得错落有致。再如《荔枝蜜》由荔枝树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想到蜜蜂的劳动,再由蜜蜂的劳动想到农民的劳动,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连锁联想,最能调动学生已学习过的知识,由此及彼,极有利于拓宽写作思路。

写作时,常常会同时运用到多种联想方式。而在语文的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作者的一些创作思维剖析给学生,并组织相应的仿写训练,势必能改善学生的联想能力,帮助他们最终克服畏难的作文心理。从这方面看,多掌握几种联想方法是相当有意义的。

标签: 联想 智慧 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