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 换标,联想笔记本换电池

admin 电脑硬件 5

企业为什么要换标

通常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主动换标,一种是被迫换标,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被换标”。

联想 换标,联想笔记本换电池-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主动换标,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战略需要,这是企业换标最常见的原因。企业区域化、国际化、本土化或者由生产单一产品转型综合产品等因素,都使得企业有换标需求,以便让未来的道路更加平坦。当腾讯从最初的IM产品迅速成为集新闻资讯、互动社区、娱乐、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门户网站时,最初的企鹅形象已无法承载腾讯的全部业务和品牌内涵。2006年腾讯进行了换标,原有的小企鹅形象被一个绿、黄、红三色轨迹线环绕的球形标识所取代,此次换标,不仅仅是企业形象的改变,更是腾讯定位门户网站,改变“腾讯就是QQ”这一印象的重大举措。

企业主动换标另一种情况是:品牌形象老化。固然,品牌标志是品牌的第一印象,尤其是老品牌,本身具有高认知度、高品牌忠诚度,它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消费者的情感,然而,市场在变,消费者在变,品牌形象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动态中发展。作为世界影像界最著名的品牌柯达,其品牌形象早已随着那一盒盒显眼的黄色包装的柯达胶卷深入人心,黄盒子Logo成为了胶卷的代表。随着科技的快进,数字技术被引进到摄影行业,数字相机迅速替代胶片相机成为主流摄影产品,没有充分重视数字技术的柯达远远落于竞争对手之后,到了2002年,柯达的产品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已达到60%,这让早在1976年就开发出数字相机的柯达始料未及。市场的萎缩让柯达必须迎合时代的潮流,转变百年胶片品牌的形象,以数字产品重新面向市场,为此2006年1月,使用了35年的经典“黄盒子”被简单的“KODAK”字母所代替,作为“胶卷”代名词的柯达品牌从此全面走上了数字影像公司之路。

“被换标”相对而言显得有些“无奈”,却也是企业更好地生存的一步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受到经济环境、竞争环境、人文环境、消费环境等因素的营销,对于某些企业而言还会收到地理环境、区域环境的影响。比如著名的联想集团[4.47-1.11%],当初在走向国际的路上也忍痛将传奇的“Legend”变换为现在的“Lenovo”,一切皆源于Legend在多个国家均已被注册。联想的这一挫折并不是特例,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天津“狗不理”、300多年中国老字号“王致和”、禅宗祖庭少林武术发源地“少林寺”……等百年品牌都面临过商标被抢注的事件,创立之初没有太多品牌概念的中小企业更是饱受其苦,常常在企业发展较好之后才发现,用了多年的商标早已被他人注册,无奈只好换标,损失不小。

换标有风险,行动需谨慎

品牌标志是一种传播载体,这个载体和企业一样都需要进行管理和建设。消费者需要通过感官构建起对品牌的认知,Logo就是最直接的载体,当他们发现自己熟知的Logo更换了,如果恰合心意还好,反之可能如同可口可乐修改配方一样对品牌造成损害。因此换标是一项需要谨慎的企业举措,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准则。

第一,“重新来过”不如“继往开来”。标志是品牌的一部分,而品牌的塑造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一个标志在消费者心中会有一定的位置,换标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增加记忆度,而不是抛弃过往的积累和优势从头做起,新的标志应该是承前启后,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换标频繁的汽车行业来讲,各汽车品牌更换标志,无疑都是从品牌升位的角度出发,通过换标来间接表示品牌的战略调整、市场扩大、实力增强等。同时,有所继承的标志在推广上也更容易,能有效地节约宣传成本。

第二,避免负面联想。标志是一种设计,难免会得到见仁见智的评价,但是在设计方案时,如有条件可进行小规模市场测评,尤其是在进入新市场的时候。代表着尊贵身份和地位的奔驰汽车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便因为Logo形似“囚”字而被戏称为“囚车”,在中国这个含义显然让人望而生畏。

第三,简洁并有识别度。品牌标志是为品牌服务的,它体现的是品牌内涵,但过于复杂的标志,包含的内容太多,便不利于记忆。品牌标志大致分文字型、图案型、图文结合型三种,相比文字,图形的记忆度更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Logo哪怕是文字,都越来越图腾化。

简单明了的图腾,最容易抓人眼球。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无疑是美国苹果公司。苹果已经做到了让全世界的人都为这一个小小的被咬过的“苹果”而疯狂,成为其忠实的粉丝。可谁还记得苹果公司最开始的品牌标志吗?苹果的第一个Logo由Ron Wayne设计,此时的Logo是牛顿靠在一个苹果树上的图案,上下有飘带缠绕,并刻着Apple Computer Co.字样和诗人威廉姆•华兹华斯的一句诗:“牛顿,永远独自在奇幻思维之海上航行。”如此复杂的标志,很多人都看不明白。几经易稿,苹果选择了现在这个标志,简单勾画的苹果缺了一个口,当人们对“为什么苹果会被咬了一口”感到疑惑时,这一品牌已经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越是知名度高、品牌忠诚度高的品牌,消费者对品牌的变化越加敏感,换标,说小点是企业形象的变更,说大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决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换标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今年年初星巴克换标便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应,仅仅在新Logo推出的几个小时内,星巴克官网上便有许多人对此作出负面评价,对把“Starbucks Coffee”字样从新商标中拿掉表示出极大不满。各大SNS网站、微博网站纷纷出现了恶搞星巴克Logo的信息,并被大量转发,虽然这些评论对星巴克没有明显影响,但换标失败的案例也不是没有的。2010年10月美国第一大服装零售品牌GAP的新标志就因为消费者的激烈反应而被撤下。

企业换标,不仅仅是迎合市场的举措,也是企业进行再宣传的一个好机会,但既然把品牌标志比作是企业的脸面,那么“面部整容”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到相应的风险,消费者这面大镜子还是希望看到最美的一面。

IBM为什么会被联想收购了

IBM并不是被联想收购,只是在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以及ThinkPad这个品牌,目前ThinkPad完全由联想独立运作,并且成为了联想集团一个很重要品牌。卖掉PC部分的业务是IBM战略性的决定,战略调整中,IBM逐渐想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软件、服务型企业。

因此,IBM连续出售生产制造部门,硬件业务,将硬盘产品部门出售给日立,个人计算机部门出售给联想,从而实现了对低利润硬件业务的剥离,开始了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如今IBM的六大业务部门分别为全球技术服务、全球业务服务、系统和技术、软件、全球融资和研发。

PC领域技术门槛低,入行壁垒低,注定了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由于兼容机快速发展,市场上的低价恶性竞争,PC行业的利润率大幅下降。IBM的发展史上长期服务机构,缺乏对个人消费者需求的敏感性,失去了主流消费者的喜爱。

最终,残酷的价格战成为了压倒研发支出IBM较高的最后一根稻草。1997-2003年间,IBM个人电脑市场份额从8.6%降至5.3%。

扩展资料:

从2001年到2004年6月30日,IBM的PC业务累计亏损了9.65亿美元。2003年上半年,IBM的PC业务销售额为43亿美元,亏损了0.97亿美元,到了2004年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销售额52亿美元,亏损1.39亿美元。既与企业战略不一致又不能带来利润的业务,被剥离也是十分正常的。

联想收购Thinkpad其实不是联想主动的,是IBM首先发起的,早在2000年年初,IBM就向联想派出代表团,游说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

对于当时的联想,持续性的低价策略抵制国外竞争者来争夺市场份额;但在本土市场上却陷入了恶性竞争、低利润市场的困境。收购Thinkpad顺利帮助联想扩大了全球市场占有率。

2014年9月29日,联想与IBM共同宣布,联想已完成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并购对象包括IBM旗下System X、BladeCenter、Flex System blade服务器和转换器、以x86为基础的Flex整合系统、NeXtScale和iDataPlex服务器以及相关软件、blade networking与维护营运等项目。至此,联想已经成为全球市值超过421亿美元的x86服务器市场中的第三大供货商。

参考链接:IBM中国官网 IBM和Lenovo

联想为什么换logo

【联想更换商标的原因】2003年4月28日上午,国产品牌联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联想品牌新标识正式启动。

从这一天起,联想换掉了沿用了19年的、价值200亿元的标志“LEGEND”,而采用新的标志——LENOVO与公众沟通。联想原英文标识“Legend”(传奇之意)有可能将被新的英文标识“Lenovo”(创新之意)所取代。承担联想新标识设计的是香港FutureBrand公司。标识改动过大的坏处很明显:原有消费者很难认出该品牌,潜在消费者则全然以为是一个新牌子,可以说,其原有的品牌资产荡然无存。比如说联想,虽然其中文名称不变,英文名称从“LEGEND”到“Lenovo”,前两个字母相同,但从视觉和含义(LEGEND为“传奇”,Lenovo为“创新”之意)上看,完全是两个名称、两个牌子,毫无相关之处。因此,在识别方面容易造成障碍。有人说,联想换标,意在海外。然而,在海外扩张上,LENOVO将遭遇商标尴尬。联想的Legend商标已经在很多国家被合法注册了。由于其意思不错,又是一个完整的单词,因此被人看好也就不足为奇了,倒不是什么恶意抢注。也就是说,联想集团一旦要进军国外市场的话,商标问题就会浮出水面。但联想也要付出巨大代价换取新标示,表明了杨元庆塑造“新联想”的决心。然而,标识更换之后不能万事大吉,企业要做到“变脸更要变心”,实现内部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标识的改变是联想转型、走向国际化这个过程的第一步。联想品牌能否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成为长久的知名品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显然,品牌变脸背后的战略转型是一个复杂得多的活动,企业要对战略制定流程、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组织体系进行系统的变革,才有可能最终实现由内到外的真正转型。对于联想而言,除了标识的转变外,更可在非PC业务方面、股市方面、人才、管理、资金以及企业文化的国际化方面进行更为大胆的改革。LENOVO作为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CIS)的CI部分,不能使换标的价值体现在“新联想”的全部,作为企业理念的VI和企业组织行为的BI更是换标背后的重中之重。 2003年4月28日,联想正式将旧标识legend换成了lenovo,并在网上召开了发布会。会后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联想总裁杨元庆及CFO马雪征回答了来自全国各大媒体记者的提问。全文部分摘录如下:「LENOVO」(读法是len'nouvou)这个新的英文名称,是在继承已有品牌资产的基础上的发展与升华。「LE」代表联想过去的英文名称「LEGEND」,「NOVO」是一个很有渊源的拉丁词根,代表「新意,创新」;整个品牌名称的寓意为「创新的联想新浪财经中心主编刘书:请问这个新品牌的意义是什么?杨元庆:这个我在前面的发言里已经谈到了,我们希望我们的这个品牌将来能够包含四个内容,一个是诚信,另外一个就是创新有活力,再有就是优质专业服务,再有就是容易。那么这里面有一些品牌内涵是从我们过去的经营中传承下来的,比如说柳总一再强调的诚信和容易,另外我们还期望发展,当然这个发展不是说说就可以了,一定要企业把他做出来,我们是希望有一个更加创新的企业,是希望一个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企业,这些话都是我们最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能够传递给我们的客户的。这个就是我们品牌的内涵。《广西日报》李晨光:联想过去的标识很抢眼,会英文的一看就知道联想的志向。而现在的新标识不像英文,能不能用一句话表达它的含义?杨元庆:我们也试图找到用直接的英文字母来做我们的标识,正象LEGEND一样,其他的英文字母大概更容易被注册,所以实际上现在大多数的国际性的企业在选择他们商标的时候,大概都是采用了一些创意的做法。象因特尔、索尼都是这样的,所以这次我们选择了这个LENOVO的名字,其实这个名字也有好记的成分,LEN我们就去原来的字头儿,而NOVO拉丁文是创新的意思,所以我想还是比较好记录的。柳传志:当初联想成立的时候,起名叫LEGEND的时候,是在香港的公司里面排名最后的一个,所以当初只是为了谋生,完全没有想到有国际化的问题。所以应该讲这个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的时候我们是兴奋的,因为联想的老人也好,新人也好,都是希望联想有更大的发展,这样对国家对我们自己才有更大得好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是有感慨的,但是应该讲兴奋是大于感慨的。注:LEGEND是英文“传奇”的意思。LENOVO是“创新的联想”的意思。

标签: 联想 电池 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