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与颜值双担当 联想ZUK Z2 Pro评测
【IT168评测】2000元档一直都是国产旗舰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发展到现在,小米手机早已不再唯一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这一桂冠早就几易其主。高性价比的确是用户购机的一大重要考量因素,但伴随而来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令各家的手机产品都少了那么一些核心竞争力及差异化卖点。去年ZUK发布的首款机型ZUK Z1针对手机重度用户深度定制,搭载主流硬件平台,配备64GB大内存和4100mAh大容量电池。差异化是拉开了,但又有多少手机用户是重度用户?因而ZUK并没能凭借Z1一炮而红,落得个不温不火。
如果说ZUK Z1是其对手机市场的一次试水,那么此次发布的ZUK Z2系列则是在一片红海的国产手机市场中的一次绝地反击。
首先是在性价比方面,联想ZUK Z2系列用上了今年的旗舰级SOC平台:骁龙820,而售价却死死控制在了2000元上下。相比搭载了骁龙820平台,售价1999元(降频版)起的年度热门机型小米5来说,在性价比方面能为出众。其次在设计上,联想ZUK Z2 Pro使用双面玻璃(前2.5D/后3D)机身,并加入独特的Rollcage(也就是俗称的防滚架)。不仅在外观上博众出彩,也获得了更强的结构稳定性。相比前代产品,ZUK Z2 Pro在颜值、性能、内在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突破。
这款产品各方面的表现究竟如何?又值不值得买?看完评测之后相信大家会有答案。
ZUK Z2 Pro与ZUK Z2参数对比
手机
ZUK Z2
ZUK Z2 Pro
屏幕尺寸
5.0英寸
5.2英寸
分辨率
1920*1080
1920*1080
处理器
高通骁龙820
高通骁龙820
SIM卡
双Nano-SIM卡槽
双Nano-SIM卡槽
RAM
4GB LPDDR4双通道
4GB/6GB LPDDR4双通道
机身内存
64GB emmc 5.1
64/128GB UFS 2.0
主摄像头
1300万,1.34um大像素,f/2.2光圈
1300万,1.34um大像素,f/1.8大光圈
前置相机
800万,f/2.0,面部监测,智能美颜
800万,f/2.0,面部检测,智能美颜
操作系统
ZUI 2.0
ZUI 2.0
机身尺寸
141.65*68.88*8.45
145.4*70.5*7.45
机身重量
149g
145g
电池
3500mAh
3100mAh
机身颜色
白色/黑色
陶瓷白/钛晶黑
网络制式
7模22频/全网通3.0
7模23频/全网通3.0
价格
1799元
【查看】
旗舰版2299/尊享版2699元
【查看】
外观方面,ZUK Z2 Pro使用了前2.5D厚3D的双面玻璃设计,均来自康宁大猩猩,质硬且耐刮花。
我手上的这部ZUK Z2 Pro为陶瓷白版本,机身前后均为白色面板,金属中框为香槟金色,两者颜色的搭配得当,第一观感不错。下面就来仔细看一看ZUK Z2 Pro在外观方面都有哪些看点。首先机身正面,联想ZUK Z2 Pro延续了该品牌一贯的简洁设计风格,正面无任何品牌logo也无其它任何多余的装饰元素。
通过上图也可以看到,联想ZUK Z2 Pro的边框控制得是比较好的,有着很高的屏占比,正面的视觉冲击力还是比较强的。
2.5D康宁大猩猩保护玻璃的加入使其有着不错正面观感,机身正面边缘看上去莹润晶透。并且2.5D玻璃边缘与金属边框边缘在同一高度上,手指划过屏幕边缘时不会有明显的割手感。这其实对做工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极考验厂商的品控能力。我手上的这部联想ZUK Z2 Pro边缘处的做工令人满意,没有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
联想ZUK Z2 Pro的机身背部设计其实大有来头,他采用了Rollcage结构缓震设计,这一设计的首创者是ThinkPad。这一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抵抗外力干扰,将内部关键部件牢牢固定住并保护液晶显示屏,从而减少意外跌落和震荡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同时,联想ZUK Z2 Pro在玻璃盖板与金属边框之间还有一圈减震层,这对于减少后盖玻璃的破碎几率也有裨益。据我所了解,这应该是当前唯一一款使用了防滚架设计的智能手机,理论上的结构强度应该优于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智能手机产品。
联想ZUK Z2 Pro的3D弧面玻璃背壳设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同时也尽可能做到了贴合手掌,优化了握持手感。但,联想ZUK Z2 Pro的扬声器、麦克风、耳机、数据线开孔全部集中在了机身底部,并且看上去毫无秩序感,有些杂乱,影响观感。
联想ZUK Z2 Pro的金属边框没有采用全包的设计,而是尽可能地收窄,机身边缘厚度仅4.6mm。这样的设计令机身的视觉厚度更薄,显得更为精致。金属边框的材质为镁铝合金,质轻而坚固。官方称其经过CNC切削、高精度打磨、3D立体喷砂和多彩阳极氧化等共260多道加工工序才呈现出了如此效果。机身侧边按键软硬适中,键感舒适。
最后再来给一下机身背部。联想ZUK Z2 Pro更多都是遵循了简洁的设计理念,其机身背部的摄像头、双色温闪光灯、心率感应器三大部件的中心都处在一条直线上。秩序产生美,这也就使得机身背部看起来非常协调,而不像底部那般杂乱。
总结
:在外观方面,很明显可以看出联想ZUK Z2 Pro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我本人其实是玻璃控,双面玻璃的设计看起来极具质感,莹润透亮,比起上一代有了很大的提升,颜值颇高。3D玻璃的机身背部设计不仅照顾了握持手感,结合防滚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结构强度,减少了碎屏几率,个人认为是一个比较出彩的设计。骁龙820处理器解读
此次联想ZUK Z2 Pro搭载的是高通骁龙820平台,这也是2016年这一年旗舰机的标配。提到骁龙820的性能,我们首先就要提到此次骁龙820选用的三星14nm FinFET工艺。简单来说更先进的工艺能够提升单位面积下晶体管数量,提升晶体管性能,提升整体芯片性能。同时通过更先进的制程工艺也能够达到降低漏电率降低功耗减少发热的效果。总体而言更先进的制程能在相同的功耗下达到更高的性能,在相同的性能下有着更好的功耗表现。在笔者印象中,Qualcomm有几款颇具影响力的SoC产品:QSD8250、QSD8260、APQ8064、骁龙800、骁龙801、骁龙820等。其中QSD8250/8260采用自主研发Scorpion架构,骁龙800/801采用自研Krait架构,而此次骁龙820则采用最新的Kryo自研架构。
此次采用Kryo架构的骁龙820采用四核心设计,时钟频率达到2.15GHz,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相比于APQ8064、骁龙800、骁龙801不同,此次骁龙820采用了2*2.2GHz+2*1.5GHz的不同时钟频率的四颗核心设计。同时,之前骁龙800采用了4aSMP,也就是四个异步对称式核心,每科核心均能够单独控制,每颗核心的频率也不存在差异。而此次骁龙820采用两簇核心管控2aSMP,也就是2+2的异步对称式核心,换句话说2颗1.5GHz核心是同步同频的,而两颗2.15GHz也是同步同频的,但在这两簇核心组之间采用了异步对称式的设计。讲到这里大家可能认为骁龙820也采用了类似big.LITTLE的设计,但通过Qualcomm官方的讲解其实并不是这样,两簇核心组仅是时钟频率上有所差异,但仍采用相同的Kryo架构。
注:上图数据来自安兔兔官网,数据中的跑分成绩分别来自
三星Galaxy S7中国版(高通骁龙820)、
苹果iPhone 6s(Apple A9
)、三星Galaxy S7韩版(Exynos 8890)、魅族Pro 6(联发科Helio X25)、华为P9 Plus(海思麒麟955)。▲联想ZUK Z2 Pro安兔兔实测得分:120104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高通骁龙820的整体性能毋庸置疑,不愧是2016年度的旗舰级SOC。而联想ZUK Z2 Pro尊享版相比以上数据中的三星S7中国版,配备了更大的6GB内存,我们也是对该机的跑分成绩充满期待。机器到手之后,我们也迫不及待地用安兔兔进行了测试,果然不负众望,联想ZUK Z2 Pro获得了120124的高分,在当前安兔兔的跑分库中排名前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图片来自
Qualcomm(高通)
官网Qualcomm官方给出数据显示,Adreno 530相比上一代Adreno 430性能提升40%,并且在功耗方面下降40%,这都得益于Adreno 530的全新架构设计。其中Qualcomm工程师也特别提到,在Adreno 530内部内嵌了一颗超低功耗处理器,用于检测GPU功耗并且动态调节GPU使之处于最佳状态,Adreno 530的最高主频为650MHz。并且在Adreno 530上Qualcomm率先支持了最新的OpenCL 2.0和Renderscript,这也是目前首款支持OpenCL 2.0的智能手机SoC。之前只有例如Nvidia Titan等高端桌面显卡支持该规格,这也有利于游戏设计厂商将自己的PC大作更容易的移植到智能手机/平板。
至于性能方面,我们也通过GFXbench进行了GPU显示性能测试。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例如Adreno 430、Mali-T760等15年旗舰GPU还是有很大提升,基本和iPhone6s/6s Plus上的PowerVR 7XT系列GPU水平持平。通常意义上我们理解的GPU仅仅是处理UI滑动、渲染游戏场景、协助CPU进行运算。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包括4K视频、虚拟现实显示、增强现实显示等方面也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拍照方面,联想ZUK Z2 Pro采用三星最新一代1300万像素传感器-2M8,并首家定制三星1.34um大像素CMOS。官方称其感光面积比iPhone 6s大20%,进光量比iPhone 6s增大40%。就硬件参数而言,有着更大进光量的Z2 Pro在暗光环境下应该有着不错的拍照能力。也正因为有着较大的进光量,Z2 Pro需要算法调节亮度的程度会小一些,因而在正常情况下的画面纯净度也应该会高。仅看参数的话,我对联想Z2 Pro的拍照能力就已经充满期待。
在拍照这一部分,我用到的对比机型为平时用作主力机型的iPhone 6,iPhone 6摄像头像素仅为800万,在细节表现力上应该不如联想ZUK Z2 Pro。但iPhone 6有着超大的像素尺寸,下面是两部手机主摄像头的参数对比。
ZUK Z2 Pro与iPhone 6相机参数对比
手机
ZUK Z2 Pro
iPhone 6
像素数量
1300万
800万
闪光灯
LED补光灯(双色温)
True Tone闪光灯
光圈
f/1.8
f/2.2
像素尺寸
1.34um
1.5um
摄像头特色
六镜式镜头
五镜式镜头
拍照功能
光学防抖,面部检测,智能HDR,美颜等
自动防抖,自动HDR,曝光控制等
其它摄像头参数
支持心跳拍照,PDAF+CAF双对焦
蓝宝石镜头,混合红外线滤镜
通过参数对比,我们可以更详细地看到,联想ZUK Z2 Pro虽然标榜定制了1.34um的超大像素CMOS,但iPhone 6的单个像素尺寸更大,达到了1.5um,这是一场大像素相机之争。其它方面,联想ZUK Z2 Pro在像素数量上虽然没有像一些旗舰机型变态地飙高到2000万的级别,但相比iPhone 6还是呈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因而整体的感光面积也比iPhone 6要大。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际的样张表现来进行分析,看看Z2 Pro实际的成像表现究竟如何。
▲联想ZUK Z2 Pro白天室外样张
▲iPhone 6白天室外样张
以上为在白天室外光线充足下拍摄到的一组照片。两者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对曝光的控制都比较得当,画面均为出现过曝或曝光不足。但仔细对比之后可发现,联想ZUK Z2 Pro在颜色的还原上还稍欠一些火候,天空部分有灰蒙蒙的感觉,不够纯净。但在细节表现表现力上,像素较高的联想ZUK Z2 Pro表现出了该有的优势,放大的牌匾字体边缘较iPhone 6样张中的要更加锐利,细节保留更多。
▲联想ZUK Z2 Pro室外微距样张
▲iPhone 6室外微距样张
室外微距样张对比。联想ZUK Z2 Pro在光圈为f/1.8,而iPhone 6为f/2.2,前者显然更占优势,因而背景虚化效果更强,但两者差距并不明显。但在白平衡上,联想ZUK Z2 Pro所拍摄的花色偏淡,iPhone 6更接近人眼所见,花色艳丽,饱和度高。虽然iPhone 6已经是前年的机型了,但与现今的机型相比,在白平衡方面依然“准得令人发抖”。
▲联想ZUK Z2 Pro色彩表现
▲iPhone 6色彩表现
我们来着重对比下二者相机的色彩表现。观察样张,两款手机相机的色彩方便都有着比较不错的表现,牌匾上的黑底,红色的灯笼都呈现得恰到好处,均没有出现任何发色偏离问题,色彩还原准确。得益于更大的感光面积,联想ZUK Z2 Pro的画面亮度更高,我也更倾向于喜欢前者。
▲联想ZUK Z2 Pro室内弱光环境样张
▲iPhone 6室内弱光环境样张
室内弱光环境。联想ZUK Z2 Pro有着更大的进光量,画面亮度更高。但是在曝光控制上,不及iPhone 6准确。我们可以看到,联想ZUK Z2 Pro的样张出现了过曝倾向,画面纯净度不及iPhone 6。但相信如果是在极限弱光环境下,联想ZUK Z2 Pro可以拍到更多的画面细节。在暗光甚至极限暗光环境下,拍到比拍清楚更为重要,在这一点上,联想ZUK Z2 Pro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再放两组样张以作对比:
总结
:虽然联想ZUK Z2 Pro的单个像素尺寸不及iPhone 6,但像素数量更多,依靠更大的感光面积,联想ZUK Z2 Pro在画面亮度尤其是弱光环境下的画面亮度得以更高。并且依靠更大的像素数量,在光线充足条件下,Z2 Pro的画面细节也更丰富。但在曝光控制、白平衡方面,联想ZUK Z2 Pro虽然表现尚可,与iPhone 6相比还是存在一些劣势。整体上,二者平分秋色。系统UI方面,ZUK Z2 Pro量产版将运行基于Android 6.0的ZUI 2.0,不过目前我们手中的Z2 Pro系统为ZUI 1.9,但其实多数功能上已经与2.0版本相同。全新的ZUI整体采用了看起来比较小清新的色调,并再一次对图标进行了重绘。相比此前最大的变化就是进行了扁平化处理。系统中也增加了更多可定制化选项:比如可以修改皮肤颜色、更换字体等,更大程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先来看基础功能。前边我们提到,联想ZUK Z2 Pro使用的是一块5.2英寸屏幕,整机尺寸控制得当,多数情况下单手操作不成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全新的ZUI依然针对单手操作问题进行了优化。例如在电话应用中,拨号盘界面你可以根据用户习惯放置在屏幕左侧或右侧,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
在拨号界面中,除了常见的黄页功能外,还接入了快捷服务。比如在拨号界面输入“10086”之后,下方会给出“流量充值”、“话费充值”、“余额查询”等常用选项,非常方便。
U-Touch可以说是ZUK手机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了。它将5种操作集成在了机身正面下方的实体Home键中。支持指纹识别、轻触返回、按下回到桌面、左右滑动切换后台应用、按两次进入多任务界面。此次全新升级的ZUI 2.0又带来了新的操作,新增长按和长轻触两种操作方式,并同样支持拉下通知中心、熄屏等自定义操作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ZUK Z2 Pro的指纹识别按键支持湿手操作,这大大扩展了指纹识别的应用场景,非常使用。应用方面,该指纹识别支持微信、支付宝、FIDO指纹识别,还支持指纹应用锁。
在主界面左侧一屏,ZUI 2.0加入了U健康界面,能够自动识别运动模式,实时记录时间、步数、运动距离等数据,通过连续的日常运动数据分析,可以对用户提供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体能恢复建议。这些精准的计算与Z2 Pro内置的加速度、陀螺仪等十大专业传感器密不可分。同时还支持接入ZUK体质分析仪,Jabra心率运动耳机等运动健康设备。
另外,在发布会上还提到,全新的ZUI至此后iCloud同步,这是目前首个支持iCloud同步的Android定制系统。不过可同步的内容有限,目前仅支持日历与通讯录。
网络制式方面,联想ZUK Z2 Pro支持7模23频全网通。ZUI还在系统中内置了多大5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漫游服务,在无网络接入的状态下也可购买,这为用户出境旅游进一步提供了便利。资费方面,我们以台湾地区为例,15元/天不限流量,但超出300M以后会给予限速。而当地台湾大哥大运营商60元人民币可包7天无限制流量,因此,这一服务用来应急是比较划算的,但如果出差或旅游时间稍长的话,还是建议购买当地的运营商电话卡。
另外,ZUI 2.0在底层优化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严控自启、调整处理器调度等,令系统更加省电流畅。
评测
总结:在2000元左右的价位段,搭载了骁龙820处理器、配备4GB起运行内存64GB起机身存储的联想ZUK Z2 Pro体现出了极高的性价比。在此基础上,Z2 Pro前2.5D后3D双面玻璃搭配金属边框的设计在同档位产品中有着一定的辨识度。Rollcage(防滚架)的加入更令Z2 Pro差异化十足,可以说是现阶段国产手机市场中比较少见的不拼凑硬件的一款良心之作。在相机评测部分,我们也发现了这款手机的一些不足。与iPhone 6相比,虽然两者整体上平分秋色,但联想ZUK Z2 Pro在白平衡、曝光控制方面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毕竟iPhone 6已经是一款发布了接近两年之久的老机型,未能全胜便已是败。
评测下来,联想ZUK Z2 Pro在各方面的表现其实是超出我预期的。现阶段,国产手机拼凑硬件并不注重设计已经稀松平常,但这款手机的出现几乎改变了我对于国产手机的一些固有偏见。总结起来,联想ZUK Z2 Pro是一款颜值与性能双担当的良心之作,秀外慧中。
联想y9000p怎么打开intelvr
1.型号:联想拯救者Y9000P
2.操作系统:Windows 11
3. Intel虚拟化技术的开启与关闭应基于用户的具体需求来决定。若您计划使用虚拟化软件,建议激活Intel虚拟化技术。这样能显著提升虚拟机性能和稳定性。
4.若无需虚拟化功能,则无需开启此技术。虚拟化技术的激活可能会增加功耗。为确保设备散热良好并降低能耗,请适当调整处理器频率。
5. Intel虚拟化技术是一种硬件辅助功能,旨在提高虚拟机在物理服务器上的运行效率。请注意,并非所有Intel处理器都支持此技术,请首先核实您的处理器是否兼容。
6.开启Intel虚拟化技术的好处包括:
-性能提升:虚拟化软件在利用Intel技术时,能在不妨碍性能的前提下更有效地管理虚拟机。
-安全性增强:虚拟化技术能够隔离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从而保护服务器和数据安全。
-可靠性提高: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虚拟化技术能够在其他虚拟机上自动恢复服务,减少业务中断。
7.然而,激活Intel虚拟化技术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问题,包括:
-功耗增加:虚拟化可能导致CPU功耗上升,进而引起温度升高。
-效率降低:在某些情形下,虚拟化可能会降低计算机的整体效率,影响应用程序表现。
-资源需求增加:虚拟化技术需要更多的CPU、内存和存储资源来支持多个虚拟机和服务。
联想官宣首款 VR 头显即将推出
联想官宣首款 VR头显即将推出
联想官宣首款 VR头显即将推出,宣传海报显示,这款 VR头显在正面采用了拯救者系列的机甲元素,以及联想拯救者的品牌Logo,联想官宣首款 VR头显即将推出。
联想官宣首款 VR头显即将推出1近日,联想拯救者宣布即将推出其首款 VR头显" VR700"。
从配图中可以看出,该 VR头显正面采用了拯救者系列的机甲元素,以及联想拯救者的 Logo,其他貌似与目前市面上的其他 VR头显差别不大。
虽然联想目前只是进行了预告,尚未公布具体配置和发布时间,同时不确定它是否具备一体机形态。但有消息称该头显将基于高通 XR2平台,预计与 Y70系列手机、Y700系列平板、Y7000系列笔记本一样定位中端,价格亲民。
据了解,高通 XR2平台是目前主流 VR头显采用的重要计算核心。新一代骁龙 XR2平台的 CPU与 GPU性能提升、4倍视频宽带提升、6倍的分辨率提升以及 11倍的 AI性能提升。此外还包括了先进的 XR软件服务层、机器学习、骁龙 XR软件开发包。
值得一提的是,VR700头显是 HTC董事长王红雪任联想独立非执行董事后,推出的第一款 VR设备。同时也是联想自 2021年起转向企业级 VR设备后,推出的第一款消费级 VR头显。
据悉,联想拯救者系列均采用统一的产品命名方式,如 Y70手机、Y700平板和 Y7000笔记本。此次的 VR头显 VR700也不例外,这或许暗示着未来联想还会推出更高端的 VR头显系列。
联想官宣首款 VR头显即将推出22022年8月9日,联想拯救者官宣了品牌首款VR头显设备 VR 700。
海报显示,这款头显在正面采用了拯救者系列的机甲元素,以及联想拯救者的品牌Logo;从命名来看,该有限显然隶属于拯救者系列。截至目前该系列已经有 Y70手机、Y700平板和 Y7000笔记本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款拯救者 VR 700官宣之前,联想集团刚刚在6月份委任 HTC董事长王红雪为公司独立董事。作为 VR行业巨头的 HTC,已深耕 VR设备多年,此次加盟联想或许将成为一次强强联合的开始。
本期内容将回顾联想过去几年的 XR布局,从其发展脉络中一探行业变化趋势。
2015年,联想上海研究院开始 AR眼镜的研发。
2017年,联想创投在耐德佳 Pre-A轮融资阶段介入,随后又在A轮、B轮追加投资。入股后,联想集团将耐德佳导入联想供应链并作为重要技术合作伙伴,双方协同研发 AR、VR产品。
2017年7月20日,联想在 Tech World大会上正式发布AR一体机:晨星 AR(DaystAR)。这是一款由联想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混合现实智能眼镜,其采用了全球领先的光学及计算机视觉系统;集成了三维物体识别和空间定位等自主技术方案;以及配备了独有的远程虚实交互解决方案。
2018年1月,谷歌与联想联合发布了第一台基于 Daydream的 VR一体机联想 Mirage Solo。以及第一台 VR 180相机联想 Mirage Camera。这两款设备都是为VR捕捉与拍摄进行了设计,能够单独和搭配使用。
2019年3月20日,Oculus与联想共同开发的`新一代VR头盔 Rift S发布。
2021年1月,联想发布 Think Reality A3 AR智能眼镜,仅面向企业级用户。
2021年9月,联想和 RealWear达成合作共同打造企业级XR解决方案,两家公司表示,通过整合技术和资源,将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XR技术支持。
2022年5月,联想推出企业级 ThinkReality AR/VR系统,这是一套针对企业级用户的解决方案。
2022年6月5日,瑞典手势追踪解决方案供应商 Crunchfish宣布,已与联想签署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商业许可协议,为后者全新的 AR眼镜带来双摄像头解决方案 XR Skeleton Stereo。
2022年6月20日,联想集团发公告:HTC董事长王雪红加入担任联想集团独立董事。
2022年8月9日,联想拯救者官宣了首款VR头显——VR 700。
联想官宣首款 VR头显即将推出38月 8日消息,今天,联想官宣新品 VR700,预计将在不久后发布。
了解到,联想拯救者系列现已采用了统一的产品命名方式,如 Y70手机、Y700平板和 Y7000笔记本,即将发布的 VR头显被命名为 VR700,意味着之后还可能会有更高端的 VR900系列。
目前,联想暂未公布 VR700的配置信息,预计将基于高通 XR2平台,可能会与新款拯救者 Y70手机一起发布。
近年来,随着5G技术普及,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成熟,元宇宙赛道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连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桥梁,AR/VR技术赋能制造业的元宇宙图景已逐渐展现。
毛世杰提到,通过数字孪生、虚实融合、虚实联动等方式,在物理世界中叠加虚拟世界的信息与感知能力,提升人/机器人的决策能力与协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仿真、推演,实现真实世界难以实现或成本很高的应用。“这不仅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高级需求,也为AR/VR赋能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目前,围绕VR、AR设备,华为、联想、小米、OPPO、vivo等硬件设备企业都在开拓元宇宙的新市场蓝海。据统计,仅今年一季度,各大厂商就先后就取得了十余项与“元宇宙”有关的专利,涉及了VR/AR基础技术、外观设计、光学显示等多个领域。
作为产业发展的未来形态,元宇宙能够充分打开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空间。在毛世杰看来,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要成为行业龙头,就应形成完整的元宇宙解决方案:即通过全要素+开放平台,降低构建成本;通过虚实联动+智能化应用,提高应用价值。通过多个维度发力,不断丰富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为企业工业制造与产业智能化变革提供科技动能。
比如,在制造业元宇宙,通过元宇宙的虚实联动,企业能创造出一个虚拟工厂的模型,在设计、制造、运营、服务等方面,为制造业打造一个全价值链体系。
谈及对元宇宙赋能产业的发展路径,毛世杰表示,行业伙伴需要共同组建元宇宙产业与技术联盟,进一步促进元宇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新模式与新探索,将逐渐构建起元宇宙的完整生态,赋能更多行业与企业的智能化转型,让元宇宙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服务于社会,担当起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