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并购IBM属于哪种并购方式
为什么是“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联想股票”?
开栏小启:2007年,除了国家战略所主导的并购盛事外,企业间扼制战术的频出也使并购逐渐成为竞争的需求与手段,但是,寻求并购的成功却并不容易,除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之外,巨大的并购成本也往往是拖垮并购企业的元凶。
并购成本,很多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并购企业购买目标企业所需要的费用,事实上,这笔费用往往只是整个并购成本的一部分,有时还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并购成本隐藏在并购后风险的暴露及企业的整合过程中。那么,并购企业在并购前应该如何评估整个并购的成本,如何策略性减少并购支出,并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损失呢?本专栏将通过采访参与并购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投行的资深人士,用一系列并购案例的分析,总结并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关键影响因素,为企业提示相关思路及技巧。
谁都不会忘记,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了IBM的全球PC业务,正式拉开了联想全球布局的序幕。可是,如果仔细研究,在这场中国并购市场上前所未有的大宗并购案中,总共为12.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联想集团为什么要采用“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联想股票”的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背后隐含着怎样的策略呢?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全部现金收购,联想一时付出12.5亿美元的现金太多,而如果全部换股,按照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相当于18.5%左右的股份来计算,全部换股后,IBM将持有联想集团38.5%的股份,联想控股所拥有的股份将减少为25%,这样一来,不是联想并购了IBM的PC,而是IBM吃掉了联想。
那么,联想为什么不出“5.5亿美元现金+7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或“4.5亿美元现金+8亿美元的联想股票”呢?
曾经操刀TCL并购案的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施贲宁律师向记者解释说:“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税收,事实上,在任何一场并购案中,并购企业在选择并购目标及其出资方式前都需要进行税收筹划,设计最优的成本结构。”
基于并购目标的税收筹划
“并购企业若有较高盈利水平,为改变其整体的纳税状况,可选择一家具有大量净经营亏损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通过盈利与亏损的相互抵消,实现企业所得税的减少。”施贲宁律师向记者讲述并购税收筹划的通行规则。比照这一规则,来看联想并购IBM PC时双方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2004年底并购前的四个月,也就是2004年8月11日,联想集团在香港宣布2004/2005财年第一季度(2004年4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业绩,整体营业额为58.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0%,纯利大幅度增加21.1%。
同时,联想宣称:从1999年到2003年,其营业额从110亿港元增加231亿港元,利润从4.3亿港元增长到11亿港元,五年内实现了翻番。
2005年1月,IBM向美国证交会提交的文件显示,其上月(2004年12月)卖给联想集团的个人电脑业务持续亏损已达三年半之久,累计亏损额近10亿美元。
“一个是年利润超过10亿港元,承担着巨额税负的新锐企业,一个是累计亏损额近10亿美元、亏损可能还在持续上涨但亏损递延及税收优惠仍有待继续的全球顶尖品牌,在这样一个时段,这样一种状况,两者走到一起,恐怕不单纯是一种业务上的整合,很大程度上带有税收筹划的色彩。”
施贲宁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说,“在基于并购目标进行税收筹划时,如果合并纳税中出现亏损,并购企业还可以通过亏损的递延,推迟纳税。因此,目标公司尚未弥补的亏损和尚未享受完的税收优惠应当是决定是否并购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净资产相同的目标公司,假定其他条件都相同,一个公司有允许在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而另一个公司没有可以弥补的亏损,那么亏损企业应成为并购的首选目标公司。
“我记得IBM提交美国证交会的文件披露后,曾引起联想股民的不满,联想股价曾一度下滑,事实上,这样的并购对联想来说是非常划算的。如果说有什么担心,恐怕也只是警惕并购后可能带来业绩下降的消极影响及资金流不畅造成的‘整体贫血’,并防止并购企业被拖入经营困境。”
不过,现在看来,联想有能力成为奥运TOP合作伙伴,及其后续的一系列举措,暗示了其现金流并不存在太大问题,反而是IBM的巨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联想的税负,成为了并购案例中进行税收筹划的典范。
基于并购方式的税收筹划
按照出资方式来划分,并购可以分为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两种,再往下细分会有“以现金购买资产式并购”、“以现金购买股票式并购”、“以股票换取资产式并购”、“以股票换取股票式并购”等四种形式。
“应该说,并购中的税费是很重的,有时能占到整个并购成本的10%甚至更多的比例,不同的并购方式以及不同的并购结构,会产生差别迥异的税负。这时并购企业要学会调整法律架构,进行合理避税。”世纪证券有着丰富投行经验的卢长才告诉记者。
举个例子来说,在以现金购买资产的过程中,如果目标企业的资产结构中拥有大量不动产(房屋及建筑物等),这时房产会直接导致大量的契税(在我们国内称为营业税及其附加),就需考虑进行股权收购的转换。
同样,在股权收购中,如果是以现金购买股票,也会使被并购企业形成大量的资本利得,进而产生资本利得税或所得税的问题,有时被收购企业还会把这些税负转嫁给收购企业,这种时候,并购企业需要考虑“以股票换取资产”或“以股票换取股票”。
“因为后两种以股票出资的方式对目标企业股东来说,在并购过程中,不需要立刻确认其因交换而获得并购企业股票所形成的资本利得,即使在以后出售这些股票需要就资本利得缴纳所得税,也已起到了延迟纳税的效果。”
不过,正像前文联想并购案中所提到的,纯粹的“以股票换取资产”或“以股票换取股票”有可能形成目标企业反收购并购企业的情况,所以,企业在出资方式上往往是在满足多方需求的利益平衡状况下,计算出税负成本最低、对企业最有利的一种方式。
最终采纳的方式往往是复合的,就像联想的一部分是现金收购,一部分用股票收购。
“打个比方说,如果IBM不是美国企业,而是中国企业,IBM PC市值与联想集团相当,那么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相当于18.5%的联想股份时,6.5亿美元的现金,恰好相当于联想市值的20%。”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9号)的规定: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收购价款中,除合并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简称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股本的账面价值)20%的,可以不计算所得税。
那么,IBM将不被征收所得税。当然,IBM不是中国企业,而是美国企业,IBM的市值也并不等同于联想。但是,我们相信,在美国,一定也会有一套类似于中国的并购税制,而依据这套并购税制,6.5亿美元的现金恰好是一个避税的节点。
当然,这个并购避税的故事还可以继续深挖下去。
其他的并购避税方略
-选择同一行业内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即横向并购,这种并购可以消除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应。从税收角度看,由于并购后企业经营的行业不变,横向并购一般不改变并购企业的纳税税种与纳税环节。
-选择与供应商或下游企业的合并即纵向并购,可以增加或减少流转税的纳税环节。
-企业因负债而产生的利息费用可以抵减当期利润,从而减少所得税支出。因此,并购企业在进行并购所需资金的融资规划时,可以结合企业本身的财务杠杆强度,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集并购所需资金,提高整体负债水平,以获得更大的利息挡税效应。
-企业并购是一种资产重组行为,它可以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及内部股权关系,与税收筹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实现关联企业或上下游企业流通环节的减少,合理规避流转税,这是企业并购的优势所在。
-当然,避税一定要避得巧妙,否则给人留下借并购逃避税务的嫌疑,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就会造成不良影响。
联想集团的发展历史
1984年,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自1997年起联想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自1997年起,联想一直蝉联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占中国个人电脑市场超过三成份额。
1994年,联想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迈上发展的新台阶。
2003年4月,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启用集团新标识Lenovo,用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标识Legend,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在国内,联想将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则单独使用英文标识。“Lenovo”是个混成词,“Le”来自“Legend”。“novo”是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nova)”而来。
2004年,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迈出了国际化最重要的一步,这两家有着相同梦想的公司在联想的名下携起手来,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
截止到2013年,联想集团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罗利市三角研究园总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新加坡三处设立总部。
2014年1月23日下午联想集团宣布,以23亿美元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双方签订的协议显示,此次收购价格包含20.7亿美元现金和向IBM定向发行的1.82亿股联想集团股票。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联想集团首次上榜,排名第499位,年收入167.88亿美元。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2012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联想集团再次上榜,排名第370位,年收入295.744亿美元,利润4.73亿美元。2013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联想集团排名大幅提升,从2012年的第370名上升至第329名。联想集团的营业额达340亿美元,已超越部分国际知名的品牌企业。
2013年荣获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焦点中国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品牌500强、全球企业第329强。 1984: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IBM推出首款便携式电脑-重30磅的IBM Portable PC。
1985:推出第一款具有联想功能的汉卡产品联想式汉卡,联想这一品牌名称由此而来。
1986:IBM推出最小的全功能个人电脑-重量小于13磅的PC Convertible。
1987:联想成功推出联想式汉卡。IBM推出 Personal System/2(PS/2)个人电脑系列。
1988:联想式汉卡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香港联想成立。
1989:北京联想集团公司成立。 1990:首台联想微机投放市场。联想由一个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转变成为拥有自己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联想系列微机通过鉴定和国家火炬计划验收。
1992:联想推出家用电脑概念,联想1+1家用电脑投入国内市场。IBM推出 ThinkPad,这是业界首款笔记本电脑,拥有10.4英寸的TFT显示屏和红点(TrackPoint)定点设备。
1993:联想进入奔腾时代,推出中国第一台586个人电脑。IBM个人电脑部成立。
1994: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联想微机部正式成立。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755CD。
1995:联想推出第一台联想服务器。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蝴蝶键盘。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由佛罗里达州的波克镇迁至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
1996:联想首次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位。联想笔记本问世。
1997:联想与微软签订知识产权协议。联想 MFC激光一体机问世。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台带有DV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770。
1998:第一百万台联想电脑诞生。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出席典礼,并将这台电脑收为英特尔博物馆的馆藏。
第一间联想专卖店在北京落成,自此联想开始建立起其庞大的专卖店体系。联想推出幸福之家软件,并预置于每台联想家用电脑上,使得联想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到14.4%。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首个带ThinkLight键盘灯的笔记本电脑,ThinkLight是一盏能在昏暗工作环境中(比如在飞机上)照亮键盘的小灯。
1999:联想成为亚太市场顶级电脑商,在全国电子百强中名列第一。联想发布具有一键上网功能的互联网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款迷你型笔记本电脑,重量不足3磅,拥有标准端口和一个95%全尺寸大小的键盘。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宣布退出零售业务。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部嵌入安全芯片的个人电脑。
2000:联想股价急剧增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进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香港旗舰型的高科技股。联想跻身全球十强最佳管理电脑厂商。联想被世界多个投资者关系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公司”。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发售第一千万台 ThinkPad笔记本电脑。 2001:杨元庆出任联想总裁兼CEO。联想首次推出具有丰富数码应用的个人电脑产品。嵌入安全芯片的IBM笔记本电脑成为业界第一台通过可信赖运算平台联盟(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认证的笔记本电脑。可信赖运算平台联盟是一个制定数据安全标准的业界组织。
2002:联想举办首次联想技术创新大会(Legend World 2002),联想推出关联应用技术战略。联想深腾1800(DeepComp 1800)高性能计算机问世。这是中国首款具有1000 GFLOP/s(每秒浮点操作次数)的电脑,也是中国运算速度最快的民用电脑,在全球前500名运算最快的电脑中名列第43位。联想成立手机业务合资企业,宣布进军手机业务领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内最早的数据自动恢复技术- ImageUltra映像管理和Rapid Restore快速恢复。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宣布与 Sanmina-SCI达成的台式电脑外包协议。
2003:联想宣布使用新标识Lenovo为进军海外市场做准备。基于关联应用技术理念,在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联想携手众多中国著名公司成立IGRS工作组,以推动制定产业相关标准。联想启动2003联想科技巡展,推广联想的创新技术及理念。联想成功研发出深腾6800高性能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位居第14位。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部持久电池寿命长达11小时的笔记本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建立ThinkCentre台式电脑生产线。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带有主动硬盘保护系统(Active Protection System)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业界第一款具有安全气囊式硬盘和数据保护功能的笔记本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发售第两千万台 ThinkPad笔记本电脑。
2004:联想成为第一家中国企业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
2005年8月10日,联想集团公布2005年第一季度业绩,期内实现纯利3.57亿港元,是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首次计入该业务的季度财务报告。
2006年1月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再次体现了联想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明显技术优势。
2006年2月都灵冬奥会开幕,联想为都灵冬奥会提供了5000台台式电脑、近600台笔记本、近400台服务器、600台桌面打印机以及技术支持,并派出了100多人的联想工程师服务团队,以零故障的优异表现,成功支持都灵冬奥会,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联想第一次在海外大规模发布Lenovo品牌的PC产品,标志着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打造Lenovo国际品牌的行动迈入新的阶段。
2006年3月联想以全票通过正式加入国际可信计算标准组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成为TCG组织核心成员(TCG Promoter)。TCG可信计算技术代表未来IT技术发展趋势,成为核心成员就能对未来IT产业产生影响力。
2006年8月联想推出了两款面向中国大客户市场的商用台式电脑新品——新开天、新启天,联想新开天正式成为首款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台式电脑。在本次发布会上,联想集团和北京奥组委举行了隆重的“首款奥运机型”赠机仪式,将首台新开天电脑赠送给北京奥组委。
2006年10月联想与NBA(美国职业篮球协会)宣布结成长期的全球性市场合作伙伴关系,并同时启动投资上亿的联想扬天“明日巨星计划”。
2006年12月联想宣布从即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实施电脑免费回收服务,提供免费回收服务的电脑产品包括Lenovo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服务器、ThinkPad笔记本电脑及ThinkCentre台式电脑。
2007年2月联想签约成为AT&T威廉姆斯车队车队顶级赞助商,联想PC技术全面支持整个车队从赛车点火到比赛再到库存管理的全部系统。与此同时,联想标识出现在威廉姆斯赛车,以及全球各站赛场的显著位置。
2007年4月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联合宣布联想集团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同时,由联想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方案,历经北京奥组委三轮遴选,在全球388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联想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国的奥运会火炬接力合作伙伴。
2007年8月联想发布“新农村战略”,在未来三年把信息科技产品带进中国10万个行政村,影响和带动30万个行政村,让300万以上的农户能够用得起,用得好电子信息产品。
2008年1月联想集团宣布首次在全球推出IdeaPad笔记本和IdeaCentre台式电脑系列产品,并宣布进军全球消费PC市场。
2008年3月联想在北京发布了13英寸全功能超轻薄的笔记本ThinkPad X300,作为全球同类产品中最轻盈,功能最齐全的产品,联想在ThinkPad X300上集成了数十项业界最先进的技术,其最薄之处仅为18.6毫米,最轻重量仅为1.33kg。
英国《金融时报》在北京发布了“第二届‘FT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联想荣登榜首,国际化成果再次获得外界高度评价。
2008年5月联想为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600余名员工自发献血,全球员工自发捐款500万元。
2009年2月联想集团董事会宣布调整公司管理层,以加强公司实现长期全球战略的能力。柳传志重新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元庆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
2009年9月联想公司今天发布了Windows®; 7联想“EE”认证。“EE”认证是联想与微软之间在技术设计和产品研发方面密切合作的成果,旨在为用户打造集软硬件于一体的技术应用优化平台。
2009年11月联想向由弘毅投资为首的一些投资者收购联想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联想移动”)的所有权益。此次收购标志着联想将全面进军高速增长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
2010年1月联想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发布移动互联网战略,并推出其第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智能本Skylight、智能手机乐phone和全新创意的双模笔记本电脑ideapad U1。其中联想ideapad U1双模笔记本电脑荣获CNET颁发的电脑和硬件类“CES最佳产品奖”。
2010年4月联想在北京举行了移动互联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宣布在中国正式启动移动互联战略,并推出乐Phone、Skylight、ideapad U160等移动互联终端。
2010年5月联想集团和中国联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精彩在沃,乐自由我”的战略合作暨乐Phone上市启动仪式。9月28日,中国电信与联想集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翼’起3G,乐自由我”的战略合作暨新一代天翼乐Phone上市启动仪式。
2010年11月联想集团以“移动互联”、“一体台式机”和“云计算”三大主题产品和技术,亮相第十二届高交会。
2011年1月6日,联想集团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向全球首次推出了平板电脑乐Pad,并宣布其将于2011年第一季度在中国上市。
2011年1月18日,联想集团宣布成立新的业务集团——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简称MIDH),职责为研发移动互联网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包含云计算、智能电视、数字家庭等品类的终端。
2011年6月9日,由全球知名杂志《福布斯》联手国际信誉研究院(Reputation Institute)评选出的“2011年全球最具声望企业排行榜”100强榜单揭晓。联想集团首次入选该排行榜,在国内上榜企业中排名第一。
2011年7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再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联想在《财富》杂志2011全球最大的公司榜单中位列第449位,这是继2008年首次入榜以后,联想再度跻身《财富》杂志的这一年度榜单。
2011年8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对德国Medion公司的收购取得重大成果,已完成与Medion第一大股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erd Brachmann之间的购股协议。
2011年10月13日,国际著名的市场研究公司IDC今日发布初步统计数据表明,联想出货量已经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2大PC厂商。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其创始人柳传志卸任董事长一职,将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CEO杨元庆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
2012年1月9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2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联想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智能电视ideatv K91,一体台式机ideacentre A720,混合架构笔记本电脑ideapad Yoga等20余款创新产品。这些产品横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智能电视四大个人互联终端品类,并开创了多项全球第一。
2012年5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举行发布会,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首批K系列的四款智能电视。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智能电视的正式上市,标志着联想PC+战略四屏产品布局的完成。
2012年7月7日,在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联想集团的排名提升了80位至第370位。
2012年8月1日,联想集团与EMC此次合作将不仅提高联想在行业标准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解决方案,领域的地位,而且也将显著扩大EMC在中国市场及其他重要高增长市场的业务覆盖。
2012年10月11日,联想电脑销量居世界第一。
2013年1月5日,联想宣布新的组织结构,建立两个新的端到端业务集团:Lenovo业务集团、Think业务集团。
2014年7月24日,联想集团在京推出联想互联网创业平台NBD(New Business Development),并发布了该平台“孵化”的首批三个创新产品:智能眼镜、智能空气净化器和智能路由器。
2014年9月29日,联想宣布已完成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
2015年02月21日,联想推出Superfish自动删除工具。
2015年4月15日,联想发布了新版logo,以及新的口号“never stand still”(永不止步)。
IBM为什么会被联想收购了
IBM并不是被联想收购,只是在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以及ThinkPad这个品牌,目前ThinkPad完全由联想独立运作,并且成为了联想集团一个很重要品牌。卖掉PC部分的业务是IBM战略性的决定,战略调整中,IBM逐渐想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软件、服务型企业。
因此,IBM连续出售生产制造部门,硬件业务,将硬盘产品部门出售给日立,个人计算机部门出售给联想,从而实现了对低利润硬件业务的剥离,开始了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如今IBM的六大业务部门分别为全球技术服务、全球业务服务、系统和技术、软件、全球融资和研发。
PC领域技术门槛低,入行壁垒低,注定了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由于兼容机快速发展,市场上的低价恶性竞争,PC行业的利润率大幅下降。IBM的发展史上长期服务机构,缺乏对个人消费者需求的敏感性,失去了主流消费者的喜爱。
最终,残酷的价格战成为了压倒研发支出IBM较高的最后一根稻草。1997-2003年间,IBM个人电脑市场份额从8.6%降至5.3%。
扩展资料:
从2001年到2004年6月30日,IBM的PC业务累计亏损了9.65亿美元。2003年上半年,IBM的PC业务销售额为43亿美元,亏损了0.97亿美元,到了2004年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销售额52亿美元,亏损1.39亿美元。既与企业战略不一致又不能带来利润的业务,被剥离也是十分正常的。
联想收购Thinkpad其实不是联想主动的,是IBM首先发起的,早在2000年年初,IBM就向联想派出代表团,游说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
对于当时的联想,持续性的低价策略抵制国外竞争者来争夺市场份额;但在本土市场上却陷入了恶性竞争、低利润市场的困境。收购Thinkpad顺利帮助联想扩大了全球市场占有率。
2014年9月29日,联想与IBM共同宣布,联想已完成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并购对象包括IBM旗下System X、BladeCenter、Flex System blade服务器和转换器、以x86为基础的Flex整合系统、NeXtScale和iDataPlex服务器以及相关软件、blade networking与维护营运等项目。至此,联想已经成为全球市值超过421亿美元的x86服务器市场中的第三大供货商。
参考链接:IBM中国官网 IBM和Len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