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创立时间?联想的三大创始人

admin 电脑硬件 1

联想是谁创立的

联想集团的诞生与传奇人物柳传志密不可分。柳传志,这位江苏镇江出身的科技精英,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雷达系统专业,他的职业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总裁和董事局主席,直至2011年11月卸任,目前担任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局名誉主席以及高级顾问。

联想创立时间?联想的三大创始人-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1984年,一个创新的起点悄然开启。在中科院计算所的20万元人民币投资支持下,由11位满怀激情的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包括柳传志,共同创立了联想。他们深刻洞察到个人计算机(PC)的巨大潜力,能够革新工作和生活方式。怀抱坚定的信念,他们用这20万元启动资金和对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决心,聚集在北京的一处简陋传达室,共同孕育了这家如今全球知名的企业——“联想”(Legend,寓意传奇)。

柳传志的故事,是联想崛起的缩影,体现了科技力量与商业智慧的结合。他的知识背景和领导才能,无疑在联想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一切,都源于网络,又影响着网络,让我们对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哪11人创立联想现在他们的去向

11位创始人分别是:柳传志,王树和,张祖祥,贾婉珍,王世英,李天福,谢松林,马文豹,庞大伟,周晓兰,贾续福

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

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王世英、贾婉珍、李天福、谢松林、马文豹、庞大伟、周晓兰,贾绪福。11个人站在那里,他们要开一个串联会。

这些文化革命时期正年轻的“年轻人”激动万分。他们要成立一个公司。在这个公司里,他们将开始新的生活,开创新的局面。王树和与柳传志都是善于鼓惑的人,他们的煽动,不免使那些人意兴阑珊,觉得大好河山,大有可为了。

贾绪福有一次说:“我们开过几次串联会。为什么要成立这个公司?当时所里怎么想的?大家就串联。那个时候,对所里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柳传志】

1944年4月29日生,祖籍江苏镇江市。1961—1967年在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学习。1967-1968年在国防科委成都十院十所工作。1968-1970年在广东珠海白藤农场劳动锻炼。1970-1983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1984年中国科学院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柳传志是公司创办人之一。1986年任总经理,1989年升为总裁。香港联想于1988年创始时,柳传志成为香港联想主席。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主席。2009年,柳传志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王树和】

王树和,联想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第一任总经理。

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是王树和,柳传志和张祖祥是副总经理。到了1986年,王树和离开公司当上了所长助理,柳传志升任为总经理。

【张祖祥】

张祖祥,联想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第一任副总经理。

张祖祥1939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在大连长大成人。他1962年在计算所开始其工程师生涯。离开计算所前他是八室副主任。八室搞微机,有时还搞机房维护。说是搞微机,但真正的计算机他们难得见上一眼。

【贾婉珍】

贾婉珍,联想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部门经理。

【王世英】

王世英,联想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事业部经理。

【李天福】

王天福,联想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职员。

【谢松林】

谢松林,联想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公关部职员。

【马文豹】

马文豹,联想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职员,很早就离开了联想。

【庞大伟】庞大伟,联想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职员。

【周晓兰】

周晓兰,联想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研发部经理。

【贾续福】

贾续福,联想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助理总经理

有谁能提供联想电脑的历史简介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1年营业额达到206亿元,目前拥有员工11200余人,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编号992),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277%(数据来源:IDC),从1996年以来连续6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并连续9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费电脑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联想上市的时候,整个公司一共是76亿股左右,每股上市时的股价是133元,整个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亿元。1997年,北京联想的业务与香港联想整合后,总股票数是16多亿股,市值是39亿元。由于我们这两年不断发展,业务做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将原来占70%多的股份卖出一些给基金及国外投资人,这时候联想集团控股公司这家国有企业所占的股份,约为57%,海外公众股就占到了43%。而我们上市公司的总股数是74亿股,股价也大大升高了,整个市值高达500亿元。由于我们的业务发展良好,业绩也越来越好,股价也随之增加,股数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时候,公司的市值是10亿元,到2002年时大约是50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我们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记者成稿时,联想集团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股权置换收购了IBM PC的整个业务,从而使联想的股权架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联想集团控股公司所占股份从57%降至45%,IBM所占股份为185%。)

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骨干受到越来越大的风险压力,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也就是我们的大股东,对联想的产权机制及时进行了改造。1993年,联想成立了员工持股会。董事会做出决定,将每年利润的35%奖励给员工持股会。中国科学院作为大股东虽然在当时无权代表国有资产对企业的股权实行改造,但它有给员工奖励、分红的权利。而员工持股会就把这些奖励积存了起来,直到2001年在国家的批准下,用它买回了联想公司35%的股权。总之,联想控股公司由一家国有独资企业变成了一家真正的股份制企业,联想的创业者和骨干员工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主人。

有管理界人士在评价联想的成功时指出,如何扩大营销能力、建立ERP系统、发展产品技术,这些都极为重要,但回看联想20年高速发展历程,能几次越过风险,走出低谷,迈向新高峰,其更根本的原因是产权机制的改革。

世人皆知,联想公司的问题可谓“由来已久”。但不得不佩服的是司马南这个人,虽然网络上很多年前都有不少大V针对联想公司的一系列问题做出过阐述,都最后都是迫于压力给删掉了。

但司马南就有点刚了。司马南针对联想公司的问题,一口气发了好几期视频。如司马南说联想的股份几经辗转,最后是怎么把股权转到当初计算机所长手里的,这里有没有什么因素?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2009年距离1984年好像有25年的时间了吧?

联想在两年前5G编码标准投票的历史,被旧事重提,“联想导致华为在投票中输给高通”成为群众关注焦点。当年联想的提案是LDPC码应该成为数据信道的唯一编码,也就是长码和短码都用它。

从列名的公司来看,联想确实很刺眼,其它全是美欧日韩公司。可以看出,参与的公司比86会议多了。而华为的提案是Polar码也应该成为数据信道的方案之一,其实意思就是“长码用LDPC,短码用Polar”。可以看到,中国方面包括台湾的公司基本都支持了华为,也有德意志电信等外国公司。

联想控股的市值是300多亿,也就是单单是柳传志持股的股份价值就超过了70亿了。这才是柳传志最大的财富,相比于这笔财富,一年一千万的退休金就不算什么了。

柳传志家族可以说是卧虎藏龙,不仅仅柳传志自己坐拥70多亿的资产,而且他的女儿柳青也是女富婆。柳青在几年之前放弃了高盛的高薪工作,回到了中国加入了滴滴。那个时候滴滴刚刚创立不久。不过滴滴当时已经成为了国内发展最快的互联网公司,而且还拿到了腾讯的投资。

作为中国企业教父,已经“归隐”的柳传志一度还是《新闻联播》的常客:有一年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杰出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出现,在此之前,则是在这档中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中谈论教子之道。柳传志无论是在政界还是企业界,都保持着较好的形象。但这两年柳传志已经明显感到了“教父”的压力。

当然柳青的付出也有回报,在滴滴上市之前,柳青持股17%。柳青不是创始团队的成员,但是她也分到了股份,显然这肯定是谈好的条件之一。柳青加入滴滴之后,确实也对滴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柳青的努力下,滴滴成功合并了UBER,成为了国内的大佬。当然滴滴为此也付出了10%左右股份的代表。如今UBER依然是滴滴第二大股东。另外柳青是滴滴的总裁,过去这几年,很多对外的事情也是柳青在处理,可以说柳青在滴滴的影响力已经不弱于程维了。

标签: 联想 创始人 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