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的黄昏
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联想集团的诞生,还会见证联想集团的消失吗?或者简单的说,联想电脑会消失吗?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句联想集团曾经的广告词,似乎正在接近于现实。
9月17日,2020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展示了阿里云推出的云电脑“无影”。
“无影”给予人类最大的想象空间是,电脑消失了,计算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就像水一样。
这句话是对马云的致敬。
在二十多年前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马云曾经说:“互联网终将消失,互联网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须臾不离,却无从感知到。”
在PC互联网的结构里,大都是以终端+服务器的C/S结构存在,过去的30年里,PC已经发展到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智能手机等多种形态的终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C、手机消费市场,因此也是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用户国。
2006年起,亚马逊、微软、谷歌三大全球科技巨头开始布局云计算,此后阿里巴巴等国内科技企业陆续加入战局,如今,用户终端的绝大部分应用的计算、存储都已分布在云端,在后台与终端的竞争中,后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ABCD的时代开始了。
AI、Blockchain、Cloud、Data,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终端的力量已经无足轻重,甚至面临消逝。
作为PC时代终端的代表,联想集团,何去何从?
9月21日,针对“前联想副总裁常程跳槽小米”一事,联想集团回应称,自2017年限制性协议签署之日起,在常程离职前24个月内,联想共计向常程支付了竞业限制的股权对价500余万元。常程离职后,联想亦向其支付了竞业限制经济补偿。联想集团表示,目前,联想已向仲裁庭要求常程返还股权激励金额、支付违反竞业限制义务违约金、并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就好,为了500万元还要纠结如此,联想集团的内心阴影面积该有多大?
忿忿不平的背后,是行将消逝的联想手机业务。
最近杨元庆表示,过去几年,联想手机做的不是最成功的,但是没什么关系,企业比的是长久,一时的上上下下是正常的。
可惜的是,我们能看到的联想手机业务表现,只是下、下、下......
2013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第一波,靠着电信运营商的关系饭,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四分天下”,所谓“中华酷联”。
然后联想手机开始节节败退,很快失去了存在感。
2014年,联想以29亿美元代价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来挽救联想手机的颓势。通过收购后合并计算,当年手机出货总量9000万部,中国市场第一。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连短暂维持都没有,从2015年的第一款ZUK手机开始,不管是MOTO推出的新款手机,还是联想自家品牌玩出的VIBE、乐檬、ZUK、Z系列等品牌,几乎全部都是以市场失败告终。
刘军、陈旭东、乔健、常程、赵允明、陈劲......联想手机的中军帐也是走马灯。
直到今日,联想在手机市场仍然没能打赢翻身仗。
而联想手机负责人“万瓷王”常程因“个人家庭原因”离职,隔天便加入小米“大家庭”,更让联想手机业务充满了娱乐性。
今年7月,沉寂许久的联想手机,终于推出了个主打游戏的新手机,同样并未激起多大水花。这几天又发布了一款 Motorola razr刀锋5G手机。
如今,在“华米OV”的中国手机市场里,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尚在下滑,联想手机更是早就归类于“Other”,且看且珍惜吧。
搜索一下“联想电脑全球第一”,你会得到和杨元庆一样的结论:“上上下下是很正常的”。
早在2013年第二季度行业数据,联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供应商。Gartner和IDC两家公司的报告均显示联想全球市场份额达16.7%,高于此前的全球第一惠普。
彼时,联想集团的目标已由“成为PC第一“转为”2020年超越三星,成为“PC+”领域的领导者“。杨元庆曾表示,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变,与PC向PC+转型是一个道理,就算是诺基亚,如果不顺应时代亦只有退出舞台一条出路。
只是笑的有点儿早,而且竞争目标也选择的貌似不太正确。
2018年7月,联想发布消息“重回PC电脑全球第一”。这个业绩还是因为收购了富士通,合并了出货数量。
不管对外宣传稿怎么粉饰,打开百度百科,就会看到真实的联想实力:2020年8月10日,联想集团(LENOVO GROUP)名列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224位。苹果、惠普、DELL等,都排在联想集团的前面。嗯,甚至不如帮他卖电脑的京东集团(排名102)。
PC出货数量第一,谁在乎呢?
消费用户在意的是,价格是不是便宜,性能是不是好用。
商用客户在意的是,科技含量是不是自主,综合性价比是不是合适。
资本市场在意的则是,企业究竟有没有长远的发展能力和增长能力。
根据联想在去年底公布的财报,联想全年的利润率大约只有1.1%!这样的利润率对于一家科技企业可以说相当之幽默。
毕竟,那个输出劳动力的组装工厂富士康,利润率也有4.4%呢!
关于联想集团和联想电脑、联想手机的未来发展,行业里各种分析评论已经足够多。
这里截取一段第五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 2019)的官方信息。
“联想的3S战略从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设施和行业智能三个维度入手,已经建立了‘端-边-云-网-智’的架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数据智能将驱动行业转型、催化产业革命、推动社会文明进程。联想会坚定战略,大力推进智能化转型,致力于做智能化变革的引领者和赋能者。”
作为作者张栋伟本人,实在是听不懂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太高深了。听懂了的读者欢迎留个言,科普一下。
但是对于科技未来,将是ABCD(AI、Blockchain、Cloud、Data,即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划、大数据)的时代,这一趋势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
由此对照一下联想集团,无论在AI、Blockchain、Cloud、Data的任何一个领域,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实力?
ABCD的时代,是进一步去终端化,PC终端的重要性进一步降低为普通物理接入设施,科技附加值和利润附加值将进一步降低,所谓硬件科技企业会进一步沦落为组装厂,或者变成卖小罐茶的“品牌营销企业”。
相反可比的是,互联网企业做出的“新终端”,包括手机、平板、智能音箱等等,无论是从技术到服务,还是到销售量,都在嘲笑着老去的科技制造企业。
联想的未来,如何联想?
杨元庆祖籍浙江,出生于1964年,今年56岁。
同样有个人祖籍浙江,出生于1964年,今年56岁的人,叫马云。
马云为了凑上9月10日教师节的梗,硬是把自己生日修改提前了1个月,然后真的退休了。
元庆同志,尚能饭否?
联想笔记本搭载了哪些人工智能技术
在AI领域,联想拥有强大运算能力和数据资源
在联想第三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上,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人工智能专家芮勇博士一走上舞台,就开始炫技,成功通过“刷脸”解锁了MotoZ2Play手机,展示了联想最新的创新技术之一——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和情景感知技术,可实现“刷脸”查看手机信息,智能安排日程的虚拟智能助手CAVA咔哇。除了“炫技”外,作为联想的“AI大脑”,芮勇博士也向现场观众和合作伙伴,介绍了联想在AI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战略布局。
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人工智能专家芮勇博士与杨元庆
他指出,算法、大数据和计算力是人工智能三大要素,拿车打比方,算法就像发动机;大数据是油,提供动力;算力就是车轮,驱动车轮前进。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联想恰巧同时具备了这三个要素。
首先,联想在算法上的优势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人才优势,联想有了越来越多的世界级专家加入,有非常充沛的人才储备,联想的算法还会有更大的突破。
第二,是联想对行业的理解。深度学习算法这几年在不断完善,算法的完善就靠紧密地和各垂直行业结合,只有和各行业相结合,算法才能真正生根发芽、茁长成长。在这点上,联想有遍布全行业的商业合作伙伴和遍布全国的地理优势,因此必然领先行业。
其次,在数据上,联想是国内最大的制造企业数据集群,拥有超过12PB的数据,这个数据规模仅次于BAT;同时联想在全球有9个数据中心,超过2000台服务器。每天联想新增的数据量超过30TB,每天处理的数据超过150亿条。
联想在AI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战略布局
最后,是计算力。计算力在分布式系统的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框架。而在这方面,联想的优势主要是充分发挥作为系统厂商在软硬件一体上的能力,能提供软硬件全局优化方案,底层可以集成GPU/FPGA等算力引擎,在算法框架上,支持大规模并行训练的AI平台。
作为支持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础之一,强大的计算力赋予了人工智能生命力,而超算(HPC)特别是AI超算产品则是提供超强计算的绝佳平台。作为中国起步较早的超算(HPC)厂商,联想在2001年即成立了高性能服务器事业部,开始了在超算(HPC)领域的探索。在刚刚结束的ISC2017上,联想以91套高性能计算系统入围全球HPCTOP500份额榜,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第一,继续蝉联全球第二;6月30日,联想又针对AI领域的计算力需求,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新超算集群——深腾8810,以及HPC+AI智能超算平台LiCO。
联想充分发挥作为系统厂商在软硬件一体上的能力
除上述优势外,芮勇还指出,联想整体上拥有三级研发体系,目前联想有1万名左右的研发人员,全球化的研发团队为联想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对于未来联想的人工智能会如何布局,芮勇则表示,联想将重点发力“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两大领域,坚持客户导向,坚持联动创新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持续在智能设备、智能云平台和智能服务三个技术方向上加强投入。未来,联想还将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工作和社会中的应用机会。
造车新势力为什么追捧联想
如今的科技界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造车”。
曾有断言:汽车是未来十年内将“统治”终端服务最强大的设备!
如果你还存疑这样的观点,那么,火热的特斯拉,火爆的资本市场应该让你更加离答案近了。
现在,联想也要像邻居百度一样,开始造车了吗?
3月12日,联想集团微信公号发布的一则题为“车轮上的中国智慧”长图引发行业热议,外界认为联想正通过多年来的技术积累赋能新能源车领域。目前,联想车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蔚来、小鹏、爱驰等造车新势力。
据悉,这是联想在宣布将在科创板上市的消息后,首次对外透露公司在车联网的布局及进展。而事实上,联想对新能源车领域早有布局,在联想未来中心展馆里就停着一辆新能源车。据悉,该车应用的就是联想自主研发的车联网技术,工作人员会对前来参观的客户进行现场演示。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称,联想是全球少有的“端-边-云-网-智”全要素覆盖的行业领导厂商,新IT作为“基建车联网的神经线”发挥“中枢”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携手全产业构筑“车轮上的中国智慧”。
联想超前布局造车全产业链
联想对新能源车的布局甚早,遍布产业链各个环节。
联想懂的通信是在联想生态下成功孵化的子公司,目前已成为联想在车联网布局的“重要一子”。现在,联想懂的通信与蔚来、宁德时代等产业上下游企业有着深入的合作。
其中,联想与蔚来的牵手要追溯到2016年。当年,联想参与了蔚来汽车的C轮融资,并在联想2017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上,正式宣布与蔚来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开发智能汽车计算平台。
现在,联想懂的通信为蔚来汽车提供定制的车联网连接管理服务,帮助蔚来汽车打通了车辆后台系统、汽车 APP、车辆之间的数据联通,实现整车智能驾驶;还与长江汽车、爱驰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各自行业及技术领域的优势。
在能源动力方面,联想还投资了新能源电池领跑者宁德时代。作为联想创投少有的在中后期才进入的项目,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曾贺志强表示“贵也要投”,理由是“如果清洁能源电池是未来,那宁德时代就可能是未来的中石油、中石化,800亿不算多,(未来市值)可能是过万亿。”
此外,在芯片领域,联想投资了比亚迪半导体、芯驰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有轻舟智航、一清科技、中科慧眼等专注于自动驾驶及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新兴企业;在整车方面,被投企业蔚来如今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在智慧交通“大脑”领域,联想则选中了深交通这一实力选手。
从联想的新能源车产业布局可以看出,联想已完整覆盖了“城市交通大脑”、车路协同、智慧互联、整车体验、能源动力等交通行业的各个方面。
联想被造车新势力追捧
目前,中国85%的新势力汽车厂商已选择联想(懂的通信)作为合作伙伴。
其中,联想懂的通信为蔚来汽车提供定制的车联网连接管理服务,帮助蔚来汽车打通了车辆后台系统、汽车 APP、车辆之间的数据联通,通过23个关键传感器装置确保数据的实时连接获取,使得ES8具备每秒2.5万亿次的数据处理能力,响应时间仅为20毫秒,实现整车智能驾驶;
为小鹏汽车提供定制的车联网连接管理服务,通过多APN分离计费能力,助力小鹏汽车为车主提供成本类服务的补贴(如数据采集、语音控制、固件升级、地图导航、行车服务等),实现由车主运营拉动经营类服务获得近75%的增长(如在线音乐、在线电台、有声读物、在线视频等);
为爱驰汽车提供定制的车联网连接管理服务,通过海外车联网服务(本地测试),有效解决爱驰汽车的跨国管理运营问题。
赢得造车新势力追捧的背后,是联想已被证明的领先技术实力,以及联想在全球连接、智能车联、智能制造、资本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合作,全力打造智能车联网平台产品与服务。
对此,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加快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离不开“新IT”基础设施的支撑和赋能作用。智能化时代,交通出行的变革升级已经从汽车制造、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到通信网络、交通系统管理的全面协同进化,即基于“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以车联网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赋能交通基础设施。
针对目前汽车企业的需求聚焦在连通性和经营性两方面,一是需要低成本、高可靠的稳定连接和技术;二是需要提供可满足其需求的定制化服务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而联想恰恰满足这些需求。联想是业内针对车联网拥有完全自主的物联网能力和成熟解决方案的核心通信运营商,为汽车厂商提供连接、跨地域、跨平台、跨运营商、灵活定制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球一站式服务,助力汽车行业开辟新的竞争格局、领跑新赛道。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正成为趋势
联想会造车吗?从目前情况来看,还不能断定联想是否真打算进入造车领域,但从百度宣布造车,以及小米、华为等造车传言来看,科技公司跨界造车正成为行业的趋势。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相较于传统车企,这些科技企业作为造车新势力,的确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首先,无论是特斯拉、法拉第未来,还是百度等公司来看,他们都具有科技背景,这些造车新势力所打造的汽车往往都是以科技见长,比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等,他们大多都是科技公司起家,在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方面领先于传统车企。
其次,这些公司不存在内部竞争,没有太多的企业战略负担。相对于传统车企而言,他们如果设立新能源子品牌意味着会对原有的燃油车市场带来冲击,公司内部竞争会比较严重,这也会成为传统车企的一个顾虑。
但更主要的是,智能和科技会成为汽车未来的主旋律,因此科技公司打造更智能的汽车,更智慧的驾驶场景必然是行业趋势。很明显,科技企业正是其中的排头兵,智能汽车将可能成为和智能手机相媲美的智能设备。
特别是在“新基建”和“双循环”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化转型已逐渐成为千行百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经之路,5G和AIoT两大核心技术的叠加,正在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深度变革。
而联想作为智能化变革的引领者和赋能者,从自身智能化转型到驱动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完成从“智造”到“智驱”的迈进,以从智能工厂到车联网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优势,驱动新势力厂商和传统汽车厂商实现汽车从生产过程到终端使用的全链智能化。
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联想虽然没有正式宣布造车,但它基于“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的新IT价值,正不断以车联网等新技术加持汽车厂商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正成为造车新势力中不可或缺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