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创始人
联想创始人:曾茂朝、柳传志。柳传志,男,汉族,1944年4月生,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联想控股、联想集团创始人之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教授,高级工程师,企业家、投资家、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
曾茂朝,电子计算机专家。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创办联想并出任董事长,历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电子计算机顾问组副组长。长期从事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
联想成立历史:
联想在中国给跨国品牌做代理和分销。那时民营企业刚起步,联想靠着给IBM、惠普、SUN等国外品牌做分销、代理起步。
1984年,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创业,公司命名为“联想”。在公司发展中,联想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2003年,推出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重要地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联想集团
联想电脑的发展历史
1. 198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以20万元的注册资本和11名员工起步,标志着联想电脑的诞生。
2. 1985年,联想推出了第一款带有联想功能的汉卡产品——联想式汉卡,这个名字也成为了公司品牌的来源。
3. 1988年6月23日,香港联想开业,新技术发展公司与导远公司、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共同创办了这家公司,并首次以“Legend”的英文名称亮相。
4. 1989年11月,联想集团的前身——联想集团芦磨公司成立,这是联想品牌首次在国内作为企业及集团名称使用。
5. 1990年,联想开始生产并供应联想品牌个人电脑,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个人电脑市场。
6. 1994年2月14日,联想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这是联想品牌首次进入海外财经市场。
7. 1996年,联想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首次超越国外品牌,位居第一,并连续六年保持领先地位。
8. 1999年,联想电脑以8.5%的市场占有率在亚太市场上荣登PC销量榜首。
9. 2001年4月1日,联想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组并分拆上市,这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0. 2002年8月,联想成功研发并推出了国内首台实测速度超过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
11. 2002年12月3日至7日,联想举办了LEGEND WORLD 2002技术创新大会,展示了在产品技术上的重大进步。
12. 2004年,联想集团将其英文名称更改为Lenovo Group Limited,并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知名度。
13.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与IBM签署协议,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这是联想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战略举措。
14. 2005年8月10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的首份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在该季度实现了3.57亿港元的纯利。
联想5g投票事件是什么
联想5g投票事件是什么?关于联想在5G标准的制定中不投票华为的传闻爆发了朋友圈,联想在5G标准投票中,向中国企业提出的5G标准Polar方案投出反对票,反而支持海外企业提出的LDPC方案.暂时联想公司被推到风口浪尖.之后,华为和联想共同发表了联想和摩托罗拉移动投入Polar代码的是赞成票.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发出公开信说明当时的情况,吸引了百名企业家的力量.
这一切必须从2016年的3场5G代码方案的3GPP会议开始.会议上参加确定方案的企业主要有以美国公司为首的LDPC和以中国华为首的Polar阵营.众所周知,在5G标准的制定中,高吞吐量、三星、诺基亚、华为、中兴、联想等企业在专利池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因此在5G标准的竞争中,标准的制定牵动着各厂商的利益.
联想5g投票事件是什么
5G标准的种类
5G,顾名思义,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后的延伸,具有高性能、低延迟和高容量特性,比4GLTE快.无线通信的信息在接收和发送时,为了防止信息在发送时发生错误代码,需要代码、解码来解决.因为世界需要相互通信,所以这个标准需要统一,根据各个场景的不同,代码、解码的方案有很多,5G的代码、解码的标准由3GPP中的成员们共同投票决定.
3GPP定义的5G分为3个场景,包括强化型移动宽带(eMBB)、大容量物联网通信(mmTC)和低延迟、高可靠的通信(uRLLC).应对三个场景,有中国华为主导的Polar代码、美国主导的LDPC代码、欧洲主导的Trubo代码.在2016年的3GPP大会上,提出了只使用LDPC、Polar、TruboLDPC、PolarLDPC的4种数据通道方案.
代码选择的意义
我们使用的4G代码是由欧洲主导的Turbo代码,但对应性能更好、速度更快的5G网络,Turbo代码简单,解码复杂,需要大量运算,面对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的5G,显然不能满足低延迟的特征
事实上,LDPC代码和Polar代码来自美国.但是,一个代码方案涉及到很多专利,中国移动通信起步晚,华为也有LDPC代码的相关专利,但是很多老字号制造商都掌握了,2008年出版的Polar代码,当时华为已经在业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专利代码方式一旦确定,拥有专利的制造商当然会更有利,在过去的3G、4G时代,智能手机的兴起,在中国每次销售智能手机都需要支付一定的专利费用,美国、欧洲等专利大工厂已经赚了很多钱想象一下,如果5G的标准掌握在中国制造商中,我们的智能手机和通信费将来会更经济.
联想5g投票事件是什么
事件真相
事实上,与5G编码相关的3GPP技术会议有3次,分别是RAN1#86、RAN1#86b、RAN1#87.这样的技术会议不是定期召开的,而是在技术上的分歧需要解决的时候召开会议,业界相关成员公司也参加.如果会议不解决问题,继续重新开始.最近在网上流传的联想没有向华为主导的Polar代码投票,数据信道的长代码最终采用LDPC代码.
事实上,这件事有一定的误解.因为3GPP技术会议上没有所谓的投票决定胜负,也就是说与一票之差不同而改变结果的投票选举.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Polar代码获得50票,LDPC代码获得52票,两者都有很多支持者,最终结果需要继续会议讨论.从当时的会议记录文件来看,在RAN1#86会议上,由于意见分歧,最终结论还没有确定.
在RAN1#86b会议上,联想和收购的摩托罗拉移动发表的建议表示LDPC代码应该成为数据信道的唯一代码,即长代码和短代码.华为提出的建议是Polar代码也应该成为数据信道的方案之一,长代码应该是LDPC,短代码应该是Polar.但是,这次,中国OPPO、中兴、谷子、vivo、很多海外公司支持华为.支持LDPC代码的是几天、美国公司,相比之下,作为中国制造商的联想,确实有点突兀.
但最终舆论的由来在会议上提供了3个选项,让成员表达了反对意见.长码LDPC,短码Turbo方案有33家反对者.长码LDPC、短码Polar反对有27家,这是联想引起纠纷的投票行为.因为联想向华为阵营支持的Polar代码投了反对票.美国制造商支持的长代码短代码都是LDPC,反对者有24家.最终,舆论所说的华为投票24:27输给了高吞吐量的由来.
最终,该会议选择使用LDPC代码,短代码需要下次会议再议.事实上,即使当时联想投票的支持票也不会影响结果,因为当时除了华为自己,其他所有公司都支持长码使用LDPC代码.在第三届RAN1#87会议上,华为以使用Polar代码为目标,组织了55家阵营,包括这次联想、摩托罗拉在内,相比之下,美国公司组织的31家阵营支持使用LDPC代码.
但3GPP技术会议不是投票会议,美国公司组织的31个阵营中,三星、英特尔、爱立信、Verizon等在业界举办了重要的大公司,相比之下,华为的支持者更多,但发言权明显低于重量的大公司.最终,在美国公司的强烈态度下,华为方面同意使用LDPC短代码,最终使用Polar代码获得控制信道.最终,确定的结果是,5G长代码、短代码是LDPC,控制通道是Polar代码.
联想5g投票事件是什么
5G试验运营
随着5G网络建设进程的加快,5G芯片、5G网络已经准备好了.据了解,中国移动将率先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等5个城市进行5G外场测试,然后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进行5G应用业务示范,中国联通则表示将在北京、天津、青岛、杭州、南京、武汉、贵阳、成都、深圳、福州、郑州、沈阳等16个城市进行测试,中国电信已经确定的雄安、深圳、上海、苏州、成都、兰州6个城市外,还将增设6个测试城市.
总结: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商在移动通信行业拥有越来越重的发言权.拥有巨大场景和市场的中国,预计5G将在最前线领域领先.除了华为、中兴、联想、OPPO等大品牌,还需要更多中国厂商的共同努力.只有使自己的产品技术更加成熟,运用时,我们才不必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