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种类(联想的分类有哪几种)

admin 电脑硬件 5

联想有哪些类型

1、对比联想:是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外观等方面存在相反的特点,人们在认知到一种事物时会从反面想到另一种事物。

联想的种类(联想的分类有哪几种)-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2、接近联想:是指当一个人同时或者先后经历两件事情(某种刺激或者感觉),所经历的这两件事情会在人的思想里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由于两种事物在位置上、或在空间距离上、或在时间上比较接近,所以认知到第一种事物时候,很容易联想到另一种事物。

3、相似联想: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在性质上接近或相似的事物的回忆,称为相似联想。

4、因果联想: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与它有因果联系的事物。两种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一种原因会联想到另一种结果,或由事物的结果联想到它的原因等。

扩展资料:

因对比关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一种联想。如由高山想到流水,由黑暗想到光明,忆苦而思甜,都是因对比关系引起的联想。在学习和记忆中运用对比联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加强记忆,促进回忆。

如语文教学中将一对反义词同时进行学习,算术教学中加和减,乘与除的对比,化学元素性质的对比,都是对比联想的运用。通过对比联想可加深对事物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接近联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在这一概念中,contiguity指的是在时间或者空间上的接近,临近。这一概念在心理学的历史上曾今被经验主义论者所接受、提倡。

经验主义论者主张:理论上,即使是他们自己对于哲学的最复杂的沉思默想最终也可以归结为一些列基本概念、想法的组合。而这些基本概念和想法源自于他们各自经历的联系、结合。

相似联想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性。一般的比喻都是借助相似联想,如以风暴比拟革命形势,以苍松翠柏形容坚强的意志。作诗时用韵律,由一个字想到同音同韵的字,也是一种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暂时联系的泛化或概括化的表现。泛化是对相似事物还未完成分辨清楚时所作的相同的反应,概括化则是对不同事物的共同性质所作的反应。

因果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其特点是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与它有因果联系的事物。两种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一种原因会联想到另一种结果,或由事物的结果联想到它的原因等。例如由企业标志联想到企业策划。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对比联想

百度百科——接近联想

百度百科——相似联想

百度百科——因果联想

联想的方式有哪些

一、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引起相反特点的事物的联想。如杜甫的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的就是对比联想。中学课文中的对比联想很多。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用充满无限乐趣,令人无限向往的百草园来反衬对比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再如《苏州园林》,作者采用对比联想的写法来突出事物的特征,效果极桂。介绍布局,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与宫殿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求自然之美、自然之趣的特点。对比联想的方面很多,几乎所有强调情境变迁的习作都用得上。

二、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相邻的事物因时间或空间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段文字:“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时,当你扛着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在办公室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这一组排比句写的事情都发生在清晨,是因时间相同而生发的联想。

又如《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从看到“照相”想到“抑扬顿挫的话”,这是由照片与说话者皆藤野引起的接近联想,借以抒写自己对老师的敬爱,老师对自己的激励。作文中,围绕中心运用接近联想抒写生活,可以使事物更具层次感,并能准确地表述较为复杂的情感。

三、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由对一件事的感受引起的同该事物性质形态相似事物的联想。如《绿》中写到“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栽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带”与“眼”分别显示舞女与盲妹的活力,人们又爱把“绿”视为生命的象征,形态与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作者巧由潭的绿波颤动,联想到“带”的飘举和“眼”的流转。这样的相似联想自然、优美、精巧。学生在写作寓情于景,或具象征意味的作文时,通过相似联想,便很容易完成由物及人的思维过渡。

四、追忆联想

追忆联想是指由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引起人们对经历过的生活、见闻、知识等的回忆。徐迟写作《在湍流的漩涡中》,对周培源从30年代到70年代的经历,先是按时间顺序写,像记“流水帐”一样。后来,他丢弃长达两万三千字的原稿,抓住“一刹那”,把事件集中在一个晚上,以回忆加以展开,通过追忆联想的方法,将材料组织得紧凑凝练,最终以七千字的篇幅,表现了人们坚定的斗争精神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祝福》先写祥林嫂在爆竹声中死去,再回忆她的一生,也是用追忆联想的方法。追忆联想,多表现为倒叙,对于历时长、头绪繁的事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省去一些与主题关联不大事件的叙述,而且可以突出某些情节,使行文更显紧凑。

五、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是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想到原因的思维方法。《荔枝蜜》就用了因果联想的写法:“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跌下来。”“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后来是因为喝了“忙得忘记早晚”的蜜蜂酿造的荔枝蜜,才“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是由于了解蜜蜂用短促的一生“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就像辛勤的农民“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一样,所以“我”才由讨厌蜜蜂,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作者以此组织材料,达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学生在作文中常要叙述一些和自己喜、怒、哀、乐相关的人和事,如果能运用因果联想进行展开,相信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推测联想

推测联想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推测不知道的事情的一种联想方式。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进书塾是知道的事情,只是不知为什么要进这“最严厉的书塾”,所以才从童心出发展开推测联想,“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罢,也许是因为站在井栏上跳了下来罢。”作者运用联想推测原因,将小孩复杂的心情生动地再现出来。

推测联想在散文创作中运用较多,因为它提供给作者一个崭新的叙述角度,将事物的背面再现出来,同时也以能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人格化、情绪化的推断和抒情,进而营造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庄周梦蝶”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七、连锁联想

连锁联想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把几种事情一环扣一环地串连在一起,也可以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两种以上的联想。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从“壳”到“膜”,再到“瓤肉”和“浆液”,由外及内展开联想,从而将荔枝的形态描摹得错落有致。再如《荔枝蜜》由荔枝树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想到蜜蜂的劳动,再由蜜蜂的劳动想到农民的劳动,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连锁联想,最能调动学生已学习过的知识,由此及彼,极有利于拓宽写作思路。

写作时,常常会同时运用到多种联想方式。而在语文的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作者的一些创作思维剖析给学生,并组织相应的仿写训练,势必能改善学生的联想能力,帮助他们最终克服畏难的作文心理。从这方面看,多掌握几种联想方法是相当有意义的。

联想四种类型的例子 包括哪几个类型

联想,前后的两个事物,皆是实物,并非新造之物。所以它绝不等同于想象。联想,可分为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四种。

联想的种类与举例

相似联想,是指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的明星与街灯,它们都是在夜晚出现,而且给人的感觉都是明亮的。利用相似联想,可以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朱自清笔下的“春花”色彩是这样描写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些花就分别与火、霞、雪有相似之处。

相关联想,它们之间不未必相似,但却是同类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由铅笔,想到小刀、尺子、文具盒,这是相关联想,你由学生,想到老师,由老师想到校长,由校长想到教育局长,这是相关联想,有时也叫类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向事物的反方面进行联想,如由白想到黑、由高想矮、由胖想到瘦,由高兴想到忧伤、由自由想到禁锢等,这恰是一种两极的联想。

因果联想,是指两件事物之间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如早晨开门时,看到院子、马路都湿了,自然会联想到下雨,由一个学生瘸一拐地走来,会联想到他摔跤了。

联想可分为四种

(1)类似联想,即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

(2)接近联想,即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想起。

(3)对比联想,是从相反的事物想起。

(4)因果关系联想,是从事物的因果方面想起。

标签: 联想 种类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