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企业文化是什么
联想企业文化:
1、企业定位
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我们的成功源自于不懈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提升生活品质。
2、发展使命
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创造世界最优秀、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像对待技术创新一样致力于成本创新;让更多的人获得更新、更好的技术;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更高的工作效率。
面向新世纪,联想将自身的使命概括为四为,即,为客户:联想将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未来的联想将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好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3、核心价值观
成就客户—致力于客户的满意与成功
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
精准求实—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业务管理
诚信正直—建立信任与负责任的人际关系
4、品牌精神
高端品质、创新、国际化、企业责任
5、企业传统
联想的创新精神和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不断寻求突破的传统在今天的联想得到了延续,新联想是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IT巨人。
在全球范围内,联想为客户提供屡获殊荣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机,并配备了ThinkVantage Technologies软件工具、ThinkVision显示器和一系列PC附件和选件。
在中国,联想个人电脑产品的市场份额达35.2%(Q2/FY2007,IDC数据)。联想已连续10年保持中国排名第一。
6、全球公民
联想承诺成为一名负责和积极的企业公民,不断改善经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联想坚信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并致力于与员工和当地社会一道改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2003年,在中国非典肆虐的巅峰时期,联想捐款支持预防这一疾病,此外,联想员工也踊跃捐款。2005年,联想向南亚海啸受灾国捐款。
联想还积极支持中国的体育和健身事业。1999年,联想赞助了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两年后,又赞助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2004年,联想签约成为第一家源自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
联想集团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最优秀、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并努力降低总体拥有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让更多人享受新技术。联想将自身使命概括为客户、员工、股东及社会四个维度,目标是成为高科技、服务优、国际化的公司。
联想秉持“成就客户”的理念,致力于客户满意与成功。通过“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对客户和公司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坚持“精准求实”的原则,基于事实进行决策和管理。而“诚信正直”则是联想建立信任和负责任人际关系的基础。
联想创新精神与IBM个人电脑事业部追求突破的传统一脉相承。联想在全球提供ThinkPad笔记本电脑、ThinkCentre台式机,配备ThinkVantage Technologies软件工具、ThinkVision显示器以及一系列PC附件和选件。
在中国,联想个人电脑产品市场份额达35.2%(Q2/FY2007,IDC数据),连续十年保持中国排名第一。联想承诺成为积极的企业公民,改善经营,为社会做出贡献。
2003年,在非典肆虐时,联想捐款支持疾病防控。2005年,联想向南亚海啸受灾国捐款。联想还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包括赞助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联想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改善员工和当地社会的生活质量。通过这些努力,联想不仅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联想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转载
联想企业文化,我们大致能把它分成三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目标导向的创业文化。
上世纪90年代之前,这是联想求生存阶段,主要通过代理、服务等手段累积资金。创业阶段的口号是“不看过程看结果,不看苦劳看功劳”、“质量是生命,用户是皇后”、“信誉比金子还贵”等等,这时的联想文化以目标导向的创业文化为主。
第二个阶段:管理文化、严格文化、亲情文化。
1990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是联想创立自有品牌的阶段,成功打造了“联想电脑”这个金字招牌。2000年联想集团实现销售收进284亿人民币,联想电脑以28.9%的市场份额保持国内第一,并且蝉联亚太电脑第一,跻身全球电脑十强。这个阶段的发展,以1990年通过的《联想集团管理大纲》为标志,联想集团进进了规范化管理阶段,开始倡导“求实、进取”的管理文化,1996年柳传志总结出了著名的“管理三要素”。到90年代中后期,联想的发展从助跑进进起跑状态,公司迅速扩张。要将更多的人组织起来,必须有强有力的规则与流程,于是,1997年杨元庆在联想电脑公司提出了“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严格文化”。过于要求认真严格,公司内缺少一种“湿润的空气”,1999年9月,以杨元庆举着“请叫我元庆”的牌子在大门口迎接员工为例,联想电脑公司推行“无总称谓”的“亲情文化”。
第三个阶段:重提“创业文化”。
从2000年开始,联想集团进进跃进新台阶的时期,追求在IT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进行新的创业。为适应网络大潮以及矩阵管理模式的需要,
2000年5月联想集团将“亲情文化”概括为“平等、信任、欣赏、亲情”;
2001年向大企业病开火,重提“创业文化”,重新提倡创业企业管理;
2002年,倡导以客户体验为主的“服务文化”,追求“精细化管理”;
2003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加进联想,联想文化中又加进了“包容、尊重、沟通”的要素,从“无障碍沟通”前进到“朋友式沟通”。
杨元庆在一次“高级人才进职班”上总结说:“联想最大的特点是学习型企业,不断地完善自己。外人感觉联想文化比较硬,实际上,细细品的话,它也在不断完善,软的成分在增加。这个社会最基本的法则就是适应,我们要做多元化,要做产品和服务,要做技术创新,没有在文化上的变化是不可能的。”联想文化的发展历史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学习、完善、适应、变化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