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快速记忆法有哪些
古诗词的快速记忆法有以下几种:
1.分段记忆法:将一首长诗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进行记忆。首先,先读一遍整首诗,了解整体意思和结构;然后,逐段背诵,每段背诵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段。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背诵整首诗时容易混淆的问题。
2.联想记忆法:将古诗词中的词语与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场景进行联想,形成有趣的形象或故事。例如,将“白日依山尽”这句诗中的“白日”联想成太阳,将“依山尽”联想成太阳落山的景象,这样就更容易记住这句诗。
3.韵律记忆法:古诗词通常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可以通过朗读和模仿来记忆。先听一遍原诗的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和节奏;然后,自己朗读并模仿原诗的韵律和节奏,多次重复,直到能够流利地背诵出来。
4.关键词记忆法:找出古诗词中的关键词语或词组,重点记忆。这些关键词语通常是诗句中的亮点或核心内容,通过重点记忆这些词语,可以更好地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5.反复默写法:将古诗词写下来,多次反复默写。通过手写的方式,可以加深对诗句的记忆和理解。可以先写出整首诗,然后再逐句默写,直到能够完整地默写出来。
6.利用工具辅助记忆: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记忆古诗词,如制作卡片、录音、使用手机应用程序等。将这些工具与上述记忆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总之,古诗词的快速记忆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同时,要注重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内涵和美感,通过深入思考和欣赏,可以更好地记住古诗词。
六种常见的联想记忆法包括
1、接近联想。识记对象在时间或空间上有比较接近的关系,由这种关系而建立起来的联想记忆法就称之为接近联想。也可以是一个人同时或先后经历的两件事情在思想中互相关联、互相结合,日后在回想起其中一件事情时,另外一件事也会顺其自然地浮现在大脑中。譬如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意思是看到梅子时,脑海中所有与梅子有联系的感受都被调动了起来,一想到梅子的味道,就能够促使唾液分泌。
2、类似联想。如果识记对象之间在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存在相似性,那我们就可以使用类似联想法来记忆。通过这些相似性建立联系点,从而达到由其中一件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的记忆目的。如果能够将识记材料和我们自身体验过的事物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感知和回忆与其性质相似的事物,更好地反映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共性,记忆的效果会更好。譬如,把宁静、肃静、静谧等都有安静这层含义的词语放在一起记忆,这一点和对比记忆法颇为类似,不仅能够帮助记忆,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辨别其差异。
3、对比联想。找出识记材料之间的明显对立的特点,由此加以联想记忆。与类似联想不同的是,对比联想重点寻找的是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并由此差异性展开记忆,掌握各自的特点,以此来增强记忆力。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听到或回忆起一个事物时,会马上想起与之相对的另外一个事物;在学习中运用对比联想法,可以帮助我们对知识更加全方面地认识和理解。譬如,地理课本中的气旋和反气旋知识,我们在记忆其气压分布状况、气流状况以及天气情况时,都可以运用对比联想法,只要记住气旋或反气旋中的一种,便可以记住另外一种。
4、因果联想。前因后果,这是事物之间的规律,有因就有果。所以,利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即为因果联想法。
5.、故事联想。故事联想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联想记忆。
6、荒谬联想。荒谬联想是在联想过程中除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受的集体参与外,还结合某些夸张、夸大、具有刺激性,甚至是违背常理逻辑的事物来帮助记忆的方法。这种记忆法是一种颇具荒谬性的联想,是非自然的联想,有点夸张,有点谬化,甚至离奇古怪的一种联想形式。
实用记忆法:关键词联想
关键词联想法,就是从记忆资料之中,挑选出一些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然后通过串联联想法把这些关键词记住,最后再通过这些关键词来回忆整体资料的一种记忆方法。
关键词联想法记忆古诗
例如杜甫的这首诗《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诗中找了八个关键词:猿、鸟、落木、长江、悲秋、登台、艰难、潦倒,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八个关键词从前到后联起来,可以这样进行联想:
一只猿飞扑到树上去抓鸟,鸟是抓住了,但是因为树枝承受不住猿的重量,所以树枝落了下来(落木),落到了长江里;猿和鸟不会游泳,它们非常的悲伤(悲秋),正好它们被冲到了一个台上,它们努力地爬上那个台(登台),爬得非常艰难,最后力气用尽,又倒在了江里(潦倒)。
记住关键词的顺序,然后就可以通过它们,把相应句子的顺序回忆出来了,这样,就不会出现记忆卡顿的情况了。
记忆小技巧:有时候整个关键词不太好联想,用其中的一个字也可以,例如“悲秋”我们用的是“悲”,“潦倒”用的是“倒”。
关键词联想法记忆现代诗
相比于古诗,现代诗的文字通常更多一些,往往适合用关键词联想法。
例如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共七段,我们从每一段里找了一个有较强提示作用的关键词,共七个关键词:招手、金柳、青荇、清泉、长篙、放歌、衣袖,然后把这七个关键词联起来:
我向金柳招了招手,金柳树下就飞起了一条青荇(青色的水草),青荇飘落到一潭清泉里,清泉上有人在边撑着长篙划船边放歌,雄浑的歌声把我的衣袖都震得挥动起来。
这个联想的过程看起来虽然有点儿“无厘头”,但毕竟让七个毫不相关的词语都有了关联,让我们可以从前到后一个不漏地回忆出来。记住了这七个词语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这几个词语把相应的段落文字回忆出来。
记忆小技巧:当然,如果你对原文不熟悉,只是记住这七个词语,也是很难回忆原文的。所以,在找关键词进行联想之前,需要先把原文的图像都好好想几遍,基本上每段的文字都熟悉了,再进行关键词联想,这样就能很快记下来。
关键词起到的是提示作用,让原本没有关联的七个段落,都能按顺序找到让我们能轻松回忆的线索,这样就能轻松地从前到后回忆出来。如果遇到关键词能想起来,但相应段落却不能完全回忆出来的情况,那说明原文还不够熟练,可以通过想象、联想的方法,把原文再加深记忆。
关键词联想法记忆现代文
现代文(包括语文课文、各种专业科目)的文字也比较多,很多时候也适合用关键词联想法。
例如《庐山的云雾》里的这段: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像上面这段文字,如果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从前到后去读,读完之后也不知道到底讲了什么。如果用图像记忆法,通过想象,就能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然后有意识地从中找出关键词,例如找出“山头”、“半山”、“山谷”、“山峰”,这样,我们在回忆的时候,就容易很多了。
如果再进一步把山的位置所对应的云雾的姿态找出来,例如“山头——白色绒帽”、“半山——玉带”、“山谷——大海”、“山峰——天幕”,这样进行对应联想,就能把整段文字轻松记住。
关键词联想法记忆古文
古文用关键词联想法的机会也挺多,例如《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第一段: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这段文字,把“天”、“地”、“神”、“谷”、“万物”、“侯王”找出来,通过串联联想来记住他们的顺序,可以这样联想:
天地之间有一个神灵,他在河谷里洗澡,洗完澡之后,变出了万物,然后安排一个人作为侯王来管理这些万物。
然后再进一步把“天——清”、“地——宁”、“神——灵”、“谷——盈”、“万物——生”、“侯王——贞”这些词语进行对应联想,把它们的对应关系记住,这样,整段话就能一个不差地记下来了。
找提示关键词的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尽量找图像感突出的。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这句,“风”、“天”、“猿”都是名词,但“风”和“天”的图像感都不够突出,而“猿”的图像感就很突出,有很强的提示作用,所以我们选择了“猿”作为关键词。
第二个原则,尽量选择句子前面部分的关键词。因为一句话之中,提示第一个词,会更容易回忆整句话,而提示最后一个词,前面的部分倒不一定能想起来。例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句,虽然“鬓”和“酒杯”都更有图像感,但对于整句话的回忆,就不如“艰难”和“潦倒”更有效。
第三个原则,就是哪个词更有利于整篇的串联联想,就找哪个词。例如“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句,虽然“登台”是最后一个词,但它跟前后的“悲秋”、“艰难”两个关键词更容易进行联想,所以我们就选择了“登台”作为关键词。
总之,关键词联想法中的关键词,属于提示关键词,主要起到提示的作用,只要觉得哪个词更有利于整句的提示以及前后文的联想,都可以选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关键词联想法与情景联想法的区别
关键词联想法与情景联想法都是很常用的联想记忆方法,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①是否需要找关键词。情景联想法不需要特别去找关键词,只是强调要有从前到后完整的故事情节,整个联想的过程跟原文的含义是高度相关的,有助于对原文加深理解;而关键词联想法则需要找出原文中找出能帮助回忆的关键词,然后通过串联联想把这些关键词记住,串联联想的过程可以跟原文的含义无关。
②编故事是否遵循原文意思。情景联想和关键词联想,都需要编生动活泼的故事,但情景联想法的特点是尽可能按照原文的意思去编,虽然有加入一些额外的联想,但主要内容是紧扣原文、不会偏离的。而关键词联想法,则是挑选了一部分关键词来编故事,目的是为了记住这些关键词,所编的故事也没有要求紧扣原文,即使跟原文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也没关系。
③对原文理解记忆帮助的大小程度。关键词联想法对原文的理解上的帮助,比情景联想法要弱一些,也就是说,关键词联想法对理解的帮助不那么大。
所以,在能运用情景联想法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建议尽量多用情景联想法。只是当记忆资料比较多,情景联想比较难展开的时候,再考虑运用关键词联想法。
大家好,我是鹿鸣老师,在记忆法学习的n年里,结实了很多大佬,get到了不少学习经验与技巧。另外这里还准备了记忆法学习资料及课程,准备送给想学习或正在学习记忆法的你,欢迎+助教老师:zls5379,备注:。记忆法学习路上,有我们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