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控股年报?联想近三年财务报表

admin 电脑硬件 1

北京证监局对联想控股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具体情况如何

北京证监局对联想控股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具体情况就是联想控股在年报和中报的汇报时间在内陆和香港联交所存在时间差,而且该披露的消息有所缺漏。

联想控股年报?联想近三年财务报表-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北京证监局对联想控股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正常的询问

北京证监局对联想控股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这种措施是正常的,北京证监局在去年的9月8日到9月18日就对联想控股公司进行了临时检查。检查之后,北京证监局发现联想控股在定期报告披露、临时报告披露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于是该部门才对联想控股进行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实话实说,去年的这段时间里联想控股经历了倒拔垂杨柳的舆论风波,之后相关部门也介入了调查,如今调查结果也显示该公司在经营上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在对其进行监管措施也很正常。

当然,有更多的网友想要具体了解联想控股,在调查期间究竟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规范的地方,以下我们就进行详细说明。网友们关注的点其实还是挺到位的,网友们有时候并不想了解联想控股赚了多少钱,毕竟这与我们普通打工人没什么关系;但联想控股是怎么存在问题的却是我们关注的地方,因为这些也关联到我们所在公司的一些,对员工的操作问题。

具体情况:年报和中报披露信息不规范

联想控股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根据北京证监局调查,联想的年报披露时间在港交所要早于内陆,联想的中报披露时间在港交所也要早于内陆,而且该公司收购卢森堡银行的公告时间在香港联交所要早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更离谱的是该公司的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存在着混淆,北京证监局也要求联想控股对此作出说明。除了信息公开的一些问题以外,联想控股还存在着其他问题,但上述这些信息公开的问题就已经足以对投资者的权益造成负面影响,毕竟公告时间不一致是会导致投资者投资出现判断错误的。

高管降薪7成,联想控股棋局谋变

年报显示,联想控股高管薪酬降幅达到7成左右。不止是薪酬体系的变化,联想控股正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与国家宏观发展的蓝图靠得更近。

一度陷入舆论旋涡中的联想控股,交出了一份还算漂亮的年报。

4月28日刚刚新鲜出炉的联想控股2021年年报显示,2021财年,联想控股销售收入4898.72亿元,同比增长17%,相较上一年度实现8%的增长率,归母净利润人民币57.55亿元,同比增长了49%。

此次高管薪酬调整,某种意义上或许正是联想控股“创新求变”的一部分。实际上,如果认真研究联想控股这份年报,会发现其中的“新意思”绝不仅仅体现在薪酬体系的变化,这家公司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与国家宏观发展的蓝图靠得更近。

此前,外界对于联想高管薪酬水平过高的质疑,曾引发公众热议,让联想控股一度成为舆论焦点。

《财经天下》周刊仔细梳理联想控股的年报发现,2021年,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宁旻薪酬为1650.9万元,相比2020年薪酬降幅近70%;执行董事兼CEO李蓬薪酬为1343.5万元,相比2020年薪酬降幅超71%。

(联想控股年报中2021年度管理层薪酬)

(联想控股年报中管理层薪酬变化)

年报内容显示,宁旻与李蓬从联想控股获得的薪酬包括基本薪酬、酌情花红、中长期激励奖励、退休金计划供款及其他福利。而在年报信息中,宁旻和李蓬均主动放弃了2021年底的酌情花红及中长期激励奖励。相比2020年,两人的薪酬减少金额分别为3813.1万元和3338.1万元。

管理层降薪并非一个独立动作,在高管降薪的同时,2021年联想控股员工则迎来了涨薪。据《财经天下》周刊从联想控股内部了解到,去年刚刚完成的这一轮涨薪,基本覆盖到了全体中基层员工。据联想控股内部人士透露,涨薪的目的是激发员工迸发更大的创造力,令大家拥有更多获得感。

联想控股在年报中明确表示,未来还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管治水平。同时,也将一如既往地优化组织建设,重新审视和调整考核及激励机制,提升团队资质以及管理和业务能力,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领域,亟需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对于这次薪酬体系整体的调整,业内人士称其效果尚待观察,“但通过薪酬结构的调整,增加员工满足感和获得感,这对于整体士气的提升,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

薪酬体系的变化只是年报传递出的信息之一,而公司业务板块的重新梳理和战略方向的明确,则是这份年报中体现出的更为重要的变化。

从历史上看,联想控股的业务模型里其实一直不乏产业和科技的基因。新一代管理层接掌公司之后,在继续夯实企业基本盘的同时,也在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创新求变。联想控股明确了“产业运营、科技创新”的未来战略方向,以及资源配置将向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聚集。

在新的年报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将之前“战略投资”加“财务投资”的业务构成,调整成“产业运营”和“产业孵化与投资”两大板块,这也是近两年新的管理层致力于推动变革的行动落地。“这两个板块能够更好地呈现我们的战略发展思路”,对于调整背后的逻辑,联想控股这样解释道。

“产业运营”板块主体是联想集团、联泓新科、佳沃集团和卢森堡国际银行四家公司。这一板块2021年收入和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并为联想控股贡献了99%的收入、81%的资产和79%的归母净利润。年报中表示,联想控股相继打造出了这些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并通过不断提升其产业地位、经营管理水平等手段,实现了这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些企业也成为了联想控股的重要支柱,为股东创造了长期稳健收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上下游产业链的良性发展,贡献于中国的实体经济。

另一板块“产业孵化与投资”在2021年贡献了15.40亿元的净利润,旗下联想之星和君联资本全年新投资科技类项目超过百个,涵盖前沿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TMT等领域,并成功推动21家被投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同时,联想控股也通过市场化与公益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利用自身经验与能力,赋能并支持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截至2021年末,联想控股被投企业中共有39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在新的国际博弈中,科技实力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对于科技型企业的重视程度,早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作为一家起源于中科院的企业,联想控股不可能不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串起整个联想控股投资链条的重要线索。

联想控股年报展示其在科技领域的作为,可能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2021年联想控股进一步加大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据了解,联想控股在“2021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中位居第十;去年还成立了创新发展中心,系统性研究中国及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产业布局方向,同时积极推动联想控股旗下各业务的科技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联想集团确认并提出了未来三年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翻番的目标,即研发投入达到人民币200亿元/年,研发人员增至2.4万人;联泓新科计划投资百亿元进军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数个重大项目已相继备案开工建设,2021年联泓新科新申请专利41项,完成20个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实验室研发、18个新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16个新产品的产业化;富瀚微继续加大在芯片研发领域的投入,研发支出较上年增长超过100%,现有SoC芯片产品已在22nm工艺节点上实现量产,并开始向12nm节点进军。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延宕反复的新冠疫情使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成果正逐步显现,中国经济也正在步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些也都要求国内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不断创新求变,更加积极的融入国家宏观发展的蓝图,同时也要承担起更多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在年报中,联想控股董事长宁旻称,“我们将继续强化科技引领,加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持续提升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植力度,扎实做好各支柱企业的产业运营工作,更加积极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这其实也是解读联想控股2021年报当中诸多变化的根本逻辑。

撰文/陈畅

编辑/孙月

联想被责令立即全面整改,公司对此作何回应

联想被责令立即全面整改,公司回应已经收到北京市证监局的整改通知书,公司将按照要求尽快将整改报告交给北京市证监局。

联想控股被北京市证监局责令整改监管行政措施让人大快人心,同时很多网友也都在想为什么要对联想做这样的处罚措施,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联想控股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披露和业务混淆的问题。

联想被责令整改:多次信息披露违规和业务区分不清

北京市证监局早在去年的9月8日到9月18日,就已经对联想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当时就发现联想公司在年报披露和中报披露等信息披露问题存在着违规问题,这具体就包括年报披露时间在港交所早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中报披露时间在港交所的时间早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卢森堡银行收购的信息披露在港交所也早于上交所。而在关于公司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之间也存在着混淆的情形,这是令人感到非常惊讶的一件事儿。北京市证监局就这些问题对联想控股发了公告,并且要求联想控股在30天之内整理好资料回应北京市证监局的这些问题,同时要在30天之内完成整改,整改报告要提交。北京市证监局对于联想的调查是在人的意料之外的,毕竟去年的倒拔垂杨柳可以说闹得沸沸扬扬。

联想回应:已经在安排下一步工作部署

针对北京市证监局的质疑和通知书,联想对外回应公司高度重视此事,并且已经根据整改的要求进行下一步工作部署。按照北京市证监局要求提交的报告,公司也会在规定时间之内做好,并且提交给北京市证监局。联想的这一回应可以算是中规中矩联想,既没有承认其中的对错,也没有对此事进行任何评论,联想只是针对北京市证监局的要求进行整改并且提交报告。就我个人而言,联想的这种回应是极为得体的,而且这也可以看出联想公司已经在做改进工作。

标签: 联想 年报 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