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转载
联想企业文化,我们大致能把它分成三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目标导向的创业文化。
上世纪90年代之前,这是联想求生存阶段,主要通过代理、服务等手段累积资金。创业阶段的口号是“不看过程看结果,不看苦劳看功劳”、“质量是生命,用户是皇后”、“信誉比金子还贵”等等,这时的联想文化以目标导向的创业文化为主。
第二个阶段:管理文化、严格文化、亲情文化。
1990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是联想创立自有品牌的阶段,成功打造了“联想电脑”这个金字招牌。2000年联想集团实现销售收进284亿人民币,联想电脑以28.9%的市场份额保持国内第一,并且蝉联亚太电脑第一,跻身全球电脑十强。这个阶段的发展,以1990年通过的《联想集团管理大纲》为标志,联想集团进进了规范化管理阶段,开始倡导“求实、进取”的管理文化,1996年柳传志总结出了著名的“管理三要素”。到90年代中后期,联想的发展从助跑进进起跑状态,公司迅速扩张。要将更多的人组织起来,必须有强有力的规则与流程,于是,1997年杨元庆在联想电脑公司提出了“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严格文化”。过于要求认真严格,公司内缺少一种“湿润的空气”,1999年9月,以杨元庆举着“请叫我元庆”的牌子在大门口迎接员工为例,联想电脑公司推行“无总称谓”的“亲情文化”。
第三个阶段:重提“创业文化”。
从2000年开始,联想集团进进跃进新台阶的时期,追求在IT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进行新的创业。为适应网络大潮以及矩阵管理模式的需要,
2000年5月联想集团将“亲情文化”概括为“平等、信任、欣赏、亲情”;
2001年向大企业病开火,重提“创业文化”,重新提倡创业企业管理;
2002年,倡导以客户体验为主的“服务文化”,追求“精细化管理”;
2003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加进联想,联想文化中又加进了“包容、尊重、沟通”的要素,从“无障碍沟通”前进到“朋友式沟通”。
杨元庆在一次“高级人才进职班”上总结说:“联想最大的特点是学习型企业,不断地完善自己。外人感觉联想文化比较硬,实际上,细细品的话,它也在不断完善,软的成分在增加。这个社会最基本的法则就是适应,我们要做多元化,要做产品和服务,要做技术创新,没有在文化上的变化是不可能的。”联想文化的发展历史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学习、完善、适应、变化的历史。
联想企业核心文化是什么
联想核心理念: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即办公司就是办人。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其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文化。联想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以信为本、大局观、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精神。用人观:给你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不惟学历重能力,不惟资历重业绩。其做事风格:认真、严格、主动、高效;做人风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企业道德:诚信为本、取信于用户、取信于员工和合作伙伴。道德观:宁可损失金钱、绝不损失信誉;生意无论大小、一律一视同仁;待人真诚坦率、工作精益求精;光明正大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劳动、理直气壮赚钱
。联想阶段性企业文化:在创业初期形成的是生存文化,企业文化的特征首先是敬业和危机感;其次是严格文化,强调认真、严格、主动、高效;最后是亲情文化,提倡平等、信任、欣赏、亲情,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合作精神,进而支持企业对外的服务型业务,使客户满意。
联想以前的标志是什么
联想新商标Logo是由Saatchi& Saatchi设计的。新商标被特别设计成了箱形,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对背景进行编辑,加入不同的颜色、材料、图片或视频。
联想新商标Logo背后的设计构想是这样的:让人们将公司看作一家跨越不同领域、抱着永不停歇的态度和专注于互联网的公司。
“新商标Logo提供了一种更人性、更具吸引力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体验,它反映了联想的个性,并且整合了收购来的各家公司留下的丰富遗产和公司最初的创新基因。
联想logo历史变化
1984年-2003年:这是联想的起点,当时联想logo是由“图标+联想+LEGEND”组成。
2003年-2011年:为国际化而变,要占领更多的市场,就要把品牌国际化、全球化。此时的联想LOGO由“lenovo+联想”中英文组合,更简洁大气。
2011年-2015年:FOR THOSE WHO DO。联想LOGO就全英文化,英文的意思是:联想,助力你的创造与成就,为了行动派。
2015至今,互联网思维:替换Logo背景。此时的联想LOGO替换了logo背景,有各种色调。你可以随时把它的背景进行变化,所以你能看到很多种不同的Logo。此时联想口号变成了“never stand still”中文就是永不止步的意思。
联想LOGO变化代表什么?
联想logo的变化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变化,其实这代表着联想开始着移动化战略转型。后来收购moto,及现在的lenovo手机,这就是联想向移动产品领域发力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