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的发展历史
1984年,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自1997年起联想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自1997年起,联想一直蝉联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占中国个人电脑市场超过三成份额。
1994年,联想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迈上发展的新台阶。
2003年4月,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启用集团新标识Lenovo,用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标识Legend,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在国内,联想将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则单独使用英文标识。“Lenovo”是个混成词,“Le”来自“Legend”。“novo”是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nova)”而来。
2004年,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迈出了国际化最重要的一步,这两家有着相同梦想的公司在联想的名下携起手来,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
截止到2013年,联想集团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罗利市三角研究园总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新加坡三处设立总部。
2014年1月23日下午联想集团宣布,以23亿美元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双方签订的协议显示,此次收购价格包含20.7亿美元现金和向IBM定向发行的1.82亿股联想集团股票。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联想集团首次上榜,排名第499位,年收入167.88亿美元。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2012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联想集团再次上榜,排名第370位,年收入295.744亿美元,利润4.73亿美元。2013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联想集团排名大幅提升,从2012年的第370名上升至第329名。联想集团的营业额达340亿美元,已超越部分国际知名的品牌企业。
2013年荣获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焦点中国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品牌500强、全球企业第329强。 1984: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IBM推出首款便携式电脑-重30磅的IBM Portable PC。
1985:推出第一款具有联想功能的汉卡产品联想式汉卡,联想这一品牌名称由此而来。
1986:IBM推出最小的全功能个人电脑-重量小于13磅的PC Convertible。
1987:联想成功推出联想式汉卡。IBM推出 Personal System/2(PS/2)个人电脑系列。
1988:联想式汉卡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香港联想成立。
1989:北京联想集团公司成立。 1990:首台联想微机投放市场。联想由一个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转变成为拥有自己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联想系列微机通过鉴定和国家火炬计划验收。
1992:联想推出家用电脑概念,联想1+1家用电脑投入国内市场。IBM推出 ThinkPad,这是业界首款笔记本电脑,拥有10.4英寸的TFT显示屏和红点(TrackPoint)定点设备。
1993:联想进入奔腾时代,推出中国第一台586个人电脑。IBM个人电脑部成立。
1994: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联想微机部正式成立。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755CD。
1995:联想推出第一台联想服务器。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蝴蝶键盘。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由佛罗里达州的波克镇迁至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
1996:联想首次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位。联想笔记本问世。
1997:联想与微软签订知识产权协议。联想 MFC激光一体机问世。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台带有DV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770。
1998:第一百万台联想电脑诞生。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出席典礼,并将这台电脑收为英特尔博物馆的馆藏。
第一间联想专卖店在北京落成,自此联想开始建立起其庞大的专卖店体系。联想推出幸福之家软件,并预置于每台联想家用电脑上,使得联想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到14.4%。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首个带ThinkLight键盘灯的笔记本电脑,ThinkLight是一盏能在昏暗工作环境中(比如在飞机上)照亮键盘的小灯。
1999:联想成为亚太市场顶级电脑商,在全国电子百强中名列第一。联想发布具有一键上网功能的互联网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款迷你型笔记本电脑,重量不足3磅,拥有标准端口和一个95%全尺寸大小的键盘。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宣布退出零售业务。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部嵌入安全芯片的个人电脑。
2000:联想股价急剧增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进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香港旗舰型的高科技股。联想跻身全球十强最佳管理电脑厂商。联想被世界多个投资者关系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公司”。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发售第一千万台 ThinkPad笔记本电脑。 2001:杨元庆出任联想总裁兼CEO。联想首次推出具有丰富数码应用的个人电脑产品。嵌入安全芯片的IBM笔记本电脑成为业界第一台通过可信赖运算平台联盟(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认证的笔记本电脑。可信赖运算平台联盟是一个制定数据安全标准的业界组织。
2002:联想举办首次联想技术创新大会(Legend World 2002),联想推出关联应用技术战略。联想深腾1800(DeepComp 1800)高性能计算机问世。这是中国首款具有1000 GFLOP/s(每秒浮点操作次数)的电脑,也是中国运算速度最快的民用电脑,在全球前500名运算最快的电脑中名列第43位。联想成立手机业务合资企业,宣布进军手机业务领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内最早的数据自动恢复技术- ImageUltra映像管理和Rapid Restore快速恢复。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宣布与 Sanmina-SCI达成的台式电脑外包协议。
2003:联想宣布使用新标识Lenovo为进军海外市场做准备。基于关联应用技术理念,在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联想携手众多中国著名公司成立IGRS工作组,以推动制定产业相关标准。联想启动2003联想科技巡展,推广联想的创新技术及理念。联想成功研发出深腾6800高性能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位居第14位。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部持久电池寿命长达11小时的笔记本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建立ThinkCentre台式电脑生产线。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带有主动硬盘保护系统(Active Protection System)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业界第一款具有安全气囊式硬盘和数据保护功能的笔记本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发售第两千万台 ThinkPad笔记本电脑。
2004:联想成为第一家中国企业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
2005年8月10日,联想集团公布2005年第一季度业绩,期内实现纯利3.57亿港元,是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首次计入该业务的季度财务报告。
2006年1月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再次体现了联想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明显技术优势。
2006年2月都灵冬奥会开幕,联想为都灵冬奥会提供了5000台台式电脑、近600台笔记本、近400台服务器、600台桌面打印机以及技术支持,并派出了100多人的联想工程师服务团队,以零故障的优异表现,成功支持都灵冬奥会,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联想第一次在海外大规模发布Lenovo品牌的PC产品,标志着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打造Lenovo国际品牌的行动迈入新的阶段。
2006年3月联想以全票通过正式加入国际可信计算标准组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成为TCG组织核心成员(TCG Promoter)。TCG可信计算技术代表未来IT技术发展趋势,成为核心成员就能对未来IT产业产生影响力。
2006年8月联想推出了两款面向中国大客户市场的商用台式电脑新品——新开天、新启天,联想新开天正式成为首款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台式电脑。在本次发布会上,联想集团和北京奥组委举行了隆重的“首款奥运机型”赠机仪式,将首台新开天电脑赠送给北京奥组委。
2006年10月联想与NBA(美国职业篮球协会)宣布结成长期的全球性市场合作伙伴关系,并同时启动投资上亿的联想扬天“明日巨星计划”。
2006年12月联想宣布从即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实施电脑免费回收服务,提供免费回收服务的电脑产品包括Lenovo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服务器、ThinkPad笔记本电脑及ThinkCentre台式电脑。
2007年2月联想签约成为AT&T威廉姆斯车队车队顶级赞助商,联想PC技术全面支持整个车队从赛车点火到比赛再到库存管理的全部系统。与此同时,联想标识出现在威廉姆斯赛车,以及全球各站赛场的显著位置。
2007年4月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联合宣布联想集团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同时,由联想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方案,历经北京奥组委三轮遴选,在全球388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联想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国的奥运会火炬接力合作伙伴。
2007年8月联想发布“新农村战略”,在未来三年把信息科技产品带进中国10万个行政村,影响和带动30万个行政村,让300万以上的农户能够用得起,用得好电子信息产品。
2008年1月联想集团宣布首次在全球推出IdeaPad笔记本和IdeaCentre台式电脑系列产品,并宣布进军全球消费PC市场。
2008年3月联想在北京发布了13英寸全功能超轻薄的笔记本ThinkPad X300,作为全球同类产品中最轻盈,功能最齐全的产品,联想在ThinkPad X300上集成了数十项业界最先进的技术,其最薄之处仅为18.6毫米,最轻重量仅为1.33kg。
英国《金融时报》在北京发布了“第二届‘FT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联想荣登榜首,国际化成果再次获得外界高度评价。
2008年5月联想为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600余名员工自发献血,全球员工自发捐款500万元。
2009年2月联想集团董事会宣布调整公司管理层,以加强公司实现长期全球战略的能力。柳传志重新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元庆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
2009年9月联想公司今天发布了Windows®; 7联想“EE”认证。“EE”认证是联想与微软之间在技术设计和产品研发方面密切合作的成果,旨在为用户打造集软硬件于一体的技术应用优化平台。
2009年11月联想向由弘毅投资为首的一些投资者收购联想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联想移动”)的所有权益。此次收购标志着联想将全面进军高速增长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
2010年1月联想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发布移动互联网战略,并推出其第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智能本Skylight、智能手机乐phone和全新创意的双模笔记本电脑ideapad U1。其中联想ideapad U1双模笔记本电脑荣获CNET颁发的电脑和硬件类“CES最佳产品奖”。
2010年4月联想在北京举行了移动互联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宣布在中国正式启动移动互联战略,并推出乐Phone、Skylight、ideapad U160等移动互联终端。
2010年5月联想集团和中国联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精彩在沃,乐自由我”的战略合作暨乐Phone上市启动仪式。9月28日,中国电信与联想集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翼’起3G,乐自由我”的战略合作暨新一代天翼乐Phone上市启动仪式。
2010年11月联想集团以“移动互联”、“一体台式机”和“云计算”三大主题产品和技术,亮相第十二届高交会。
2011年1月6日,联想集团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向全球首次推出了平板电脑乐Pad,并宣布其将于2011年第一季度在中国上市。
2011年1月18日,联想集团宣布成立新的业务集团——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简称MIDH),职责为研发移动互联网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包含云计算、智能电视、数字家庭等品类的终端。
2011年6月9日,由全球知名杂志《福布斯》联手国际信誉研究院(Reputation Institute)评选出的“2011年全球最具声望企业排行榜”100强榜单揭晓。联想集团首次入选该排行榜,在国内上榜企业中排名第一。
2011年7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再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联想在《财富》杂志2011全球最大的公司榜单中位列第449位,这是继2008年首次入榜以后,联想再度跻身《财富》杂志的这一年度榜单。
2011年8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对德国Medion公司的收购取得重大成果,已完成与Medion第一大股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erd Brachmann之间的购股协议。
2011年10月13日,国际著名的市场研究公司IDC今日发布初步统计数据表明,联想出货量已经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2大PC厂商。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其创始人柳传志卸任董事长一职,将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CEO杨元庆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
2012年1月9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2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联想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智能电视ideatv K91,一体台式机ideacentre A720,混合架构笔记本电脑ideapad Yoga等20余款创新产品。这些产品横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智能电视四大个人互联终端品类,并开创了多项全球第一。
2012年5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举行发布会,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首批K系列的四款智能电视。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智能电视的正式上市,标志着联想PC+战略四屏产品布局的完成。
2012年7月7日,在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联想集团的排名提升了80位至第370位。
2012年8月1日,联想集团与EMC此次合作将不仅提高联想在行业标准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解决方案,领域的地位,而且也将显著扩大EMC在中国市场及其他重要高增长市场的业务覆盖。
2012年10月11日,联想电脑销量居世界第一。
2013年1月5日,联想宣布新的组织结构,建立两个新的端到端业务集团:Lenovo业务集团、Think业务集团。
2014年7月24日,联想集团在京推出联想互联网创业平台NBD(New Business Development),并发布了该平台“孵化”的首批三个创新产品:智能眼镜、智能空气净化器和智能路由器。
2014年9月29日,联想宣布已完成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
2015年02月21日,联想推出Superfish自动删除工具。
2015年4月15日,联想发布了新版logo,以及新的口号“never stand still”(永不止步)。
启天4650装win10
启天4650装win10(启天m425装win10)故事要从一个月前说起:前一阵儿因持续封控,单位员工都在家办公,财务老大的家里需要台存储扩展性好的台式机,方便移植整个财务系统和数据,所以我们采购了联想启天M450C小型商用台式机——毕竟疫情在家,只能依靠官方服务,联想服务好,商用机服务就更好了,有专属客服,且性能也不错,处理器是最新的12代酷睿i5 12500(6核12线程)。
而马上就要到新的一年了,部分“政教采购”也开始逐步做规划了;而在持续、特殊的大环境下,大家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这也催生了新的IT设备需求。总之,最近读者购机咨询中,“采购需求”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而其中恰巧有两拨读者咨询了联想启天商用台式机的平台选择问题。在我们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英特尔平台享有绝对的兼容性和可靠性优势;且之前我们做的大量对比测试早已证明英特尔平台对如今流行的图像编辑、视频编辑和主流办公应用支持得更好;AMD锐龙平台唯一优势是功耗,但台式机领域并不太重要(笔记本你日常应用少个几瓦功耗,续航还可以长点,但台式机不存在续航)。
不过读者表示,AMD平台有8核16线程的R7 5800H款(移动处理器进入台式机;另外,启天台式机目前没有更新的AMD处理器,不知何故,所以最新的就是R7 5800H了),性能可能更强,所以希望我们能对比一下,尤其是实际应用的对比。所以我们想:反正也买了一台了,那就比比呗!就再买了台R7 5800H的启天540C(注意两个机器模具相同,但型号有区别,这一点不同于家用机),来波细致的对比!
TIPS:咱们之前做过很多次商用笔记本的PK,而台式机的对比还不多,所以这次大家也要仔细看,能Get到不少新知识!
对比机型:
启天M540C AMD R7 5800H款
启天M450C英特尔i5 12500款
对比原因/原则:读者指定+价格相近的新平台机型
采购对比:
R7 5800H款购买麻烦且无现货
之前我们做过多次商用笔记本的不同平台对比,但尚未对比过采购环节,因为笔记本在电商平台上都能直接买到,大不了有时候AMD款京东自营没有,需要在淘宝或拼多多平台购买。
但这次启天台式机的采购,让我有些意外:
●AMD平台M540C的R7 5800H款,别说京东自营,全部电商平台都无货(包括天猫、淘宝、拼多多、京东),只有联想官网有个链接,还无法直接购买,需要联系联想的销售代表,沟通好配置、价格,走“公司采购流程”,最后签订了采购合同、双方盖章、对公转账,才能发货——而且,是依据订单生产,还要等。
由于疫情原因,联想的武汉工厂还暂不能生产,最后是从异地调货到重庆的翰林汇(大代理),并通过翰林汇按照订单修改配置后完成的。总体耗时半个月,且发票至今未到(已经有20多天了)。
●英特尔平台M450C在京东自营平台就有,2分钟就买了,联想发货,很快就到了,特别方便,且随后增值税专票也寄到了。
其实以上情况已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商用采购其实还是英特尔的天下,AMD感觉还是小众(电商平台只有锐龙4000的启天台式机销售,都没有锐龙5000;而联想自己的现货和配置也不多)。
配置价格对比:
R7 5800H款硬盘少一个反而贵不少
在配置和价格层面,这次也让我有些意外,因为AMD款反而更贵了!来看看下表▼。
前面提到了,虽然型号名不同,但实则是同一款机型的不同平台决定的——商用机的命名规则不同于家用机(家用机往往是一样的名字,然后分AMD版和英特尔版)。
而有趣的是,R7 5800H款启天的价格要贵不少——最初我们在联想官网看到的报价高达5500元+,询价后,联想的商用销售代表主动把价格降到了4650元——但依然比英特尔款贵600多元,且在存储上还少个1TB HDD(机械硬盘)。可能是因为R7 5800H为8核16线程处理器,按照联想的官方定位,其档次要比6核12线程的i5 12500高。
知识加油站:商用机的配置可定制体现在方方面面,相当灵活
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采购过程中遇到的“改配”情况:英特尔款的操作系统默认是在1TB HDD上,联想得到订单后主动联系我,告知我将系统转移到了512GB SSD上;而前面也提到了AMD款是通过翰林汇“改配置”变成我们需要的配置的。另外,采购时,用户可以对内存的单双通道进行选择(单根16GB,还是2根8GB);可以对机器的接口进行变更,比如添加PS/2(传统键鼠)接口、并口和串口(很多老外设要用);又比如添加无线网卡等。总之一句话:商用电脑的配置、接口、功能可定制性超强!这一点是家用电脑无法企及的。
▲先说个配置上的问题,两款启天的SSD规格大相径庭:R7 5800H款仅支持PCIe3.0规格的SSD,而i5 12500款却搭载的是PCIe4.0×4的疾速SSD(其实i5 12500处理器本身已支持到PCIe5.0了),速度快很多。另外,就即便是PCIe3.0 SSD,AMD款启天的速度也不算快,只是考虑到AMD款改过配,我们无法完全确认“本来的配置是什么”,所以这里暂且不下定论。
处理器功率输出都不错,
但锐龙款内部温度高
在进行全面的应用性能对比前,先介绍一下两台电脑的处理器和功率释放情况:
▲AMD款的处理器是8核16线程的R7 5800H,7nm制程,高负载初期几秒爆发功率64W,但很快降到53W左右,并一直保持在52W~53W,全核频率4.01GHz左右。不过,这颗处理器的内部积热很快(这是AMD移动标压处理器的一个常见问题),温度迅速冲上了90℃,在室温仅13℃的环境下,拷机30分钟后,处理器内部温度有95.3℃。当然了,风扇转速并不高,所以该机依然安静,只是高负载下这样的温度让人有些小吃惊——毕竟是台式机。
▲英特尔款这边,i5 12500的输出功率最初是65W,然后缓降到62W左右保持稳定,全核频率4.1GHz左右,同时内部温度非常低,考了33分钟的机,处理器内部温度也就72℃——注意,两台电脑都相当安静,并不是“i5 12500款风扇转速高”才凉爽的。
总体来说,两款处理器的功率输出不算低,且频率都保持得较高,不会对CPU部分和集成GPU部分带来明显的性能掣肘。
当然,一个是8核16线程,一个是6核12线程,如果要拼“多核渲染性能”,那么R7 5800H款会更有优势。但启天毕竟是用于政教采购的商用台式机,并不是用于渲染这类“设计专业应用”的,在这里,我们就不跑Cinebench基准了(因为它考察的就是多核渲染性能)。进而,我们直接用“商用电脑会涉及到的实际应用”来进行测试和比较。
三大类别实际应用对比
Tips:所有测试皆采用“高性能”电源模式。
PART1:Office办公和网页应用对比
●最具代表性的应用:PCMark 10应用程序对比(Office三件套+网页应用)
第一个测试,我们采用了商用电脑最重要也是最主流的应用:Office办公和网页应用。测试软件为“PCMark10应用程序”,它正好就对应以上项目:Office三件套(Word、Excel、PowerPoint)办公,其中Word和Excel有轻重两种负载涉及。网页应用采用Windows自带的Edge浏览器,项目有网页浏览、在线地图、在线购物、在线视频观看等。
▲PCMark10应用程序得分对比,R7 5800H款13684分,i5 12500款16147分,后者得分领先18%。具体看子项目,英特尔平台也是全面领先,其中领先幅度最大的是Excel应用,领先幅度高达24%。
知识加油站:PCMark10成绩界面中的曲线是干嘛的?
很多发烧友都咨询过我“PCMark10成绩界面下部的各种曲线有啥意义?”借这个机会解答一下。
答案是:“CPU时钟频率、GPU核心时钟……CPU负载”等项目是作为测试过程中的动态监控存在的。举个例:比如i5 12500款启天,我们将电源模式改为“平衡”来跑PCMark10应用程序,得分会略微降低——但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的监控曲线就侧面解释了原因。先看前面两组测试成绩图▲,在“高性能”电源模式下,CPU中的部分核心几乎都维持在最高睿频状态(4.4GHz、4.5GHz)来运行——不管有没有负载。而更改为“平衡”模式后,CPU的频率在测试过程中是不断爆发和降低的▼,在1GHz~4.5GHz这个巨大的范围内不停波动——有负载时瞬间爆发,没负载时马上降低,目的是为了“节能”。而这种波动的响应虽然极快(ms级),但依然会对性能造成些许影响——至少达不到最佳性能。总体而言,这个监控曲线对做深度分析有一定帮助。
●Procyon办公室生产力(Office四件套)
为了在这个“最主流应用”环节的PK上更公正公平,我们还引入了UL Procyon的“办公室生产力”项目。它是完全的Office应用,除了“三件套”外,还引入了Outlook邮件应用。
▲Procyon办公室生产力的负载情况较PCMark10应用程序测试更重,总分是5833 vs 8085,i5 12500款领先高达39%,其中Excel领先32%,PowerPoint效率高33%,Outlook高出36%,而Word的领先幅度则高达53%,非常夸张!
●CrossMark日常应用综合
最后我们还引入了跨平台的日常应用综合测试软件CrossMark(专业版)。它将各种日常应用以后台形式进行测试并最终给出总分和三大子项得分。
▲总分1432 vs 1779,依然是i5 12500款领先,幅度为24%。具体的子项就不赘述了,总之,在办公和日常的网页应用领域,i5 12500款启天大获全胜。
PART2:视频编辑效率对比
如今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必然也都有各种各样的视频制作需求(内需、外需),而功率释放还算不错的启天商用台式机,应付视频转码和常见的FHD级别轻量级视频剪辑是没太大问题的。而这两类应用,都会引入GPU加速,甚至可以由GPU主导计算,对处理器的综合负载(处理器包含CPU+集成的GPU)会高得多(相对办公而言)。
熟悉笔记本电脑的朋友都知道:英特尔移动处理器的Iris Xe集成GPU在视频转码和视频剪辑上,参与度比锐龙的集成GPU高,所以效率更高——但这里的变数是:i5 12500是桌面处理器,其集成GPU仅为32EU的UHD Graphics 770,比Iris Xe弱很多,所以,这轮较量会是谁的效率更高呢?
●Media Encoder视频转码
大家非常熟悉的Me转码测试,4K@30fps的《烤鸭》转换为FHD@24fps。正是由于前面提到的“集成显卡较弱”问题,测试后,我们发现两台启天都是采用CPU方案(仅Mercury Playback Engine软件),由CPU主导计算,GPU辅助加速,这样效率才最高。
▲而测试的耗时差距非常大,R7 5800H款耗时2分35秒,i5 12500款仅用时1分35秒,后者少耗时高达38%。而通过任务管理器我们的确可以观察到R7 5800H的集成GPU转码参与度的确很低,而i5 12500的集成GPU虽然性能不高,但转码参与度要高得多——这也是英特尔平台的视频转码环节一直保有优势的重要原因。
●Premiere Pro轻量级视频剪辑
我们从一场落地活动的上百个镜头素材中,挑选出几十个,剪辑为一个2分38秒的视频,不加其他特效,看导出效率谁高。
▲Pr视频剪辑的导出环节,依然是英特尔i5 12500款启天的效率高得多,29秒vs 46秒,少耗时37%!
还有个有趣的细节是:AMD这边,不同方案的效率有明显差异,GPU主导的OpenCL方案效率高,46秒;而CPU主导的方案则需要61秒。但英特尔这边,由于与Adobe的双向优化非常到位,所以无论你选择OpenCL方案还是CPU方案,效率都同样高,都是CPU满载+GPU高负载,等同于CPU和GPU同时“踩满油门在干活儿”——效率自然高得多。
视频编辑环节,英特尔i5 12500款再度完胜!
PART3:照片/图片编辑效率对比
相对于视频编辑,照片和图片的编辑在日常工作中的频繁程度会更高:Word文档中需要照片/图片素材;PPT里面更需要;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视频中,其实也使用了大量照片和图片素材——所以,照片/图片的编辑也是重要的日常应用。
●Procyon照片编辑(Ps照片特效处理和Lr照片批处理)
UL Procyon专业版中的照片编辑包含Photoshop的照片特效处理,以及Lightroom的照片批量处理(包含尺寸、色彩、对比度等的调整,以及人脸识别)。而从测试中的CPU和GPU负载过程来看▼,Ps部分对GPU有较多需求,而Lr部分则主要是CPU负载。两者结合,可以非常客观地考验处理器的综合性能。
▲Procyon测试过程中的负载情况说明(注意,为了体现真实的应用负载需求,这里将电源模式暂设置为“平衡”,来避免CPU始终保持在高睿频上)。
▲Procyon照片编辑项目的综合得分是6076 vs 6581,酷睿i5 12500款得分高出8%!而当我们看两个子项时会发现,Ps照片特效处理(图像修饰分数)环节,得分差距相对小,主要原因是锐龙R7 5800H的集显性能略强一丢丢,稍微追回了一点差距。而在Lr环节,CPU的需求更高,这时锐龙R7 5800H的CPU实际应用性能差距就暴露出来了,落后i5 12500的比例为12%。
●Gigapixel AI照片放大和细节重塑
这也是在商用电脑对比中多次用到的项目,通过Gigapixel AI,可将分辨率不够高的图片放大到最多6倍并进行细节重塑(通过AI算法),从而达到高分辨率、高精度需求——实际上,这种“图片精度不够”的问题,在各种领域都时有遇到;即便是清晰的图片,也可通过Gigapixel AI达到商业级超清水平。
通过之前的测试,我们已知道这两年AMD在AI图像方面奋起直追,与英特尔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加之这次i5 12500处理器的集显规格较低(Gigapixel AI主要利用集显的OpenCL加速来提升效率),所以,让我们看看AMD能否扳回一城:
▲我们将一张2300分辨率的旧金山艺术宫的照片放大一倍,这次,R7 5800H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以2秒的微弱优势(36秒vs 38秒)获胜——这也是这次应用对比中锐龙款启天唯一获胜的项目。但如果英特尔这端是12代酷睿H移动处理器,那无论R7 5800H还是R7 6800H都会被轻松碾压^__#。
在照片编辑这个环节,我们就当R7 5800H和i5 12500打成平手吧!
对比结论
最后说说新款启天商用台式机全面对比的结论:英特尔酷睿i5 12500款在商用电脑的常见应用PK上几乎全胜,明显更强;与此同时,它的配置还更高(多1TB HDD),价格还明显便宜;更重要的是,它是属于“备有现货”的机型,采购方便简单且高效。所以,选择的结论也相当明确:相较于锐龙R7 5800H款,酷睿i5 12500款毫无疑问是更好选择,也应该是必然选择!
最后聊两点用户可能没想到的“隐含信息”
在谈完这两台电脑的对比后,我还想简单说点延展性话题:
AMD采用移动锐龙H处理器平台,意味着处理器和主板是整合在一起的,这就会导致处理器的选择面减少(从生产制造和成本环节解释起来有些复杂,但实际情况各位也看到了:零售市场中都找不到这个配置);另外,假设用了几年后,主板出现了点问题(这种问题不一定是“主板烧了、重要零件坏了”这种严重情况,有可能就是某个接口被扯松了导致脱焊,这相对常见),按照商用电脑要“保证用户业务连续性”的指导思想,通常且高效的售后处理方式不是让客户送修电脑进行电路级维修,而是直接给客户更换同类型主板——而在这种模式下,处理器和主板整合在一起,显然会增加PC厂商的维护成本——而这种成本实际上是要转嫁给用户的,所以该机的价格贵,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怎么样?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也增加了不少知识吧^__^。
联想小主机电脑配置推荐
联想m73迷你主机参数?
联想m73迷你主机配置:联想m73迷你主机采用锐龙R9-5900X处理器,采用全新的Zen3构架,12核心24线程,32GBDDR4双通道高频内存,1TBSSD固态硬盘,显卡则搭载AMDRadeonRX6800XT独立显卡,无论是大型游戏还是创意设计场景,都可轻松驾驭。
外观上,联想m73迷你主机6L机箱全景侧透,5vARGB灯效。简约设计,笔直的线条,加上“星环Y”灯效,是全新LEGION家族设计语言。
2011年启天e590s小主机配置?
2011年启天e590s主机参数:启天e590s主机搭载赛扬J4125处理器,四核四线程,主频2.0GHz,主板集成4个英特尔(IntelI225-V)2500兆以太网电接口,采用Intel10M-2500M以太网控制器,网卡总线采用PCI-E接口、上机实测试流量超过2500M/S。
启天e590s主机内存支持DDR4版本协议,支持一个2.5英寸mSATA固态硬盘,1个MINIPCI接口USB通道,支持加装4G模块,整机无风扇设计,机箱被动散热,支持爱快、PVE、ESXi、PFSense等。
联想小主机哪款性价比高?
联想天逸510SMini台式机。
这款联想天逸510S迷你电脑主机采用的是i5-1040016G512GSSD,而且颜值也是比较高大上。16GB内存、512GB固态硬盘足够我们的设计和工作站。
联想m73迷你主机怎么配?
m73配什么cpu,应该配四核四线程的处理器,因为这样才可以发挥出处理器的性能
大家,联想小机箱台式电脑哪款好?
联想(Lenovo)天逸510SMini台式机。
联想(Lenovo)天逸510SMini台式机仅1L的超小尺寸设计,摆放自由携带轻松,灰色仿绒磨砂纹理外壳也精巧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