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商标侵权(个体户被诉商标侵权)

admin 电脑硬件 10

联想商标侵权纠纷问题,急

不赔偿是不可能的,对方既然已经起诉了,肯定对招牌什么的已经拍照取证或者对你的无权销售行为进行公证了,侵权行为既然已经存在,就是赔多赔少的问题了。你的销售数量,金额什么的对方肯定不清楚,5万只是根据你门店规模大致确定的,实际赔多少还是法官说了算,如果你觉得冤,可以在出庭应诉时提交自己的进货单和出售记录,表明自己开店以来其实没什么销量,对方索赔金额过高,请求法院驳回,当然,最重要的是立刻主动拆除包含侵权商标字样的招牌和门头,否则人家都已经告你了,你的侵权行为居然还在继续,还想少赔钱,法官会少判才怪。

联想商标侵权(个体户被诉商标侵权)-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对你有帮助的话请采纳并给分哦。

商标侵权事件

有没有商标侵权事件的分析?小编把整理好的商标侵权事件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UCDOS诉UC浏览器侵权

2012年,UCDOS诉UC浏览器侵权被判败诉,法院为何认为UC浏览器未侵犯UCDOS享有的UC商标专用权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有哪些?

案情简介:

中科希望公司于1997年在第42类“计算机编程及相关服务”上注册了“UC”商标,此后在“UCDOS”系列软件开发工具包以及与他人订立的软件销售合同中使用“UC”商标。优视公司则享有第9类“已录制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等以及第38类“电视广播、提供全球计算机网络用户接入服务(服务商)、提供数据库接入服务”等范围享有“UC”商标专用权。

中科希望公司认为优视公司提供的“UC浏览器”等网站产品、用户移动终端“UC浏览器”所提供的软件升级服务、软件备份恢复服务、UC客户中心提供的软件咨询服务以及包括U点、UC皮肤、手机阅读等增值服务中所使用的“UC”字样,侵犯了其享有的UC商标专用权。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中科希望公司与优视公司享有各自类别的UC商标专用权。中科希望公司提出的优视公司对“UC”字样的使用行为,或者将“UC”与“浏览器”等中文字结合使用,属于对自身业务或产品的描述性使用,非商标意义上的使用行为,或者仅使用“U”,与“UC”无关,或者无证据显示如何使用“UC”标识。并且,中科希望公司与优视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不仅从服务目的、内容、方式、对象等方面均不相同,相关公众对二者提供的服务也不会存在关联性联想,造成混淆。法院据此驳回了中科希望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律师解析:

法院判决中科希望公司败诉的法律依据主要是:

1、《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商标的使用,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百度在线告百度烤肉商标侵权

深圳人熟悉的“百度烤肉”和知名的IT公司百度在线有什么关系?这个曾引发很多人好奇的问题最终让百度在线憋不住了。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在线”)诉称:近年来,百度在线公司发现国内多个城市均开设有数量不等的名为“百度”的烤肉店。经过调查发现,这些烤肉店属于深圳市亿百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百度”),是其加盟店。而亿百度及其加盟店都使用了包含“百度”文字的字号,在其招牌、菜单和经营场所的装潢上,也使用了“百度烤肉”的文字标识,并存在突出使用“百度”文字标识的行为。

百度在线认为,深圳亿百度公司的行为误导了公众,侵犯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将深圳亿百度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孙璐明、深圳市名家百度烤肉店及该店投资人宋玉霞一起告上法庭,要求四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商标权,在媒体上发表声明消除影响,并共同赔偿百度在线公司经济损失1104.24万元,为制止侵权支出的费用4万元,并判令四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百度烤肉的律师认为,深圳亿百度公司注册的百度商标是第43类,属于餐饮业的商标,这和百度在线公司注册的第42类百度商标并不属于同一类别,因此不构成商标侵权。而且百度烤肉也曾于五六年前花5000元在百度在线做过推广,那时百度在线公司就已经明知百度烤肉的存在,却没有及时对商标权提出异议,现在已经超过诉讼时效。

不属同一类算不算侵权

根据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构成侵犯商标权行为: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相同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可能造成混淆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与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与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加工、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或者经营场地等便利条件的;

(七)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作突出其标识作用的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八)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九)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宣传或者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十)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品类中使用与他人相同或相近的商标,一般不属于侵权行为。但是,如果对方的商标属于驰名商标,即使相同或相近的商标用于其他品类,只要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也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商标侵权事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十大商标侵权案例 商标侵权事件 国内外知名商标侵权纠纷案

案情:随着贵阳老干妈声名鹊起后,各地假冒、仿冒者蜂拥而至,其中“湖南老干妈”最为知名,不仅商标名称相似,连产品包装都与贵阳老干妈极为相似。2000年,贵阳老干妈将湖南老干妈告上京城法庭,请求法院判定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40万元。

结果:经过几轮判决后,北京市高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定湖南老干妈立刻停止在风味豆豉产品上使用“老干妈”商品名称;停止使用与贵阳老干妈风味豆豉瓶贴近似的瓶贴;赔偿贵阳老干妈经济损失40万元等。

案情:2000年,广药集团授权香港鸿道集团使用“王老吉”商标。2003年,王老吉大火,商标价值猛增。随着香港鸿道集团主席向广药集团副董事长行贿事件爆发后,广药集团向法庭申诉由广药集团副董事长签署的补充协议无效,申请收回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

结果:在一系列争议之后,香港鸿道被迫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把产品商标名称变更为“加多宝”。之后的近十年时间,王老吉和加多宝在广告、配方、宣传语等方面多次诉诸公堂,双方都遭受了一定损失。

案情:2003年3月,奇瑞QQ轿车问世,在此之前奇瑞公司向商标局申请注册了“QQ”商标,指定使用在国际分类第12类中的大客车、电动车辆、小汽车、汽车等商品上。商标公告期间,因与自家旗下商标名称相似,腾讯公司提出异议,并就此与奇瑞展开了“QQ”商标争夺战。

结果:最终商标委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令撤销腾讯公司在汽车等商品上的“QQ”注册商标,这场持续了11年的商标大战最终有了结果,奇瑞大获全胜,而腾讯彻底输了。

案情:2017年,欧派家居起诉江山欧派注册的“欧派门业”商标侵权,希望夺回门业领域的“欧派”商标。由于江山欧派申请“欧派木门”商标时两家公司都名声不显,不存在故意蹭热度的行为,因此法院驳回了欧派家居的上诉,判定江山欧派持有的“欧派木门”商标合理,欧派家居败诉。

案情:2010年,当特斯拉公司开始拓展中国市场时,才突然发现“TESLA”商标早已在几年前被广州商人占宝生注册成功。随后双方开始了商标纠纷,特斯拉公司向商标局请求撤销该商标,而占宝生则向北京市三中院提起侵害商标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特斯拉立刻停止销售“TESLA”牌电动车。

结果:经过多年交涉,特斯拉公司最终与占宝生私下达成共识,占宝生放弃使用“TESLA”等商标权益,而特斯拉给予一定补偿。达成共识后,“TESLA”商标宣告无效行政案件等一系列案件也都得到解决。

案情:2012年,NBA知名球星迈克尔·乔丹指控乔丹体育的商标侵犯其姓名权。经过多轮判决,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判定乔丹公司注册的“乔丹”商标损害迈克尔·乔丹在先姓名权,违反商标法,商标归属需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裁定。同时也认定了拼音商标“QIAODAN”及“qiaodan”未损害乔丹姓名权。

案情:1999年,海信集团注册使用的“HiSense”商标刚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该商标就被西门子悄悄在德国抢先注册,并开始以该商标销售家电产品。这使得海信集团失去了在欧洲地区的商标权益,于是海信集团也开展反击,在中国境内注册申请西门子的所有商标。

结果:经过多年的私下谈判,2005年海信集团与西门子共同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已经达成和解,西门子同意将德国及欧盟等所有地区注册的“HiSense”商标一并转给海信集团,海信集团也撤销了有关西门子的商标注册申请。

案情:2002年,中国高通起诉美国高通在其官网推广和销售“高通”商标处理器及芯片产品。法院从功能、用途、生产部门、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等分析,两家公司对“高通”字号的使用应属巧合。因此即使中国高通注册商标在先,但其知名度不足以让不同领域的美国高通有义务避让对相同字号“高通”商标的注册与使用。

案情:2001年,当联想开始全球化步伐时,却发现联想的英文商标“Legend”早已就被国外100多家公司抢先注册,涵盖了娱乐、汽车等领域。由于“Legend”属于一个常见并完整的单词,因此联想集团想要在这么多的国家一一维权,难度非常大。

结果:最终联想集团放弃了沿用19年,价值200亿元的商标“Legend”,启用新商标“Lenovo”(创新之意)。改名后,联想集团的商标意识得到增强,为了防止域名抢注,联想如今提供了全方位的商标保护。

案情:2001年,当正版Supreme开始拓展中国市场时,却发现其英文商标“Supreme”早已被多个国外品牌抢先注册。其中一个最知名的山寨品牌叫Supreme Italia,这个品牌不仅在上海开了首家Supreme店,还以“Supreme”的名头与三星合作,使正版Supreme不得不在各国起诉Supreme Italia。

结果:经过多年的维权,正版Supreme在大部分国家都取得了胜利,比如米兰法院没收Supreme Italia仿冒商品,关停其品牌官网,伦敦法院判定Supreme Italia的创始人父子犯有欺诈罪,公司被处以750万英镑的罚款。

标签: 侵权 商标 个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