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为什么收购IBM服务器
很高兴为您解答:
联想电脑并购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生产商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消息引起世界哗然,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对双方都有利,创造双赢。相对于一般大众的惊奇,科技人士多半肯定这笔交易对两家公司所造成的双赢局面,不但可以让市场百分之百专注于中国联想电脑获得进军全球的渠道,也让IBM摆脱个人电脑业务的赔钱梦魇。
1著名业界人士的想法
龙脉创投公司董事长赵光斗认为,经营品牌的最终目的是赚钱,IBM撑着赔钱的个人电脑品牌已经撑得太久了。他说,IBM卖掉个人电脑业务不仅可以让损益表的亏损减少,把握时机把不值钱的个人电脑品牌,换成一家将有更高成长的个人电脑公司之部分持股,怎么不是个好投资呢!
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旧金山分会方玉山解读说,IBM的个人电脑销售业务已经不行,需要放弃,应集中火力在对企业界提供技术软体服务与服务器业务上。联想是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接掌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可以发挥专长,有利联想进入世界市场,此交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南方证券香港公司分析人士刘念怀表示,从2001年开始,联想开始面临国内PC市场的逐渐饱和、传统的PC业务增长缓慢、国内外PC品牌的竞争激烈、国际市场销售不甚理想等诸多困境。因此此次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从而获得相应的品牌、销售渠道、人才和专利技术,使联想公司在国际化的进程上实现跃进,对公司的管理者而言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选择
2事件产生的效应 1、(可能)最大的直接获益者:联想。通过这次购并,联想发展历程的努力缩短了整整一代人。从30亿美元,一下子进入100多亿美元,一下子跻身全球IT巨头的行列,而且联想换标和赞助奥运的几大举措效应负面转为正面。一举多得,而且间接效应价值将远远超越直接购并耗费的成本。一流的产品、技术、品牌、市场、渠道、管理等直接获得,完全物有所值。这是一次巨大的升华。 2、最大的间接受益者:整个中国IT产业。往往是少数企业的崛起,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和国家的崛起。三星等公司带动了韩国产业,Infosys等带动了印度的软件业崛起。联想以及华为的全球崛起将直接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在全球的崛起。因此,这次购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一次极大的推动和促进。 3、最受冲击的企业:英特尔、微软、惠普和戴尔。英特尔和微软的Wintel联盟使得IBM这十几年在产业界都抬不起头来,联想的崛起将改变产业格局,间接提升IBM的产业地位。惠普和戴尔是在规模上的竞争者,而借助中国力量,联想的崛起将直接威胁惠普和戴尔在PC市场的竞争力量,消减赢利能力,间接制约了对手的竞争力。 4、谁因此受了内伤?这次购并将加速惠普退出PC业务的进程,显然是内伤最深的一个受害者。其次,将极大制约戴尔高歌猛进的前进势头,为戴尔的未来蒙上阴影。更深远的是对台湾地区IT制造业的冲击。这次购并将加速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台湾地区的优势将加速下滑。东芝等日本高科技制造企业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联想的收获与付出
我们先来总结下联想在此次收购中的收获吧。第一,可以继续使用IBM品牌五年;第二,获得IBM的一些技术,可以弥补联想本身的技术缺陷;第三,联想通过管理合资企业,能够介入到IBM公司PC业务的销售渠道当中,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第四,品牌知名度极大提升,这也是此次收购的最大亮点。当然,联想也付出了代价,主要是:一,付出了12.5亿美圆的现金流,代价很大。二,IBM公司PC业务目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仅约5%,联想的此次收购并不能使自己成为中国PC市场的绝对霸主。三,联想的此次收购是联想集团战略调整的一个信号,即从多元化发展回归专业化道路。因为在此之前从联想集团拆分出的神州数码据说经营状况并不太好,联想的手机和数码相机业务也不太尽如人意,可以说联想的多元化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此次收购,意味这联想将至关重要的企业现金流重新投入PC业务,这对联想其他业务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当然,联想这么做这也不排除企业理性的回归和自身避免风险的需要。
转载相关答案,请采纳
IBM被谁收购了
PC业务被联想收购,具体指的就是ThinkPad系列。IBM与联想在2005年达成协议,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包括ThinkPad品牌和相关的技术、产品以及员工等,全部出售给联想。联想因此获得了ThinkPad品牌和相关的知识产权,包括设计、研发、制造和营销等能力,以及大量的客户基础和全球销售网络。
硬盘业务则被日立收购。IBM与日立在2003年签署了协议,将IBM的硬盘驱动器业务、软件和研发团队全部出售给日立。通过此次交易,日立获得了IBM的硬盘驱动器业务,包括相关的制造设施、技术、产品线和员工等。日立因此能够扩大其在硬盘驱动器市场的份额,并进一步增强其在存储解决方案领域的竞争力。
IBM现在专注于服务器等大型专业机器领域。自出售了PC业务和硬盘业务后,IBM的战略重点转向了高利润的专业服务、企业软件、云计算、数据分析等业务。IBM在服务器领域拥有强大的产品线,包括Power服务器、System z大型机以及IBM i平台等,这些产品在金融、电信、医疗、政府等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IBM通过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服务器解决方案,满足了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从而在服务器市场中保持了领导地位。
综上所述,IBM的PC业务和硬盘业务分别被联想和日立收购。通过这些交易,IBM得以专注于其在大型专业机器领域的发展,包括服务器、企业软件、云计算和数据分析等业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
IBM为什么会被联想收购了
联想并未实际收购IBM,而是有了一段历史性的合作。在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初始阶段允许使用IBM品牌,但自2009年起,联想只能使用ThinkPad品牌。IBM这一举措反映了其对PC行业利润下滑的准确预见。实际上,IBM与联想的关系更偏向于合作关系,而非所有权关系,IBM现在更多地定位为解决方案提供商,而非传统的PC制造商。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并非蛇吞象式的庞大交易,而是通过技术授权协议实现了业务合作。联想方面明确表示,此次合作并未触及IBM的服务器业务,IBM仍然保留了这部分业务。这次交易让联想和其领导者杨元庆得以学习和理解国际商业运作的规则,从而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成长。IBM的转型和联想的战略合作,共同反映了行业动态和市场选择。更多信息可通过相关链接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