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收购惠普 联想收购了哪些公司

admin 电脑硬件 7

IBM为什么会被联想收购了

IBM并不是被联想收购,只是在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以及ThinkPad这个品牌,目前ThinkPad完全由联想独立运作,并且成为了联想集团一个很重要品牌。卖掉PC部分的业务是IBM战略性的决定,战略调整中,IBM逐渐想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软件、服务型企业。

联想收购惠普 联想收购了哪些公司-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因此,IBM连续出售生产制造部门,硬件业务,将硬盘产品部门出售给日立,个人计算机部门出售给联想,从而实现了对低利润硬件业务的剥离,开始了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如今IBM的六大业务部门分别为全球技术服务、全球业务服务、系统和技术、软件、全球融资和研发。

PC领域技术门槛低,入行壁垒低,注定了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由于兼容机快速发展,市场上的低价恶性竞争,PC行业的利润率大幅下降。IBM的发展史上长期服务机构,缺乏对个人消费者需求的敏感性,失去了主流消费者的喜爱。

最终,残酷的价格战成为了压倒研发支出IBM较高的最后一根稻草。1997-2003年间,IBM个人电脑市场份额从8.6%降至5.3%。

扩展资料:

从2001年到2004年6月30日,IBM的PC业务累计亏损了9.65亿美元。2003年上半年,IBM的PC业务销售额为43亿美元,亏损了0.97亿美元,到了2004年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销售额52亿美元,亏损1.39亿美元。既与企业战略不一致又不能带来利润的业务,被剥离也是十分正常的。

联想收购Thinkpad其实不是联想主动的,是IBM首先发起的,早在2000年年初,IBM就向联想派出代表团,游说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

对于当时的联想,持续性的低价策略抵制国外竞争者来争夺市场份额;但在本土市场上却陷入了恶性竞争、低利润市场的困境。收购Thinkpad顺利帮助联想扩大了全球市场占有率。

2014年9月29日,联想与IBM共同宣布,联想已完成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并购对象包括IBM旗下System X、BladeCenter、Flex System blade服务器和转换器、以x86为基础的Flex整合系统、NeXtScale和iDataPlex服务器以及相关软件、blade networking与维护营运等项目。至此,联想已经成为全球市值超过421亿美元的x86服务器市场中的第三大供货商。

参考链接:IBM中国官网 IBM和Lenovo

联想正式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

2004年12月8日,中国最大的电脑制造商联想集团在北京与美国IBM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联想将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全球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业务,IBM将持有联想集团18.5%的股份。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交易将使联想成为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联想将以6.5亿美元的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支付这笔交易,联想控股将拥有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

联想集团原CEO杨元庆接任董事长一职,新的CEO将由IBM个人系统集团副总裁史蒂芬·沃德担任。柳传志将彻底退居幕后。史蒂芬表示,联想在完成收购后,员工将达到2万人左右,其中包括IBM原有的PC业务约1万人。合并后联想全球的PC市场份额将达到8%。联想集团将把其PC业务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自1996年以来连续9年在中国市场位居销售第一。联想集团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2002年财年营业额达到202亿港币。

IBM作为全球第一台PC机的制造者,也是将PC机普及到全球的先锋,目前是全球第三大PC供货商,落后于戴尔和惠普。

史蒂芬认为,这是一项对客户和公司都有利的交易,他对新的业务充满信心。

联想会收购惠普吗

联想并未否认接盘惠普PC业务并购大战烽烟点燃

尽管PC业务被许多人认为是不能赚钱的业务,但还是有商家坚持PC业务未来还有极大的成长空间。

近日,全球PC出货量冠军,去年才买下Plam的Web OS进军平板电脑市场的HP,宣布有意脱手占公司营收近三成的个人计算机事业部门,震惊业界。

然而对于惠普PC业务的接盘者,业界普遍对联想及韩国三星电子呼声最高。

8月23日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事不发表任何评论。”但亦没有否认其可能性。

惠普“断臂”PC业务

HP的壮士断臂,和近来同时爆出的Google天价收购Motorola Mobility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似乎反映了后PC时代已经正式在产业端发酵。拓墣产业研究所美西研究中心协理尤克熙表示,后PC概念绝对不是复制原有PC成功模式,而是以破坏式创新来创造新的游戏规则以及盈利模式。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在近日举行的英特尔2011战略沟通会上也表示,平板电脑不会取代PC的地位,PC的性能和广泛综合的应用造就了其主流地位,PC的市场依然广阔并会持续增长。

瑞士信贷估计,该业务价值120亿美元,它的出售将是2002年惠普收购康柏以来PC业最大的交易。市场认为,联想、三星和宏基被认为极有可能接下惠普抛出的PC业务。

但其中联想呼声最高。根据IDC发布的全球第二季度PC销量数据显示,联想以12.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如果收购惠普PC业务,联想市场份额可以翻倍,从而超过戴尔,成为全球PC业的领导者,此举也应合了联想一贯的战略。

联想首席执行官杨元庆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不对竞争对手发表任何评论,联想在PC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我们的PC业务发展强劲,联想坚信,PC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拥有正确的战略、优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全球执行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有利润的增长,实现创新,并取得长期的成功。”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从战略上讲联想确实适合收购惠普PC业务,虽然联想在2005年已经收购了IBM的PC业务,但这部分业务主要集中在企业市场,而惠普PC业务的重心在个人消费者市场。8月19日在财报解读会上,联想CEO杨元庆也表示,联想仍在考虑可能的收购。

对于此次收购,阿斯达克财经新闻估计,该业务约值120亿美元(936亿港元)。并分析称,作为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商,联想若收购惠普的业务,市场占有率将可倍增。而三星有可能对webOS平台兴趣更高,以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上迎战苹果。

不敌苹果产品扩大优势,惠普个人电脑业务净利润由去年7月8%下滑至今年同期的5%。市场预期,若剥离个人电脑业务,惠普的营业利润率将从目前的12%提高到15%。惠普又斥资约102.5亿美元(约799.5亿港元)购并英国科技业巨企Autonomy,冀优化其分析软件业务。

PC走入末路?

综观PC历史,PC从发展初期至2000年,桌上型计算机一直是主导PC市场。1996年起随着桌上型计算机进入低价化以及互联网的兴起,使得PC厂商饱受低毛利之苦,随着Intel积极开发低耗电处理器,使得PC市场从原本桌上型计算机时代逐步转移至笔记型计算机时代,“后PC”的命运也随之埋葬在笔记型计算机市场的洪流当中。一旦笔记型计算机都逃不过低价化的命运,则PC时代真的逐渐走入了后期。

有分析认为PC时代后期已出现四大征兆,首先是低价化效应弥漫整体PC产业;其次,从产业的最上游至最下游,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压缩到极至;第三,Moore’s Law(摩尔定律)已经没有几年光景,Wintel联盟不再能驱动PC成长;第四,PC成熟市场每年出货量不再以2位数字成长,而是变成常态的个位数字成长。从以上综合判断,PC产业真的走入了后期。

对此种说法联想给予不同看法,联想首席执行官杨元庆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联想以突出的业绩证明了这一点,并在今年第一季度再创辉煌业绩。在第一季度,联想连续第七个季度增长速度居五大PC厂商之首。我们的增长速度比市场的整体增长速度快8倍,而且这是连续第九个季度超过全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我们创下了1000万台的季度销售纪录,市场份额也再创纪录。在商用PC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和中国市场,我们都取得了持续的增长。联想对PC市场的未来,以及我们最近在全球推出的平板电脑业务继续感到非常乐观。”

同时8月23日晚间联想对此事给《证券日报》记者发表了官方声明,该声明中强调:“我们不会对传言或猜测、或竞争对手的具体战略决策发表评论。”联想方面同时表示:“PC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拥有正确的战略、优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全球执行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有利润的增长,实现创新,并取得长期的成功。在过去的两年里,联想以突出的业绩证明了这一点,并在今年第一季度再创辉煌业绩。且仍然看好PC市场的未来,并对我们最近在全球推出的平板电脑业务表示乐观。坚信,联想有着正确的战略和强大的执行力,这将使联想能够继续推动创新,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并为股东带来长期的利益。

标签: 联想 收购 惠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