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真的被联想做糟了吗
这个东西就是一分钱一分货,毕竟二十年前一万多的东西跟现在五六千的东西肯定不一样。你去用一万多的x1,也不见得就比MacBook pro差。另外现在可能都在遵循长尾理论,连奔驰宝马都在推更亲民的车型。
那些狗屁E系列质量差也就算了,完全材料不一样的低端产品,但T和X质量也比以前差好多了
的确是。我用过多个版本的think系列。在T43时代,联想收购了thinkpad,到了T60时代,质量已经开始下降,拿T43和T60对比一下工艺水平和系统使用的感受就可以了,之后T系列的质量一路下滑。同时X系列的质量也一路下滑。我最后一个用的笔记本是X230,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之后再也没买过think的笔记本。
自从我换上了macbook pro之后,手里thinkpad就被我找了网线接上,扔在角落里,偶尔远程登陆一下,在里面放点东西,测试个东西什么的了。主力开发和办公,基本上是不用了。
一直是Thinkpad,从X31和T42的年代开始,目前手边一台X1 Carbon,一台T490 2K版本。
实事求是的讲,X1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X系列都好。T490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T更好,更轻薄且性能不差。
其他的系列,除了W这个奇葩,E系列压根在老鸟眼里,根本不是Thinkpad。
是的,只能选择T或者X,而且当前的版本比历史上的“名机”更好。说差的,是没用过的。
的确是被联想给做槽了,现在的产品都是在“卖情怀”。曾经的ThinkPad,不论是品质还是做工,都是数一数二的。在圈内也有着极高的评价,那时候可谓是办公的“神器”了。不过自从在2003年,IBM推出最后一台ThinkPad T41后,从此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以后就再也没有IBM的ThinkPad了。后来在2005年被联想给收购后,其品牌也慢慢的开始在“变味”。
主要有以下几点:
1.联想的营销策略导致了ThinkPad的品质和做工大不如前,键盘的按键手感没有了以前的舒适感,而且经常会出现例如使用卡顿、程序响应慢、内存动不动就满了的问题。
2.联想之后ThinkPad毫无创新元素,如果不是小红点和ThinkPad标识,可能都不会认出它来。仅仅是保留了这些元素,并且这些元素有可能还不会给你帮上忙,甚至在平时会给你造成麻烦,降低工作效率。
3.联想不应该将这条生产线做这么长,划分出这么多的系列。比如E系列、T系列、X系列。用不同型号区分高低,还不如直接砍掉不必要的型号,留着几款比较容易竞争的型号,这样好歹能拉回一些潜在客户。
所以说现在ThinkPad失去“灵魂”,还是有一定原因的。不过虽然ThinkPad槽点很多,但它还是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沉稳低调,不显得招摇。体积方便、携带轻薄等。还是存在一部分人喜欢它的。
说个题外话,在购买上,也是建议一步到位选择高端的,省得后期麻烦太多。千万不要去选择低端系列。以本人在用的ThinkPad E460为例,电脑是家里老头的,i5 6200U。估计是以他的标准买的,平时也就玩个斗地主,要求也不高。所以他用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是换做自己用就不行了,用啥啥不行。真的是有种想砸电脑的冲动。这要是自己买的,早就二话不说当做二手转卖了。
最后想说,如果联想转换一下营销策略,在ThinkPad上也不至于有这么多的槽点。虽说“灵魂”是回不来了,但是起码不会有这么多骂名。
联想最大的功劳是让thinkpad这个牌子延续了下来,而不是死掉。
20年前的笔记本和今天的笔记本不一样,20年前的一两万和今天的一两万又不一样。当年中国没有电脑公司,如今电脑城档口都能组装电脑了。
IBM卖掉它,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笔记本电脑已经不是最新、最前沿科技的代表了。联想也没有实力引领科技潮流,能保持住现在这样也挺不容易。
再过几年,thinkpad的品牌存在感会进一步降低。这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与联想无关,就像现在没有多少人觉得买个“XXX”牌子的电视、洗衣机、空调就比“XXX”的有面子一样。
我试着回答下这个问题,先看看ThinkPad的前生今世。
ThinkPad是IBM PC事业部旗下创立的便携式计算机品牌,凭借坚固和可靠的特性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2005年被联想收购,ThinkPad商标为联想所有。
ThinkPad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黑色的经典外观并对技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TrackPoint(指点杆,俗称小红帽)、ThinkLight键盘灯、全尺寸键盘和APS(Active Protection System,主动保护系统)。
其中ThinkPad中最被人熟知的两个系列X和T系列:(其他系列我感觉都时没有灵魂的ThinkPad)
ThinkPad X系列:Subnotebook,异常轻便小巧,12英寸液晶显示屏。
ThinkPad T系列:ThinkPad的旗舰机型,相当轻薄,高端商务机型。
至于ThinkPad真的被联想做糟了吗?
其实并没有,因为联想要按照市场反馈进行不断的迭代更新,那就避免不了推出不同的系列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从“铁杆粉丝”的角度来看这样把ThinkPad定位拉低了很多,但是从一个卖货的厂商来看的确挣钱了,所以说 ThinkPad没有被联想做糟了。
也不能说做糟践了 IBM时期ThinkPad一两万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用料虽然扎实但溢价过高有点奢侈品的意思了联想只不过把他平民化了把老百姓不太在意的东西简化了学生也买的起了至于性能这些玄乎的东西我觉着主要看配置主机厂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用更轻薄的外观塞下更高性能的配置 IBM时期的性能也没比别家强多少至于win和Mac各有所长没啥优劣之分日常办公三五千的足够用了经常出差的弄个万八千的也足够了
应该没有,只不过从原来的高端做成了现在的高中低端都会做,而用户买了低端的Thinkpad后觉得Thinkpad不过如此,认为是lenove做残了,其实现在高端的Thinkpad至今也相当的不错的,只不过购买的人群要比中低端的人群少太多,并且这些用户也不怎么发声……
Think pad的确被联想做糟了。完全把Think pad精髓做没了。
在IBM手中的时候,Think pad是集众多黑科技为一体的商务本,现在被联想做成以E系列为代表的时尚本。
IBM当时的黑科技有多黑,让我们来看看
这联想收购过来之后,还发布的广告,现在可以去Think pad官网看看,完全没有这些科技的铺垫。
当然现在硬盘是固态硬盘,用不着APS保护系统。
然而think pad在于镁制防滚架的嵌入,和APS的主动防御系统,耐摔耐操,很多工程人员必备,在开机使用当中,摔一下,根本不碍事。
IBM在中国销售的时候大多是以企业政府大客户采购,单台价格没有下万的。
曾经作为一个电脑闹爱好者,梦想就是有一台IBM。
在校园时代那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才几百块钱,完全不敢想象
之后毕业参加工作,一个月工资也才800,到后来1200,仍旧觉着买IBM有点奢侈
在2010年入手一台think pad R400之后用起来感觉还好,当时不到8000RMB,
终于圆了小黑梦。拿简直欣喜若狂,由于只是纯粹的爱好,
当时上班公司有配电脑,就这样小黑在柜子里落灰,将近3年。
偶尔晚上拿出来消遣消遣,至今10年了,还在服役当中。
P7800 CPU,2G内存,512硬盘,双显卡,日常办公足够用,
偶尔打个棋牌类游戏,还能打打红警。
直至后来联想出了E系列,还推出过红,白等颜色,
去掉小黑纯正血统,镁制防滚架,APS主动保护系统,至此小黑已经不完全是小黑
而是披着小黑外衣的普通笔记本电脑。
在后来就看到论坛里开始think pad都是维权的,骂娘的。
联想把我们的情怀做没了,也把think的质量做没了。
联想懂得渠道,懂得经营,但是不懂小黑,不懂品牌。
联想小新700怎么下滑网页
两根手指手势,勾选“摇动/滚动”-“惯性滚动”。这样两根手指向上滑动就可以下拉网页了,详细步骤:
1、打开控制面板,找到查看方式,切换为“小图标”。
2、在小图标模式下找到“鼠标”单击打开。
3、打开“鼠标属性”面板,点击“Dell触摸板”选项卡下的“单击以更改Dell触摸板”。
4、打开触摸板开关,点击“手势操作”。
5、两根手指手势,勾选“摇动/滚动”-“惯性滚动”。
6、这样两根手指向上滑动就可以下拉网页了。
为何联想的跟随战略导致其业绩下滑
联想大败局:勤奋难掩战略失误
战略失误的根源
联想,曾是中国计算机行业的领军者,柳传志与杨元庆两代掌门的勤奋无人不晓。早期,联想通过技术引进与销售策略,迅速积累市场份额。然而,这种成功模式掩盖了战略层面的致命问题——将自己定位为追随者,而非创新者。柳传志的“吃土”比喻,揭示了其依赖于跟随IBM等国际巨头的策略,尽管一度成效显著,但长远来看,这种路径依赖限制了联想的创新能力。
收购战略的双刃剑
收购IBM个人电脑和摩托罗拉,让联想看似掌握了更多的技术和市场,但实际上,这为未来埋下了隐患。跟随战略让联想过度依赖收购,而非自主研发,缺乏核心技术,使其在国内外技术差距缩小时,面临着创新乏力的困境。疯狂的收购也带来了文化融合难题,未能有效利用被收购企业的优势,反而加剧了财务压力。
竞争环境的严峻挑战
随着国内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加剧,联想在电脑和智能手机领域都遭遇了严峻挑战。神舟电脑的低价策略、华为等本土品牌的崛起,以及全球市场份额的下滑,都显示出联想在新时期的竞争力不足。电脑和手机市场的不景气,使联想的未来发展笼罩在阴影之下。
出路与期待
尽管联想管理层和员工的努力不容忽视,但仅凭勤奋与战术坚持无法弥补战略上的失误。联想亟需进行战略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重新树立民族电脑品牌的领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