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笔记本豆瓣,恋恋笔记本男主

admin 电脑硬件 1

怎么评价电影《恋恋笔记本》

这是一部非常美好的恋爱电影,从中能感受到简单的浪漫,细腻的手法让这部影片超乎想象的好。影片采用了回忆的方式来描述,平淡的手法中透露出了高级,也抓住了大家的心思,每个人都想有一场童话般的恋爱,不过事实却总是差强人意,这部影片却满足了大家的幻想,简单又纯粹的爱,正是这个年代所或缺的东西。

恋恋笔记本豆瓣,恋恋笔记本男主-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其实这部影片也有一贯的老派套路,不同的是,导演懂得怎么去运用这种套路,来完成电影的每一个画面。《恋恋笔记本》在恋爱的电影中可能不是最出彩的,但它却是最能让人有代入感的,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一个埋在心底的初恋,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能修成正果,这大概会是一辈子的遗憾,而电影中的男女主角有些对彼此的恋恋不忘,即便是双鬓斑白,都还能感受到他们的爱意。

人这一辈子能找到一个对的人不容易,过程可能有很多的磨难,不会有完全美好的感情,也会有放弃的机会,而只要对方能够到来,不管多晚都值得等待,这就是这部影片的意义。对爱的人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等待,我们现在都太容易放弃,所以会留下很多的遗憾,也敌不过时间产生的变化,因为太过迷惘,让真爱这个词显得没那么重要,而电影却让带我们找回了这份美好,也明白了真爱的含义很重大,影片中没有用太过跌宕起伏的场景来描写,简单的画面反而更容易让人接受,大概这也是让人喜欢的原因。

影片中的男女主角从来没放弃过对方,这就是爱情的魅力,也是他们对初恋的不能忘怀,所以即使有很多的磨难,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但这部电影的俗套剧情,没有让人觉得千篇一律,相比起其他电影来说,表达出来的情感虽然平淡,却能在心底打下烙印,久久回味,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把观众带进这样的剧情当中,这是影片的成功之举,更是让人陷入这样的美好中不能自拔,这会成为一部经典影片,用它的情感来带给所有人感动。

这种诚意满满的作品,值得观众慢慢体会其中的故事。虽然现实当中很难遇到这种情况,可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这点贯穿了整部影片,导演抓住了每个人对初恋的幻想,或许是他的切身体会,都说艺术源自于生活,能拍出这样的剧本,一定是有故事的人。

在生活当中,已经没有时间让我们幻想了,在忙碌的世界中,能够让心灵得到些许的慰藉,是件很不错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影片,更应该抱着放松的心态观看,从中明白的意义也会变得很有道理。《恋恋笔记本》把爱情写了出来,点点滴滴都让人遥不可及,却又难以忘记,赋予自己爱人与被爱的能力,感受恋爱带来的一切能力,是它所拥有的魅力。

...豆瓣8.5,好莱坞唯美又俗气的爱情片《恋恋笔记本》

如果说亲情像月球对地球的守护,友情像两颗并行的恒星,那爱情就像一瞬间划过夜空的流星,哪怕只存在一瞬间的灿烂,也可以引无数人飞蛾扑火。每一个七夕的到来,都是人们表达自己爱情最热情的时刻。

不知道2019年的电影院里有没有一部为这个节日定制的爱情片,不过却有很多经典爱情片适合大家重温的,就比如这一部豆瓣8.5分,穿上好莱坞外衣,唯美又有点俗气的爱情片《恋恋笔记本》。

影片的基本介绍

这部由尼克·卡索维茨执导,瑞恩·高斯林饰演男主角诺亚,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女主角艾丽的《恋恋笔记本》于2004年上映,虽然距今已经15年过去了,依然是很多人收藏在心里的一部经典爱情片。

这里尤其要提的是女主和电影的导演以及制片人了。

女主艾丽的扮演者瑞秋青春靓丽的外表绝对是众多男性心目中的女神,代表作《贱女孩》票房大卖,之后又主演了《午夜巴黎》、《大侦探福尔摩斯》、《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和《时空连旅人》等卖座影片。影片中她的造型多样,每一款都让你沉迷。

导演尼克·卡索维茨是同名小说《恋恋笔记本》的原作者,影片就是根据这部爱情小说改编而来的。要知道这部小说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盘踞一年之久,可见其对读者的吸引力。

而这部电影的制作人马克·约翰逊,他曾凭借《雨人》获得第61届奥斯卡最佳制片奖的名制片人,目前还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委会主席和奥斯卡奖评委最高董事会成员之一。他是在看了这部小说后,耗时七年才完成了从小说到银幕的转变,耗时7年?能让这样一位名制片人耗时7年去把一部小说打造成好莱坞爱情片足见它的经典。

至于他为什么选择这部小说改编,约翰逊回忆说:

“我喜欢小说的构思和其中的浪漫,不过最让我偏爱的是这个爱情故事不仅轰轰烈烈,而且绵延持久。”

故事很俗气却很动人,因为有情人终成眷属从不会被拒绝

在一家风光旖旎的疗养院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拿着一篇泛黄的笔记本,一遍又一遍地给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讲述一个夏天的爱情故事。

二战爆发前的一个炙热的夏天,一位年轻的木匠邂逅了一个美丽的富家女孩,他对她一见钟情。在男孩的疯狂追求和真诚打动下,他们彼此相爱,如胶似漆。穷木匠爱上富家女,和现实一样,两人的爱情受到女方家庭的反对。两人在一次误解的吵架后,艾丽终究是屈服了家长权威。

失去女孩的诺亚,变得沉默和颓废,他给艾丽写了365封信却没有任何回音,当然信是被艾丽的母亲藏起来了。战争开始了,他去战场,从此相距得更远。

而艾丽离开了男孩所在的小镇,去纽约上学。她一直以为诺亚真的没有给她写过一封信,失望的她后又作为一名护士在战场上救死扶伤,遇上了她的第二个爱人。

他们爱得热烈,很快走上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就在试婚纱的当天,艾丽偶然在报纸得知了诺亚的消息,一直有心结的艾丽追了过去问个明白。当所有的误会解除后,这一次两人勇敢地坚持自己的爱情,两人相爱相守、相依相伴一直到爱情的尽头!

妥妥的穷小子爱上富家女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说它有点“俗气”的原因了。故事俗气但是也很动人,因为电影的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谁对爱情的期待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谁会拒绝这样的爱情呢?

一部全方位散着唯美的爱情片,满足你对浪漫的所有期待

爱情中的浪漫元素是什么?是一见钟情的邂逅,是甜蜜花样的恋爱方式,是两个人的勇敢冒险,是两个人的成长促进,还是是相濡以沫的陪伴!在这一部电影中你对浪漫爱情的期望的样子或许都你都能看得到。

当然这是影片在故事情节上注入的浪漫,不过电影更大美在于叙述方式,景致色彩以及音乐的上营造出的全方位试听角度的唯美与浪漫。

在叙述方式上反复倒叙的叙事手法,影片就是从年老的男女主人公回忆初次见面开始的,之后便是回忆与现实的不断交替展现,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复调,不断重新讲述。双线的叙述手法自然流畅,很好的将两个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给人以长久的震撼力和对爱的透彻感悟。

为了突出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故事结构,还搭配上大量的中景和远景镜头来表现男女主角跨越时间长河的浪漫爱情,同时正反打镜头的频繁使用,将人物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展现得格外的生动。

同时,唯美浪漫的爱情怎么能少得了景致色彩的运用呢?在这部电影里方面这是最不能错过的一大亮点了。

故事发生在乡下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美好而宁静,尤其是那一条飘着小船,映着鸟影,与夕阳的余晖交相辉映的长河,是最美的存在。影片的很多故事都是在这样的河边或者河上发生的。望着缓缓流淌的河水,以及徐徐前行的小船,就像男女主的爱情在时光长河上不断发生,同时也是象征着生命与岁月的流逝。

小镇里与宁静景致相对就是熙熙攘攘的大街与游乐场了。大街上上一秒的争吵和下一秒的拥吻,以及游乐场了放肆的玩耍,无不在宣告夏日爱情的美好与浓烈,这是爱情唯美的另一种个表达形式。

色彩上导演偏爱的是红色、白色。暖色调的红色主要表现在女主艾丽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和被夕阳笼罩的红色长河了,既表达出了男女主之间热烈且绵长的爱情,也表达出了女主热情开朗的性格。

而白色的使用主要体现在飞鸟和两人的爱巢上。女主角因为成长在一个束缚性比较大的家庭里。她渴望自己是一只鸟,能自由翱翔,所以那白色的鸟象征女主期待的一种纯粹的自由。

两人的爱巢打造成纯白色,侧面表达两人之间纯洁无暇的爱情了。好的爱情应该就是这样的白,不能被任何附加任何玷污,这就是导演对爱情的理解,通过白色传达给每一位观众。

蓝天、白屋、绿地、红衣、这几种颜色的搭配怎么看都是一种浪漫与唯美。这种多彩靓丽的色调很好地调动起来观众的情绪起伏,更是给观众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浪漫与唯美的试听艺术有了美景一定少不了音乐的搭配。

观看这部电影同时你一定会有种经历了一场浪漫音乐之旅的感觉,全身心的沉浸与放松。比如开篇随着人物走入镜头,随着泛黄笔记本的打开,一阵轻缓的钢琴曲伴入,像流逝的岁月,像老人平静的内心。

钢琴曲的运用还体现在女主弹奏的曲目上。艾丽最喜爱的就是肖邦的《E小调前奏曲》。曾两次弹奏这首曲。一次是蜜恋时期,一次是年老失忆时,可以说这首曲子既是男女主之间爱意的一种传递,同时也将两条故事主线完美的融合与统一了。

当然选择肖邦的这首曲子也不是随便的,这首曲子是19世纪浪漫主义爱情曲的代表,精致的和声、完美的曲式、复杂的音色无不浓郁的浪漫与唯美。

除了这种舒缓的钢琴曲,还有别具动感的乡村风格音乐,男主带着女主和小朋友跳踢踏舞那一段,女主在舞厅被求婚那两处都是借这种跳动的音乐去表达人物内心的欢快与甜蜜。

难能可贵的是电影对爱情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每一对恋人,每一份爱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你们也遇到了阻碍该如何选择?分手吗?分开与逃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而且很可能造成自己的终身遗憾。

片中因为女主父母的反对,两人第一次遗憾的分开了,可是第二次再遇到后,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同样的选择摆着女主的面前,一边是父母,一边是未婚夫,一边是一辈子的最爱与幸福,到底该怎样选择?诺亚告诉他:

“拜托你不要想大家,我要什么,他要什么,父母要什么,而是你要什么,你要什么,你要什么?”

重要的事说三遍,男主强调了三遍“你要什么”就是在告诉大家,面对爱情的阻碍,你要从心出发,跟着自己内心的诉求走。

都说爱情是婚姻的坟墓,进入婚姻以后,在后面的几十年的相处中,争吵是不可避免的,难道掐死对方或者离婚吗?当然不是!片中男女主也是避不开争吵的,男主对愤怒中的女主说了这样一段话:

“看看我们,已经在争吵了。我们就是这样,我们会争吵。你管我叫自大的混蛋,我管你叫难搞的女人,那又怎样?所以这不简单,反而会很吃力,我们会每一天都得面对这样的问题,而我想要那样,因为我要你,我永远要你,要我们要一齐厮守的每一天。”

当蜜恋期过后,趋于平淡的我们,终究要面对彼此的缺点,经历争执的磨合期,要想两人不渐行渐远就要坚持心中的那一份爱,多想想对方的好。

结束语:

我们曾在绿荫下共度某个夏日,彼此学习,在爱中成长。最好的爱能唤醒灵魂,启发我们追求卓越,会在我们心中种下热情的火苗,并带给我们心灵平静。爱情没有那么多借口,如果不能圆满,只能说明爱的不够。——《恋恋笔记本》

什么是好的爱情?这是我在电影中听过最好的答案了。《恋恋笔记本》就是这样一部看起来俗气,却处处透漏着唯美浪漫,又有深刻指导意义的影片。

愿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愿每一对恋人都能终成眷属。每一个七夕,别忘了翻一遍属于你们的《恋恋笔记本》。

《恋恋笔记本》影评:它弥补了爱情里所有的遗憾

《恋恋笔记本》是导演尼克·卡萨维茨于2004年推出的一部爱情片。此片由加拿大演员莱恩·高斯利与瑞秋·麦克亚当斯主演,两人在拍戏期间产生了真挚的恋情,但最终未能维持。影片改编自美国畅销书作家尼克拉斯·斯帕克斯所著的同名小说《The Notebook》。斯帕克斯因其作品被称为美国的“纯爱小说教父”、“纯爱小说天王”及“催泪弹”。制片人马克·约翰逊被小说构思及浪漫情节所吸引,决定将小说搬上大荧幕,历时七年。《恋恋笔记本》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5,展示了电影的非凡魅力。

电影以其不落窠臼的构思,巧妙地编织了两条故事线,一位老人缓缓讲述着一个热烈、真挚、有趣的爱情故事。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被故事深深吸引,仿佛亲身经历了诺亚与艾莉的爱情故事。夏日恋情的短暂与炙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是许多人向往的爱情模式。

故事跌宕起伏,从相爱、分手、分别、重逢到最后的决定,每一个环节都让人心跳加速,希望艾莉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诺亚坚持承诺的行动中,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力量,证明了承诺如同钢铁般坚固。电影通过老诺亚的讲述,让观众体会到了爱情的美好与真实。

影片中的细节设计令人赞叹。情节推动简单而清晰,没有复杂的第三者插足或狗血剧情,转折点明确。误会情节虽然逻辑性不强,但成功地推动了故事发展。关于一生可以爱几人的探讨,影片通过艾莉最终选择与诺亚重逢,证明了爱情的纯粹与可贵。承诺的可贵和感动,以及谁可以陪伴我们一生的主题,通过老诺亚对艾莉的深情与坚持,展现了爱情的独特魅力。

《恋恋笔记本》以其感人至深的剧情,一波三折的情感发展,告诉我们即使经历波折,最终也能回到最爱的人身边。电影弥补了我们在爱情中的遗憾,告诉人们:当我们真心相爱,坚持承诺,为什么不能在一起?这正是《恋恋笔记本》给观众带来的启示与感动。

标签: 恋恋 笔记本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