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12路公交车时间
12路市区线路
运行时间:5:30-17:00
票价信息:2元
公交总站—新庄子共 27站
1公交总站
2锦绣家园
3河畔人家
4燕阳小区
5民乐美家居超市
6兴安小区
7奥特宾馆
8九江大酒店
9丰安路口
10南果菜市场
11家乐超市
12龙山药业
13戴尔特包装厂
14地毯厂
15张李庄
16长途客运站
17园林公司
18崔庄
19于洪庄
20徐崖
21爪村
22油井水泥厂
23火车站
24燕山钢铁公司
25马古寺
26李官营
27新庄子
迁安火车站在哪
迁安火车站
地址:城南油井西400米
经过“迁安火车站”的线路有:12路
市区线路5:30-17:002元
[上行]地毯厂-锦绣家园-新庄子-南果菜市场-九江大酒店-于洪庄-李官营-崔庄-奥特宾馆-马古寺-丰安路口-长途客运站-公交总站-张李庄-家乐超市-火车站-燕山钢铁公司-园林公司-龙山药业-油井水泥厂-兴安小区-民乐美家居超市-河畔人家-戴尔特包装厂(北门)-徐崖-爪村-燕阳小区[27站]
[下行]张李庄-九江大酒店-徐崖-新庄子-河畔人家-锦绣家园-燕阳小区-地毯厂-李官营-马古寺-火车站-油井水泥厂-丰安路口-燕山钢铁公司-长途客运站-公交总站-园林公司-崔庄-爪村-奥特宾馆-于洪庄-南果菜市场-戴尔特包装厂(北门)-龙山药业-家乐超市-民乐美家居超市-兴安小区[27站]
河北迁安市有什么产业
经济实力
(1)综合实力雄厚,县域经济发达。 2004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8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5.5亿元,完成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01.2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93亿元,同比增长25.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1.3亿元,同比增长27.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6亿元,同比增长45.9%;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1.19亿元,同比增长69.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6亿元,同比增长39.7%;工业利税达到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50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10元,同比增长13%。
1996年撤县设市。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分别名列第82位、第80位、69位、53位,综合经济实力名列河北省县级30强之首。在全国最发达百强县中名列第97位。
(2)工业基础雄厚,支柱产业鲜明。2001年,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2.2%(一产占13.7%,三产占34.2%),初步形成了冶金铸造(15.7%)、水泥建材(4.9%)、地毯服装(1.3%)、造纸包装(2.5%)、医药食品(7.3%)、电线电缆(0.7%)等六大支柱产业(上述比例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2001年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2.5%)。全市工业企业总资产达到35.6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超千万元企业达到35家,产值超千万元企业达到89家(其中超亿元的7家:华丰造纸厂、弘业地毯有限公司、第一包装有限公司、冀东线缆公司、建源钢铁有限公司、赵店子铁矿、西峡口铁矿),利润超百万元企业达到49家,纳税超百万元的企业40家(超1000万元的3个:天波集团、隆宇工贸公司、弘业地毯有限公司)。全市564家乡村集体企业和105家市属企业已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累计盘活存量资产20.5亿元,国有资产“退出”的达到21亿元,出租的资产达到11.5亿元,年可收取租金1.1亿元。
(3)农业条件明显改善,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农业开发资金2亿多元,开发高标准“围山转”工程20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2.3万亩,全市水浇地面积达到54万亩,喷灌面积达到30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71%和40%,是全国农业喷灌示范县。以实施菜篮子、花卉、苗木、绿色食品“四大工程”为载体,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格局初步形成。到2001年底,已经建成万亩以上精品干鲜果品基地3个,千亩以上设施果菜基地1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养鸡小区47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生产基地5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肉牛生产基地4个。2001年出栏生猪71.5万头,肉牛5.7万头,肉鸡800万只。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中,已由“八五”末的半壁江山跃升到目前的四分天下有其三,上缴税金已占全市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4)第三产业发达,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到2001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41032户、私营企业1090家,从业人员达11.7万人,综合注册资金16.5亿元,实现个体工商税收9430.4万元。全市已拥有各类市场55个,其中,综合市场37个,专业市场12个,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6个,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5亿多元。城乡市场日益活跃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23.3%。
(5)双向开放活跃,经济外向度高。全市已建成投产三资企业10家,新加坡胜科能源有限公司、北爱尔兰戴尔特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日本歧阜武株式会社先后落户迁安,累计利用外资2274.98万美元,利用亚行贷款248万美元。已与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和80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引进合作项目100多项,资金3.8亿元,人才1000多人。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258万美元,增长48.5%;引进省外资金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32.5%;出口创汇达到3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9.7%。
基础设施完善,城建日新月异。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01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全市固定电话使用量达到101311部,移动电话使用量达到27886部,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5.3部/百人,其中市话普及率达到44.4部/百人,农话普及率达到10.4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2.1部/百人;供电能力达到22亿千瓦时,电信、电力设施日益完善。全市有5座220千伏变电站、15座110千伏变电站,已形成以220千伏变电站和11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35千伏变电站为骨架,6—10千伏线路为网络,覆盖全市的供电系统,供电能力达到22亿千瓦时。“九五”以来,全市累计用于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的资金达到9.81亿元,市区“四纵四横”的道路骨架已经形成,新增铺装道路面积22.9万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平方米;新增公用设施面积40万平方米,电力大厦、建行大楼、标志性广场、文化广场、利用电厂余热集中供热工程等一大批公用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13亿元的全省首家县级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市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自来水供水能力6万吨/日,污水处理8万吨/日。市区面积达到7.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7.2万人。统一供热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一座现代化的小城市已初具雏形。
自1987年以来,已连续10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城”,连续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城”,连续3年荣获省政府颁发的城市容貌治理竞赛“新貌杯”;1999年,在全国卫生城市检查验收中名列全省前茅;2000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乡村城市试点市”。2004年获得了省政府授予的“省级环保模范城”、“省级园林城”荣誉称号和“河北省人居环境奖”。杨店子、野鸡坨、沙河驿3个小城镇被列为全省百镇工程试点镇,建昌营镇、迁安镇被确定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矿产储量丰富,物产种类齐全。
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铁、铜、镁、金和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等20多种。其中铁矿资源储量达27.2亿吨,年生产矿石3600万吨,年产铁精粉1200万吨,连续14年位居全国县级地方铁矿之首。石灰石资源储量4亿多吨,白云石、花岗岩、大理石储量均在1.5亿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