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admin 电脑硬件 1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是什么

1、联想是现实存在的,想象可以是虚构的

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的概念-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联想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真实存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而想象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可能存在的,构想出来的事物。

2、目的性不同

联想,是一种扩展性心理活动,根据一种事物联想到另外一种事物;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脑海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事物。

3、联想需要一个参照物,想象不需要任何参照物

联想一般是指看到某物想到的,这里强调有一个参照物,比如通过某人联想到另外一个人;

而想象是可以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比如想象未来或者没见过的某人的样子等。

4、联想是有意识的,想象可以是无意识的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外一种事物,具有意识引导;

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例如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想象

联想和想象有什么区别

1、“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联想是指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联想要因为一个事物而产生想法,而想象不用通过这一事物。

联想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真实存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而想象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可能存在的,构想出来的事物。

2、“联想”与“想象”的共同点:

二者都有“想”的过程,它们都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都有人为确定的事物的起点,且两者可以互为起点。

扩展资料:

一、联想:联想的基本释义是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1、相似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

2、接近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

3、对比联想:是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

4、因果联想:因果律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二、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想象”的普通心理学分类分为: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例如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1)再造想象

含义: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意义:使人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理解抽象的知识,使之变得具体、生动、易于掌握。

(2)创造想象

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两个特点:体现了个人的憧憬或寄托,不与当前的行动直接联系而指向于未来。

(3)理想与空想

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想象。

空想是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不可能实现的想象。

参考资料:联想(词语)_百度百科想象(词语)_百度百科

感觉联想是什么意思

感觉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感知、体验世界时获得的主观心理状态。而联想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过程,即通过个人经历、记忆、想象等将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概念或想法。因此,感觉联想是指人们在感知、理解世界事物时,通过自身的主观体验和创造力来产生新的认知或感受。

感觉联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可以通过品味不同的食物来联想到各种美食文化,甚至产生对某种食物的好恶评价;我们可以通过听一首歌曲或看一张图片来联想到自己的往事或情感;我们也可以通过看一本书或听一位讲者的演讲来形成对某种思想或价值观的认知。这些感觉联想都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感觉联想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发现自我。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创造性地引导孩子进行感觉联想活动,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知识、拓展语言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承认感觉联想在我们的人生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它对我们认知、情感和创造力的促进作用。

标签: 想象 联想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