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公司简介及详细资料
发展历程
1984-1987年,公司诞生麦可.戴尔先生在19岁时以1,000美元资金创立了PC有限公司。希望实现设计、制造和销售技术方式的变革。
戴尔公司1988-1991年,上市以及进军全球市场,突破了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工作,并扩展了其运营和产品组合.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
1992-1995年,实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戴尔如火箭般的增长速度使它跻身全球五大计算机制造商之列,并将目光锁定于尚未有企业涉足的网路伺服器市场。
1996-1999年,制胜全球,带领网路。戴尔迅速扩展了全球运营,公司开始进军线上销售。并为全球电子商务制定了基准。
2000-2004年,扩展到PC以外的其他领域。戴尔是全球第一大计算机系统制造商,并不断发展,推出外围设备产品和适用于数据中心的产品。
2005-2008年,为社交和可持续的业务发展设定基准。戴尔最佳化其业务策略,来满足客户的端到端IT需求。与此同时,采用社交网站并提供免费的产品回收服务。
2009年,全新戴尔焕发活力。通过对智慧财产权和研发的巨额投资,戴尔增强了其解决方案的产品组合和能力。
2013年2月5日,戴尔公司正式宣布,已经签署公司出售的最终协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麦可戴尔先生,联合全球性科技投资公司银湖资本收购公司,正式完成对戴尔公司的收购。根据协定条款规定,戴尔股东将按每股13.65美元的价格获得现金对价,戴尔公司在这项交易中的总价值大约为244亿美元。
2014年3月27日,微软和戴尔达成一项专利授权协定。根据这项协定,戴尔在出售搭载谷歌Android和Chrome软体的设备时将需要向微软支付专利授权费。
2015年10月12日,戴尔与数据存储公司EMC的并购宣布完成,最终戴尔以670亿美元收购了EMC。
2016年8月31日,戴尔公司取得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计画于9月7日完成收购EMC Corp.(EMC)的交易。这笔金额达600亿美元的交易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科技并购案。
2017年,戴尔公司排名《财富》美国500强排行第41位。
2018年1月,戴尔可能与由其控股的云计算公司VMware达成一项反向合并交易并借此上市,在这项反向合并交易中,实际上将由VMware收购规模大于自身的戴尔,后者则可借此上市,无需进行正常的挂牌交易。这很可能将成为科技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
公司理念激发人类潜能--这是技术的终极意义,也是戴尔所做一切的源动力。戴尔深信,无论普通人、机构,还是社区,只要使用合适的工具,掌握一定的技能,一切皆有可能。
此理念激励着人们、社区乃至全球不断进步。我们的环保行动,带动世界范围内的客户加入环保行列,为资源匮乏的年轻人提供技术、教育和培训,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了解更多关于戴尔作为企业公民所做的努力,和我们一起发现新的更好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客户结盟A.与客户联盟
"与客户结盟"是直销模式的最优势之处。戴尔对客户和竞争对手的看法是:"想着顾客,不要总顾著竞争"。许多公司都太在意竞争对手的作为,因而更受牵制,花了太多时间在别人身后努力追赶,却没有时间往前看。在国内的渠道代理群中,过度的竞争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B.与供应商结盟
戴尔电脑还比其他个人电脑制造商更进一步,把"随订随组"的作业效率发挥到供应体系之中。戴尔的直销营运模式让公司更清楚掌握实际销售量,因此,戴尔的存货量维持在八天以下,而Compaq则有多达三星期的存货。戴尔计画与供应商共享这样的优势,也用网路为重要的供应商提供每小时更新的资料。
戴尔与供应商原料进货之间的连结是其成功的关键。这个连结越紧密有效,对公司的反应能力越有好处。产品流通到市场的重要性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购买者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价值可以共享。
第二.无论是哪一种新产品,能否快速地流通到市场上都攸关公司的生死和市场份额的趋势。戴尔的需求量是由顾客需求而定,前置期通常在5天之内。而其手边的原料只有几天的库存。但通过网路技术与供应商之间保持的完善沟通,始终知道库存情况与补货需求。
C.戴尔的渠道
千万不要认为戴尔没有"渠道";千万不要认为戴尔重视"渠道"。
对于渠道的发展趋势,戴尔认为,经销商要转变经营模式,变成纯粹的服务提供者。在戴尔看来,既从服务赚钱又靠硬体销售获利就是"脚踩两只船",这是他不允许的。戴尔的渠道叫做"VAR"(增值服务渠道),主要为戴尔做服务和增值工作。戴尔为用户配置和服务能力相当强,但为什么用户还要请VAR为他们做这项工作呢?因为戴尔深深地相信,VAR做的是戴尔的标准业务中的一部分,他们能用更专业的服务队伍来补充自己在市场覆盖面和服务精力上的缺陷。
"财务欺诈"被罚1亿美元
因公司一名高管利用欺诈性的会计做账方法,使得公司的业绩达到预期目标,戴尔被罚款1亿美元。据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戴尔公司"财务欺诈"的罚款为1亿美元,但戴尔公司的董事长麦可·戴尔(Michael Dell)仅同意支付400万美元的罚款。戴尔公司一直未对SEC的裁定作出接受或拒绝的表示。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戴尔公司在2002年到2006年期间从英特尔公司获得了大量款项,同意在戴尔电脑中只用英特尔提供的晶片。而戴尔公司没有向投资者批露这些特别款项,而将其记作营收。
麦可·戴尔与公司的高管将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解释成"成本削减"和"部件成本减少",但事实上却是英特尔的款项增加了公司的营收,而且戴尔公司为达到预期目标,曾多次向英特尔寻求额外的款项。当后来戴尔公司开始用AMD的晶片时,戴尔公司的营业利润大幅下降,因为英特尔的款项已经中止,故而导致戴尔公司的股价下跌,投资者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发挥网际网路的优势
戴尔公司套用网际网路进一步推广其直线订购模式,不断地增强和扩大其竞争优势。戴尔公司在1994年推出了网站,并在1996年加入了电子商务功能,推动商业向网际网路方向发展。接下来的一年,戴尔公司成为第一个线上销售额达到一百万美元的公司。基于微软视窗作业系统,戴尔公司经营著全球规模最大的网际网路商务网站。
戴尔电脑戴尔PowerEdge伺服器运作的网址覆盖86个国家的站点,提供28种语言或方言、29种不同的货币报价,每一个季度有超过10亿人次浏览。
戴尔公司日益认识到的重要作用网际网路贯穿于整个业务之中,包括获取信息、客户支持和客户关系的管理。在网站上,用户可以对戴尔公司的全系列产品进行评比、配置、并获知相应的报价。用户也可以线上订购,并且随时监测产品制造及送货过程。在valuechain.dell网站上,戴尔公司和供应商共享包括产品质量和库存清单在内的一整套信息。戴尔公司利用网际网路将其业内领先的服务带给广大客户。例如,全球数十万个商业和机构客户通过戴尔公司先进的网站与戴尔公司进行商务往来。
资本流动性、利润率、增长性
经过不断艰苦的努力,戴尔公司保持了增长性、利润率、资本流动性的平衡,为股东带来了高额的回报。戴尔公司在这些领域一直领先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直线订购模式
戴尔公司于1998年8月将直线订购模式引入中国,在中国区的总部设在福建厦门,厦门区包涵戴尔公司商务机生产工厂和全部电话直销项目。
戴尔(中国)公司(以下简称戴尔)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杭州和深圳设有办事处,并有实力将销售及市场拓展到多个主要城市(例如沈阳、苏州、武汉和西安),以及100多个二线城市和城属区域。
以客户为本的市场战略
戴尔竭诚提供优良的客户服务,并拥有专业的销售及技术支持队伍,为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服务,企业客户,大型及中型公司。
中国客户
中国客户中心
中国客户中心(CCC)于1998年8月在租来的厂房里开始运营,并于2000年 11月迁入永久性厂房。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机场附近的新的中国客户中心占地总面积为350,000平方英尺,伺服器日产量是原有客户服务中心的2倍,笔记本和台式机的日产量是原有客户服务中心的3倍。于2001年3月获得ISO9001(2000版)和ISO14001认证。2002年9月,它成为了戴尔全球首个获得OHSAS18001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认证的的工厂。
为中国用户提供综合销售和生产设施,包括全方位的服务和技术支持。现有员工超过2,000人。
中国设计中心
2000年7月戴尔开始了计算机相关设计工作,目的在于促进包括新的系统平台、外围设备、软体和服务产品的研制,以满足特定客户的需要和市场要求。2002年7月,戴尔中国设计中心(CDC)落户上海,支持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球领先技术,加强了戴尔台式机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
戴尔国际服务(中国)中心
戴尔2002年10月宣布在中国大连开设戴尔国际服务(中国)中心,以支持在日本市场的后台运营,提高客户服务的功效,从而有力推动戴尔在日本市场业务的迅速增长。该中心于2002年底投入运营。
戴尔国际服务(中国)中心主要承担戴尔(日本)公司的重要内部运营任务,包括帐目清算、信息系统相关工作,以及各种销售和客服支持工作。
全球采购据点
在香港、上海、深圳和台湾建立了国际采购网点,以加强与供应商在中国的伙伴关系,提高戴尔在全球的采购效率。戴尔在中国采购大量零部件,包括附属档案、光碟机、印刷电路板、软碟机、显示器、扬声器、键盘、滑鼠和输入输出设备。2003年采购量约为80亿美金。
产品类别面向家庭或小型企业的 Dimension个人电脑。
戴尔笔记本面向家庭或小型企业的 Inspiron笔记本电脑。
XPS高端娱乐电脑。
OptiPlex企业级台式机。
Latitude企业级笔记本电脑。
PowerEdge伺服器。
PowerVault和 Dell I EMC存储解决方案。
Precision工作站。
PowerConnect交换机。
Axim掌上电脑。
戴尔品牌投影。
Alienware游戏型电脑。
运营情况模式戴尔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计算机系统直销商,跻身业内主要制造商之列。截至2000年1月28日的过去四个财季中,戴尔公司的收益达到270亿美元,成为全球名列第二、增长最快的计算机公司,在全球有35800名雇员。在美国,戴尔是商业用户、***部门、教育机构和消费者市场名列第一的主要个人计算机供应商。
戴尔公司利用网际网路进一步推广其直线订购模式,再次处于业内领先地位。戴尔在1994年推出了Dell网站。基于微软公司Windows NT作业系统,戴尔运营著全球最大规模的网际网路商务网站。该网站销售额占公司总收益的40%~50%。
戴尔PowerEdge伺服器运作的 Dell网址包括80个国家的站点,每一个季度有超过4000万人浏览。客户可以评估多种配置,即时获取报价,得到技术支持,订购一个或多个系统。戴尔曾不止一次地宣称过他的"黄金三原则":即"坚持直销"、"摒弃库存"、"与客户结盟"。
坚持直销戴尔的模式习惯被称为直销,在美国一般称为"直接商业模式"(Direct Business Model)。所谓戴尔直销方式,就是由戴尔公司建立一套与客户联系的渠道,由客户直接向戴尔发订单,订单中可以详细列出所需的配置,然后由戴尔"按单生产"。戴尔所称的"直销模式"实质上就是简化、消灭中间商。
摒弃库存A.以信息代替存货
(1)看直销和分销的区别,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库存因素"。在信息和技术高速更替的时代,如果说库存也有生命的话,那么就应该如同昙花开谢一般短暂。传统分销渠道代理是存贮货物的水渠,厂商的库存是压在分销渠道中的,这样来保证所谓的"零库存"。而直销模式同样不可避免地遇到"库存"的问题。戴尔所谓要"摒弃库存"其实是说过了头,绝对的零库存是不存在的。
库存问题的实质是两个方面:
其一是库存管理的能力,其二是与零件供应商的协作关系。"以信息代替存货"。与供应商协调的重点就是精准迅速的信息。
(2)按单生产还可以使戴尔实现"""零库存"的目标。而零库存不仅意味着减少资金占用的优势,还意味着减少作为PC行业的巨大降价风险。直销的精髓在于速度,优势在于库存的成本。特别是计算机产品更新迅速、价格波动频繁,更使库存成本体现得淋漓尽致。库存成 AAAAAA本为PC行业最大的"隐形杀手"。据调研数据,戴尔在全球的平均库存天数可以降到 7天之内,但这是有一定下限的,COMPAQ的存货天数为26天。一般PC机厂商的库存时间为 2个月,而中国IT巨头联想集团是30天。这使戴尔可以比其他竞争对手以快得多的速度将最新的技术提供给用户。
(3)摒弃库存(以信息代替存货)是戴尔模式的核心。同样做一件事,如果生产方式不同的话,那么就可能产生利润空间,这就是商业模式的魅力。戴尔模式中利用摒弃库存赚取利润的方式是用户货款与供应商货款中间的时间差--即在未来的15天内,别人(顾客)已经帮戴尔把钱付了。(这中间产生的利润至少是公司自有资金的存款利率)。
B.摒弃库存的问题
对于供应链的存货流通速度而言,这已经显得非常好。当然,让人感到担心的是,这种类似于临界状态的供应链一旦遇到特别的市场冲击或非市场因素的严重干扰时,能否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市场情况定位作为戴尔的关键战略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在截至2004年4月30日的第一财季中表现突出,产品出货量增长了48%。
根据IDC公司2003年第4季度PC市场研究报告,戴尔在中国的PC出货量以7.3%的总体份额位居中国PC市场第三,戴尔在中国市场的伺服器出货量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占24.1%,进一步显示出中国在戴尔亚太、乃至全球业务中的战略地位。
覆盖规模中国客户可按其配置和软体要求,通过在全国258个城市中设立的720条免费电话直接联系到每一位戴尔的销售代表,订购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伺服器产品,也可直接通过网际网路在戴尔的网站购买。
戴尔提供的现场服务和技术支持可直接覆盖1,923个城市。
中国市场"入乡随俗"戴尔电脑放弃零库存
戴尔"号称"将直销、按需定制、零库存等先进的销售方法带进中国,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创造性"地采用了和国内其他IT生产商一样的渠道分销法,这在IT业界已是半公开的秘密。事实上,戴尔四成以上产品是通过分销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当然,以独特销售模式著称的戴尔公司官方从未承认这一点。
戴尔产品第一款Dell DSS品牌伺服器
戴尔DSS 1500、DSS 1510和DSS 2500是全新的1U和2U伺服器,专为满足这群客户的具体工作负载需求而设计。这些新的DSS伺服器采用简约的设计、灵活的存储和IO选择、行业标准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系统管理和最新的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帮助客户尽可能提升运营效率,同时提供最高的性能。
电脑国产屏幕哪个品牌好显示器什么牌子好
①谁能告诉我国产的电脑液晶显示器什么牌子的比较好,本人比较喜欢made in china
显示器代工
AOC代工---IBM、HP、DELL、联想、MAYA、TCL、梦想家、大水牛、TARGA(冒充德国货)、MAYA
EMC代工-美奇、七喜、方正、神州数码
建兴(Liteon)代工-ADI
飞利浦代工-华硕
东莞精诚电子代工-Neso(新特丽)、爱国者
泰国中强代工-CTX
台湾友达光电代工-BenQ的液晶显示器
优派:部分CRT由苏州飞利浦和BenQ代工,其余由声宝代工,液晶由神达和仁保代工
目前市面上的日系液晶显示器品牌基本上都是由大陆代工,夏普把通用液晶显示器交冠捷ODM生产,索尼同三星合资液晶面板厂,液晶显示器主要由南京LG同创代工。
■AOC冠捷
我们第一个说AOC冠捷,因为冠捷是世界第一显示器制造商,说到显示器制造就一定要从冠捷说起。
冠捷科技集团在香港上市,集团下面目前有福清总厂、北京厂、武汉厂。其中福清总厂最大,主要生产液晶显示器和电视机,另外还设有和中华映管合资的面板组装厂。武汉厂主要生产OEM显示器,我们平时看见的HP品牌机的显示器基本都是武汉生产的,武汉厂产品外销多,所以国内看见的反而很少。另外,武汉厂也有冠捷和翰宇彩晶合资建造面板组装生产线。
冠捷北京厂在酒仙桥,为冠捷和京东方合资建立,名为东方冠捷。因为京东方的面板生产厂在北京亦庄,两者之间距离很近。据悉京东方的面板产能40%被冠捷所消耗,因此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另外,冠捷在中国还租有厂房,地点在东莞。前段时间上市销售的L170就是这里的产品,其OEM型号就是山东朋友常见的海尔“润眼”显示器中的一种。
冠捷从去年接收飞利浦PC显示器及部分纯平电视业务之后,还有苏州厂,主要生产电视机产品和飞利浦显示器。
国外方面,冠捷巴西亚马逊河的Manaus出口加工区有工厂,产品只供应巴西。另外冠捷在波兰和捷克分别有代工厂,主耍是供应欧洲。
总的来说,冠捷的生产大本营在中国,国外的厂只是应对关税而设置的组装厂。
■三星电子
三星显示器的来源比较单一:韩国水原和中国天津。
水原产的显示器数量有限,几乎不往国内销售
平时我们见的最多的三星显示器全部在天津生产。目前很多显示器生产基地都在南方,唯独三星设在北方的天津。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第一:天津是水旱码头,交通方便,临近北京但生产成本不高。
第二:天津距离韩国比较近,原材料如面板等运输方便
第三:韩国人开厂习惯靠近韩国,这是一个民族特点。很多韩国厂喜欢设在天津、吉林、山东这样的省份,而不是一味的往南跑。
■飞利浦
飞利浦的情况我们就不说了,目前他的显示器和部分电视机的制造已经交给冠捷,飞利浦只进行研发和设计。我们所见到的飞利浦品牌,名义上是荷兰的,其实显示器部分基本由台湾来操盘。飞利浦在台湾也有工厂,前段时间经常能看见有台湾飞利浦制造的OEM产品,不过现在似乎没有了。
■LG电子
常见的LG的显示器生产厂在南京,名为“LG同创”,也是老牌的生产企业了。LG同创除了生产自己的显示器外,还生产一些高端产品,如我们熟悉的苹果显示器很多都是由LG同创生产的。
除了南京的LG同创外,LG在沈阳也有工厂,但产品是电视机,而不是显示器。
■BenQ明基
BenQ的生产厂在苏州,和友达光电(AUO)在一起,这样布局的好处显而易见,AUO的面板出了厂房就能直接送到BenQ组装,节省了很多运输费用。
BenQ的工厂产量在业界是比较大的,除了生产自己品牌的BenQ外,还为其它品牌做OEM,如我们平时见的很多DELL高级显示器如2007FP等都是BenQ OEM的产品。除了显示器外,BenQ还在苏州生产液晶电视机等产品。
前些时间有传闻说BenQ要出售显示器工厂,小编认为不太可能。因为BenQ早已确定“面板为纲”的思想,凡是有液晶面板的东西都会做,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换句话就是以AUO为核心,充分发乎BenQ-AUO的技术实力。BenQ自己管这个叫“5C战略”。显示器生产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对确立BENQ的制造地位和消化面板产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BENQ是不会轻易放弃的。退一万步,即便是BenQ真的要卖工厂,也未必有人肯接盘!再说了,AUO还不干呢。
■ViewSoinc优派
优派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是做品牌营销的,说白了和NIKE一样没有自己的工厂,产品全部靠OEM。在以前看来没有自己的工厂还要经营品牌是天方夜谭,很多人觉得IT业搞品牌营销不可取,不过优派硬是做起来了,而且做的还不错,后来很多人学习优派的路子,结果都失败了。优派的成功,除了自身的不断努力进取外,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优派显示器的产地比较复杂,后面的铭牌都写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一个地方,让外人很少知道优派显示器的真实产地。不过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优派的VG920和VG720是AOC的OEM,另外还有CTX,美齐等厂商的产品。
OEM产品质量一般看客户的意思,做好做不好都可以,看给钱多少。优派的产品质量没问题,想必是属于“做好”的那类。
■GreatWall长城
长城是纯大陆品牌显示器中硕果仅存的一家了。2000年以前的老DIY都熟悉长城显示器,因为那个时候国外品牌的产品贵,国内的质量太次,也就是长城的显示器质量好,而且价格还便宜。后来长城几乎退出了零售领域,专门攻行业市场,利用其国企的地位和不错的质量,在军队和教育领域的业绩相当不错。
目前,长城显示器杀了回马枪,重新返回了零售市场。长城显示器有自己的厂房,总部在深圳。此厂的产能很大,除了满足长城的需要外,还从事OEM业务。另外,据说近期长城显示器生产基地的2期就要开工了,产能会逐步增大。
除了显示器外,长城也开始电视机制造业务,不过产品全部外售,国内反而没的卖。据说原因在于“长城”品牌已经被天津的一个什么无线电厂(名字就很老了)注册了,而且是在30多年前。现在再推一个第二品牌实在得不偿失。
■SONY索尼
SONY的显示器基本上由两个OEM商生产:AOC和LG同创。其中AOC生产HS系列的各种型号,其余的由LG同创生产。
据我们了解,SONY的质量要求很严格,这点我们在评测SONY系列显示器的时候感觉的到,尤其是外壳工艺,比AOC和LG自己的产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DELL电脑
DELL电脑全部是OEM生产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具体到DELL显示器上,大部分小屏产品是AOC的OEM,大屏幕产品是BenQ的OEM。当然以上两家只占DELL一部分生产量,其余的生产厂家也有。DELL显示器的产地可以在显示器外包装看出来,这是OEM产品中比较罕见的特例。
DELL显示器的质量不错,管理很严格。
■SHAPR夏普
夏普有自己的工厂,但主要生产液晶电视机,显示器产品很多都是OEM货。据我们所知,最多的是AOC生产的。
以前也曾经看见过台湾制造的夏普显示器,不过数量非常稀少。
■NEC日本电器
NEC以前CRT时代曾经露过“头儿”,后来就不见了。液晶时代的NEC主要面向欧洲市场,国内见到的都是大屏产品,普通老百姓很难见到。
NEC目前的产品生产分成3部分:
小屏普及型产品由AOC生产,多数是福清的产品。
大屏幕和专业产品在东莞的LITE-ON(源兴)生产,如我们这次评测的2170NX。
少数非常高级的产品在日本生产,如LED背光显示器等。
有趣的是,NEC小屏既由AOC生产,也由AOC在国内代理,可谓自产自销!
■acer宏基
宏基显示器的情况和优派类似,多数产品都是找别人OEM的,而且OEM的来路很复杂,那里的都有。据我们所知,不少大厂都给他做过OEM,如AOC等。近期acer的产品也有部分交给了FOXCONN来做,据说产品质量不错。
acer的部分显示器居然是台湾生产的,如前段时间炒的很火的宽屏显示器AL1916W和AL2016W。
据说acer不想做显示器了,这小编认为也不是很可靠。毕竟acer显示器卖的还算可以,尤其在欧洲销量很不错。另外acer定购液晶面板需要有一定的量才能拿到好价格(光靠笔记本不能维持很大的数量),放弃显示器对数量上有些不利影响。总之,小编认为acer不大可能放弃显示器,如果真放弃的话,也不是市场,而是内部原因。
■EMC唯冠/MAG美格
EMC以前在显示器制造领域很有实力,但现在自有品牌如EMC和MAG在北京卖的一般。听说EMC在外地,尤其是2-3级城市销量还不错,因为价格相当便宜,而且好歹也是有牌子的产品。至于MAG,现在全部都是EMC制造和销售的。当年的MAG品牌能和SONY显示器媲美,现在只能凑合占领低端市场了,产品多是OEM型号贴上MAG的商标出售。
EMC除了经营自有品牌外,还从事OEM业务,如常见的清华同方显示器,海尔润眼显示器等都是EMC的OEM产品。在OEM市场中,EMC的报价比较低,产品品质一般。
■EIZO日本艺卓
日本EIZO是专注于显示器的厂家,产品大多在日本本土生产。以前也有少数低端产品在国内制造,不过后来价格和性能都没有啥竞争力就放弃了。现在我们常见的EIZO显示器全部产自日本本土。
EIZO是日本显示器重视爱好者的最后疆界。
不过目前的情况似乎对EIZO越来越不利。以往EIZO以高端专业大屏显示器占领市场,而现在低端显示器市场竞争激烈,不少厂家如三星,飞利浦,BENQ等也看中了专业市场丰厚的利润,准备进攻了!三星,BENQ虽然在专业显示器的制造商没EIZO经验丰富,但却是掌握面板核心技术的厂家,想赶超EIZO不是难事!
以前大屏产品很少,CRT超过20寸就寥寥的几个牌子,EIZO可以通过大屏幕产品“固守一方”。而液晶时代不同了,普通家用显示器轻松的就能上大屏,30来寸都不稀罕,随便打个DELL的免费电话就能送货上门,价格便宜东西还好。很多以前非用EIZO不可的领域,如美术,工业控制,监控等领域都可以由一般显示器替代,就算替代不了,能买三星,BENQ等品牌的专业型号,照样能干活,价格还便宜。这种情况下,EIZO等行业显示器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生存压力很大。
日本制造虽然有它的优势,但成本毕竟太高了。日本普通工人的工资顶的上中国企业中层干部的收入,而且干的还是那种“锁螺丝”的初级工作。并且日本的物流原料等费用也很高(当然他们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这种生产策略放在法国香水这类奢侈品上无所谓,但放在显示器这种需要有批量的产品上就比较失败了,因为从质量上讲,中国生产的产品和日本生产的产品,只要质量合格,都没有啥区别。
EIZO这样的显示器品牌,固然有他的优点,但如果想在今后能够健康的发展,将生产部分移师中国是大势所趋。一味的强调本土制造,只能自己耽误自己。
■其它显示器
美齐JEAN:自己有工厂,除了生产自有品牌的美齐外,还从事OEM加工。优派的不少产品由美齐生产,两者的菜单都完全一样,外形也很接近。
MAYA玛雅:最早是一个韩国品牌,后来卖给讯威国际。自己没有生产厂,靠AOC等的OEM。
梦想家IMAGE:号称是澳大利亚的品牌,其实也是讯威国际运作的一个子品牌。创牌以做CRT为主,液晶很少。没有自己的工厂
清华同方:一系列杂牌显示器的简称。基本是OEM产品,渠道很复杂,大部分是EMC生产的。质量差距很大,有些不错,有些很烂,不知道底细的最好别买。
海尔Haier:号称“润眼”,其实就是普通的液晶显示器而已。基本不是自己生产,据小编观察多是EMC的OEM货,连外观都一样。少数是AOC的OEM(L170)。在山东卖的不错,劲舞团2商城,其他地方不成。
长虹TCL:也不是自己生产的,北京几乎没有出售,不知其底细。据说在四川销售成绩良好
LITE-ON源兴:源兴本身是OEM大厂,东莞有工厂。自有品牌推得不是很积极,最近才见到有,质量情况不详。
NESO:属于台湾宝成集团(做NIKE运动鞋OEM的),自己有工厂。
爱国者aigo:没有自己的工厂,基本都是AOC的OEM产品,也由部分是EMC生产的。
联想lenovo:似乎没有显示器零售,液晶显示器多是北京东方冠捷的OEM。
赛普特:以前是个美国品牌,现在在国内生产。产品质量一般。有自己的工厂。
大水牛:属于七喜DIY品牌之一,地道的自产产品,在广州设有工厂。以前以生产CRT为主,现在主要生产液晶显示器,大水牛是面向DIY市场推广的产品,用在品牌机上就是七喜。
小影霸:新天下的自有品牌显示器,产地不详。
ASUS:东西做工一流,不过产地很神秘,到现在小编我还没有摸底,有可能是自己生产的,或者委托LITE-ON这样做高端OEM比较多的厂家生产。
纯净界:讯宜的自有品牌,产品以OEM为主,厂家不详。
■简单说说OEM
上述我们例举的品牌都是市面上能看见的,只做加工的显示器生产企业也不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找到显示器生产企业出货排名,里面的很多名字保证你以前没有听到过。
这里我们简单的说说OEM制造,有些人说OEM产品不好,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显示器的生产并不复杂,只要质量控制的好,具备规模的厂家都能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决定产品好坏的是客户出的加工费多少,给的多质量就好,给的少质量就差。加工厂也不是雷锋,你给多少钱就干多少钱的活儿,绝不干一分钱两分货的买卖。
因此,OEM产品的质量不应该一概而论,还是要看产品本身如何。如DELL等显示器也全部是OEM,质量就很好。
总体来看,有自己工厂的显示器品牌质量都比较令人满意,尤其是AOC,三星,BENQ,长城这样产能一流的企业。其他的如优派,DELL,一秒钟的车祸,一辈子的痛苦!,NEC等虽然基本依靠OEM生产,但品质管理严格,产品质量也很优秀。小牌子的产品质量就不好说了,很多时候是批次决定质量。所以建议大家以购买大品牌为主,小品牌的购买应该多加谨慎。本人复制粘贴的
②十大公认最好的电脑显示器
十大公认最好的电脑显示器如下:
1、AOC显示器,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显示设备提供商和品牌商,AOC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智能一体机、云端一体机、商用大屏、拼接屏、VR等视讯全生态产品线。
电脑显示器
电脑显示器通常也被称为电脑监视器或电脑屏幕。它是除了CPU、GPU、主板、内存、电源、键盘、鼠标之外最重要的一个电脑部件,是将一定的电子文件信息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一种显示工具。
③求显示器品牌排行榜,有哪些比较推荐
显示器品牌排行榜有:三星、冠捷、LG、戴尔、飞利浦、华硕、优派、宏碁、明基、惠科。个人比较推荐冠捷、三星和飞利浦的显示器。
飞利浦是全球人们都知道的电子品牌。并且这个品牌的显示器的光纤很柔和,能够给人最舒适的体验。同时这个品牌的做工精细度是令无数人佩服的。
④显示器什么牌子好
显示器牌子比较好的有:三星、AOC、HKC、优派、飞利浦、明基、戴尔、华硕、LG、航嘉等。
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从广义上讲,街头随处可见的大屏幕、电视机、BSV液晶拼接的荧光屏、手机和快译通等的显示屏都算是显示器的范畴,一般指与电脑主机相连的显示设备。
一般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所标示的尺寸就是实际可以使用的屏幕范围一致;可视角度左右对称,而上下则不一定对称;CRT显示器的对比值通常高达500:1;液晶显示器的最大亮度,通常由冷阴极射线管(背光源)来决定,亮度值一般都在200~250 cd/m2间。
故障处理:
1、电源指示灯不亮
显示器供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主机供电,另一种则是通过外接电源供电。出现这类故障时,首先应检查各自电源插座,同时注意检查插座的供电开关是否打开。
2、电源指示灯亮
电源指示灯亮,但没有显示画面。遇到这种情况,应首先检查显卡与主板是否出现接触不良。另外,使用转接头的用户,应确认是否出现松脱的现象。
3、设定显示器分辨率后不能正常显示
出现这个问题时,只需在发生显示不正常时按住“ESC”键,显示器便能回到调整前的分辨率。有时在电脑中安装上最新的显卡公版驱动程序后,在系统即将进入Windows画面时,显示器出现电源指示灯亮度由亮变暗,没有任何画面显示的故障。
解决方法:首先进入系统的“安全模式”,然后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进入显示器属性设置,接着在“设置”项中改变显示器的分辨率与颜色,将它们分别设置成最低参数,设置完后,重启电脑再次进入系统,将分辨率与颜色设置成自己满意的参数即可。
DELL表示什么品牌
戴尔公司于1984年由迈克尔•戴尔创立。他是目前计算机行业内任期最长的首席执行官。他的理念非常简单:按照客户要求制造计算机,并向客户直接发货,使戴尔公司能够最有效和明确地了解客户需求,继而迅速做出回应。这个直接的商业模式消除了中间商,这样就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让戴尔公司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要。这种直接模式允许戴尔公司能以富有竞争性的价位,为每一位消费者定制并提供具有丰富配置的强大系统。通过平均四天一次的库存更新,戴尔公司能够把最新相关技术带给消费者,而且远远快于那些运转缓慢、采取分销模式的公司。
戴尔公司网站:www.dell.com.cn
致力于倾听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所信赖和注重的创新技术与服务。受益于独特的直接经营模式,戴尔在全球的产品销量高于任何一家计算机厂商,并因此在财富500强中名列第25位。戴尔之所以能够不断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是因其一贯坚持直接销售基于标准的计算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在过去的四个财季中,公司营业额达到了574亿美元。戴尔公司目前在全球共有约75,100名雇员。
[编辑本段]戴尔效应
二十多年以来,戴尔公司革命性地改变整个行业,使全球的客户包括商业、组织机构和个人消费者都能接触到计算机产品。由于被业界接受的戴尔直接模式,信息技术变得更加强大,易于使用,价格更能接受,从而为客户提供充分利用这些强大的、全新工具的机会,以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戴尔公司在进入新的标准化产品的领域再次展示其效益,这些领域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移动产品、打印机和其它电子部件。今天,在全球销售的5台基于标准技术的计算机产品中就有1台来自戴尔。这样的全球覆盖显示戴尔的直接模式对所有产品线、所有地区和所有细分客户都适用。
资本流动性、利润率、增长性
经过不断艰苦的努力,戴尔公司保持了增长性、利润率、资本流动性的平衡,为股东带来了高额的回报。戴尔公司在这些领域一直领先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编辑本段]戴尔公司亚太区简介
戴尔公司从90年代初开始为亚太地区的商业、政府、大型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
随着1993年首次在日本和澳大利亚开始运营,戴尔公司进入亚太区的目标市场,开始在区域性设施、管理、服务和技术人员等方面进行投资。
目前戴尔公司在亚太区13个市场开展直线订购业务:澳大利亚、文莱、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日本、韩国、澳门、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台湾和泰国。除此之外,还有38个合作伙伴为其他31个市场提供服务。
戴尔公司在亚太地区提供的系列产品和专业经验,能够帮助跨国企业、政府、大企业以及富有经验的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在区域内进行技术创新。
戴尔通过其“全球客户计划”,向拥有全球业务的亚洲用户提供订制的成套服务和支持。它为全球客户提供统一订货、结账、订制产品(包括安装专有软件),以及本地供货和现场服务等好处。
戴尔公司亚太业务的核心是设在马来西亚槟城的“亚太客户中心"(APCC)。这间占地23.8万平方英尺的生产厂房于1995年10月投产。 2001年2月,占地37万平方英尺的戴尔“亚太客户中心"二期(APCC2)落成。"亚太客户中心"为亚太地区的客户(中国和日本除外)按定单生产台式机、工作站、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和存储产品。APCC和APCC2都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以及 OHSAS18001:1999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的认证。
戴尔公司参考"亚太客户中心"的生产与专业功能,于1998年8月建设了位于福建厦门的“中国客户中心"(CCC)。为了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2000年11月"中国客户中心"拓展为35万平方英尺的设施。它继续在生产、管理、营销、财务等各个方面都按照戴尔模式运作。CCC于2001年3月获得ISO9001(2000版)和ISO14001认证。2002年9月,它成为了戴尔全球首个获得OHSAS18001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认证的的工厂。
亚太地区的客户可以向戴尔直接订购产品,并可在7至10天内收到订货。客户还可以获得终生免费的技术支持热线,并得到现场服务。
戴尔首创技术支持热线,并使之成为业内标准。"亚太客户中心"内精通多种语言的技术支持工程师,能够通过电话解决80%以上来电客户的技术问题。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戴尔所付运的每套系统都有一个与其详细技术规格相联的产品编号。
戴尔公司在全球最重要的一项投资是互联网。其亚太区网址www.dell.com/ap目前采用4种语言,包括汉语、英语、韩语和日语,支持亚太地区11个国家的站点。
截至到2006年8月4日的第二财季,戴尔亚太及日本地区的出货量增长了27%,几乎是除戴尔外市场增速的3倍。戴尔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增加一个百分点,达到11.1%,成为该地区的第二大厂商。在日本,戴尔以16.1%的份额成为第二大厂商。
[编辑本段]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业务资料
开展直线订购模式的城市和地区
戴尔公司于1998年8月将直线订购模式引入中国。
戴尔(中国)公司(以下简称戴尔)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杭州和深圳设有办事处,其中戴尔中国总部在福建厦门。并有实力将销售及市场拓展到多个主要城市(例如沈阳、苏州、武汉和西安),以及100多个二线城市和城属区域。
在华现有员工超过5,500人。
[编辑本段]以客户为本的市场战略
戴尔竭诚提供优良的客户服务,并拥有专业的销售及技术支持队伍,为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服务:
企业客户:大型及中型公司
全球客户
政府及有关机构
家庭及小型企业
目标市场:
电信业
银行业/税务业/金融业
政府
跨国公司
教育/研究机构
[编辑本段]市场定位
根据IDC公司2006年第2季度研究报告,戴尔目前在中国市场(包括香港)份额为10.3%。在于2006年8月4日结束的戴尔公司2007年第二财季中,戴尔中国的出货量和收入比上一季度同期分别增长了37%和31%。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及运营状况
中国客户中心(CCC)
中国客户中心(CCC)于1998年8月在租来的厂房里开始运营,并于2000年 11月迁入目前所使用的永久性厂房。
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机场附近的新的中国客户中心占地总面积为350,000平方英尺,于2001年3月获得ISO9001(2000版)和ISO14001认证。2002年9月,它成为了戴尔全球首个获得OHSAS18001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认证的的工厂。为中国用户提供综合销售和生产设施,包括全方位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凯文.罗林斯在2005年8月2日访华庆祝戴尔中国7周年志庆时宣布,戴尔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总量达到一千万台,标志着戴尔在华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2006年1月戴尔在厦门建立的在中国的第二家工厂开始投产,并于2006年5月正式开业。新工厂的落成使戴尔在中国的生产能力扩大一倍,生产的产品将服务于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北亚地区的客户。
中国设计中心(CDC)
2000年7月戴尔开始了计算机相关设计工作,目的在于促进包括新的系统平台、外围设备、软件和服务产品的研制,以满足特定客户的需要和市场要求。
2002年7月,戴尔中国设计中心(CDC)落户上海,支持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球领先技术,加强了戴尔台式机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
2006年3月戴尔公司宣布将进一步扩大戴尔中国设计中心的规模,该中心将增加200名设计人员,进一步提升全球产品研发能力。
大连戴尔客户联系中心(Dalian Dell Customer Contact Center)
戴尔2002年10月宣布在中国大连开设大连戴尔客户联系中心,开始主要是支持在日本市场的后台运营,提高客户服务的功效,从而有力推动戴尔在日本市场业务的迅速增长。该中心于2002年底投入运营。
目前,该中心现拥有1,000多名员工,主要负责支持戴尔日本/韩国/中国公司的客户服务运营,致力于提供优异的客户体验。
全球采购据点(WWP)
在香港、上海、深圳和台湾建立了国际采购网点,以加强与供应商在中国的伙伴关系,提高戴尔在全球的采购效率。
戴尔在中国采购大量零部件,包括附件、光驱、印刷电路板、软驱、显示器、扬声器、键盘、鼠标和输入输出设备。年采购量超过157亿美金。
中国企业指挥中心
戴尔中国企业服务指挥中心(ECC)是戴尔在亚太地区的第一家企业服务指挥中心,也是全球四家企业服务指挥中心之一。自2004年9月在厦门成立以来,该中心已经成为戴尔在中国,包括港澳地区的企业服务的“中枢神经”。它面向服务器及存储产品的企业客户提供高水准的、7x24x365全天候的服务支持。戴尔企业服务指挥中心可以实现客服电话、技术人员以及各部门运作情况的实时追踪,并实时监测整个服务的过程,处理关键性的故障,甚至主动发现故障隐患,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控和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响应客户的服务需求,协助客户有效缩短系统宕机时间,实现最大限度的客户满意度和投资回报。
市场覆盖
中国客户可按其配置和软件要求,通过在全国258个城市中设立的720条免费电话直接联系到每一位戴尔的销售代表,订购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服务器产品,也可直接通过互联网在戴尔的www.dell.com.cn网站购买。
戴尔提供的现场服务和技术支持可直接覆盖2,123个城市。
产品类别
面向家庭的 Dimension个人台式电脑
面向家庭的 Inspiron个人电脑(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
面向家庭的 Studio个人笔记本电脑
面向高端游戏玩家的XPS个人电脑
面向小型企业的 Vostro膝上电脑和台式电脑
OptiPlex企业级台式机
Latitude企业级笔记本电脑
PowerEdge服务器
PowerVault和 Dell I EMC存储解决方案
Precision工作站
PowerConnect交换机
Axim PDA
投影仪
打印机
显示器
互联网居领导地位
戴尔公司的直线订购模式伸延至互联网上,令网上购买产品和获得服务变成轻松和安全。
全中文的www.dell.com.cn方便中国用户使用母语来确定配置、获得报价及订购产品。戴尔的中文网站计划也延伸到了戴尔的“用户主页”,便于企业及机构用户在互联网上购买戴尔的产品。
免费电话
普通消费者及家庭用户 800-858-2928/2936
中小型企业用户(500名员工以下) 800-858-2222
中小型企业用户(500到3500名员工) 800-858-2062
大型企业客户(3500名员工以上)
北部地区
东部地区
南部地区
西部地区
政府及教育部门
800-858-2999
800-858-2020
800-858-2355
800-858-2811
800-858-2572
“全球顾客计划”用户 800-858-2055
技术支持 800-858-2437/2333
客户关怀部门 800-858-2060
戴尔中国网页:www.dell.com.cn
[编辑本段]戴尔公司发展史
一九八四年迈克尔·戴尔创立戴尔计算机公司
一九八五年推出首台自行设计的个人电脑--Turbo。Turbo采用英特尔 8088处理器,运算速度为8MHz
一九八七年成为首家提供下一工作日上门产品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公司
在英国设立办事处,开始拓展国际市场
一九八八年戴尔公司正式上市,首次公开发行350万新股,每股作价8.5美元
一九八九年推出首部戴尔笔记本电脑
一九九零年在爱尔兰Limerick建立生产厂房,以供应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
一九九二年首次被《财富》杂志评为为全球五百强企业
一九九三年成为全球五大计算机系统制造商之一
在澳大利亚和日本设立办事处,正式进军亚太区市场
一九九五年最初售价8.5美元的戴尔股票在分拆前已升至100美元
一九九六年在马来西亚槟城开设亚太区生产中心
开始通过网站www.dell.com销售戴尔计算机产品
开始主攻网络服务器市场
成为标准普尔500成分股之一
一九九七年第1,000万台戴尔电脑下线
普通股在分拆前每股升至1,000美元
推出首台戴尔工作站系统
网上营业额由年初的每天100万美元,跃升至逾400万美元
一九九八年扩建在美国及欧洲的生产厂房,并在中国厦门开设生产及客户服务中心
推出PowerVault储存系统产品
一九九九年在美国田纳西州那什维尔(Nashville, Tenn)增设办事处,拓展美洲业务
在巴西Eldorado do Sul开设生产工厂,满足拉丁美洲市场需求
推出“E-Support- Direct from Dell”网上技术支持服务
二零零零年网上营业额达到每天5,000万美元
按工作站付运量计算,戴尔首次名列全球榜首
推出PowerApp应用服务器
第一百万台戴尔PowerEdge服务器下线
二零零一年首次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计算机厂商
按标准英特尔架构服务器付运量计算,戴尔在美国位居第一
推出PowerConnect网络交换机
二零零二年戴尔将其奥斯汀工业园区命名为Topfer制造中心,以赞扬Mort Topfer在1994年至2002年的任期内对戴尔和社会的贡献
戴尔推出首个“刀片式”服务器,推出Axim X5进入手持设备市场,在美国针对零售业客户推出基于标准的收款机,推出 3100MP投影仪,进入投影仪市场
戴尔售出第二百万台PowerConnect网络交换机
美国客户选择戴尔为他们首选的计算机系统供应商
二零零三年戴尔面向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推出打印机
戴尔推出戴尔回收计划使客户能够将任何厂商的计算机设备回收或者捐赠给慈善机构
正式更名为戴尔公司,反映了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提供商
戴尔进入家电市场,公司产品线的延伸为客户需求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
二零零四年凯文罗林斯成为戴尔下一任首席执行官
戴尔宣布在北卡罗莱纳建立美国第三家工厂
二零零五年戴尔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受赞赏企业”的首位
位于北卡罗莱纳建立美国第三家工厂开幕
二零零六年戴尔历史上首次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系统(2006财年第4季度)
二零零八年 2008年第二季初步财务报告,公司收入达148亿美元,营业利润为8.96亿美元,每股收益达32美分。
戴尔同时宣布,为了削减支出,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该公司将于未来12个月内裁员8800人。
[编辑本段]戴尔公司全球业务概览
戴尔公司总部位于公司发源地——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德克萨斯州中部地区同时也是负责美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地区业务的戴尔美洲公司的大本营。此外,戴尔公司还在以下地点设有地区总部:英格兰Bracknell,负责欧洲、中东和非洲业务;新加坡,负责亚太区业务,包括日本、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戴尔公司在以下七个地点生产计算机系统: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田纳西州Nashville、北卡罗莱纳州Winston-Salem、巴西Eldorado do Sul(美洲)、爱尔兰Limerick(欧洲、中东和非洲)、马来西亚槟城(亚太区及日本)以及中国厦门(中国和日本)。戴尔公司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产品和服务。
戴尔美洲公司
总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
制造工厂: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田纳西州Nashville、北卡罗莱纳州Winston-Salem、巴西Eldorado do Sul
营业额(最近四个财季):371亿美元
本财季同比上年第二财季增长率:3%
市场排名:美国第一*
雇员人数:34,800人
分支机构:
加拿大
智利
墨西哥
哥伦比亚
巴西
波多黎哥
阿根廷
巴拿马
萨尔瓦多
*市场排名源自2006年第一季度IDC统计数据
戴尔亚太区/戴尔日本
总部:新加坡
制造工厂:马来西亚槟城;中国厦门
营业额(最近四个财季):71亿美元
本财季同比上年第二财季增长率:17%
市场排名:亚太区市场第三位*;日本市场第三位*
员工总数:亚太区24,800人;日本1,300人
分支机构:
澳大利亚
中国大陆
日本
香港
印度
台湾
马来西亚
新西兰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印度尼西亚
戴尔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
总部:英国Bracknell
制造工厂:爱尔兰Limerick
营业额(最近四个财季):131亿美元
本财季同比上年第二财季增长率:3%
市场排名:欧洲地区第二位*
员工总数:14,200人
分支机构:
奥地利
比利时
捷克共和国
丹麦
芬兰
法国
德国
希腊
爱尔兰
意大利
荷兰
挪威
波兰
南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英国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俄罗斯
葡萄牙
苏格兰
斯洛伐克
*市场排名源自2006年第一季度IDC统计数据
2008年,戴尔笔记本产品种类增加50%,戴尔公司在2008年仍然是全球计算机制造商中排行第一
各地区营业额占公司总营业额比例
2007财年第二财季| 2006财年第一财季| 2006财年第二财季
美洲地区 65| 63| 66
欧洲、非洲、中东 21| 24| 22
亚太区、日本 14| 13| 12
2006年8月
戴尔公司产品及服务概览
服务器戴尔 PowerEdgeTM网络服务器基于标准化设计,为客户所有业务关键型应用,包括电子邮件、数据库和高性能计算环境提供了价格合理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大型企业客户可以选择高性能的机架式和塔式服务器,小型企业和网络可以选择价格极具竞争力的塔式服务器。
存储产品 Dell| EMC以及戴尔PowerVaultTM及为客户提供了具备卓越管理能力,灵活的协同工作能力和可靠的性能的综合解决方案系列,保护他们当前的重要信息的同时,提供了当他们数据库需求增长时的可扩展性。戴尔存储产品包括外部存储,磁带备份产品,网络附加存储,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和机架式解决方案
工作站戴尔PrecisionTM(工作站以及移动工作站适合专业人士运行复杂应用时对卓越性能的需要,例如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数码内容创作、软件开发和财务/经济建模等。
笔记本电脑戴尔提供两个系列的笔记本电脑。LatitudeTM(系列笔记本电脑可以满足企业和机构用户对性能、便携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广泛需求。LatitudeTM(包括从支持无线技术的高度可扩展的全配置系统,到超轻超薄系统的全系列产品。戴尔InspironTM(笔记本电脑主要面向那些希望以较低的价格获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用户。这类客户主要包括个人及中小企业,他们通常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投资的效益。
台式机戴尔的客户可以在两个系列的台式机系统中选择。OptiPlexTM台式机适合那些在网络环境中需要高可靠性,稳定性,可管理型和易服务性系统的企业及机构,戴尔DimensionTM台式机为着眼于快速获得技术回报以及高性能计算功能的小型企业和家庭用户设计。最新的高性能组件会应用在DimensionTM产品系列。而07年的时候,dell在中国推出了一种更时尚的台式机,Inspiron系列.Inspiron系列凭借着比dimension系列更时尚,更先进的特点而大受欢迎.还有面向小企业的EC280,特点是小,便宜.
网络产品戴尔PowerConnectTM网络交换机为中型和小型网络提供电脑和服务器的连接。PowerConnectTM产品以较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了企业级的性能和可靠性。
软件及外设产品戴尔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了一系列软件及外设产品,包括软件、显示器、投影仪、软件、内存、笔记本附件和打印机等。
服务戴尔通过客户支持,管理部署,专业服务、培训和认证提升了客户体验。戴尔提供的服务将客户技术的性能和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将费用和复杂性降到最低。
上门服务由独立的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提供。
Dell、Dell标志、PowerEdge、PowerVault、Dell Precision、Inspiron、Latitude、OptiPlex、Dimension及Premier Dell.com是Dell Computer Corporation的商标。Microsoft及Windows是Microsoft Corp.的商标。Intel是Inter Corp.的商标。EMC是EMC Corp.的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