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教学法 戴尔 什么是情景教学法

admin 电脑硬件 7

简述戴尔的视听教学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视听教学法 戴尔 什么是情景教学法-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体应用于教育。有声电影

和录音的出现最终在美国教育界促成了"视听教学运动"。而戴尔的以"经验之塔"为

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则是视听教学理论的代表作。爱德加·戴尔是视听教

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而韦伯、霍本等与戴尔同时代的其他视听教学专家的研究成

果也对本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一."经验之塔"理论

1.初期的视觉教学论

1928年,韦伯在《图象在教育中的价值》一文中阐述了视觉教学的重要性:"视

觉感官在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教育中仅仅使用语言会使同学的兴趣减弱;易导

致言语主义;照相技术的改进使学习者的教材环境得以扩充;实验教育已证明:视

觉教具使得课程形象化,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初期的视觉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①视觉媒体能提供具体、有效的学习经验。应用视觉教具,使学习从生动、直观

向抽象思维方向发展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

②视觉教具的分类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为依据。韦伯按照"具体

→抽象连续统一体的思想对典型视觉教具的分类是:现实世界→模拟的现实→图画

的现实→图解的符号→词语符号。

③视觉教材的使用要与课程有机结合。

早期视觉教学论的基本内容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视听教学领域的"代言人

"戴尔正是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

体系的。

2.什么是"经验之塔"

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中,戴尔的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

在该领域中影响最大,但是在基本概念上并没有超出早期的视觉教学论,它的理论

主体仍可以概括为上述三个相同的方面。

词语符号

视觉符号

录音、广播、静画

电影

教育电视

展览

校外学习旅行

演示

演剧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

经1969年修改之后的"经验之塔"

我们所说"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是因为"经验之塔"构成戴尔《教学中

的视听方法》全书的基本构架。"经验之塔"是一种关于学习经验分类的理论模型,

比视听教学运动初期所有分类方法都更有实用价值。

图中的各类学习经验可以简述如下:

①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

它在塔的最底部,奠定了人类学习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者用感官接触事物

,接受事物的刺激,由此形成的感觉印象是认识的起点,其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形

象直接反应外部世界。

②设计的经验。

它是一种经过编辑的现实。为了克服直接经验的局限,学习者需要通过人为设计的

各类模型和模拟器学习,它有助于学习者区别对象的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从而更

好的形成概念。

③参加演剧的经验。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无法亲身经历。学习者通过设计的实验学习,可以弥补因空间限

制而无法体验感知客观事物的某些直接经验,但学习者在时间、思想、文化等方面

也同样受到限制,参加演剧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戴尔认为,学习者通过参加演剧,

可以接近某些实际情境,可以在按原样复制的情境中获得体验。

④演示

演示是对重要的事实、观念、过程的一种形象化的解释,积极参与可以使学习者更

加自习的观察演示。

⑤校外考察旅行

是一种突出了教学性质的旅行,它作为一种学习途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观察在

课堂上看不到的事物,包括访问、考察等活动。

⑥展览

参观展览也是一种学习途径。举办展览,一般只包括模型、照片、图表以及一些实

物等等,因此,参观展览的学习经验比校外考察旅行更为抽象。

⑦电视和电影

戴尔认为,电视和电影提供的仅是一种视听经验,学习者在观看事物的发展时并无

直接接触、品尝等体验,他们只是观察,只能以一种想象的方式参与其中,不如实

地参观时身临其境,感受深刻。

⑧广播、录音、静画

它们提供的内容更加抽象了。照片和图解缺乏电影电视画面的动感;广播和录音则

缺少视觉形象。但它们给学习者提供的是视听刺激,故仍属一种"观察"的学习经验

⑨视觉符号

它包括地图、图表、示意图等提供的学习经验。在视觉符号里,人们看不到事物的

真是形态,只看到一种抽象的代表物。学习中,学习者所接触到的符号与自己已认

识的事物往往毫无相似之处。

⑩词语符号

词语符号可以是一个词、一个概念或一条原理等。它们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不

存在任何视觉上的提示,因此,词语符号的学习是最抽象的学习经验。

3."经验之塔"所表现的学习经验分类

综上所述,"经验之塔"所表现的学习经验可分为三大类:

⑴"做"的学习经验,包括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和演剧的经验。

⑵"观察"的学习经验,包括演示,校外学习旅行,展览,电视电影,广播,录音

,静画。

⑶"使用符号"的学习经验,包括视觉符号和词语符号。

4."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

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

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

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

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产生有机联系。

三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

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

象思维发展。

四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

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

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二."经验之塔"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

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

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

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

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

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

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

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

"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

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

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

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当然,从发展教育技术的角度看,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也存在着一些

局限性:

第一,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

、制作、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米艾亨利指出:"从发展科学的角度来看,'经验之塔

'有一个特殊的弱点,就是它强调孤立的媒体种类或技术,而忽略了整个教学的计

划的过程。"这就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媒体论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

利用视听媒体特点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这在客观上妨碍了人们接受教育传播等

新思想、接受关于教学中使用媒体的新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关于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上,视听教学论把视听教材

看成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置其于辅助物的地位。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学媒体已经

发挥了远远超出了"教具"的作用,但是教具论阻碍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在传统

的教学形式中,通常由教师控制课堂教学,新媒体或资料仅是辅助教具或作为丰富

教学的手段,而且要根据教学时间的允许程度来使用。因此,它们对改进学习方面

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条件下,视听教材是一般教材的昂贵补充物。

我们看到,如今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摆脱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

听教学论所带来的一些误区了。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的设计评价已经被摆在了非常重

要的位置上,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使人们认识到了教学媒体的巨大威力,

在有些领域,新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来教师和课本的职能。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

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些经

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中形象经验包括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中形象经验包括电影、电视和录音、广播、照片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视听教育在美国广泛开展的时期,美国教育家爱德加·戴尔在其出版AudioVisualMethodslnTeaching(《视听教育》)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为当时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戴尔认为人类学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知识,一是由自身的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他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把人类学习的经验依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类十个层次。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观察示范;见习旅游;参观展览;电视、电影;静态图像、录音、无线电;视觉符号;词语符号(口头语言、文字)。

戴尔之所以提出“经验之塔”理论是让人们认识人类认知途径,根据人类的这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形象和抽象相结合的认知规律,我们就可以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使我们自身的认知过程符合这一认知规律,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戴尔的“经验之塔”是一种形象化的比拟,用来说明学习经验以直接参与到用图像代替再用抽象符号表示的逐步发展过程。

依照心理学“的概念来划分:塔的底部(做的经验)可称为实物直观,塔尖(抽象的经验)可称为语言直观,塔的中部(观察的经验)可称为模象直观。由于实物直观不容易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引向事物的非本质方面,并常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语言直观所依靠的表象是神经暂时联系的恢复,其反映的事物的鲜明性和可靠性都不如知觉,因此弃二者之短的模象直观(视听的经验)就有了重要意义。

戴尔认为:“在将现实的感觉事物一般化的时候起到有力的媒介作用的就是半具体化、半抽象化的视听教材,”“由于视听方法所开展的学习经验,既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也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

他还指出“教学中所采用的媒体越是多样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丰富越牢固。”如今网络的出现使塔的中部模象直观得以特别增强,并更容易转向塔的两端抽象概念化和具体实际化。

哪位大哥知道戴尔经验之塔的啊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体应用于教育。有声电影

和录音的出现最终在美国教育界促成了"视听教学运动"。而戴尔的以"经验之塔"为

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则是视听教学理论的代表作。爱德加·戴尔是视听教

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而韦伯、霍本等与戴尔同时代的其他视听教学专家的研究成

果也对本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一."经验之塔"理论

1.初期的视觉教学论

1928年,韦伯在《图象在教育中的价值》一文中阐述了视觉教学的重要性:"视

觉感官在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教育中仅仅使用语言会使同学的兴趣减弱;易导

致言语主义;照相技术的改进使学习者的教材环境得以扩充;实验教育已证明:视

觉教具使得课程形象化,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初期的视觉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①视觉媒体能提供具体、有效的学习经验。应用视觉教具,使学习从生动、直观

向抽象思维方向发展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

②视觉教具的分类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为依据。韦伯按照"具体

→抽象连续统一体的思想对典型视觉教具的分类是:现实世界→模拟的现实→图画

的现实→图解的符号→词语符号。

③视觉教材的使用要与课程有机结合。

早期视觉教学论的基本内容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视听教学领域的"代言人

"戴尔正是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

体系的。

2.什么是"经验之塔"

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中,戴尔的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

在该领域中影响最大,但是在基本概念上并没有超出早期的视觉教学论,它的理论

主体仍可以概括为上述三个相同的方面。

词语符号

视觉符号

录音、广播、静画

电影

教育电视

展览

校外学习旅行

演示

演剧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

经1969年修改之后的"经验之塔"

我们所说"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是因为"经验之塔"构成戴尔《教学中

的视听方法》全书的基本构架。"经验之塔"是一种关于学习经验分类的理论模型,

比视听教学运动初期所有分类方法都更有实用价值。

图中的各类学习经验可以简述如下:

①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

它在塔的最底部,奠定了人类学习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者用感官接触事物

,接受事物的刺激,由此形成的感觉印象是认识的起点,其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形

象直接反应外部世界。

②设计的经验。

它是一种经过编辑的现实。为了克服直接经验的局限,学习者需要通过人为设计的

各类模型和模拟器学习,它有助于学习者区别对象的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从而更

好的形成概念。

③参加演剧的经验。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无法亲身经历。学习者通过设计的实验学习,可以弥补因空间限

制而无法体验感知客观事物的某些直接经验,但学习者在时间、思想、文化等方面

也同样受到限制,参加演剧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戴尔认为,学习者通过参加演剧,

可以接近某些实际情境,可以在按原样复制的情境中获得体验。

④演示

演示是对重要的事实、观念、过程的一种形象化的解释,积极参与可以使学习者更

加自习的观察演示。

⑤校外考察旅行

是一种突出了教学性质的旅行,它作为一种学习途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观察在

课堂上看不到的事物,包括访问、考察等活动。

⑥展览

参观展览也是一种学习途径。举办展览,一般只包括模型、照片、图表以及一些实

物等等,因此,参观展览的学习经验比校外考察旅行更为抽象。

⑦电视和电影

戴尔认为,电视和电影提供的仅是一种视听经验,学习者在观看事物的发展时并无

直接接触、品尝等体验,他们只是观察,只能以一种想象的方式参与其中,不如实

地参观时身临其境,感受深刻。

⑧广播、录音、静画

它们提供的内容更加抽象了。照片和图解缺乏电影电视画面的动感;广播和录音则

缺少视觉形象。但它们给学习者提供的是视听刺激,故仍属一种"观察"的学习经验

⑨视觉符号

它包括地图、图表、示意图等提供的学习经验。在视觉符号里,人们看不到事物的

真是形态,只看到一种抽象的代表物。学习中,学习者所接触到的符号与自己已认

识的事物往往毫无相似之处。

⑩词语符号

词语符号可以是一个词、一个概念或一条原理等。它们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不

存在任何视觉上的提示,因此,词语符号的学习是最抽象的学习经验。

3."经验之塔"所表现的学习经验分类

综上所述,"经验之塔"所表现的学习经验可分为三大类:

⑴"做"的学习经验,包括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和演剧的经验。

⑵"观察"的学习经验,包括演示,校外学习旅行,展览,电视电影,广播,录音

,静画。

⑶"使用符号"的学习经验,包括视觉符号和词语符号。

4."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

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

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

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

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产生有机联系。

三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

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

象思维发展。

四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

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

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二."经验之塔"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

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

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

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

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

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

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

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

"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

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

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

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当然,从发展教育技术的角度看,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也存在着一些

局限性:

第一,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

、制作、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米艾亨利指出:"从发展科学的角度来看,'经验之塔

'有一个特殊的弱点,就是它强调孤立的媒体种类或技术,而忽略了整个教学的计

划的过程。"这就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媒体论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

利用视听媒体特点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这在客观上妨碍了人们接受教育传播等

新思想、接受关于教学中使用媒体的新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关于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上,视听教学论把视听教材

看成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置其于辅助物的地位。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学媒体已经

发挥了远远超出了"教具"的作用,但是教具论阻碍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在传统

的教学形式中,通常由教师控制课堂教学,新媒体或资料仅是辅助教具或作为丰富

教学的手段,而且要根据教学时间的允许程度来使用。因此,它们对改进学习方面

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条件下,视听教材是一般教材的昂贵补充物。

我们看到,如今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摆脱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

听教学论所带来的一些误区了。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的设计评价已经被摆在了非常重

要的位置上,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使人们认识到了教学媒体的巨大威力,

在有些领域,新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来教师和课本的职能。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

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些经

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标签: 教学法 戴尔 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