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笔记本,金属外壳笔记本

admin 电脑硬件 2

钛合金传说ThinkPad X1 Titanium上手体验

钛,22号元素,地球上的稀有金属,其密度一般在4.51g/cm³左右,重量只有钢材的60%,这种材料经常出现在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航天工业的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等方面。钛合金家族的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依然非常耀眼。

钛合金笔记本,金属外壳笔记本-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本次测评基于ThinkPad X1 Titanium简单聊聊使用体验。这台机器在厚度上表现出色,官方对它的评价是前所未有的11.5mm,比公认的比较薄的MacBook Air薄了近29%,甚至比同门兄弟ThinkPad X1 Carbon 2021还要薄近23%。这种厚度的实现,得益于一种前无古人的工艺——ThinkPad X1 Titanium“披着钛合金外皮的Carbon”。顶盖采用了0.7mm超薄碳纤维层压板与0.3mm厚度的钛金板贴合,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Yoga形态下反复翻转顶盖过渡疲劳可能开裂的问题,还结合了碳纤维高刚性材料能够很好抵抗机械冲击的优势,保护屏幕在发生突然撞击时的应力释放。

在设计上,ThinkPad X1 Titanium的初衷是取代平板电脑,屏幕比例的设计明显考虑了户外平板使用场景。3:2的屏幕比例相对于16:9这类瘦长比例,无论竖着手持触摸还是横着手写,体验都不会有很大的差异。转轴一侧屏幕边框和摄像头端并不等宽的设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手拿的位置,但这种设计并非完美,因为屏幕这边在Pad模式下非常舒适,但在笔记本模式下,宽阔的下巴和“键盘额头”的布局显得很奇怪,键盘区域布局显得拥挤。

ThinkPad X1 Titanium配备了雷电4接口和标准3.5mm耳机接口,数量相对较少且单一,可能在接口方面有些不便。但雷电4接口集数据、供电、显示于一体,功能强大。手写笔是X1 Titanium最具特色的配置,主要针对需要以交互沟通为主的工作人群。360度翻转折叠+触摸的经典使用场景,如一对一给老板做辅导时使用平板模式,或者演示PPT方案时滑动翻页。

两个产品相隔了14年,依然不忘做窄屏幕边框,相同的边框强化处理,之前使用的是结构上的折边边框,现在使用的是康宁大猩猩玻璃。喇叭的位置和点列排布保持了家族的工业风格美学处理,看起来的确是一家人。摄像头隐私保护装置的设计则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满足了无纸化时代的使用需求。转轴的宽度设计与不断提高的屏幕开合次数要求有关,右侧加宽是为了适应大部分人习惯的右手开合。

期待下一个ThinkPad钛合金产品,会是如何进化的妙与悍?

联想笔记本外壳用的是什么材料

简单来说金属材质的外壳比塑料材质的价格要贵不少,但无论是外观,手感和强度上都比塑料材质的要好,不过还有一种是使用复合材质的,有些复合材质比较便宜,强度比较低,但有些则比金属外壳还要贵,效果还要好。

笔记本电脑的外壳既是保护机体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影响其散热效果、“体重”、美观度的重要因素。笔记本电脑常见的外壳用料有:合金外壳有铝镁合金与钛合金,塑料外壳有碳纤维、聚碳酸酯PC和ABS工程塑料。

更耐磨的是钢琴烤漆,但容易有指纹之类的,容易刮花需要经常擦拭。现在普通的笔记本基本都是复合材质,也就是各种强度的塑料,

金属外壳工艺有很多,但是普遍的价格高于复合材质的。

下面是搜集的一些资料,就像下文中说的,笔记本外壳工艺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工艺技术的积累,资料也是有些冗长,简单的看看比较有好处。

所谓模具指的是该款笔记本所采用的外壳架构体系,不包括主板、处理器等功能运行部件,但却集成了工艺设计、材料、体积控制、重量控制、散热控制、坚固安全性、环保性等一系列重要元素,这是保护机体的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很多时候看一款笔记本是否具有较高内涵,都是通过研究其模具而得出结论的。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IBM、富士通等品牌机型,它们为何在同等配置下价格要高出别人许多,很大的原因就是拥有着极具内涵与价值的模具做工。

Thinkpad的机型身上广泛采用铝镁合金材质

先提醒大家,研究模具设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所发现和感悟的,这需要长期的接触、测试、体验和对比后才会有个较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因此普通消费者在这方面可能不必过于花费时间,使用起来感觉良好就可以了。

材料方面,目前最常见的有普通ABS工程塑料、镁铝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碳纤复合材料、聚碳酸酯PC等,另外还有近些年来才流行起来的皮革、钢琴烤漆、木材/竹料等环保材质等,下面我们分别简单介绍:

ABS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金),在化学工业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这是目前笔记本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材料,由于成本较低,尤为受到低端笔记本的青睐。

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

之所以命名为PC+ABS,是因为这种材料既具有PC树脂的优良耐热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又具有ABS树脂优良的加工流动性。所以应用在薄壁及复杂形状制品,能保持其优异的性能,以及保持塑料与一种酯组成材料的成型性。ABS工程塑料最大的缺点就是质量重、导热性能欠佳。一般来说,ABS工程塑料由于成本低,被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厂商采用,目前多数的塑料外壳笔记本电脑都是采用ABS工程塑料做原料的。

镁铝合金:常用于中高端笔记本以及一些超便携型机型,但需要注意,我们通常说的一款笔记本使用的是镁铝合金材料,通常该款笔记本只是局部使用了该材料,并未整机机壳。

镁铝合金主要元素是铝,视成本与对机壳的软硬等各方面表现,而再掺入少量的镁或是其它的金属材料,用以调节硬度、韧性、散热效果等。镁铝合金质坚量轻、密度低、散热性较好、抗压性较强,能充分满足3C产品高度集成化、轻薄化、微型化、抗摔撞及电磁屏蔽和散热的要求。其硬度是传统塑料机壳的数倍,但重量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通常被用于中高档超薄型或尺寸较小的笔记本的外壳。

顶盖材质是镁铝合金

而且,银白色的镁铝合金外壳可使产品更豪华、美观,而且易于上色,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工艺变成个性化的粉蓝色和粉红色,为笔记本电脑增色不少,这是工程塑料以及碳纤维所无法比拟的。因而镁铝合金成了便携型笔记本电脑的首选外壳材料,目前大部分厂商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均采用了镁铝合金外壳技术。不足的是,镁铝合金并不是很坚固耐磨,成本较高,比较昂贵,而且成型比ABS困难(需要用冲压或者压铸工艺),所以笔记本电脑一般只把镁铝合金使用在顶盖或掌托以及一些简单的构件如硬盘盖之上,很少有机型用镁铝合金来制造整个机壳。

钛合金:我们可以把钛合金材料看成是镁铝合金的升级加强版,由于成本非常昂贵,目前极少笔记本使用钛合金材料,不过曾经却是IBM笔记本的钟爱,这也是当年不少IBM笔记本为什么售价如此昂贵的原因之一。

钛合金与镁铝合金最大的区别就是加入了碳纤维材料,因此无论散热,强度还是表面质感都优于铝镁合金材质,而且加工性能更好,外形比铝镁合金更加的复杂多变。其关键性的突破是强韧性更强、而且变得更薄。就强韧性看,钛合金是镁合金的三至四倍。强韧性越高,能承受的压力越大,也越能够支持大尺寸的显示器。因此,钛合金机种即使配备15英寸的显示器,也不用在面板四周预留太宽的框架。至于薄度,钛合金厚度只有0.5mm,是镁合金的一半,厚度减半可以让笔记本电脑体积更娇小。钛合金唯一的缺点就是必须通过焊接等复杂的加工程序,才能做出结构复杂的笔记本电脑外壳,这些生产过程衍生出可观成本,因此十分昂贵。

碳纤复合材料:碳纤维材质既有铝镁合金高雅坚固的特性,又有ABS工程塑料的高可塑性。碳纤维的韧性和散热效果很好,而且是一种导电材质,可以起到类似金属的屏蔽作用。碳纤维的问题在于目前的价格偏高,而且加工性能差(不易成形、不易着色)。使用碳纤维的本本也不是很多,大家熟知的只有华硕,索尼的部分本本用碳纤。另外,小黑的钛合金皮上,其实也覆盖着碳纤。至于某品牌本本的漏电传闻,大家想想也就明白了,碳纤本身就是导体,如果绝缘层和接地处理不好的话,电你一下也正常。

碳纤复合材料的外观类似塑料,但是强度和导热能力优于普通的ABS塑料,而且碳纤维是一种导电材质,可以起到类似金属的屏蔽作用(ABS外壳需要另外镀一层金属膜来屏蔽)。因此,早在1998年4月IBM公司就率先推出采用碳纤维外壳的笔记本电脑,也是IBM公司一直大力促销的主角。据IBM公司的资料显示,碳纤维强韧性是铝镁合金的两倍,而且散热效果最好。若使用时间相同,碳纤维机种的外壳摸起来最不烫手。碳纤维的缺点是成本较高,成型没有ABS外壳容易,因此碳纤维机壳的形状一般都比较简单缺乏变化,着色也比较难。此外,碳纤维机壳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如果接地不好,会有轻微的漏电感,因此IBM在其碳纤维机壳上覆盖了一层绝缘涂层。

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PC在机壳上的印名为PC-GF-##,它也是笔记本电脑外壳常用的材料的一种。从实用的角度,其散热性能也比ABS塑料较好,热量分散比较均匀,它的最大缺点是比较脆,一跌就破,我们常见的光盘就是用这种材料制成的。

聚碳酸酯PC的原料是石油,经聚酯切片工厂加工后就成了聚酯切片颗粒物,再经塑料厂加工就成了成品。聚碳酸酯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尺寸精度高,稳定性好;耐油、耐酸、不耐强碱、氧化性酸及胺、酮类,长期在水中易引起水解和开裂。缺点是因抗疲劳强度差,容易产生应力开裂,抗溶剂性差,耐磨性欠佳。不管从表面还是从触摸的感觉上,PC-GF-##材料感觉都像是金属。如果笔记本电脑内没有标识的话,单从外表面看不仔细去观察,可能会以为是合金物。

PC的生产成本较低,是替代金属成为笔记本外壳的良好选择,但是因为比较“脆”,所以有些厂商改进了工艺,以提高强度。不过这种工艺并未成为主流,所以市面上的PC材质本本不是特别多。曾经比较常用的是FUJITSU,在很多型号中都是用这种材料,而且是全外壳都采用这种材料。

现在的笔记本外壳没有钛合金的呀,为什么不用了

钛合金确实坚固,但是相比目前的铝镁合金而言,就重了不是一点半点了,而且重要的是,钛合金对于工艺要求更高,不仅材料本身贵,成本也贵,一台笔记本的外壳选用钛合金,整体要贵上好几千块,而且因为太硬,实际上对于掉落冲击的抵抗并不好,外壳没法减少冲击,容易对内部的部件造成损伤。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因为成本太高。

钛合金:硬,耐磨,耐用,抗腐蚀,但是比较重,成本特别高

铝合金:硬度一般,容易变形,比较耐用,但是不是很抗腐蚀,但是很轻,成本很低,最重要的是,掉落的时候材料自身损坏或变形,可以很好地保护电脑里面的硬件

碳纤维:号称非常坚韧耐用的材料,现在笔记本真的用的不多,大多是个别地方用一下,成本很高,比较著名的就是thinkpad的X1,据说很坚固,耐磨,抗腐蚀,而且非常轻

玻璃纤维:貌似只有HP用过,除了好看没什么用,不耐磨,不耐摔,硬度不错,但是成本不低,很容易受损

标签: 笔记本 合金 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