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想象的区别方法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关于联想和想象的区别方法,联想和想象的区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
2、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
3、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
4、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
5、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
6、当我们提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就是“对比联想”。
7、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往往会想到妈妈,因为她们在某些方面相近,对我们都是一样的关怀、体贴,这就又是“相近联想”了。
8、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9、 有的作文,比如状物抒情的作文,有的作文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升国旗时想到一些事情,就必须使用联想的方法。
10、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11、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金钊作文中就利用了“穿错鞋”这一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金钊作文中就构筑了张叔叔的一个笑话)。
12、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
13、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
14、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15、 有的作文,比如像金钊所写的这样的扩写作文、童话故事、看图作文,就必须使用想象的方法。
16、 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
17、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
18、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
19、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
20、再比如,写《绿叶》这样的作文,你首先要由绿叶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甘当配角、扶助“红花”的优秀品质,接下去要详细地写,就要展开想象了。
21、一般意义上来说 区别不大想象包括联想应该没有太大区别。
因果联想名词解释
相关联想也叫关系联想或因果联想。
由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一定的相关联系,由这种联系所引发的联想就是相关联想。例如我们由水想到鱼,由夏天想到热。水和夏天是因,鱼和热是果,因和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联系。
美国一位地质学家经多年不懈的积累资料和深入研究,找到了一种独特可靠的预报地震的方法。他每天都非常认真地阅览加利福尼亚州发行的所有报纸,然后逐一地把报上刊登的寻找丢失了猫、狗等小动物的启示文章收集起来,再把丢失的数量累计起来。当这种信息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时,他就发出地震预报。实践已经证明,这位地质学家的预报都是准确无误的。因为动物具有比人高超得多的特殊的感觉征兆的能力(因),当地震到来时(果)动物就会不安分守己,从家中跑出去。这位地质学家就是根据这种相关关系来预报地震的。
因果联想的具体例子
因果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其特点是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与它有因果联系的事物。两种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一种原因会联想到另一种结果,或由事物的结果联想到它的原因等。
联想的桥梁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
当我们提到过去“四人帮”打着“反对‘师道尊严’”的幌子迫害广大人民教师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现在广大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大幅度提高,这就是“对比联想”。我们在分析阿Q这个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有时会想到孔乙己,而不会想到祥林嫂或〈〈一件小事〉〉中的那个车夫,为什么?因为阿Q和孔乙己在某些方面相近,和祥林嫂或车夫相去较远,这就又是“相近联想”了。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在社会生活中,这种联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们把这种具体的联系点称之为“联想点”。我们既要善于联想,又要善于准确把握联想点,为作文的构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