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少一个电容,还能用吧。。。
楼主说的是一些CPU背面的电容吧?
一般而言在CPU背面有CPU电容和电阻
而电容的作用主要就是旁路去耦和滤波储能
旁路和去耦其实是一个道理,其实就是去干扰的,只不过一个是防止输入干扰,一个是防止干扰返回。
滤波和储能也比较好理解。
再就是通过一些电容和电阻的组合达到耦合或者震荡同步等等用处。
所以说CPU背面的电容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不重要的话INTEL(因为AMD主流CPU背面没有电容)是不会焊上去的,是不会增加无谓的成本,而从重要程度上来看,有的电容电阻是绝对必要的也就是说没有不行,有的则是增加了稳定性或者是给CPU增加余富的空间。
所以一旦是第一种绝对必要的起到滤波等功能的电容没有了,则会直接导致CPU报废
如果是第二种电容掉了CPU有可能还能点亮,但是会造成某些情况下CPU不稳定,比如高负载情况下或者是超频情况下(当然有可能这种不稳定我们一般消费根本不会发现,就好像CPU某些编号批次的产生会对原先的版本一些小BUG做出修改,但实际上如果厂家不说我们根本不知道原先的CPU还有所谓的BUG)
有些老实cpu背面还有长相和电容,电阻很像的起到检测温度作用的原件,只不过现在基本都设计在CPU内部了。
所以CPU背面掉了一个电容,到底能不能用这个真不好说,有很多掉电容后正常运行的例子,但是也有很多掉了一个电容就直接点不亮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掉了一个电容一定会对CPU产生影响,只是这个影响会不会表现出来,或者在某种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罢了。
这个还真得试试看我在这里没法确定只是CPU掉电容后能开机的例子很多而已。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楼主是对CPU背面动手,那么如果是弄掉后还短接了,也就是短路了,那基本是点不亮的。
笔记本电脑换了cpu后面的nec大电容后怎么cpu供电都没有了
这种情况可能是如下原因造成的:
一、主板因为某种原因在换电容的时候损坏,如静电击穿器件等。
二、在维修更换电容的时候,把主板上的印板搞断、开裂等造成主板的物理损坏。
三、换上去的电容质量不好或已经损坏,请再检测一下。
四、焊接技术不好,造成短路,电源保护电路动作。
笔记本cpu电容正常几伏
现在的CPU都是用12V供电输入的,我们以输入给CPU 100W功率来计算:100/12=8.333A,那么我们需要输入的电容能适应8.333A的Ripper涟波电流Ripper Current(以下简称涟波电流)。如果无法吸收过多的涟波电流,就会造成输入电流品质不良,影响稳定。
当然,1颗电容是不够的。普通的电解电容大致有三种常用规格。我们以日系松下的电解液电容为例,一颗10*16mm的松下电容能承受2A, 8*20mm的能承受1.87A,10*12.5mm的能承受1.54A,因此要对付8.333A的涟波电流,10*16规格的也需要4颗以上( 4×2=8A<8.333A)。当然实际应用中可以稍微小一些,不用做满,因为这里的cpu功率是按照瞬时最大功率计算的,现实中很少会真正发生。
为了更好理解电容数量和CPU功率的关系,我们拿悍马HA01和HA01-GT来做案例,他们都是用的4颗 OCR的330uF 16V固态电容。而固态电容比电解液电容要能承受更多的涟波电流,悍马HA01和GT上的输入电容 OCR固态电容的涟波电流是6A。
这样计算公式如下: 6A×4×12V=288W,能够提供288W的功率给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