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ddr2和ddr3的区别?ddr2有4g单条吗

admin 商品报价 1

内存卡 DDR1,DDR2,DDR3,DDR4都有什么区别,什么意思

内存卡DDR1,DDR2,DDR3,DDR4区别为:功能不同、传输速率不同、电压频率不同。

笔记本ddr2和ddr3的区别?ddr2有4g单条吗-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一、功能不同

1、DDR1:DDR1在单一周期内可读取或写入2次。

2、DDR2:DDR2新增了Bank Group数据组的设计,各个Bank Group具备独立启动操作读、写等动作特性。

3、DDR3:DDR3新增ASR(Automatic Self-Refresh)、SRT(Self-Refresh Temperature)等两种功能,让内存在休眠时也能够随着温度变化去控制对内存颗粒的充电频率,以确保系统数据的完整性。

4、DDR4:DDR4增加了DBI(Data Bus Inversion)、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CA parity等功能,让DDR4内存在更快速与更省电的同时亦能够增强信号的完整性、改善数据传输及储存的可靠性。

二、传输速率不同

1、DDR1:DDR1的传输速率介于266~400MT/s之间。

2、DDR2:DDR2的传输速率介于533~800MT/s之间。

3、DDR3:DDR3的传输速率介于1066~1600MT/s之间。

4、DDR4:DDR4的传输速率介于2133~3200MT/s之间。

三、电压频率不同

1、DDR1:DDR1使用的电压是2.5V,频率有200、266、333、400四种。

2、DDR2:DDR2使用的电压是1.8V,频率有533,667,800三种。

3、DDR3:DDR3使用的电压是1.5V。频率有1066、1333、1600、2133四种。

4、DDR4:DDR4使用的电压是1.2V。频率有3000、2666、3200、2400、2933五种。

扩展资料:

内存条区分方法:

1、DDR1,也就是一代内存条。这种内存条的内存颗粒足足有二代三代的两倍,一看就知道是落后工艺,旧时代的产品。配有一代内存的电脑,cpu是单核的,配着IDE接口的硬盘,看视频无法流畅观看。

频率为400MHZ,容量只有512M,也就是0.5G。频率才是关键。一代内存条的频率有333MHZ和400MHZ,所以标签上的400就足以证明它是一代内存条。容量不是关键,一代内存条有1G容量的,三代内存条也有1G容量的。

2、二代内存条有533,667,800三种频率。它们都属于二代内存条,外观,接口都是一样的,相互兼容,可以共用。只不过高频率的内存条要迁就低频率的内存条。假如一台电脑上同时插有800MHZ和533MHZ的两条内存条,那电脑就只能工作在533MHZ频率下,性能上会有点折损。

3、三代内存条的频率一般有1066,1333,1600,2133,用得比较多的是1333,1600。是市场比较流行的。

4、上面的较长内存条是台式机电脑用的。笔记本内存条为了适应笔记本的大小,做成短的。主要辨别方法也是看标签。

5、笔记本的内存条相信是比较容易区分一二三代的。只需看PC这个字样就OK了。PC代表一代,PC2代表二代,PC3代表三代。ddr400后面的频率是200MHZ,因为DDR是双倍速率的,实际速率还是400MHZ.

DDR和DDR2,DDR3,区别在那里

DDR:

DDR采用一个周期来回传递一次数据,因此传输在同时间加倍,因此就像工作在两倍的工作频率一样。为了直观,以等效的方式命名,因此命名为DDR 200 266 333 400。

DDR2:

DDR2尽管工作频率没有变化,数据传输位宽由DDR的2bit变为4bit,那么同时间传递数据是DDR的两倍,因此也用等效频率命名,分别为DDR2 400 533 667 800。

DDR3:

DDR3内存也没有增加工作频率,继续提升数据传输位宽变为8bit,为DDR2两倍,因此也在同样工作频率下达到更高带宽,因此用等效方式命名DDR3 800 1066 1333 1600。

所以可以看到,如DDR 400 DDR2 800 DDR3 1600内存工作频率没有区别,只是由于传输数据位宽倍增,导致带宽的增加。

而内存的真正工作频率决定于延迟,DDR400与DDR2 800真实工作频率相同,后者带宽是前者一倍,延迟上一样。如果是DDR400与DDR2 667,那后者虽然带宽更大,不过其真实频率反而低一些,延迟上略大。

DDR2与DDR的区别:

1、速率与预取量

DDR2的实际工作频率是DDR的两倍,DDR2内存拥有两倍于标准DDR内存的4bit预期能力。

2、封装与电压

DDR封装为TSOPII,DDR2封装为FBGA;

DDR的标准电压为2.5V,DDR2的标准电压为1.8V。

3、bit pre-fetch

DDR为2bit pre-fetch,DDR2为4bit pre-fetch。

4、新技术的引进

DDR2引入了OCD、ODT和POST

(1)ODT:ODT是内建核心的终结电阻,它的功能是让DQS、RDQS、DQ和DM信号在终结电阻处消耗完,防止这些信号在电路上形成反射;

(2)Post CAS:它是为了提高DDR2内存的利用效率而设定的;

在没有前置CAS功能时,对其他L-Bank的寻址操作可能会因当前行的CAS命令占用地址线而延后,并使数据I/O总线出现空闲,当使用前置CAS后,消除了命令冲突并使数据I/O总线的利率提高。

(3)OCD(Off-Chip Driver):离线驱动调整,DDR2通过OCD可以提高信号的完整性 OCD的作用在于调整DQS与DQ之间的同步,以确保信号的完整与可靠性,OCD的主要用意在于调整I/O接口端的电压,来补偿上拉与下拉电阻值,目的是让DQS与DQ数据信号间的偏差降低到最小。

调校期间,分别测试DQS高电平和DQ高电平,与DQS低电平和DQ高电平时的同步情况,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通过设定突发长度的地址线来传送上拉/下拉电阻等级,直到测试合格才退出OCD操作。

DDR3与DDR2的区别:

1、DDR2为1.8V,DDR3为1.5V;

2、DDR3采用CSP和FBGA封装,8bit芯片采用78球FBGA封装,16bit芯片采用96球FBGA封装,而DDR2则有60/68/84球FBGA封装三种规格;

3、逻辑Bank数量,DDR2有4Bank和8Bank,而DDR3的起始Bank8个;

4、突发长度,由于DDR3的预期为8bit,所以突发传输周期(BL,Burst Length)也固定位8,而对于DDR2和早期的DDR架构的系统,BL=4也是常用的;

DDR3为此增加了一个4-bitBurst Chop(突发突变)模式,即由一个BL=4的读取操作加上一个BL=4的写入操作来合成一个BL=8的数据突发传输,届时可通过A112位地址线来控制这一突发模式;

5、寻址时序(Timing),DDR2的AL为0~4,DDR3为0、CL-1和CL-2,另外DDR3还增加了一个时序参数——写入延迟(CWD);

6、bit pre-fetch:DDR2为4bit pre-fetch,DDR3为8bit pre-fetch;

7、新增功能,ZQ是一个新增的引脚,在这个引脚上接有240欧姆的低公差参考电阻,新增裸露SRT(Self-Reflash Temperature)可编程化温度控制存储器时钟频率功能。

新增PASR(PartialArray Self-Refresh)局部Bank刷新的功能,可以说针对整个存储器Bank做更有效的数据读写以达到省电功效;

8、DDR3的参考电压分成两个,即为命令与地址信号服务的VREFCA和为数据总线服务的VREFDQ,这将有效低提高系统数据总线的信噪等级;

9、点对点连接(point-to-point,p2p),这是为了提高系统性能而进行的重要改动。

笔记本内存条DDR2和DDR3有什么区别,求高人指点。

一、工艺不同

1、DDR2: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2、DDR3:采用100nm以下的生产工艺,将工作电压从DDR2的1.8V降至1.5V,增加异步重置(Reset)与ZQ校准功能。

二、性能不同

1、DDR2:到CPU的前端总线(FSB)接口,到GPU的图形总线接口,外设I/O总线和主存储器总线。为使系统性能最优化,FSB、图形总线和主存储器总线应该各自工作在大致相当的带宽上。

2、DDR3:由于能耗降低,DDR3可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延迟时间较长的缺点,同时还可作为显卡的卖点之一,这在搭配DDR3显存的显卡上已有所表现。

三、封装不同

1、DDR2:标准规定所有DDR2内存均采用FBGA封装形式,而不同于广泛应用的TSOP/TSOP-Ⅱ封装形式,FBGA封装可以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

2、DDR3:在引脚方面会有所增加,8bit芯片采用78球FBGA封装,16bit芯片采用96球FBGA封装。必须是绿色封装,不能含有任何有害物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R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R2

标签: 单条 ddr2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