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照相技巧入门
iPhone设备的摄影效果好,大家都知道,想要借助 iPhone设备来拍摄出别具一格的照片也还是需要特别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好的创意,好的构图等等。完美的艺术品或许就在灵光一闪的那一刻,展现出来。
下面我们来说使用iPhone拍照的技巧
摄影的概念大家都不陌生,如果简单的用一句话来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摄影就是把生活中精彩绝伦、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变为不朽的视觉图像。今天来看,智能手机拍摄技术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部分卡片机的作用,让拍摄的过程更加简约和随心所欲,同时也更方借助社交媒体进行分享
我们需要先清理思路
1、手机拍照时学会使用设备变焦
尽管目前已经有包括诺基亚808、诺基亚Lumia 1020这样的具备PureView技术的高像素相机,但不得不说,大众智能手机在变焦之后拍摄的效果不见得都是很好,这其中也包括iPhone。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要学会用iPhone拍摄变焦,这样可以帮助你快速的找到感觉。
目前手机变焦只支持近距离,也就是“微距”,通常在10-15cm之间。当我们用手机拍摄微距时屏幕上显示的主体物通常会是模糊的,我们需要帮助你的设备!伸出你的手指在屏幕上轻按你要拍摄的主体物,你会神奇的发现它变得清晰了。可能一次不成功,原因可能是光线或者摄像头距离主体物太近,我们可以再试几次。
变焦前和变焦后
2、手机拍照重在抓拍
苹果iPhone5s的像素尽管与iPhone 5、iPhone 5c一样同为800万,但实际上在操作体验上是有明显提升的,其中一项隐藏功能便是支持每秒10张照片的拍摄,而这恰恰是目前智能手机拍照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这里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抓拍到一张转瞬即逝的美景其实更重要,照片可以后期,但精彩瞬间可是稍纵即逝。
很有趣的抓拍
3、手机拍照不受约束
其实这点标准的提出需要大家更仔细的体会一下。不同于传统数码相机,手机拍照最好的优势在于它的随心所欲。正是在这种非常规的拍摄中,我们可以尝试更多不一样的拍摄风格,不会受到传统拍摄时规则的束缚,也更能发现一些好玩的创意。随后在朋友圈或是社交博客中分享,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我们变换不用视角就会看到一个新的世界
正常拍摄的花丛
换个角度就变成了花海
我们也可以加些后期制作
走到高大建筑物下面仰拍照出的效果就非常有感
实战篇
一、构图
构图是否精良往往能够决定样张的成败。因此说构图是样张的中心思想一点都不为过。纵观目前在摄影界的构图法其实五花八门,小编个人用的最多的是三分法则,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将照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平分为3段,这9条平分线会形成四个交点。(部分智能手机有此功能)此时我们在拍摄风景或者人物时,都可以把景物压在横轴或者竖轴来构图,三分法则也就成为了手机拍照入门阶段最好用的构图方法。千万要注意不要把主体物放到屏幕正中心,也就是中间的格子里,会显得画面死板
斜角透视拍
三分法构图效果
这里也需要提示一下大家,用户可以在拍摄时使用iPhone中自带的九宫格更好的理解三分法则,操作方法依次点击设置→照片与相机→网格来开启。通过手机屏幕上出现的九宫格我们可以更准确的实现想要的构图效果,未来熟悉了就可以形成习惯
再说几个自己认为平时比较好实现的构图方法吧。首先就是对称式构图,尽可能的突出画面主体的对称感,增加视觉冲击力。其次就是不一定要把拍摄主体放在中心的位置上,这样可以保证照片具备一定的张力。接下来可以尝试的是从下向上拍摄,这样可以让场景具备更大的视觉冲击力。另外一个不错的思路是尽可能的将画面留白,这样会给大家更大的空间去思考画面想表达的意思
二、对焦
所谓对焦的概念其实就是通过相机对焦机构变动物距和相距的位置,让被拍照物体可以清晰成像的过程。对焦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手动对焦、自动对焦以及多重对焦,一般来说在智能手机上是可以实现手机对焦与自动对焦的。回到iPhone身上,iPhone的对焦过程非常简单,我们用手指触碰屏幕某个点就可以进行手动对焦。对焦位置的不同,往往拍摄出的内容也具备较大的差异,这就引申出了我们下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曝光问题。
拍摄食物敢于近距离,千万不要从正上方拍
做好前后搭配,增加画面饱满感
三、曝光
iPhone拍摄功能的简易性也让曝光的控制是自动完成的,不过这种曝光控制往往是全局化的,在某些明暗反差较大的环境下,很难准确的把握拍摄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手动调节对焦点来实现曝光的调整。此时iPhone取景框的画面将会根据不同的对焦点而发生明暗交替,直到用户找到令人满意的曝光数值为止。
曝光点在火焰周围
曝光点在火焰中间
一个小技巧是,当画面整体明亮时,我们可以将对焦点对在最亮的那部分区域上,这样可以避免样张出现局部过曝的现象。而当画面整体较暗时,我们可以将对焦点对在相对较亮的那个点上。
iPhone摄影技巧有哪些
可以说,历代旗舰智能手机中iPhone的拍照效果都是数一数二的。不过,即使手握如此神器也不代表你就能拍出好看、优秀的照片了,必须掌握一些使用iPhone拍照的技巧才行。今天小编就破例传功,来教大家一些iPhone摄影技巧,让你用手机也能拍出单反的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快捷键
想要使用iPhone拍出好看的照片,掌握一些拍摄的快捷键是必不可少的。
1、快速启动相机:锁屏状态下,点亮屏幕后,按住屏幕右下角的相机按钮向上滑动即可快速进入相机;另外,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通过控制中心进入相机。
2、拍照按钮:音量键和插上耳机之后耳机上的音量键也可以当做拍照的快门按钮。
3、连拍:长按住拍照按钮的时候便会激活连拍模式,每秒iPhone可以拍摄十几张照片。同时你也可以按住音量+键进行连拍,在连接耳机的时候,按住耳机上的音量+键也是可以的。
学其术亦要学其道:拍照技巧
1、锁定焦点:锁定焦点不当,拍摄出的照片就会模糊不清。一般来说,iPhone的相机不需要我们自行锁定焦点,因为当我们把取景框对准拍摄对象时,相机就会自动锁定焦点。但是,有些时候我们想要拍摄出一些具有艺术气息的照片时,相机自动锁定的焦点可能并非是我们想要拍摄的相片主体(例如想要拍摄远处的景物,造成近景模糊的效果)。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iPhone的手动锁定焦点功能,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用手指点选相机取景框的任意位置,相机就会自动锁定相应位置为焦点。
2、光照条件:在iOS8的相机中,苹果为iPhone相机增加了手动调节曝光度的功能。当我们点选锁定了焦点之后,可以在焦点框的右侧上下拖动小太阳来调整曝光度。这一功能对于调节照片的亮度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决定照片的清晰度)。
3、拍照时不要手抖:所谓小手一抖,照片就丑在iPhone拍摄时的一瞬间,任何动作(包括iPhone自身的抖动和拍摄主体的运动)都会降低成像质量,让拍摄出的照片很模糊。所以,我们在使用iPhone拍摄时,应当尽量避免iPhone的抖动。
iPhone摄影技巧解析(一)
画画和摄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画画是一个从无到有,一个做加法的过程,一张白纸,各种颜色在一只画笔的指挥下,旋转跳跃,不断补足纸面上的空白,最后形成惊艳的图像。然而摄影就是画画的另一面,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你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你的下一张照片的素材,花草、树木、人像都是你照片中一部分,但是需要减少部分元素,突出你的照片的主题,Less is more。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好可能是因为你照片太内容太杂乱不够简洁,没有主题,构图不好,不够美感等。
哈哈哈,上面装了一个大13。这是一篇教学篇,我们要严肃起来(敲黑板,下面的同学拿出小本本,做好笔记,我在给你们划重点)。
首先来了解我们手中的iPhone,操作界面遵循了苹果一贯的风格(无形装13,最为致命),很简单但是很实用而且强大。
下面用两张图进行说明
首先对焦,触碰相机框内任何一点(是的,真的是随便点),就会出现一个黄色的小框框(为什么是黄色,因为黄色识别度最高,几乎在所有颜色里都可以显示出来,而且人类世界用黄色不是特别多,绿着绿着你就黄了),那个就是对焦框。类似人的眼睛,手机就是依靠他来找到想要看的东西(手机OS:我只有一只眼啊)。长按(手机不会疼)某个点就会出现自动曝光/自动对焦锁定,这个就固定焦距了(这个功能在晚上会很好用的,以后会详细介绍,晚上的大片就靠它了)。
手机拍照出来的照片比例是4:3(我也不知道为啥是这个比例,表问我),但是实际上我用的多的是1:1和16:9(因为人眼的偏好啊,1:1几乎是人类认为最正式,严肃的比例,完美的正方形;16:9,举个栗子,电影院的幕布就是这个比例,所以我们去看的大片,屏幕比例的贡献不少),不过你就按照拍照来就行了,毕竟是最开始的素材(嫌弃你们是新手,哈哈哈),才能有无限的可能性。
滤镜其实就是你们平时玩自拍的时候给自己修饰的东西(我在瞎说什么大实话),但是iPhone的滤镜为九种,分别是单色、色调、黑白、褪色、无、珞璜、冲印、岁月和怀旧(此处凑字数)。前三个差不多,都是在黑白上做文章,但是还是有细微区别,单色和色调偏向于单一颜色的表示,但是单色偏黑,色调偏灰;黑白就是单指黑白的对比(敲黑板,这里是干货)。褪色在原来的颜色上进行了轻微剥离,类似于蓝黑色墨水经过雨滴后的发散颜色(没用钢笔的童鞋自行体会);珞璜,看名字就知道这货很黄(你们说对了),但是这货骚气啊!显眼啊!鲜艳夺目的辣眼睛啊(此处感谢柚子童鞋,带我进入珞璜的世界)!冲印,名如其人,就是你们家的照片冲印后的风格,对对对,就是那种老式柯达的感觉;岁月,偏近于黄昏后的感觉,浑浑噩噩,晕晕乎乎的老人家视觉(哈哈哈,请原谅我这么形容);怀旧介于怀旧和原图之间的风格,自行体会就好了。
终于把所有的东西都介绍完了,什么,还有一个HDR和闪光灯。这两个不太推荐(为啥,我用肾换个手机,你说不用就不用?),首先平常拍照HDR几乎用不到,你要相信苹果优秀的算法和解析力(此为信仰),其次闪光灯,这个功率这么小的,大晚上的当手电都怕被人撞到,你跟我说这个,拍出来就是一坨亮白色的光,还不如不用(哼,战五渣)。好了,介绍完了,现在进入主题。
现在要开始枯燥的说教了,我讲最后两分钟。
1.打开相机网格
内置于相机的网格线,是提高构图水平的重要工具之一,打开网格线后,屏幕会被横竖各两条直线划分为9个均等的小空间。[设置]-[照片和相机]-[打开相机网格]。打开相机网格线,是更好使用一下技巧的基础,一定要先打开此功能(非iPhone请出门右拐,XXX医院)。
2.遵循三分之一构图原则
人们的目光总是自然地落在一幅画面三分之二处的位置上(毕竟黄金比例也差不多是这个)。尽量使主要的拍摄对象位于画面三等分线的焦点上,效果会比位于中心位置更好。举个栗子,拍摄风光照时,运用三分法则将水平线置于三分位置上,这样的照片会具有最佳的视觉感受。如果兴趣点是大地或水面,地平线一般位于上部三分之一处。相反,如果兴趣点是天空,则可以把地平线置于下部三分之一处。总之,让主要部位占据绝大部分画面。
3.遵循对角线构图原则
一幅画面,直线的构图比较平淡,但是主体发生倾斜,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就体现出来了(哈哈哈,是不是很高大上)。使用这种构图方法,通常是直接把主体的放在对角线上,或者是利用近大远小的远离,让拍摄对象变成斜线而安放在对角线上,这种透视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前进到画面尽头,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
4.尽量不要把对象放在照片中心
照相中最常见,就是将拍摄对象放在中心位置,这样会使照片缺乏立体感、拍摄主体也会孤零零的在中心位置突兀存在,应当通盘考虑整个拍摄主题,将拍摄对象放在距离中心有一定距离的地方。但是用好了也会有超级好的效果,比如这个原则对于建筑物不是很适用。
5.对称系列
可以左右,上下,斜着对称,人类最古典的美就是对称美。大多数人长的不对称,但是长得美的人一般都是很贴近于对称(哎呦,不要打我)。展现人或者建筑物的大气,都可以采用。
6.充分利用视觉引导线
视觉引导线,就是将我们的视线引导向一个特定位置的线型(你表达的主题)。视觉引导线应当避免垂直或水平的直线,而是一条将我们的视线引向拍摄主要中心对象的。实践中,我们经常将曲折的道路、显见的脚印作为视觉引导线使用。
关于构图的先讲这么多,可以先去尝试一下哦。
下一期讲啥我还没想好,哈哈哈,看情况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