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显卡720m怎么样
03配置GT 720M独显性能表现中规中矩
NVIDIA GeForce GT 720M是710M的高频版本,除了核心、GPU Boost、显存频率有所提升,其余规格完全一致(GF117核心,28nm工艺,96个CUDA,64位显存位宽),适用范围同710M,性能参照GT 630M。属于中低端独显水平。
Geforce 720M独立显卡
3DMark Vantage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irectX 10 API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并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的优势,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
通过实际基准测试,GT 720M独立显卡GPU可以获得15482分,按照这个成绩对比排序的话,性能高于NVIDIA GeForce GT 625M,同时也比Haswell核芯显卡HD 4600性能更强。
3Dmark Vantage Entry
3DMark Fire Strike采用全新界面设计,除了测试分数,还会展现每个场景测试期间的实时曲线,全程记录帧率、CPU温度、GPU温度、CPU功耗。新3DMark取消了传统的E、P、X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根据负载不同所推出的三个场景,其中 FireStrike专为基于 DirectX 11显卡搭建的高端游戏平台,而CloudGate则支持基于DirectX 10环境的主流硬件,IceStorm则支持入门级DirectX 9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3DMark Fire Strike Cloud Gate
在3DMark Fire Strike基准测试中,由于该机配置的处理器核芯为Haswell酷睿i54200U,暂时无法被软件所识别。在Cloud Gate模式下GT 720M获得了5270分,相比核芯显卡性能要高出一些。
04独显配置是否会影响电池续航能力?
测试使用的Flex 14标配了一块14.4V/3040毫安锂电池,那么这款Flex 14独显版的续航能力究竟怎样呢?首先,我们选择了PowerMark对Flex 14的续航能力进行了评估,它与PCMark、3DMark一样,也是由FutureMark公司开发的专业测试软件。它会持续不断的循环运行一组测试脚本,其中包括四种常见应用:上网浏览,文档处理,视频播放,3D游戏,从而尽可能的贴近绝大多数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
14.4V/3040毫安锂电池
考虑到通常用户在需要延长笔记本的续航时间时,会把电源管理设置为省电模式,因此我们在测试之前也是如此设置,同时禁止笔记本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降低亮度,禁止关闭屏幕背光,禁止自动睡眠。与此同时,我们让WiFi保持在开启状态,从而模拟出用户的真实使用状态。
续航能力基准测试
将电源调节至省电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最终得到4小时50分的测试成绩,这样的续航成绩表现非常还是比较不错的。(注:图中 82%代表测试使用量,最终成绩属于估算值,存在一定误差)。
模拟用户使用情况
独显版Flex 14续航时间
联想Flex 14利用Yoga翻转的特性很好的实现了手指触控操作,同样也具备灵活多变的特点,结合Windows 8操作系统,可以更好让用户体验触控带来的便捷。做工方面虽不及Yoga,但细节品质还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橙色腰线恰好迎合年轻用户群的审美,同时提升了整机的线条感。此外,GT 720M独显也让其在显示性能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总之,性价比是联想Flex 14的优势,5000元左右的价格弥补了联想触控本的空白区,加上同系列的Flex 15,联想的变形触控本产品线更为丰富,用户可选择的范围也变得更为宽泛。
05附文:最薄6mm机身支持300度旋转
附文:最薄6mm机身,支持300度旋转
特性一:最薄6mm机身。时下,笔记本产品都在向轻薄化方向努力,而Flex 14同样如此,我们先不说它的重量怎样,单从机身厚度来看,Flex 14做的已经相当出色了。机身最前端部分的厚度仅为6mm,而靠近后方的厚度也不过21.5mm,对于一款主流价位产品而言,这样的厚度控制体现了联想极大的诚意。
屏幕厚度为7.14mm
机身厚度21.73mm(最厚处)
特性二:300°旋转使用。Flex 14与YOGA相同的地方在于屏幕可以支持背式旋转,但是并不像YOGA那样可以360°旋转,而是只能达到300°旋转,同时由于并没有设计屏幕内容自动旋转,因此Flex的使用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常规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方式,另外则是像下图所示的300°旋转使用方式,而YOGA在使用方式上面,显然要比Flex更多样化,当然其价格也比Flex整体要高出1000多元。
支持300°旋转屏使用
特性三:专为学生用户群打造。Flex 14没有做到YOGA倍受青睐的360°旋转,我想关于这一点一定会引来不少争议,少了60°旋转,随之而来的就是少了两种使用方式,这对于Flex 14而言,真的是一种损失吗?
其实不然,首先,Flex 14是一款14英寸产品,体积要比YOGA大不少,而且重量与厚度也更大,因此,平板式的使用方式不一定适合Flex 14。同时,每个产品的侧重点不同、定位不同,最终造就了产品自身不同的特性,Flex 14主要是面向学生用户群推出的高性价比产品,重在实用性,而YOGA的用户群体更加广泛,同时更加注重便携性,因此,二者定位的不同带来了最终产品的差异。
06附文:简约稳重类肤漆顶盖配拉丝C面
附文:简约稳重类肤漆顶盖配拉丝C面
Flex 14系列共有两种机型,一种是我们今天评测所使用的银色腰线机型,而另一种是笔者个人认为更好看一些的橙色腰线机型。两者除了在腰线以及配置上的不同之外,其余硬性参数,比如重量、体积等等都没有区别。
相对而言,橙色腰线的产品更加活泼,而银色腰线的产品更加稳重,究竟怎样选择,还是要看用户个人的喜好了。
类肤质感顶盖
Flex 14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简约,从顶盖部分来看的话有点像联想此前的B系列,而掀开顶盖看到屏幕转轴部分的设计以及C面金属拉丝面板之后,又觉得Flex 14有些像扬天V系列。
这款产品的显示屏为14英寸,分辨率选用了主流的1366×768,同时为了控制成本,因此并没有采用IPS显示面板,但从笔者个人的感受来说,Flex 14屏幕的素质还是较为不错的。
14英寸显示屏
机器整体设计比较简约
Flex 14的整体设计比较简约,顶盖部分就是黑色的类肤漆涂层,摸上去很舒服。从机体侧面来看,无论是屏幕还是机体本身都比较纤薄,对于一款面向主流价位用户推出的产品来说,可以说是相当用心的了。
屏幕和机体比较纤薄
Flex 14的C面采用了金属拉丝面板,因此如果是先看顶盖再看C面的话,会有两种不同的感觉,前者让Flex 14变得更加沉稳、简约,而后者则让Flex 14变得更加时尚、有质感。其实近些年很多电脑产品都不再是拘泥于一种风格,而是将各种工艺,不同材质进行混搭,从而让机器细节变得更加丰富,同时更加符合不同人群的审美习惯,Flex 14显然也是一款混搭风格的产品。
支持触控成为标配功能
最后再说说触控。Windows 8系统可以说是因触控而生,但同时,它也加速了触控技术在笔记本电脑上的普及。几年之前人们对电脑搭载触控技术并不看好,主要是因为那时的触控技术不够成熟,成本过高,而如今,触控精度的提升,技术成本的大幅降低,让很多低价位产品也具备了触控功能。同时Windows系统本身对触控技术的优化,让触控体验更加优秀,因此,触控技术在传统电脑产品上的应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Flex 14触控体验不错
从笔者的实际使用体验来看,Flex 14的触控体验非常不错,一方面是源于技术本身的成熟,而另一反面也是因为14英寸屏幕足够大,二者相辅相成,使得Flex 14更加易用、更为实用,这也是电脑产品发展所必须遵从的原则。
07附文:橙色腰线窄边框表面质感十足
附文:橙色腰线窄边框表面质感十足
说到电脑设计,有一些是很受用户欢迎但却并不常见的,比如说Flex 14的屏幕窄边框设计就很典型。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喜欢窄边框设计,因为它看起来更酷,而事实上窄边框设计也确实是让电脑变得更加时尚、更有档次感,但是这种设计并不常见,尤其是在4、5千元主流价位段的产品身上更加少见,而Flex 14做到了这一点。
Flex 14采用窄边框设计
窄边框让Flex 14变得更加好看,而钢琴烤漆材质的屏幕边框赋予了Flex 14不错的时尚感,加上银色包边,以及恰到好处的LOGO点缀,Flex 14屏幕部分的细节更加丰富。同时在屏幕下方边框的正中位置,Windows键的设计让Flex 14触控使用时更加放方便、更为快捷。
Windows键
屏幕部分主要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虽然支持触控,但其实大家都并不太会纠结于一款笔记本电脑的触控体验如何优劣,因为对于用户而言,笔记本电脑还是一种主要使用键盘来操控的产品。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说Flex 14的键盘以及触摸板。
键盘手感不错
首先,Flex 14的键盘设计是典型的联想电脑键盘设计,虽然键帽表面并没有采用手感更加贴合的下凹式设计,但是Flex 14键盘的手感依然是非常不错的。键程虽然略短,但是按键弹性十足,保证了敲击乐趣。
一体化的触控板成为主流
接下来再说触控板,首先按“触感”来说的话,Flex 14的触摸板非常出色,手感柔和,定位精准,即便手指沾上一些水,也能够较为流畅的使用。其实触摸板除了触感之外,还需要我们用手指去点击,那么Flex 14触摸板的点击感如何呢?从客观角度来说,非常不错,按键力度适中,下压感明显。
但是,笔者个人并不太喜欢时下触摸板的一体化设计,传统的分离式左右键对于笔者个人而言更为喜欢。
机身前缘的状态指示灯
触摸板正中部分所对应的机身边缘,设置了两个状态指示灯,左侧是电源状态指示灯,右侧则是电池状态指示灯,二者在开机之后都会发出淡淡的白色背光。
C面边角设计了脚垫
本页的标题后半部分为“精心考量”,这四个字到底体现在了哪里呢?上面这幅图就是答案所在。我们可以看到机身C面的边角部分设置了三角形的脚垫,一方面在屏幕合起来的时候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别忘了,Flex 14是一款支持300°旋转屏使用的产品,在屏幕旋转到背面之后,C面就会成为底部,因此添加脚垫可以有效防止C面磨损。从这点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出联想在设计Flex 14时是经过一番精心考量的。
08附文:舍弃光驱位主流接口一应俱全
附文:舍弃光驱位主流接口一应俱全
Flex 14虽然是一款机身纤薄的产品,但是在接口配置方面却没有妥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Flex 14的机身接口配置情况。
首先,我们从机身左侧看到了黄色的电源接口,接下来是RJ-45以太网接口、HDMI输出接口以及一个USB 3.0接口。
机身左侧配置一个USB 3.0接口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机身右侧,这里配置了两个USB 2.0接口、1个读卡器插槽,还有一个耳机麦克风混合插孔。此外,我们在这边还可以看到三个功能按键,位于耳麦插孔旁边的是音量调节键,位于USB 2.0接口旁边的是联想一键恢复快捷键以及电源键。其中,电源键上的电源符号部分设计了白色背光。
右侧接口配置情况
散热窗与扬声器孔位
纤薄化的产品在散热方面往往需要多加注意,因为这会影响到机器的寿命以及系统的运行稳定性。Flex 14在底部正中的位置开了一横条散热窗,面积足够大,配合侧面的出风孔,能够保证机器有不错的散热效率,我们也会在后面的章节中为大家实际测试Flex 14的散热情况。
而位于机身底部左右两侧脚垫前端的两个小孔,则是扬声器的位置。
不只是Bigger 联想小新V4000笔记本评测
【IT168评测】联想小新系列自推出以来,以均衡良好的整体表现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反响。作为联想更新换代较为频繁的产品线,小编都记不得每一款的小新,在感叹联想为用户需求而不断升级完善自己产品的同时,也更加好奇于这一代的小新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全新体验。根据小编的体验,在外观进行大升级的同时,小新的“功力”似乎也更上一层楼了。简单点说,新一代的联想小新V4000笔记本不只是Bigger!
可能是考虑到了用户的需求,联想这次一共推出了四款全新小新,至于区别看名字便一目了然了:
1.小新Bigger版V4000标准版
2.小新Bigger版V4000光驱版
3.小新Bigger版V4000背光键盘版
4.小新Bigger版V4000光驱+背光键盘版
外观大不同
小编拿到的是光驱版,当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不多说,让我们来看看联想小新V4000的Bigger之处。
▲新小新采用全新模具
相信看过小新前几代的朋友应该能一眼看出小新Bigge版V4000采用了全新的模具,外壳整体覆盖黑色亚光烤漆,周围以银色包边,沉稳不失大气。
▲底部视觉上较为干净
底部没什么亮点,整体上看起来比较干净整洁。
▲15.6寸1080p屏幕
屏幕可以说是小新Bigge版V4000的第一个“Bigger”之处,比起之前几代的14寸,小新Bigge版V4000把屏幕升级为15.6英寸的雾面屏,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对于看视频这样的影音娱乐还是会有不错的体验。屏幕边缘也采用了银色搭配,而没有偷懒的用到黑色,这样可以和整个C面形成更加统一的风格。
▲机身厚度控制不错
小编拿出小新Bigge版V4000的第一印象是“好薄啊,这是小新吗?”,从侧面来看,设计师利用色彩视觉差异以及斜面设计,再加上机身本身较好的厚度控制,使得这款产品看起来并不显得厚重笨拙。
▲整机重量
▲旅行重量
便携性方面,小新Bigge版V4000整机重量为2.212Kg,旅行重量为2.648Kg;而其尺寸规格为384x265x24.6mm。
内饰大升级
不仅是外观的大变化,小新Bigge版V4000的内饰也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C面采用银色金属拉丝工艺
下面来看小新Bigge版V4000的C面,整个C面是黑银搭配,这也是比较经典的搭配了,采用金属拉丝工艺显得时尚大气。看到这,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小新Bigge版V4000的外观设计有很大提升,这也是小新Bigge版V4000的另一个“Bigger”之处。
▲电源键
小新Bigge版V4000的电源键相信最近有购买联想笔记本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是联想的“家族式设计”了,涟漪纹加点阵式logo,显得时尚精致。顺便提一句转轴部分,有棱有角的设计让人看起来既新颖又稳定可靠,实际上很符合小新Bigge版V4000的产品定位。
▲经典联想键盘
小新Bigge版V4000键盘还是经典的“联想键盘”,布局、快捷键、配色等方面都保持了联想“一贯特色”,相信大家无需为手感担心。背光方面前面有介绍,大家可根据需求选购。
▲分体式触控面板
小新Bigge版V4000触控面板采用分体式设计,边缘采用时下比较流行的金属切割工艺,相比一体式触摸板来说分体式触按更加精准,至于到底哪个更好就见仁见智了。
▲小新Bigge版V4000左侧
▲小新Bigge版V4000右侧
小新Bigge版V4000在接口方面也不含糊,共有1个USB2.0与2个USB3.0接口,可以满足常规外设扩展的需求;视频输出方面包含VGA与HDMI各一,这两类接口可以满足新/旧两类显示设备的接口标准;除此之外它还有游戏本必备的RJ-45有线网络接口,以及一个光驱位。注意,标准版的小新Bigge版V4000是没有预置光驱的。
硬件新升级
介绍完外观部分,接下来进行性能测试环节,测试之前我们先来瞄一眼小新Bigge版V4000的配置:搭载了英特尔最新一代酷睿i7-5500U处理器,核心主频达到2.4GHz,并内建Intel HD Graphics 5500核芯显卡;独显方面采用了AMD最新一代显卡——AMD Radeon R9 M375,这也是小编第一次见识到AMD新系列显卡,小编对它的性能表现也是相当好奇,后面会对它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存储方面新小新也是颇为厚道,内存直接升至8GB无需再次升级,而硬盘空间也是达到了1TB,满足影音爱好者大容量存储的需求。
▲配置详情
第五代酷睿处理器的架构名称为BroadWell,工艺制程相比前代由22nm缩减到了14nm,小新Bigger版V4000搭载的酷睿i75500U属于低电压处理器,三级缓存依然为4MB,主频比上一代的i74500U提升0.6GHz,也就是从1.8GHz提升到了2.4GHz,睿频加速没有变,依然为3GHz,依旧采用双核四线程设计,其最大TDP为15W。
▲CPU详情
接下来使用CINEBENCHR10对这颗处理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其单核得分为6160分,双核得分为12353分,整体性能非常不错,对于目前的各种主流应用能提供出色的运算性能。
▲处理器性能测试
再来看看这颗相对陌生的显卡到底性能几何:
▲显卡信息
AMD移动级独显采用了全新的命名方式,新小新在显卡方面进行了升级,采用了StratoPro构架的AMDRadeonR9M375独立显卡,看名字就知道是AMD的高端性能显卡了。软件测试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性能差异,所以我们采用3DMark11的P档对R9M375进行测试,可以看到其图形部分的得分为3228分,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
▲显卡性能测试
最后,我们采用PCMark7对产品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其主要包括Web浏览、文字处理、图片处理、视频处理、游戏等几个方面,贴近用户的实际应用模式,从最终3114分的成绩来看,新小新是整体性能不错,不管是主流家用还是日常办公都能轻松应对。
▲PCMark 7跑分截图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说了这么多,不来电“硬货”恐怕对不起观众了,接下来我们来测试小新Bigge版V4000的游戏性能,具体游戏当然是时下最火的《英雄联盟》了。我们直接开到极高画质,再来看看小新Bigge版V4000的表现吧。
▲极高画质
▲团战时刻1
▲团战时刻2
▲FPS值走势图
从测试过程来看,R9M375独显在全高清分辨率下运行这款游戏还是很流畅的,基本能够达到80fps的流畅度,整个游戏过程来看,最高fps值为94,而最低fps值也达到了66,平均fps值更是有83,即使是在团战的时候也能维持在60fps以上,因此游戏体验性不言而喻了。就目前网络游戏来看,小新Bigge版V4000可以流畅运行如《魔兽世界》、《英雄联盟》、《风暴英雄》等热门游戏。作为一款娱乐本,完全能够满足大多数普通用户的使用需求。
散热有惊喜
关注完游戏就不得不看看散热,小新Bigge版V4000能否继承前代小新散热好的传统呢?
▲Furmark拷机软件界面
我们使用Furmark拷机软件对小新Bigge版V4000进行测试,Furmark会将整机的两大发热部件CPU与显卡全运转起来,运行30分钟后温度会上到一个极限的高度,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每台机子在运行时的散热情况,我们还使用了FLUKE红外热成像仪,分别观察各个位置的温度升温情况。
我们观察到机身正面的CPU区域,最高温度为42.5℃,而平均值只有39.3℃;反观背面,平均温度只有35.1℃,这样的表现已经无需解释,可以说是相当的不错,测试环境温度也是在28°C左右,恐怕想拿它当冬日暖手神器的朋友要失望了。
测试完散热,最后我们来看看小新Bigge版V4000的续航能力怎么样。按照惯例,我们采用PCMark 8来对它进行最终考验。
▲PCMark 8续航测试成绩
在室温28度,屏幕亮度调节为60%,电池模式为平衡模式的情况下,采用PCMARK8Work模式来进行测试,最终续航成绩为3小时23分钟。这样一个成绩虽说达不到惊艳的效果,但也是该级别产品该有的表现了。
总结
从小新第一代到全新的小新V4000 Bigger版,我们在用户的褒贬声中看到了小新的成长。全新一代的小新不仅屏幕尺寸变大,外观设计可以也说是“脱胎换骨”,而在搭载最新英特尔第五代I7处理器以及优异的AMD R9 375显卡后,性能也有了一个小的飞跃,加上优异的散热能力以及中规中矩的续航,联想小新V4000的整体表现可谓相当给力了,其他的就交给市场去检验吧。
预约链接为:
笔记本包边机调速度怎么调
调整笔记本包边机的速度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机型和操作面板来进行。一般而言,笔记本包边机的操作面板上会有一个用于调节速度的按钮或旋钮,这个按钮或旋钮通常标有“Speed”、“速度”或类似的字样。
在调整速度时,首先需要找到这个按钮或旋钮。具体操作方法是仔细查看操作面板,寻找带有上述文字标识的按钮或旋钮。一旦找到,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接下来,根据需要调整速度设置。通常情况下,顺时针旋转按钮或旋钮可以增加机器的运行速度,而逆时针旋转则可以减小速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
完成速度设置后,建议进行一次测试,以确保调整后的速度满足使用要求。可以使用一小块试验材料进行测试,观察包边机的运行情况和包边效果。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好地了解机器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的笔记本包边机可能具有不同的调速方式和操作面板设计。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参考相关的使用手册或联系设备制造商获取详细的调速指导。此外,在进行任何调整之前,请确保机器处于停止状态,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