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本导热管里面装的是啥啊
笔记本导热管里面是导热液或导热硅脂,类似于空调中的氟利昂。
主要原理是这样的,在管道中密封一些易蒸发液体(饱和蒸发压那些概念不说了)。
比如氟利昂,极低压(对其进行抽真空)的水。这样在管道中就有液体和蒸气两种状态。
在热的一端,液体受热蒸发,同时吸热。
这些气体扩散到冷的一端,冷凝同时放热。
凝结出的液体靠回到重力或者毛细作用回到热端继续工作。
重力热管需要热端在下冷端在上或者,平行放置用以液体回流。
毛细热管无此顾虑但也退回流速度略慢。
笔记本电脑可以使用液态金属作为导热介质吗
液金散热不可以斜放。
用液态金属代替硅脂导热的笔记本,不要使用倾斜的支架,要水平放置,在关机后不要马上移动电脑,要等机器冷却后再搬动。
台式电脑除非是平放的主板,否则最好不要使用液态金属给CPU导热。
液态金属的原子排列状态与液体类似,是无序的。从科学角度,应该称之为非晶态合金。
在低温时,它是坚硬的固态金属。达到熔点温度(软化温度)后,它像非晶体似的变软,温度越高,黏稠度越稀,流动性越高,直至液态。
原子无序的非晶态排列,导致其融化过程就像是非晶体,并不会像普通金属在熔点温度熔化吸热不升温,所以它的熔点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开始软化的温度。
不同成分的液态金属,软化温度也是不同的,对应的应用场景也不同,这里只说电脑散热相关的。
一般用于电脑取代导热硅脂的液态金属,软化点大多在0°C以下,因为使用时要能涂抹,所以常温下它是软化的,但黏稠度高,基本上不具备流动性。
电脑工作时,CPU、GPU温度升高,会使液态金属的黏稠度变稀,可以有效地填充CPU、GPU与散热底座之间的凹凸空隙,再加上金属的导热性强,就能得到比普通硅脂更好的导热效果。
但是,液态金属黏稠度变稀,流动性自然也就提高了,为了防止其流失,更为了防止其导致短路,必须要涂上一圈密封硅胶,将其封闭在GPU、GPU的核心范围内,同时还要在金属触点处涂抹三防漆。
然而,密封胶涂抹不当或老化会带来一定几率的密封失效,在液态金属液态化之后,如果板子的表面是倾斜甚至垂直的,后果不言而喻。
笔记本电脑散热器中的铜管中装的什么东西
铜管内组成:管壳、吸液芯和端盖,内部填充了专门的导热液体。
导热液作用:可以快速地把CPU核心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整个外加的散热器,让散热器的每一个部分都参与散热,达到降温的目标。
工作原理: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端。
CPU散热器背景知识补充:
CPU的主要热量由其核心(Die)产生, CPU的Die核心由硅晶片组成,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在INTEL和AMD的主流CPU的热量都在65W-90W之间。CPU产生的热量通过封装的金属外壳散热。但是,因为CPU自身的金属外盖不能满足散热要求,因此需要加强的辅助散热系统。CPU的散热不良,轻则导致系统死机、自动关机、严重的可导致CPU烧毁。因此,CPU散热器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