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开机上电时序
硬件上电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外围电路先上电,CPU部分后上电;
现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工作电源分成两种或多种,大体上为接口工作电压和内核工作电压,接口工作电压高,要求先上电,内核工作电压低,后上电;
所以上电时许大体上为:外围电路、芯片接口电压、芯片内核工作电压。
笔记本工作原理,麻烦知道的前辈赐教,感谢
1.3VALW电起来后,会供给EC及EC bios、FCH(南桥). FCH内部RTC电路开始工作。
2.供电正常后,EC外接的32.768KHZ晶振开始起振,【是3VALW待机电压正常后,EC发出电压给晶振】,晶振起振后,给EC待机时提供一个时钟,
复位是有一个电阻和一个充电电容延迟以后产生复位【EC_RST#】,当EC的待机、时钟、复位满足以后,EC发出片选信号[FSEL#SPICS#]选中BIOS,
从BIOS芯片中读取程序,去配置EC中的GPIO的引脚定义,当EC待机条件满足后,程序的代码也读取出来了,EC就可以上电了.
4.EC_ON为HIGH的时候,Q102导通,发出51_ON#。
1.经过上面的全部步骤,EC发出EC_ON之后,系统已经进入待命的状态。
2.当按下SW2的时候,拉低ON/OFFBTN#及ON/OFF#,形成低电位有效触发至EC
松开SW2后,+3VALW将拉高ON/OFFBTN#及ON/OFF#。
3.EC收到开机信号ON/OFF#后发出EC_RSMRST#给南桥,用于复位南桥内部ACPI控制器的状态寄存器
4.EC继续发送PBTN_OUT#信号给南桥,告知开机键被按下。
5.南桥回复EC,拉高SLP_S3#和SLP_S5#(就是要求EC起电)
6.SLP_S3#、SLP_S5#分别送至EC,由EC将SLP_S5#转换为S3电压开启信号SYSON,将SLP_S3#转换为S0电压开启信号SUSP#.
系统上电完成后开始自检,然后进系统上面是以前的插电EC工作的,现在的插电EC只是部分工作,不过都差不多。
笔记本开机时序
开机时序是这样的
POST是如何进行自检测的?
主板在接通电源后,系统首先由(Power On Self Test,上电自检)程序来对内部各个设备进行检查。在我们按下起动键(电源开关)时,系统的控制权就交由BIOS来完成,由于此时电压还不稳定,主板控制芯片组会向CPU发出并保持一个RESET(重置)信号,让CPU初始化,同时等待电源发出的POWER GOOD信号(电源准备好信号)。当电源开始稳定供电后(当然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也只是短暂的瞬间),芯片组便撤去RESET信号(如果是手动按下计算机面板上的Reset按钮来重启机器,那么松开该按钮时芯片组就会撤去RESET信号),CPU马上就从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指令,这个地址在系统BIOS的地址范围内,无论是Award BIOS还是AMI BIOS,放在这里的只是一条跳转指令,跳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Power On Self Test,加电自检),由于电脑的硬件设备很多(包括存储器、中断、扩展卡),因此要检测这些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这一过程是逐一进行的,BIOS厂商对每一个设备都给出了一个检测代码(称为POST CODE即开机自我检测代码),在对某个设置进行检测时,首先将对应的POST CODE写入80H(地址)诊断端口,当该设备检测通过,则接着送另一个设置的POST CODE,对此设置进行测试。如果某个设备测试没有通过,则此POST CODE会在80H处保留下来,检测程序也会中止,并根据已定的报警声进行报警(BIOS厂商对报警声也分别作了定义,不同的设置出现故障,其报警声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报警声的不同,分辨出故障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