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用几年应该换新
我们都知道当笔记本电脑用了一般三到五年之后就会变的相当的卡、慢,然后不得不逼着自己去换新的。
可是你知道为什么吗?有三个原因造成的:
一,硬件迭代快
笔记本电脑用到三到五年就已经被淘汰了,很大原因取决于其硬件配置的提升。
对于80后,90后的人来说,很难想象曾经电脑内存是128K,存储是100M电脑配置是什么样子的,连一个简单的游戏都玩不了,怎么可以称之为电脑呢,连U盘都不如,现在的U盘的空间和性能已经比得上曾经的一台电脑了。而且内存空间大,同时还可以使用在移动手机上,技术的升级换代太可怕了。
但是请记住每一项基础都是从无到有的,而对于现在的80后,90后来说第一次直接接触的都是1G内存,128G的电脑,软件应用也出具雏形。
在互联网行业中,因为硬件的配置升级,有人发现了一个规律,定义为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从摩尔定律的定义来看,一台笔记本用了3年的话,曾经同样价格的电脑与当下的电脑相比较,其性能提升了2倍不止。
而导致笔记本电脑更新换代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软件了。
二、软件的资源需求变高
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以及软件领域的高速发展,软件的爆发速度惊人,在近10年间,软件从电脑客户端的单项软件应用,发展到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游戏的应用;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客户端软件应用,到移动端的服务应用,软件的发展速度可想而知。
让我们最切身体验的就是我们的支付宝、微信、QQ了。作为80后的我,随着QQ一起成长。从以前的加遍全国各地好友聊天,再到QQ空间半夜起床只为防止别人偷我的菜,在到现在的移动端QQ。
与腾讯QQ一起成长到现在,都不怎么应用QQ了,这是一个互联网软件的发展历程。而随着这个历程的发展,软件的更新迭代比硬件性能的提升来的更加迅速。
大家都知道软件以硬件计算机为载体的应用程序,硬件的性能可以按照摩尔定律有规律的提升性能,而软件呢,他的提升可是没有什么规律的,软件的更新换代完全取决于其产品生命周期,同时更加取决于其客户端用户的需求。
所以让我们感受到笔记本电脑变的更慢、更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软件应用对硬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
如果一台电脑只满足一个软件应用,那么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够想到,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用到十年。然而对我们客户端而言,一台电脑怎么可能只安装一个应用呢,是不是。当每一个软件应用都随着客户端人群的需求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对硬件的资源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与之相比的摩尔定律就会慢慢的落后于软件的更新速度,这样就会导致我们的电脑资源不足等情况出现。
这也是导致变慢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操作系统。
三、操作系统也需要资源
对于很多人来讲,一开始电脑给的感觉就是一个物理上可触摸的物品和一个打开后可操作的界面,对于不是专业领域的人来说,根本就没什么操作系统的概念,因为先入为主,什么windows98,win7,win8之类的完全不清楚。
而我们反观微软桌面系统的更新历程,从最初的MS-DOS到windows 2.0、windows 3、windows 95/98、windows 7,以及windows server。而对于桌面系统而言,从最辉煌的window XP,到windows 7,win visita,win8,win10等。
还有苹果的MAC系统与windows桌面系统完全不同,每一个软件都要针对MAC系统单独开发一套软件和服务。
最基础的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换代,及基本的硬件资源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相对于桌面系统而言,苹果笔记本的MAC系统算是最稳定和最为安全的了。
我们在电脑上的所有操作都是基于桌面系统进行,当然对于专业人士除了linux等命令行系统除外,桌面系统的更新也是导致系统变慢的原因,很多当下的软件都有多个版本,因为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处理位数决定的,比如说有的软件就分为windows版本、linux版本,同时还区分为32位和64位的。
总结:
基于电脑配置的不断升级、软件的不断更新,操作系统的不断迭代这三点原因,我们购买电脑和购买汽车一样,买下来就是贬值的。
所以当电脑开始变慢的时候,请注意几点:
1、不要轻易更换你的操作系统
举个例子,一台电脑在WIN XP操作系统下运行很好,但是更新了win 10,或者windows server后就不好用了,这是因为在你原本有限的硬件资源中,新的系统对资源的需求变大了,导致电脑运行后,软件的资源变小了,从而系统和软件启动运行都很慢。在经济允许的情况购买正版。
2、不要更新所有的软件
如果经常应用的软件,最好更新一下,作为用户,我们肯定希望自己喜爱的软件有更多的新鲜的功能呢。而对于其他不常用的软件,如果能够满足我们的基本应用需求,就不要更新了。因为就像上面所说的一样,软件的更新很多导致运行变得原因在于更新后的软件会启动更多的服务,从而需要更多是硬件资源。这样电脑不变慢,又往哪里跑呢。
3、经常清理空间,释放内存
关于这第三点,应该算是常识了,经常清理空间和垃圾,关掉不必要的软件,释放内存。这样电脑就不会很卡。
有点时候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打开了多个office软件,又打开了几十个网页,同事电脑还登录这杀毒软件,聊天工具等等,这样的应用方式,电脑不卡,天理难容啊。
所以请爱护自己的电脑,学会资源利用,按照每一个软件的时候,在其说明上都会有对硬件的要求和配置,时长注意这些,电脑的使用寿命会延长很多。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越来越多的服务型软件的诞生,低配置的电脑可能满足不了其运行需求,所以当电脑该淘汰的时候,就要淘汰。
及时更换新的电脑才能够满足软件应用的需求。所以电脑变慢,变卡不要着急,先从以上几点开始优化,如果不行,在考虑更换新的电脑吧。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大约是几年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主存储器是决定计算机技术面貌的主要因素。当时,主存储器有水银延迟线存储器、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和磁心存储器等类型,通常按此对计算机进行分类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主存储器均采用磁心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辅助存储器。不仅科学计算用计算机继续发展,而且中、小型计算机,特别是廉价的小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开始大量生产。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在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的同时,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系列化的发展时期。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并且开始普遍采用虚拟存储技术。
随着各种半导体只读存储器和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的迅速发展,以及微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系统中开始出现固件子系统
4、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不仅能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而且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将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扩展资料:
计算机主要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
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算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在现代社会里,用计算机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
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人们可以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预。
性价比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电脑,越来越普遍化、大众化,21世纪电脑必将成为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计算机发展很迅速,有台式的还有笔记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计算机
电脑多久更新换代一次比较合适
电脑的型号与参数不停的升级,但是在每一个具体时刻,购买电脑选择当时高、中、低档的价格基本没有变。一般台式机可以用3000,6000为分隔线,笔记本电脑比这个价格线再高1000元,用这两个价格可以划分低中高档。档次不同,更新换代的周期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为3--6年。我国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电脑的拆旧率一般计算为6年折完,就是办公电脑,最长6年更新换代,家庭电脑因为游戏、视频较多,4年更新一代差不多能满足需要。
电脑更新有几个原因:一是硬件老化;二是操作系统及软件升级,三是业务需求。
硬件老化与你买电脑时选择的档次有关,越高档的配置,越贵的配件,运行越稳定。越便宜的配置故障率就越高。一般品牌电脑整机保修3年,也就是说在3年内电脑故障的概率很小。超过3年,故障率上升,维修成本越来越高,到一定程度,整体更新才划算。组装的兼容机,一般散件保修一年,重要的部件如内存、CPU等也是保修三年。基本上也能坚持三年。三年后就可以考虑更新了,如果当时配置高档的,可以使用寿命再延长1-2年。
有时操作系统更新,迫使电脑硬件也跟着更新,这个目前的麻烦还不大,比如windows10需要的硬件配置高一些,可实际上使用windows7也不错。没有特别需要,不用紧跟系统升级的步骤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