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部件介绍图解
笔记本电脑的主要部件笔记本电脑部件专用性很强,不同品牌或不同机型之间,可通用部件很少。让我们通过"解剖"笔记本电脑,了解一下笔记本电脑的部件标准化发展。1)显示屏显示屏是笔记本电脑最吸引人的地方,人们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与台式机的CRT显示屏相比,表面平整光滑,是真正的平面直角;色调柔和。CRT和它相比其缺点在于:耗电大;单个电子束容易散焦;屏幕聚焦不良而使颜色不均;高压电路和较强电磁场会产生有害的电磁辐射。LCD显示屏是笔记本电脑中最为昂贵的部件之一。目前,笔记本电脑主要采用了两种LCD显示屏:DSTN(Dual-layer Super Twist Nematic双层超扭曲向列)和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式晶体管或有源矩阵)。DSTN与TFT相比各有优缺点:DSTN价格低,具有保密特性,但显示效果在专业人士眼中并不完美,适合那些资金少,用做一般用途的用户,因为刷新频率、亮度、色深等方面都不如TFT LCD,DSTN显示屏主要用于低端笔记本。TFT价格高,但显示效果好,适用于那些资金多,用于专业用途的人士。联想昭阳系列笔记本已经全部使用TFT真彩显示屏。LCD内部机械尺寸、安装尺寸、驱动电路及数据接口会有许多不同之处,但相同尺寸LCD在分辨率和点距相同时显示标准基本一致。TFT真彩显示屏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尺寸有:12.1英寸,13.3英寸,14.1英寸,15.0英寸真彩显示屏目前比较少见,只出现在技术含量更高的高端笔记本产品中2)CPU作为计算机的心脏CPU一直是用户最关注的一个方面,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性能。CPU一直是计算机所有部件中更新换代最快的。然而反映到笔记本电脑上就不那么明显了,由于笔记本电脑自身的限制和高速处理之间的矛盾使得笔记本电脑的运算速度一直落后于台式机,主要原因是笔记本电脑需要解决散热问题,笔记本电脑的内部空间狭小,发热部件多,散热相对困难。而CPU随着运算速度的提升散热片不断加大,甚至加装风扇以加速散热。因此笔记本电脑需要与之配套的专用CPU。这就造成先有台式机CPU而后有笔记本电脑CPU,使得笔记本电脑的更新滞后于台式机。从性能上说,同样主频下笔记本电脑专用CPU与台式CPU性能基本一致。但由于笔记本电脑专用CPU的工艺要比台式CPU更复杂、技术含量更高,而且采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制造工艺和封装技术,因而从整个计算机系统来说,相同配置的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落后于台式机。有的厂家曾直接将台式机CPU用于笔记本电脑,这十分有害。其结果可能直接导致笔记本电脑死机频繁,损伤机器、影响寿命。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包括联想昭阳全线产品,都使用了INTEL公司的笔记本电脑专用CPU。小部分使用AMD公司的产品,AMD公司的笔记本电脑专用CPU全部使用传统的SOCKET 7插座,在主板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升级。INTEL公司主流产品赛扬、奔腾II和奔腾III使用了七种封装形式,由于不同的封装形式必须使用不同的散热结构和主板连接形式,所以不同封装形式的CPU不能通用,只能在同一种封装形式的CPU之间进行互换和升级。CPU的速度通常是最受重视的指标,它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最快的。由于笔记本电脑CPU的特殊性:要求较小的体积、较小的发热量、较小的耗电量,使它不同于台式机,所以在前期发展阶段它的更新速度曾经滞后于台式机。但随着今年INTEL推出笔记本电脑专用Pentium III CPU,笔记本电脑的运算速度有了大幅提升,其性能已直逼台式机。新型笔记本电脑专用PIII MOBILE CPU采用0.18微米制作工艺,集成了一些控制芯片组和热敏元件,采用专门的超小封装模式,与台式机CPU一样具有双重独立总线架构(D.I.B)、SSE指令集,动态执行技术、MMX技术,高达32kBL1缓存和一个整合到处理器芯片内的256KB二级高速缓存,使得CPU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笔记本电脑专用PIII处理芯片的电压为1.6V,有效地降低了电池的负载,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今后CPU高端的主力将是P III的高频处理器。在低端的Celeron CPU仍会居主导地位。另外,为了适应笔记本电脑对散热的特殊要求,MOBILE CPU还拥有内置能量管理的特性,此项技术可以保证处理器在进行运算时可以得到严格的能耗管理,极大地提高可靠性。这就是Intel发布的采用Speed Step电源管理技术的CPU,它也唯有对于笔记本电脑才有意义。Speed Step属于电源管理的技术范畴,具有Speed Step技术的CPU可自动检测笔记本电脑的用电状态。当笔记本电脑使用外接电源时,CPU则全速运行,为系统提供最佳的性能;当笔记本电脑使用电池电源时,CPU会自动降频,使系统达成一种省电/性能最佳比状态。Speed Step的意义在于为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管理提供了更选进的手段,为更长时间地使用电池从另一方面提供了可能。联想昭阳9000系列笔记本已经把支持Speed Step技术作为一个卖点。在2000年第三季度,支持总线速度100/133的笔记本专用CPU将问世,它将为笔记本的性能带来更大的飞跃。3)主板主板的外形是一块印刷电路板,上面集成了各种控制芯片和接口,制作非常精密。笔记本电脑的主板采用的是6层以上的多层印刷板,显示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器、软硬盘控制器、图形压缩/解压缩控制器等芯片都直接做在主板上以节省空间。因此板子的芯片电路布局比台式机主板复杂得多。为了避免大量发热和耗能,集成电路芯片一般都采用低功耗的芯片。由于主板的生产制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家根据不同目的生产的主板各不相同,因此不能互换。
电脑结构图解
1、显示器(输出设备)
2、鼠标、键盘、触摸板等(输入设备)
3、主板(别名主机板、系统板、母板)
4、cpu(别名处理器、中央控制器、计算模块)
5、内存(别名主存、引导存存、临时存存)
6、硬盘(别名外存)
7、网卡(别名通信适配器、网络适配器)
8、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
9、声卡(别名音频卡)
10、软驱(全称软盘驱动器)
11、光驱(别名CD-ROM、DVD(DVD-ROM和RM此为三种类型)
12、电源
笔记本电脑结构名称图解
笔记本电脑结构
1、外壳:
外壳除了美观外向对于台式计算机更起到对于内部器件的保护作用。较为流行的外壳材料有:工程塑料、镁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塑料)。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外壳兼有工程塑料的低密度高延展及镁铝合金的刚度与屏蔽性,是较为优秀的外壳材料。一般硬件供应商所标示的外壳材料是指笔记本电脑的上表面材料,托手部分及底部一般习惯使用工程塑料。
2、液晶屏(LCD):
笔记本电脑从诞生之初就开始使用液晶屏作为其标准输出设备,其分类大致有:STN、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等。现今民用级别的液晶屏较为优秀的有夏普(SHARP)公司的“超黑晶”及东芝公司的“低温多晶硅”等,这两款都是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液晶屏。除了屏幕外液晶屏的发光设备也是非常的重要,质量较差的灯管会使得液晶屏的色温偏差非常的严重(主要是发黄或者发红)。
3、处理器:
处理器是个人电脑的核心设备,笔记本电脑也不例外。和台式计算机不同,笔记本的处理器除了速度等性能指标外还要兼顾功耗。不但处理器本身便是能耗大户,由于处理器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笔记本电脑的整体散热系统的能耗也不能忽视。
4、散热系统: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系统由导热设备和散热设备组成,其基本原理是由导热设备(现在一般使用热管)将热量集中到散热设备(现在一般使用散热片及风扇,也有使用水冷系统的型号)散出。不为人知的散热设备还有键盘,在敲敲打打之间键盘也将散去大量的热量。
5、定位设备(Pointing device):
笔记本电脑一般会在机身上搭载一套定位设备(相当于台式电脑的鼠标,也有搭载两套定位设备的型号),早期一般使用轨迹球(Trackball)作为定位设备,现在较为流行的是触控板(Touchpad)与指点杆(Pointing Stick)。
6、笔记本电脑硬盘:
硬盘的性能对系统整体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硬盘不是越大越好。因为硬盘越大,相对地搜寻资料的时间也越久。目前的主流笔记本电脑一般配备较大容量的硬盘,可保证移动办公有充足宽裕的空间。而需要经常移动上网的用户,为了存储大量的硬盘缓冲和下载的软件,这一容量的硬盘也应该足够了。但是,如果你是需要以笔记本电脑来代替台式电脑,又或者你没有任何备份设备的话,如CD-RW或ZIP等等,如果你是经常制作一些多媒体的演示文件的话,由于声音、图像动画等文件都需要占据大量的硬盘空间,这时,可以选择250GB或者320GB容量的硬盘。当然,如果你非常注重硬盘性能,可以选择时下比较厉害的TB级超大容量硬盘。
由于受发热量、耗电量和体积等因素的限制,笔记本电脑硬盘的转速、持续传输速度和随机传输速度都低于台式机硬盘。现在主流台式机的硬盘转速为7200rPm,但是笔记本硬盘转速仍以5400转为主。虽然市面早已有7200转笔记本硬盘,但由于价格因素没有得到很好普及。
锂电池是目前的主流产品,特点是高电压、低重量、高能量,没有记忆效应,也可以随时充电;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同样重量的锂离子电池比镍氢电池的供电时间延长5%,一般在2个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能达4个小时,采用最新技术的超长时间锂电池单电可以高达6至7.5小时?如果采用第二块电池?还可支持3小时?共同使用可长达9至11小时?视使用情况而定?可满足全天移动办公的需要。中高档笔记本电脑都配备这种电池。
7、声卡
前笔记本电脑普遍都使用16位的声卡,也有32位的。但它们音响效果的区别不是普通人耳朵能够听出来的。因此16位声卡的笔记本电脑完全可以适于一般办公和娱乐。
8、显卡
显卡有集成和独立显卡之分
集成显卡是将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都做在主板上,与主板融为一体;集成显卡的显示芯片有单独的,但现在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桥芯片中;一些主板集成的显卡也在主板上单独安装了显存,但其容量较小,集成显卡的显示效果与处理性能相对较弱,不能对显卡进行硬件升级,但可以通过CMOS调节频率或刷入新BIOS文件实现软件升级来挖掘显示芯片的潜能;集成显卡的优点是功耗低、发热量小、部分集成显卡的性能已经可以媲美入门级的独立显卡,所以不用花费额外的资金购买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