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宇宙的联想?薛苏葵 联想

admin 商品报价 1

迟宇宙文章列表

以下是对文章的精简压缩,同时保留了`p`和`strong`标签:

迟宇宙的联想?薛苏葵 联想-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日本的态度决定亚洲的未来(2007-04-13 10:32:37)

谁人染指阳明山(2007-03-22 03:35:42)

一篇旧文:内容无可替代(2007-01-22 09:42:42)

星洲日报:中国崛起的“十二法宝”与“五大问题”-关愚谦(2007-01-17 13:47:11)

善因营销:赢得尊敬的捷径(2007-01-15 15:07:20)

我准备出尔反尔(2007-01-07 18:04:29)

雨夜偶成,又感怀仲秋(2006-10-06 10:02:28)

怎么变成了脱裤子(2006-10-05 23:49:33)

有感(2006-09-21 14:40:50)

扩展资料

迟宇宙,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南方周末》记者、《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现为《新京报》副总编辑。作为专栏作家曾先后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羊城晚报》等数十家报刊开设专栏;其为《新财经》、《今日东方》及《新京报》撰写的企业管理和经济评论专栏,颇受业界好评。作为商业史写作者,被认为确立了企业史写作的行业标准,以独特之风格开启了商业史写作的新方向,出版有:《海信史》《海信经验》《联想局》现为《华夏时报》下属杂志《投资家》总编辑。

迟宇宙的经历

1998年7月,22岁的迟宇宙完成了学业,在留京还是南下的抉择中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理性的决定,到《南方周末》做上了记者。一系列的社会新闻大稿使他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了传媒界的认可。两年后,一冲动他就离开了南方重返北京。迟宇宙解嘲说:“想做个好记者,可惜因为资质的原因,偏偏做不好;想做个作家,也因为资质的问题做不好。于是就只好在传统媒体和网络上四处游荡……现在靠在一份报纸做记者,给报纸和几个网站写专栏为生。目的很单纯,一是为了名(也可以美化为理想),二是‘看在钱的份上’。”

但做《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对他的影响一定是很大的,以至改变了他很多。

在《南方周末》,迟宇宙成长为一个写“社会新闻”的高手,即使他写“小额信贷”这样的经济问题,他都是当作“社会新闻”来写的。大约在2000年二三月间,一个同行无意间慨叹“做社会新闻越来越没有前途了”,这“一语惊醒梦中人”,迟宇宙有意识地开始了自身的转型。当《经济观察报》创刊招兵买马时,迟宇宙做上了它的“首席记者”。

老实说,那时候大家对经济的了解很不够,什么是真正的经济新闻,多数人心中没数。迟首席把“调查”引入“经济新闻”,自是开了一个新风。

《联想赌命》在2001年6月19日的《经济观察报》一经面世,就赢得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四年后迟首席告诉记者:“《联想赌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影响力非常大,是当年读者印象最深的经济报道之一。”

就是这个与人合作的《联想赌命》,使得迟宇宙成功地完成了自身的转型。迟宇宙曾这样评价自己:“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记者之一”,“精于调查性报道”,“在并不长的职业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评论家称为‘能够抓住人性的光芒’。”钱钢被迟宇宙认为是自己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个“贵人”,他“无原则地包容年轻人的缺点”使迟宇宙在中国传媒界扎了根。而当迟宇宙完成自己的转型后,钱钢把只有25岁的迟宇宙介绍给了柳传志领导的“联想”,后者想以一本书的形式全面总结联想20年的成长史,而成为合适人选的迟宇宙仅仅比这个企业大8岁。就是说,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开始在中关村创业的时候,迟宇宙还是山东乡间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屁孩儿。

这次与联想的接触开始于2001年年底,是在《联想赌命》面世半年之后。

写怎样的“联想”,怎样写“联想”?这些问题使25岁的迟宇宙陷入黑暗。为了给自己积累写作“企业史”的经验,他跑到青岛拿自己更熟悉的“海信”试手。并很快推出了《海信史———十年再造的关键时刻》和《海信经验》两本书。

书评家萧三郎说:“相对20年间起伏的企业群,海信集团似乎没那么重要,但可贵的是迟宇宙的《海信史》担当了企业史的责任,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向。因为,只有企业史才能告诉未来,我们有过多么值得世人信任的公司!”

《联想局》

迟宇宙25岁应柳传志之约开始谋划写“联想的成长”,三年多的时间苦思冥想辛勤创作,可书稿出来却没有得到柳传志的认可。柳传志另请凌志军创作了《联想风云》并风靡一时。最终迟宇宙自己出版了他的《联想局》。这时候,他29岁。

当记者问:“你被柳传志‘废’了,有何感受?”

迟宇宙说:“我用人生中最好的年华来思考中国本土最好的企业领袖和他所领导的企业,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柳传志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虽‘废’犹值!”

《宗庆后:万有引力原理》

2015年10月出版图书《宗庆后:万有引力原理》,由红旗出版社出版。

宗庆后可能是全中国购买地图最多的人,他的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种地图,从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到高速公路、城乡公路网,地图上通常都做满了标记,标记的是宗庆后实地考察过的市场,足迹遍布中国城乡各个角落。

28年来,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年中,200多天奔走在市场一线,宗庆后用脚板来了解市场、接人气,接地气,直至一手打造出价值上千亿的娃哈哈商业帝国,几度问鼎中国首富。当我们坐在办公室谈论中国首富时,首富本人或许正行走在广阔大地上,例行地和乡间小卖部的老板聊天。

著名作家迟宇宙,在采访宗庆后及家人、朋友等120人基础上,全面还原出宗庆后70年来的人生经历、商业思想。如何通过“开明的专制”经营企业,如何用“家文化”凝聚上万员工,如何靠神奇的“联销体”网络,让偏远的西藏那曲,地上除了牛粪就是娃哈哈的瓶子。此外,本书还首次曝光数万字达娃之争的真实内幕。

翻开本书,看一个传奇实业家70年来的人生哲学与经营思想。

迟宇宙经历

迟宇宙,1976年出生于山东莱州,18岁就以北京大学文科第一的高考成绩,成为引人瞩目的“北大才子”。然而,在校期间,他似乎对学业并不那么感兴趣,更多地关注与学习无关的事务,如写作、恋爱、饮酒、赚钱、逃课等。他甚至对钱钟书的散文有所嘲讽。1998年7月,22岁的迟宇宙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到《南方周末》担任记者,他的社会新闻大稿在短时间内赢得了传媒界的认可。两年后,他离开南方重返北京,后来成为《经济观察报》的首席记者,这也对他的影响很大,促使他开始转型。

在《南方周末》工作期间,迟宇宙逐渐成长为写社会新闻的高手,即使是经济问题,他也会将其当作社会新闻来写。大约在2000年二三月间,同行的一番话激发了他的转型意识。在《经济观察报》的招兵买马时,迟宇宙担任了它的首席记者,他引入了“调查”元素到“经济新闻”,开创了一个新的风格。《联想赌命》一文,2001年6月19日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赢得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被誉为里程碑式的作品,对读者影响深远。

与联想的接触始于2001年年底,是在《联想赌命》面世半年之后。对于写“联想”和如何写“联想”的问题,25岁的迟宇宙陷入了困惑。为了积累写作“企业史”的经验,他跑到青岛尝试了自己更熟悉的“海信”,并很快推出了《海信史——十年再造的关键时刻》和《海信经验》两本书。书评家萧三郎认为,迟宇宙的《海信史》虽未涉及20年间企业群的起伏,但通过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向,因为只有企业史才能告诉我们过去值得信任的公司。

迟宇宙在25岁时应柳传志之约开始筹划写“联想的成长”,经过三年多的思考与创作,尽管最终没有得到联想的正式认可,他仍出版了《联想局》一书。当被问及被柳传志“废”有何感受时,他回答说,用最好的年华思考中国本土优秀的企业领袖和他们所领导的企业,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柳传志是他生命中的贵人,尽管在书的出版上未能达成一致,但他认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扩展资料

迟宇宙,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南方周末》记者、《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现为《新京报》副总编辑。作为专栏作家曾先后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羊城晚报》等数十家报刊开设专栏;其为《新财经》、《今日东方》及《新京报》撰写的企业管理和经济评论专栏,颇受业界好评。作为商业史写作者,被认为确立了企业史写作的行业标准,以独特之风格开启了商业史写作的新方向,出版有:《海信史》《海信经验》《联想局》现为《华夏时报》下属杂志《投资家》总编辑。

标签: 苏葵 联想 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