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505索尼W3505价格
w3505,索尼W3505价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索尼W3505价格:西安赛格报价1720,其他地方应该不会差很多
2,我想问一下至强处理器W3505用什么主板合适?:?至强W3505双核CPU,1366针脚,130W功耗,45纳米工艺,这个CPU只能用X58芯片组主板,其它型号主板不支持,不过现在X58主板只有二手卖了,
3,1W=多少焦耳:那时你看错了,而且瓦特(w)是电功率的单位,焦耳(J)是电功的单位,不一样的
4,请详细比较一下Intel? Core? i7-950和I...:“是作为多用户共享终端,为了满足多用户共用终端进行大量数据运算、分析”根据你这个要求就是用于服务器上的,Intel? Xeon系列的CPU就是专用于这个领域上面的,i7系列只是普通CPU。 Xeon处理器不但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缓存,更重要的是可以支持多达几路的SMP对称多CPU处理功能,光看它的参数跟普通的CPU是没得比的,因为工作平台都不一样。(比如:你要团体出外办事,给台性能再好的宝马奔驰你又怎样,你最多也能载四五个人呀,但你有几十人怎么办?是不是就用一台大巴搞定了?你拿大巴的速度肯定比不上奔驰的,就好像你拿Xeon的速度跟i7比一个道理!)另外你要作为服务器的话就要选择用品牌机,因为品牌机在稳定性上有保证,组装的话用在个人家庭上可以,公用的场合就不能省了,到时候你要经常维护的话损失也大
5,美的热水器一级变频速热是什么意思:半速加热就是一个加热管工作,达到你要求的水温时间用的更加长一些。全速加热就是两个加热管同时工作,达到要求的水温时间短一些。达到同样的水温,用电量其实是一样的。
双发热管 1200w+800w如果是谷峰电价可以晚上10.00开单管800w慢慢烧早上洗澡,能省一半电费
6,戴尔t3500 w3520是什么水平:戴尔Precision T3500是戴尔推出的作为入门级单路塔式工作站系列产品之一,该系列产品主打的是主打绿色环保概念,主要是通过将硬件配置大幅提升同时降低能耗,T3500其采用的是Intel Xeon W3505处理器,内存容量有2G DDR3和500G的硬盘,显卡是nVidia Quadro NVS 300,其通过了数十家ISV认证,所以其在高强度的工作中能有稳定而高效的表现。戴尔(Dell),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朗德罗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由迈克尔·戴尔于1984年创立。戴尔以生产、设计、销售家用以及办公室电脑而闻名,不过它同时也涉足高端电脑市场,生产与销售服务器、数据储存设备、网络设备等。戴尔公司于1992年进入《财富》杂志500强之列,戴尔因此成为其中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戴尔公司名列《财富》杂志500强的第48位。自1995年起,戴尔公司一直名列《财富》杂志评选的“最受仰慕的公司”,2001年排名第10位,2011年上升至第6位。2018年1月,戴尔可能与由其控股的云计算公司VMware达成一项反向合并交易并借此上市。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戴尔公司位列93位。 2018年12月,位列2018世界品牌500强。2019年10月,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品牌百强榜排名63。
7,W3550四核怎么样:配置的copy方面,惠普 Z400(W3550/6G/500G)采用英特尔至强W3550处理器,其标称主频率为3.06GHz,内置8M的缓存。同时采用3根2G DDR3 1333规格的内存搭配,组成6G容量的内存,搭配有知500G 7200转高速硬盘,整机采用风冷散热设计。而显卡方面,其搭配NVIDIA Quadro 2000专业图形显卡,显存高达1G,附带有16倍速的DVD刻录机道。
英特尔w3550四核八线,1366针脚,主频3.0最大睿频3.33,性能是相当强的,相当i7 950级别的,w3550老是比较老的,但性能依旧很强悍,需要搭配x58主板才能使用,
8,intel至强四核处理器W3550和i5处理器谁更强?:这要看代数决定,你这处理器跟第一代I7 950性能相当,比低1代i5强,但是和目前能见到的第二代和今年出的第三代I5是不能比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性能相差百分之七八十,也就是几乎以倍数了,和第二代I5比,肯定更差,第三代和第二代性能几乎差不多,略高一点点,功耗上略低一点点所以你价格不如+300左右,买至强E3-1230V2,和第三点i7-3700K不超频无独显性能差不低哦,略低一点点,多开3D游戏,显卡跟的上无压力
你好!intel至强四核处理器W3550更强。打字不易,采纳哦!
家用和玩游戏还是选i5.要办公不差钱选i7.
Intel至强四核处理器W3550可以和i7相比美,甚至性能更高一些。相对I5,当然W3550性价比更高一些。
9,GTX650显卡满载功耗是多少呀:GTX650显卡待只有64W左右,游戏最高为120W左右,这是一款低功耗显卡。1,GTX650这是GK107核心,是28NM的,制程工艺先时,功率低,如精影GTX650一般建议额定250W左右的正品行货电源,就可以了。2,这一款显卡的性能不错,是中端游戏显卡,还支持DX11特效。
64W说的是核心能耗,不是显卡功耗。在nvidia实验片上,GT650的晶圆满载(开启能耗保护)是64W,经过一级电路转换相当于80W(含损耗和发热)。当然,这种测试是在开启能耗保护功能的基础下进行的,在大部分市售显卡上也可以维持到80W的耗电量,凄惨红的显卡不包含能耗保护电路,不会强制GT650降低电压和频率,高性能模式下耗电量到120W是很平常的事情。
你好GTX650满载是64W少数超公版可能满载会达到80W 120W不太可能这款显卡是80W的
HD7750功耗也不到100W,GTX650性能还不如HD7750,功耗绝对不可能120W的,64-80W有可能。
电脑网站的测试,供你参考下GTX650满载功耗是177W
10,储能单位 mw/mwh什么意思:mw/mwh是兆瓦/兆瓦小时的意思,就是指每小时用的兆瓦,还有千瓦,用“kw”来表示,其中换算关系:1mw=1000kw,1kW=1000W,1MW=1000000W,1MW=0.1万kW电站功率常用数据扩展资料:储能方法:电池储能大功率场合一般采用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应急电源、电瓶车、电厂富余能量的储存。小功率场合也可以采用可反复充电的干电池:如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感器储能电感器本身就是一个储能原件,其储存的电能与自身的电感和流过它本身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E= L*I*I/2。由于电感在常温下具有电阻,电阻要消耗能量,所以很多储能技术采用超导体。电感储能还不成熟,但也有应用的例子见报。电容器储能电容器也是一种储能原件,其储存的电能与自身的电容和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E= C*U*U/2。电容储能容易保持,不需要超导体。电容储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提供瞬间大功率,非常适合于激光器,闪光灯等应用场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储能方法
弹簧任意伸x弹性势能 ep=1/2kx^2即弹簧储能公式.利用f=k*x,k=f/x(f用测力计测定,x形变度,测定)
MW是兆瓦,功率单位;MWh是兆瓦时,能量单位。1MW/2MWh是最大以1MW的功率运行2小时。5MW/2MWh是最大以5WM的功率运行2/5小时。出现不足一小时的情况主要是应用场景不同
比如1mw/1mwh,意思就是储能的输出功率为1mw,能往外供电时长1h。
输出额定功率,一次充放电的电量
11,电池容量1瓦时等于多少毫安时?:瓦时和毫安时不可以直接换算,因为它们还跟电压又关系,但是瓦时(Wh)和毫安(amh)时之间遵循一个换算关系。具体如下:1、Wh是和电压、电流、时间成正比关系的量。而mAh通常作为电池充、放电的指标,它是和电流、时间成正比关系的指标。那么,要让两个值有可比性,就必须知道mAh和Wh之间的纽带:电压。2、简单来说,可以用这个换算式把两个值联系起来:Wh=mAh/1000×电压。amh=Wh/电压*1000。如手机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为3.7V,容量为2000毫安时,转换为瓦时,则为:0.54Wh。
毫安时
其实毫安时不等于容量,在统一电压的情况下毫安时称容量我无话可说,毫安时=容量是一种误导。换算:1安时=1000毫安时,误导如下:电池一部手机:4000毫安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一台两轮电动车:20安时=20000毫安时,(比手机多5倍)铅酸一台四轮电动车:350安时=350000毫安时,(比手机多87倍)正解如下:电池一部手机:4000毫安时×3.7V=14800÷1000000=0.0148度电一台两轮电动车:20安时=20000毫安时×60V=1200000÷1000000=1.2度电(比手机多81倍)一台四轮电动车:350安时=350000毫安时×200V=70000000÷1000000,=70度电(比手机多4729倍)共2 5200 0000焦耳。手机电池:74克×81倍=5994克(200瓦时1公斤高能电池)手机电池:74克×4729倍=34 9946克总结:电流+电压=电池容量(每充电一次,容量会亏损)电流4000毫安时,电压3.7V,=0.0148度电,=53280焦耳,=14.8瓦时。参考:铅酸电池,充电宝电池,手机电池。《两轮电动车20000毫安》电压高,纯电池,每公斤12.34万焦耳★数据:35公斤,平均每公斤34瓦时,★容量:60V×20A=1200瓦时(1.2度电)432万焦耳《小米16000毫安》电压极小,纯电池+电力电子元件+金属壳★数据:350克,平均每公斤171瓦时,★容量:16000×3.75=60瓦时(输出5V)21.6万焦耳《小米10000毫安》电压极小,纯电池+电力电子元件+金属壳★数据:223克,平均每公斤172瓦时,★容量:10000×3.85V=38.5瓦时,(输出5V)13.86万焦耳《手机3000毫安》每公斤61.92万焦耳,★数据:66.9克,平均每公斤172瓦时,★容量:3000×3.85V=11.55瓦时,(输出0.3-1.1瓦秒)4.158万焦耳。
我仔细的算了一下。应该是mAh=Wh*1000/多少V也就是毫安时=瓦时x1000÷电压(伏)或者是毫安时=瓦时x电压(毫伏)把数据带进去即可。不知道有些回答是什么人才,数学可能真的是体育老师教的(感觉都侮辱了体育老师)。
这个要看你输出电压多少啊给出功率输出电压才能求出安培时公式才成立嘛功率=电压x电流已知1W时功率假如你的输出电压是5V即1w/5v=0.2a安培时0.2a安培时=200ma毫安时
12,英特尔处理器排名:1 Intel Core i7 X 980@ 3.33GHz 2 Intel Xeon X5670@ 2.93GHz 3 Intel Xeon X5680@ 3.33GHz 4 Intel Xeon W3680@ 3.33GHz 5 Intel Xeon X5660@ 2.80GHz 6 Intel Xeon X5650@ 2.67GHz 7 Intel Core i7 975@ 3.33GHz 8 Intel Xeon W5590@ 3.33GHz 9 Intel Xeon W3570@ 3.20GHz 10 Intel Core i7 965@ 3.20GHz 11 Intel Core i7 880@ 3.07GHz 12 Intel Xeon W3580@ 3.33GHz 13 Intel Core i7 960@ 3.20GHz 14 Intel Core i7 K 875@ 2.93GHz 16 Intel Xeon W5580@ 3.20GHz 17 Intel Xeon W 570@ 3.20GHz 18 Intel Core i7 950@ 3.07GHz 19 Intel Xeon W3565@ 3.20GHz 20 Intel Core i7 940@ 2.93GHz 21 Intel Core i7 870@ 2.93GHz 22 Intel Core i7 930@ 2.80GHz 23 Intel Xeon E5640@ 2.67GHz 24 Intel Xeon W3550@ 3.07GHz 26 Intel Xeon X5677@ 3.47GHz 27 Intel Core i7 920@ 2.67GHz 28 Intel Core i7 860@ 2.80GHz 29 Intel Xeon W3540@ 2.93GHz 30 Intel Xeon X5560@ 2.80GHz 31 Intel Xeon X3370@ 3.00GHz 32 Intel Xeon X5570@ 2.93GHz 33 Intel Xeon X5550@ 2.67GHz 34 Intel Xeon X5492@ 3.40GHz 36 Intel Core2 Extreme X9750@ 3.16GHz 38 Intel Xeon E5630@ 2.53GHz 39 Intel Xeon X5482@ 3.20GHz 40 Intel Core2 Extreme X9770@ 3.20GHz 41 Intel Xeon W3530@ 2.80GHz 42 Intel Xeon X3440@ 2.53GHz 43 Intel Xeon W3520@ 2.67GHz 44 Intel Xeon X5460@ 3.16GHz 45 Intel Xeon X5472@ 3.00GHz 46 Intel Core i7 X 940@ 2.13GHz 47 Intel Xeon E5530@ 2.40GHz 48 Intel Xeon X3450@ 2.67GHz 49 Intel Xeon E5540@ 2.53GHz 50 Intel Core2 Extreme X9650@ 3.00GHz 51 Intel Core2 Quad Q9650@ 3.00GHz 53 Intel Xeon X5450@ 3.00GHz 54 Intel Xeon E5440@ 2.83GHz 55 Intel Xeon E5520@ 2.27GHz 56 Intel Xeon E5450@ 3.00GHz 57 Intel Core2 Quad Q9550@ 2.83GHz 58 Intel Xeon X3350@ 2.66GHz 60 Intel Xeon E5430@ 2.66GHz 61 Intel Core i5 750@ 2.67GHz 62 Intel Xeon E5462@ 2.80GHz 63 Intel Core i7 920XM@ 2.00GHz 64 Intel Xeon X3360@ 2.83GHz 65 Intel Core i7 Q 840@ 1.87GHz 66 Intel Core2 Quad Q9505@ 2.83GHz 67 Intel Xeon X5365@ 3.00GHz 69 Intel Core2 Extreme@ 2.40GHz 70 Intel Core2 Quad Q9450@ 2.66GHz 73 Intel Xeon L5410@ 2.33GHz 74 Intel Xeon E5507@ 2.27GHz 75 Intel Core2 Extreme Q6850@ 3.00GHz 76 Intel Core2 Extreme X9775@ 3.20GHz 77 Intel Xeon X3330@ 2.66GHz 78 Intel Core2 Quad Q9500@ 2.83GHz 79 Intel Core2 Quad Q9400@ 2.66GHz 80 Intel Core2 Extreme Q9300@ 2.53GHz 81 Intel Xeon X3230@ 2.66GHz 82 Intel Core2 Quad@ 2.83GHz 83 Intel Xeon E5420@ 2.50GHz 86 Intel Core2 Quad Q8400@ 2.66GHz 87 Intel Core2 Extreme Q6800@ 2.93GHz 90 Intel Core i7 Q 740@ 1.73GHz 91 Intel Core2 Quad Q8300@ 2.50GHz 93 Intel Core2 Quad Q9300@ 2.50GHz 95 Intel Xeon X5355@ 2.66GHz 97 Intel Core i5 K 655@ 3.20GHz 98 Intel Xeon X3320@ 2.50GHz 99 Intel Core2 Quad Q9100@ 2.26GHz 102 Intel Xeon E5410@ 2.33GHz 103 Intel Xeon E5506@ 2.13GHz 104 Intel Core2 Quad Q6700@ 2.66GHz 107 Intel Core Q 820@ 1.73GHz 108 Intel Core2 Extreme@ 2.26GHz 112 Intel Core2 Quad Q8200@ 2.33GHz 113 Intel Core i5 661@ 3.33GHz 115 Intel Core i5 670@ 3.47GHz 117 Intel Core i5 650@ 3.20GHz 119 Intel Xeon X3220@ 2.40GHz 122 Intel Xeon E5504@ 2.00GHz 123 Intel Core i5 660@ 3.33GHz 124 Intel Core i5 680@ 3.60GHz 126 Intel Core2 Quad Q9000@ 2.00GHz 129 Intel Core2 Quad Q6600@ 2.40GHz 131 Intel Core i3 550@ 3.20GHz 133 Intel Xeon E5405@ 2.00GHz 134 Intel Xeon E5345@ 2.33GHz 136 Intel Core Q 720@ 1.60GHz 138 Intel Core i3 540@ 3.07GHz 140 Intel Xeon X3430@ 2.40GHz 145 Intel Core i3 530@ 2.93GHz 147 Intel Xeon X5260@ 3.33GHz 152 Intel Core2 Duo E8600@ 3.33GHz 154 Intel Xeon X3210@ 2.13GHz 160 Intel Xeon E5335@ 2.00GHz 164 Intel Core2 Duo E8500@ 3.16GHz 167 Intel Xeon L5240@ 3.00GHz 172 Intel Core2 Extreme X9100@ 3.06GHz 173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5500@ 2.80GHz 174 Intel Xeon E3110@ 3.00GHz 175 Intel Xeon E5320@ 1.86GHz 176 Intel Core2 Duo E8435@ 3.06GHz 177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6600@ 3.06GHz 179 Intel Core2 Duo E8400@ 3.00GHz 183 Intel Core2 Duo E7600@ 3.06GHz 188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6500@ 2.93GHz 189 Intel Core2 Duo E8235@ 2.80GHz 191 Intel Core2 Duo E7500@ 2.93GHz 192 Intel Core2 Duo E8335@ 2.93GHz 193 Intel Xeon 5160@ 3.00GHz 194 Intel Core2 Extreme X9000@ 2.80GHz 196 Intel Core2 Duo E8300@ 2.83GHz 197 Intel Core2 E7600@ 3.06GHz 200 Intel Core2 Duo E8200@ 2.66GHz 202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6300@ 2.80GHz 203 Intel Pentium G6950@ 2.80GHz 204 Intel Core2 Duo@ 2.53GHz 205 Intel Core2 Duo E6850@ 3.00GHz 206 Intel Core2 Duo E7400@ 2.80GHz 207 Intel Xeon W3505@ 2.53GHz 208 Intel Core2 Duo@ 3.00GHz 213 Intel Core i7 L 620@ 2.00GHz 214 Intel Core2 X6800@ 2.93GHz 215 Intel Core2 Duo E8135@ 2.66GHz 217 Intel Xeon W3503@ 2.40GHz 218 Intel Core2 Duo E7300@ 2.66GHz 219 Intel Xeon E5503@ 2.00GHz 220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5400@ 2.70GHz 221 Intel Core2 Duo E8335@ 2.66GHz 228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5300@ 2.60GHz 229 Intel Core2 Duo E7200@ 2.53GHz 232 Intel Core2 Extreme X7900@ 2.80GHz 233 Intel Xeon 3065@ 2.33GHz 237 Intel Xeon 5150@ 2.66GHz 238 Intel Celeron E3300@ 2.50GHz 240 Intel Core2 Duo E6750@ 2.66GHz 241 Intel Core2 Duo E8135@ 2.40GHz 243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5200@ 2.50GHz 246 Intel Core2 Duo E6700@ 2.66GHz 247 Intel Core2 Extreme X7800@ 2.60GHz 254 Intel Core i5 U 520@ 1.07GHz 256 Intel Xeon E5502@ 1.87GHz 258 Intel Celeron E3200@ 2.40GHz 267 Intel Xeon 3060@ 2.40GHz 268 Intel Core2 Duo E6600@ 2.40GHz 270 Intel Core2 Duo E4700@ 2.60GHz 271 Intel Xeon 5140@ 2.33GHz 272 Intel Core2 Duo L9600@ 2.13GHz 273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210@ 2.20GHz 276 Intel Core2 Duo E6550@ 2.33GHz 277 Intel Xeon 3.73GHz 282 Intel Celeron E3400@ 2.60GHz 283 Intel Pentium Dual E2220@ 2.40GHz 286 Intel Core2 Duo E4600@ 2.40GHz 299 Intel Core2 Duo E6420@ 2.13GHz 300 Intel Pentium D 3.73GHz
第一
价值与选择 戴尔E5450笔记本首测
【IT168评测】这两年,笔记本市场一直有种说法,那就是商务本要灭绝了。在很多人看来,大批以轻薄为卖点的超极本,完全可以成为商务人士的首选。如果你也这么想,那真的大错特错了,所谓商务本,并非以轻和薄作为最大卖点,厂商向来在做工、稳定性、安全以及性能等方面有着相当严格的把控。在看起来并不时尚的外壳里面,大有名堂,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罢了。
戴尔作为扎根于PC行业中数十载的老牌厂商,从未停止过在商务领域的探索。Latitude可以说是旗下最为杰出的作品,也是品质的象征。在面对市场纷争混乱的局面下,Latitude系列一直寻求变化,试图追赶潮流,提升竞争力。不知道大家初见Latitude E5450有什么样的感觉,挺简单的,没有任何花哨,但越是简单,对设计师要求就越高,唯有通过气质,才能征服用户。
"性能配置:
戴尔Latitude E5450
CPU
Intel i5-5300U双核主频2.3GHz
GPU
Nvidia GeForce 830M 2GB
预装系统
Windows 8 64位
内存
8GB DDR3L 1600MHz
硬盘
希捷500GB 7200转
显示屏
14英寸1920×1080
扩展接口
USB 3.0、HDMI、RJ45、VGA、耳机接口、麦克风接口、RJ45、读卡器
电池
38Wh
机身尺寸
334.9x231.15x22.85mm
机身重量
1.81kg(整重)
"外观:不一样的低调
实际上,商务人士很少会选择Macbook作为自用的笔记本电脑,主要原因是太高调了,而在Latitude E5450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低调和务实,彰显出商用用户踏实不浮夸的直率个性。机身通体黑色,标志性的“DELL”LOGO有那么点画龙点睛的意思,银色转轴带来莫名的科技感,要的就是这种层次的变化。
很少有人知道,A面顶盖部分采用镁合金材质打造,表面经过类肤处理,在保证机身硬度的同时,带来不俗的手感。这也是商务本的特质之一。
实话实说,Latitude E5450的机身并不算薄,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为了体验的平衡。
屏幕开合角度可达180度,要知道市面上绝大多数笔记本都无法达到这个水平,需要用到特殊转轴。它的好处在于演示时方便分享,充分体现出商务本专业的一面。你完全不用担心转轴用久了会松,因为单手打开都有点吃力,而戴尔笔记本在耐用性和细节上,一直都是行业标杆。
"接口:该有的一个都不少
作为一款商务笔记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接口要全。戴尔在这方面可是做了两手准备。
在背面,Latitude E5450保留了VGA接口,我们认为非常重要,因为有些老式投影机并没有配备HDMI接口。当然了,HDMI接口也是有的。
除此之外,两侧各有一个USB接口,这下同时插上U盘也不会掐架了。
侧面也有一个USB接口,它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持关机充电。这是要让移动电源下岗的节奏吗?出门至少不用带手机充电器了。旁边还内置了一个SD卡读卡器,可以很方便的从相机上拷贝照片,传输速度肯定比读卡器快多了。
其实在底面,戴尔还设计了一个扩展坞专用接口,可以像使用台式机一样使用笔记本电脑,接口应有尽有,戴尔官方报价1319元,让土豪先上。
"屏幕和键盘:都有出乎你意料的
很多人对于商务本还有一个印象就是配置够用就好,这还真是大错特错。
知道吗?Latitude E5450配备的可是一块14英寸1920×1080分辨率的防眩光高清屏。虽然没把XPS的微边框“偷”过来,但亮度较高(官方给的参数是300尼特),色彩饱和度高,可视角度大,典型的实用主义。
必须要点赞的是键盘。很多商务人士每天和键盘打交道的时间比床还长,为什么不选择Macbook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键盘手感太差。
键盘手感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办公效率和使用体验,这往往也是评判一款商务笔记本电脑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
典型的巧克力键盘,按键呈弧形凹陷,键距略密,键程略短,弹性十足,有明显的敲击感,适应起来非常快,而且还是防泼溅的。
差点忘记说屏幕上方的摄像头了,像素并不高,但是对付视频通话,那是绰绰有余。
C面只有开关指示灯,电源、硬盘和电池指示灯都转移到了下沿。
"性能:并不满足够用就好
在硬件配置方面,商务本的确没有游戏本那么奢华,一切追求极致,但绝非像入门型号那样什么都遵循够用就好的原则。从Latitude E5450不难看出,其商务定位非常准确,该给力的地方绝对舍得用料,而那些可有可无的配置和功能,通通被砍掉。这让我们想到了中国一句古话,“钱要花在刀刃上”。
从鲁大师过万的得分来看,整机性能表现一点都不逊色,商用绰绰有余。要说拖后腿,那就是磁盘性能,如果把机械硬盘换成固态硬盘,那排名还要往上窜。
处理器采用的是i5-5300U,也算是老面孔。Broadwell架构,基于14nm工艺,TDP为15W,这两项加上Latitude的优秀散热设计和专业的电源管理,为Latitude E5450赢得了出色的使用体验。当然,2.3GHz主频也为后面的跑分成绩提供了有效支持。
i5-5300U的单双核性能超过了之前同类笔记本上使用的i5-3317U,以及同样是14nm工艺的i3-5010U,单核芯方面较前者的效率提升了近30%,较后者的效率提升了近60%,双核芯较前者提升了30%,较后者提升了53%。
在国际象棋测试中,i5-5300U得到了11.18倍的成绩。
▲采用DDR3 1600MHz也是情非得已
▲AIDA64内存缓存测试结果
除了集成的HD 5500显卡外,Latitude E5450还拥有一块独立显卡GeForce 830M。
GeForce 830M还是Maxwell核心,不过是GM108,DDR3显存位宽只有 64bit。虽然性能不咋地,但NVIDIA总是能在技术特性上带来亮点,这次主打的是“Battery Boost”,可让笔记本在获得超过30FPS帧率游戏体验的同时,电池续航时间延长50-100%。
CINEBENCH R15的得分有点超出预期,CPU多核276cb,单核115cb,OpenGL帧率47.95,主流网络游戏还是可以跑起来的。
3DMARk11能得这个分数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PCMark 8的Home项目测试顾名思义是模拟人们在家中使用电脑的各种习惯来进行的虚拟测试,其中包含了“网页浏览、文档创建、游戏体验、照片编辑和视频聊天室”这五个不同的子项目,2185分的表现属于中等水平。
Work项目测试可检测系统执行基本办公工作任务的能力,例如编写文档、浏览网站、创建电子表格和视频聊天。作为商务本,Latitude E5450显然是称职的。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测试硬盘基准性能的软件,包括顺序读写、4K随机读写、64线程4K读写、寻道时间。虽然界面简陋了一点,但是很全面。从测试结果看,机械硬盘的缺点还是明显的,那就是慢,读写速度在110-120MB/s之间。所以日后要想硬件升级,提升体验,首当其冲就是换成固态硬盘。
换个角度说,商务用户在硬盘的读写速度和存储容量上,可能更在乎后者。
PCMARK8给出的续航测试结果是5小时13分钟,属于商务本的正常水平,毕竟标配的是三芯电池。
"散热:厚的原因找到了
作为商务本,Latitude E5450在设计的时候,肯定考虑到了长时间连续使用环境下,机身热量的散发,这毕竟是体验的一部分。除了在机身底部有大面积的散热矩阵,在机身的左侧还有一排散热孔。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高负载运行时可通过内部风道高效地将热量传导出去。
拷机实验必须做。我们使用AIDA64中的拷机功能对其进行测试。AIDA64会让两大发热源CPU与显卡满负荷运行,10分钟后温度达到极值。在FLUKE红外热成像仪的捕捉下,散热情况一目了然。
大家可以看到,C面最高温度位于出风口,并不在键盘和托腕上。D面的发热点在中间,正好是散热风扇的位置。内部风循环完全按照设计进行,散热效率比较高,且风扇噪音不大,即便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也不会让使用体验打折。如果非要让我形容一下,那就是不烫手。
"评测总结:
全部做完评测,戴尔Latitude E5450给我留下印象是“稳重”,这符合戴尔商务本一贯的特征,也算是传承到精髓了。当我们期待小米笔记本的时候,总是希望创新更多一点,因为面向的是20+的年轻用户,他们不仅追求性价比,还渴望新奇特,而商务笔记本完全不是这样,它要适应使用环境,迎合30+和40+的中年用户审美,牛逼的功能也许他们永远都永不到,渴望是用得顺手、数据安全,关键时刻不要掉链子,这些要求听起来似乎非常容易做到,但做到和做好是完全两回事。很显然,Latitude E5450通过我们的逐项评测,已经达到了做好的标准,是一款让人放心的、值得信赖的商务笔记本。
戴尔e5450笔记本参数
戴尔E5450笔记本的参数包括多个方面,如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屏、显卡等。以下是对戴尔E5450笔记本参数的详细
首先,戴尔E5450笔记本搭载了Intel Core i5处理器,具体型号为i5-5300U,主频为2.3GHz,最高频率可达到2.9GHz。这款处理器采用Broadwell核心架构,拥有双核心四线程,三级缓存为3M,能够提供稳定的性能表现,满足商用办公本的需求。
其次,在内存方面,戴尔E5450笔记本配备了8GB的DDR3L 1600内存,这可以确保在多任务处理时系统的流畅运行。同时,它还支持最大16GB的内存扩展,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升级空间。
在硬盘存储方面,戴尔E5450笔记本采用了256GB的SSD固态硬盘,这种硬盘类型相较于传统的机械硬盘,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整体性能。此外,无光驱的设计也使得笔记本更加轻薄便携。
戴尔E5450笔记本配备了一块14英寸的显示屏,分辨率为1920×1080,达到了全高清的级别。宽屏的设计使得在办公或娱乐时能够获得更宽广的视野。同时,这款笔记本还搭载了核芯显卡Intel HD 5500,显存容量共享系统内存,支持DirectX 11,能够满足基本的图形处理需求。
除了以上核心参数外,戴尔E5450笔记本还具备丰富的接口和扩展性。它配备了3个USB3.0接口、VGA接口、HDMI接口、耳机/麦克风插孔以及RJ45网络接口等,能够满足用户在办公或娱乐时的各种连接需求。同时,内置的无线网卡和蓝牙4.0模块也使得笔记本在无线连接方面表现出色。
总的来说,戴尔E5450笔记本在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屏和显卡等方面都表现出色,能够满足商用办公本的需求。同时,其丰富的接口和扩展性也使得这款笔记本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