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成长经历(戴尔老式笔记本)

admin 电脑硬件 2

尹志豪的人生经历

故事一以助人成长为个人使命

戴尔成长经历(戴尔老式笔记本)-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在事业与人生中令尹志豪最难忘的是,他在美商阿姆斯壮(Armstrong)世界工业公司的直属上司也是他工作与生活上的导师Jay Niesley。在Jay Niesley43岁的时候,不幸被诊断出得了末期癌症,医生说Jay最多只有3月的时间,但是Jay是一个斗士,又一直抗争了两年多才离世。

在那两年,Jay接受化疗和放射性治疗,虽然身心遭受极大的痛苦煎熬,体力不断地衰退,Jay还是坚持每天继续工作,从来不言放弃。尹氏好几次劝他要多休息,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反而每次都和尹氏说:“我的工作,就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尹氏去看望他,望着他枯瘦萎缩的身形,还在工作,尹氏又难过又生气,大声问他:“Jay,工作到底对你有什意义,你怎么这么喜欢?!”他笑着说:“Rick(尹氏的英文名字),最主要的意义,就是每天能够帮助像你这样的人成长。因为这样,我就可以验证我对这个世界还是有些贡献。我每天看到你成长、成熟,我就感到我的价值,这就是我的工作意义,你不觉得这一切充满了乐趣吗?”

尹氏当时眼眶湿了……Jay在此次谈话几周之后逝世了。在Jay的追悼会上,现场有许多他曾经培育出来的属下,都已经成为企业的精英骨干,每一个人都对他充满了感恩之心。当时尹氏想,我也要效法Jay,在工作中找出我的人生意义,帮助我的同事属下成长,让我也能对这个世界做些小小的贡献。

从那之后,尹氏开始不光要求属下把事情做好,更开始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也因此感到工作的意义,尤其是每次看到属下有明显的成长而充满喜悦的表情,尹氏会感到很实在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一种很扎实的喜悦。

故事二戴尔工作的经历终身难忘

几年之后,尹氏收到戴尔中国区的总经理Hudson La Force先生诚意邀请加入,他告诉尹氏:“这里有许多的人非常需要帮助……”虽然戴尔是IT界有名的四大“火坑”之一,但尹氏听到这句话很符合帮助人的使命,就答应了。

在戴尔期间,尹氏的工作压力极大但却非常快乐,因为有很明确的个人工作意义:帮助他人成长,把他们都培育成高效冠军人才。其中最关键的是尹氏每周一次的激励演讲,目的是从内心开始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工作意义,人生价值。

尹氏把整个团队培育成士气旺盛的冠军队伍,业绩也从16个亿剧增到32个亿之后,尹氏觉得此时应该功成身退,决定出来开办自己的培训公司“冠军企管咨询”,以帮助更多的人。但是从戴尔中国区的总裁到同事属下,都不愿让尹氏走……。在尹氏最后一次激励演讲之后,他发了一封信和大家告别,当时收到很多同事的回信,其中一封这样写道:

Dear boss:

幸好,此刻我还在公司,第一时间看到您的e-mail,我有落泪的冲动,您是我大学毕业两年多来让我感触最深的老板,您总是在不懈的帮助我们,您的激励演讲是我最难忘的!也就是每一次的激励演讲在提示我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

年前您说要离开的那个激励演讲,我正休假在家,但我还是通过电话静静的听完了全部,其实我相信戴尔的很多很多同事肯定都和我一样,希望这样一位能够带领我们不断进步的老板永远不要离开我们……

我期待着您的大作早日出版。

深深敬仰您的

Ann Gao

之后尹氏才知道,原来很多同事如果休假不在,会请其他同事帮忙拨通电话,把话筒放在一旁,这样还是能听他周一的激励演讲;而尹氏也发现他的激励演讲对员工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尹氏帮助属下成长,其实也是在推行社会善念的一种方式,因为让属下能力增强,就能够做正确的事去追求正当的成功,他们以后也都会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感恩的心很容易转化为推行社会善念的动力。

故事三助人精神的传承

很多朋友问尹志豪,你在戴尔做得挺好的,中国区总裁也不愿放你走,为何执意要离开去创业?触发尹氏决定创办冠军企管咨询的主要原因是……

尹氏父亲一生都从事航空飞机的维修工作,退休后,他的一位老同事,也是一所航空机械学校的校长,邀请他父亲去教那些年轻的学生。他父亲从小就教尹氏“助人乃快乐之本”的道理,所以听到可以把50多年的飞机专业经验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就立刻答应了。

教学工作对这位74岁的老先生,是很辛苦的!他要放弃可以享享清福的机会,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就得出门,坐2个多小时的火车再转汽车,到很远的学校上课。尹氏当时劝父亲不要这么辛苦,可是父亲告诉他,这是去帮助人的好事,所以还是每天坚持。

一天清晨5点多,外面下着小雨,天色阴暗,尹氏父亲按照往常时间出门,在他正要过斑马线到火车站的那个十字路口,一辆左转的车子把他父亲撞倒,老人家当场逝世了……

父亲逝世后那两个月,尹氏想起父亲说的“助人乃快乐之本”,想起导师Jay那种助人成长的意义和喜悦,决定要让父亲精神永远延续下去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发扬他助人的精神。于是将自己二十多年在工作高效的一些心得经验,透过写书和培训课,传递给有需要的人,希望学员也能将学到的有用的东西,本着助人乃快乐之本的心,去帮助员工属下找到工作意义和人生价值,帮助别人成长。

就这样,尹氏毅然决然放弃高薪厚禄(那高和厚,简直令人不敢想象),创办起自己的公司。他认为:钱再多,只是些数字,唯有知识和理念才是确确实实的一生受用不尽的东西。

戴尔·卡耐基人物生平

戴尔·卡耐基,1888年11月24日出生于密苏里州玛丽维尔附近的小镇,这位人生的奋斗者于1955年11月1日离世,享年67岁。他的两次婚姻各有特色:第一次婚姻的对象是法国女伯爵,1921年结婚,十年后结束;第二次是他的门徒桃乐丝·卡耐基,1944年结婚,她是他的事业伙伴和女儿Donna的母亲。

幼年的卡耐基生活艰辛,营养不良使他身形瘦小,那对大耳朵成为同学们的笑柄。在学校,他的调皮捣蛋差点导致被开除,那次与山姆·怀特的冲突让他深刻理解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他的忧郁性格和自我怀疑,让他在成长过程中饱受忧虑困扰,然而这些磨砺成为他日后成为心理激励大师的关键。

16岁时,卡耐基在农场辛勤劳作,尽管学业和生活困难重重,母亲的乐观与鼓励成为他坚强的后盾。他在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求学期间,尽管生活拮据,但他对辩论和演说的热爱引领他走向成功。首次演说失败后,他并未放弃,而是从失败中汲取力量,最终在1906年以《童年的记忆》赢得重要奖项,从此走上公开演讲的道路。

毕业后,卡耐基的职业选择经历了转变,从教师到推销员,再到戏剧学院学习,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他将个人经验写入《人性的弱点·全集》,帮助他人克服自卑,开启新生活。尽管面临失业潮,卡耐基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巅峰,成为成人教育和心理学的领军人物。

桃乐丝的支持和他们的共同事业,使卡耐基的生活更加圆满,他的女儿唐娜·戴尔·卡耐基继承了家族事业,成为美国卡内基训练的董事长。

扩展资料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年11月24日-1955年11月1日),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美国人戴尔·卡耐基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其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人性的弱点》,70年来始终被西方世界视为社交技巧的圣经之一。他在1912年创立卡内基训练班,以教导人们人际沟通及处理压力的技巧。

迈克尔·戴尔个人履历

迈克尔·戴尔,1983年进入得克萨斯大学,成为医学预科生。1984年,他退学创建了Dell电脑公司。1987年,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他大量买入高盛的股票,第二年获利1800万美元。22岁时,他成为美国学院企业家协会1986年度青年企业家。1991年,Dell销售额达到8亿美元。1992年,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1993年,戴尔公司销售额达20亿美元,成长率高达127%。迈克尔·戴尔在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名列《商业周刊》评选的“年度最佳25位经理人”。2001年,他荣获多个商业奖项。2003年,被评选为《财富杂志》商界10大影响力人物和《金融时报》最受尊敬的世界领导人之一。成立基金,为儿童慈善事业贡献力量。1989年首次访问中国。2004年,再次访华,成为中国的常客。2004年7月,从CEO位置退休,罗林斯接任。2006年,戴尔公司面临财务造假和业绩下滑,迈克尔·戴尔被迫复出。2013年,与银湖合作收购戴尔,实现私有化。

扩展资料

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戴尔公司董事会主席。 1965年出生于休斯敦, 1973年,当时还只有8岁的迈克·戴尔看到了一则广告,说经过一种专门考试,就可以免除不必要的环节,直接拿到高中毕业文凭。小戴尔马上就拿起电话申请,满怀希望能多快好省地解决自己的文凭问题,直接进入大学。当然,这件想一步登天的好事最后成了戴尔身上的一个大笑话,不过,这次经历却深深影响了他的日后商业操作理念。

标签: 戴尔 老式 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