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刀片服务器价格(刀片服务器图片)

admin 电脑硬件 1

戴尔t620服务器和r720的区别

产品类型:一个是塔式,一个是机架式。

戴尔刀片服务器价格(刀片服务器图片)-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产品结构:一个是2U型,一个是5U型。

其实差别就在于结构不一样,结构的不一样也决定了你的用途和扩展性,其他性能类的其实都可以差不多,可以根据需求而定。

这个结构的问题是根据你们的需求量而定。

1.塔式服务器

塔式服务器是我们见得最多,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类型。它的外形与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立式PC机差不多,不同的只是机箱可能大些,机架多些(如图1所示),因为在其中安装的组件比普通PC机多些。

这种塔式服务器由于其机箱比较大,所以在服务器的扩展性和散热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优势,服务器的配置也可以很高(当然也可以非常低)。正因如此,它可以适用于功能要求比较齐全的应用,如最常见的通用服务器(集多种常见服务器应用于一身,也可以配置成多种不同的服务器角色)通常就是采用塔式结构的,因为功能多,组件和功耗都可能较多,所以在系统散热方面的要求更高,而机箱大些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这种结构服务器适用面较广,目前常见的入门级和工作组级服务器基本上都采用这一服务器结构类型,当然也有部门级,甚至企业级服务器采用这一结构。由于机箱大,对组件稳定性要求相对后面要介绍的机架式和刀片式这两种服务器结构来说要低许多,就像台式PC在散热性方面要远低于笔记本电脑一样。所以这类服务器的价格通常比较低,加上其强大的服务器功能和良好的服务器性能,塔式服务器所具有性价比应是最高的。

2.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是一种优化结构类型,它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服务器空间的占用而设计。机架式服务器属于一种比较新型的结构类型服务器,如图2所示。

我们知道,许多网络设备都有机架式这种结构,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甚至Modem等。之所以这些设备都有这样一种结构类型,那是因为这些设备按国际机柜标准进行结构设计后,就可把所有这些网络设备统一地安装在一个大型的标准机柜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设备占用最小的空间,另一方面则便于与其它网络设备的连接和管理。还可使机房更美观、整洁,因为所有设备都用一个机柜安装,就不会显示那么零乱。

机架设备安装的机柜有一个国际通用标准,如19英寸机柜要求机柜的宽度是标准的英寸,高度方面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具体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如10U、24U、30U、35U、40U、42U等。其中的“U”为机柜的高度单位,1U就是1个基本单元高度,相当于1.75英寸高。机柜的深度没作限制。如图3左、右图所示分别为一个标准19英寸机柜正、侧视图。在机柜中有许多机架,所有标准机架设备(包括机架服务器)都可以直接插入机柜的机架中,通过机架或者镙钉与机柜固定在一起。

机架式服务器因为整个空间大大缩小,所以这类服务器的热稳定性要求相对塔式服务器来说要更高些,这就决定了这类服务器中的组件都必须是经过优化设计筛选的,其中的许多关键组件与塔式服务器中的有较大区别(如主板、各种接口板等),另外通常还需采取特别的散热措施。机架式服务器与塔式服务器之间的区别也像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之间的区别那样。也正因如此,机架式服务器在同等配置上,与塔式服务器相比价格要贵上许多(通常在30%左右),这可能也是那位网友所见到两种同配置不同结构服务器的价格差那么大的原因。在同等配置中,机架式服务器的性价比要比塔式服务器低些,但它可以为用户节省机房难得的空间。

在扩展性方面,机架式服务器因为机箱空间小,所以机箱内的扩展性能较差,但它可通过服务器群集,或者外接扩展柜的方式进行非常有效的扩展。如IBM的x445服务器,通过基本的4路服务器模块之间的互联,目前就可以扩展至32路服务器系统。

也因为机箱空间较小,机架式服务器的机箱中组件不可安装太多,功能不可能很齐全,所以这种机架式服务器通常属于功能型服务器,就是一款服务器主要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应用,如远程存储、Web、远程接入等,而不是在一个服务器同时运行多种服务器应用。在所专注的某方面,性能可以做到非常优越,特别是它所具有的优良扩展性能,使机架式服务器的某一方面功能特别强,特别适合一些特殊行业应用。

服务器有哪几种

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以文件数据的存储与共享为主要功能的服务器,负责中央存储和数据文件管理,处于同一网络环境。数据库服务器因为数据文件的重要性及数据的文件都较大,数据库服务器一般是指运行在网络中的一台或多台服务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邮件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Fileserver),又称档案伺服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所有用户都可访问的文件存储设备,是一种专供其他电脑检索文件和存储的特殊电脑。文件服务器通常比一般的个人电脑拥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并具有一些其他的功能,如磁盘镜像、多个网络接口。

戴尔的开创历史

一九八四年

迈克尔·戴尔创立戴尔计算机公司

一九八五年

推出首台自行设计的个人电脑--Turbo。

Turbo采用英特尔 8088处理器,运算速度为8MHz

一九八七年

成为首家提供下一工作日上门产品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公司

在英国设立办事处,开始拓展国际市场

一九八八年

戴尔公司正式上市,首次公开发行350万新股,每股作价8.5美元

一九***

推出首部戴尔笔记本电脑

一九九零年

在爱尔兰Limerick建立生产厂房,以供应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

一九九二年

首次被《财富》杂志评为为全球五百强企业

一九九三年

成为全球五大计算机系统制造商之一

在澳大利亚和日本设立办事处,正式进军亚太区市场

一九九五年

最初售价8.5美元的戴尔股票在分拆前已升至100美元

一九九六年

在马来西亚槟城开设亚太区生产中心

开始通过网站dell销售戴尔计算机产品

开始主攻网络服务器市场

成为标准普尔500成分股之一

一九九七年

第1,000万台戴尔电脑下线

普通股在分拆前每股升至1,000美元

推出首台戴尔工作站系统

网上营业额由年初的每天100万美元,跃升至逾400万美元

一九九八年

扩建在美国及欧洲的生产厂房,并在中国厦门开设生产及客户服务中心

推出PowerVault储存系统产品

一九九九年

在美国田纳西州那什维尔(Nashville, Tenn)增设办事处,拓展美洲业务

在巴西Eldorado do Sul开设生产工厂,满足拉丁美洲市场需求

推出“E-Support- Direct from Dell”网上技术支持服务

二零零零年

网上营业额达到每天5,000万美元

按工作站付运量计算,戴尔首次名列全球榜首

推出PowerApp应用服务器

第一百万台戴尔PowerEdge服务器下线

二零零一年

首次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计算机厂商

按标准英特尔架构服务器付运量计算,戴尔在美国位居第一

推出PowerConnect网络交换机

二零零二年

戴尔将其奥斯汀工业园区命名为Topfer制造中心,以赞扬Mort Topfer在1994年至2002年的任期内对戴尔和社会的贡献

戴尔推出首个“刀片式”服务器,推出Axim X5进入手持设备市场,在美国针对零售业客户推出基于标准的收款机,推出3100MP投影仪,进入投影仪市场

戴尔售出第二百万台PowerConnect网络交换机

美国客户选择戴尔为他们首选的计算机系统供应商

二零零三年

戴尔面向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推出打印机

戴尔推出戴尔回收计划使客户能够将任何厂商的计算机设备回收或者捐赠给慈善机构

正式更名为戴尔公司,反映了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提供商

戴尔进入家电市场,公司产品线的延伸为客户需求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

二零零四年

凯文罗林斯成为戴尔下一任首席执行官

戴尔宣布在北卡罗莱纳建立美国第三家工厂

二零零五年

戴尔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受赞赏企业”的首位

位于北卡罗莱纳建立美国第三家工厂开幕

二零零六年

戴尔历史上首次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系统(2006财年第4季度)

戴尔:网上直销先锋

计算机销售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由庞大的分销商进行转销。

这种方式似乎坚不可摧,也令许多计算机制造厂商的直销屡屡受挫,因为广大的消费者似乎已经认同了这种销售形式。

而戴尔却抗拒了这种潮流,决定通过网络直销PC机,并接受直接订货,精彩地演绎了业界的经典故事。

一、戴尔公司的核心概念

在戴尔刚刚接触电脑的时候,他用自己卖报纸存的钱买了一个硬盘驱动器,用它来架设一个BBS,与其他对电脑感兴趣的人交换讯息。

在和别人比较关于个人电脑的资料时,他突然发现电脑的售价和利润空间没什么规律。

当时一部IBM的个人电脑,在店里的售价一般是三千美元,但它的零部件很可能六七百美元就买得到,而且还不是IBM的技术。

他觉得这种现象不太合理。

另外,经营电脑商店的人竟然对电脑没什么概念,这也说不过去。

大部分店主以前卖过音响或车子,觉得电脑是一个“可以大捞一把”的时尚,所以也跑来卖电脑。

光是在休斯顿地区就忽然冒出上百家电脑店,这些经销商以两千美元的成本买进一部IBM个人电脑,然后用三千美元卖出,赚取一千美元的利润。

同时,他们只提供顾客极少的支持***,有些甚至没有售后服务。

但是因为大家真的都想买电脑,所以这些店家还是大赚了一把。

意识到这一点后,戴尔开始买进一些和IBM机器里的零件一模一样的零部件,把他的电脑升级之后再卖给认识的人。

他说:“我知道如果我的销量再多一些,就可以和那些电脑店竞争,而且不只是在价格上的竞争,更是品质上的竞争。

”同时他意识到经营电脑“商机无限”。

于是,他开始投身于电脑事业,在离开家进大学那天,他开着用卖报纸赚来的钱买的汽车去学校,后座载着三部电脑。

在学校期间,他的宿舍经常会有一些律师和医生等专业人士进出,把他们的电脑拿来请戴尔组装,或是把升级过的电脑带回家去。

他还经常用比别人低得多的价格来销售功能更强的电脑,并多次赢得了得克萨斯州***的竞标。

他说:“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但有一件我很清楚,那就是我真的很想做出比IBM更好的电脑,并且凭借直接销售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价值及服务,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

他从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开展他的事业,那就是:如何改进购买电脑的过程?答案是:把电脑直接销售到使用者手上,去掉零售商的利润剥削,把这些省下来的钱回馈给消费者。

这种“消除中间人,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来提供电脑”的原则,就是戴尔电脑公司诞生的核心概念。

二、直接模式的开始

1988年,戴尔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发行,“直接模式”正式宣告开始。

从一开始,他们的设计、制造和销售的整个过程,就以聆听顾客意见、反映顾客问题、满足顾客所需为宗旨。

他们所建立的直接关系,从电话拜访开始,接着是面对面的互动,现在则借助于网络构通,这些做法让他们可以得到顾客的反应,及时获知人们对于产品、服务和市场上其他产品的建议,并知道他们希望公司开发什么样的产品。

直销模式使戴尔公司能够提供最有价值的技术解决方案:系统配置强大而丰富,无与伦比的性能价格比。

这也使戴尔公司能以富于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最新的相关技术。

戴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了直销模式的好处,他说:

“其他公司在接到订单之前已经完成产品的制造,所以他们必须猜测顾客想要什么样的产品。

但在他们埋头苦猜的同时,我们早有了答案,因为我们的顾客在我们组装产品之前,就表达了他们的需求。

“其他公司必须预估何种配置最受欢迎,但我们的顾客直接告诉我们,他们要的是一个软盘驱动器还是两个,或是一个软驱加一个硬驱,我们完全为他们定做。

与传统的间接模式相比,直接模式真正发挥了生产力的优势。

因为间接模式必须有两个销售过程:一是从制造商向经销商,另一则是从经销商向顾客。

而在直接模式中,只有一级销售人员,并得以把重心完全摆在顾客身上。

在这点上,戴尔公司并没有以一种方式面对顾客,他们把顾客群进行细分,一部分人专门针对大企业进行销售,而其他人则分别负责联邦***、州***、教育机构、小公司和一般消费者。

这样的架构对于销售大有好处,因为销售人员因此成为专才。

他们不必—一搞懂多家不同制造商所生产的不同产品的全部细节,也不必记住每一种形态的顾客在产品上的所有偏好,而在处理自己客户的问题时则成了行家里手,这使得戴尔公司与客户之间合作的整体经验更为完善。

同时,按单订制的直销模式使戴尔公司真正实现了“零库存、高周转”。

正如戴尔所说:“人们只把目光停留在戴尔公司的直销模式上,并把这看作是戴尔公司与众不同的地方。

但是直销只不过是最后阶段的一种手段。

我们真正努力的方向是追求零库存运行模式。”

由于戴尔公司按单定制,它的库存一年可周转15次。

相比之下,其他依靠分销商和转销商进行销售的竞争对手,其周转次数还不到戴尔公司的一半。

对此,波士顿著名产业分析家J•威廉•格利说:“对于零部件成本每年下降15%以上的产业,这种快速的周转意味着总利润可以多出1.8%到3.3%”。

评点:

在过去10年里,许多计算机制造厂商都想绕过零售商而进行直接销售,但大多都以失利告终,而戴尔的直销却获得了成功,因此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营销模式有何特点:

1、直接同顾客联系。

整个设计、制造和销售过程都是以聆听顾客意见、反映顾客需求为出发点。

2、利用最流行的网络进行直销,使顾容的购买更加方便快捷,因而销售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3、价格优势也是直销最具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相对于增值转销而言,由于绕过了零售商,价格较为低廉,因而真正发挥了生产力的优势。

标签: 刀片 戴尔 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