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的财务报表?如何做财务报表

admin 电脑硬件 6

戴尔退市是什么意思

戴尔(Dell)退市是要谋求私有化。

戴尔的财务报表?如何做财务报表-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问题1.首先,什么叫退市私有化?

其实就是某人或者组织出资,把股市上公开流通的股票全部购回,公司不再上市。

问题2.为什么戴尔(Dell)要谋求退市私有化?

首先,最根本的,和任何其他交易一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买方觉得这个价钱便宜,卖方觉得这个价格贵。具体到这个交易,DELL的创始人戴尔,以及他的合伙人,认为DELL目前的股票市价太低,进而认为低价买下DELL公司存在套利机会。

其次,非上市公司,也就是所谓“私有”公司无需接受SEC监管,也不必向公众定期发布各种财务报表。在经营上,非上市公司管理层会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隐蔽性。

戴尔退市对消费者没有什么影响。戴尔的品牌电脑质量、价格、售后等各方面都和以前差不多。

戴尔科技公布第三财季财报,其中哪些数据值得关注

说到戴尔电脑我们都非常的熟悉,他一直以来在电脑领域成就都是非常高的,目前戴尔科技集团更是在全世界多个国家都有着重大的突破。因此对于戴尔的业绩,相信自然不会太低,因为消费者们对于戴尔的信任度还是非常高的。

不过,近日戴尔科技公布了公司的第三财季财报,通过戴尔科技集团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来看,第三财季营收总共为24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6%。不过在利润方面,戴尔科技集团却创造了18亿美元的记录,同比增长了68%,占总营收的1%。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戴尔科技集团的服务器和网络业务营收达到了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储存业务营收44亿美元,同比增长11%。

总的来说,这次的财务报表让戴尔的利润创造了记录。虽然说现在受到各个行情的影响,也让戴尔科技同比下降,但戴尔却知道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更优势的方案,由于戴尔推出的网络安全咨询服务和一项全新的漏洞管理服务,让戴尔为组织进攻提供工具和可行的洞察来保护it环境,比如戴尔未APEX数据储存服务,添加了客户自我管理选项,让客户可以轻松过渡到即时服务环境,虽然说第3季度减少了很多的订单积压,但却创造了业绩记录。

看来即使是现如今受到了疫情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让业绩下降,但是只要在创新的边缘不断的进行创新与发展,也将会为业绩带来一笔非常大的盈收。戴尔集团就是抓住了这样一个亮点,着重于解决基础设施方案,让这项业务可以创效,本季度的历史新高达到96亿,美元同比增长2%,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连续第7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了。虽然说现在全球的行业都不景气,即使是电子行业也出现了低迷的情况,也让戴尔的业绩出现了下滑,但戴尔却会做一些新的科技尝试,让全球经济放缓的同时他们的进程没有放缓。戴尔的这一创新型发展,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下也能够创造记录。

超额利润的来源有哪些

获取超额利润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供不应求产生的超额利润

这种方式获得的超额利润最短暂,也最不稳定。自由竞争市场中供需会自动调节,当出现超额利润时,其他竞争者迅速加入,供需平衡很快恢复正常,超额利润消失。

周期性行业阶段性获得的超额利润属于这种类型。景气度高峰来临时,需求急剧上升,萧条期大幅降低的产能使供需产生巨大落差,形成严重的供不应求。这时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销售火爆,企业获得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的获得是很脆弱、不可持续的,竞争者产能大幅扩张、景气度拐点的出现使超额利润迅速消失并可能形成亏损。

科技创新产生的超额利润

科技企业由于暂时的技术领先或创新也可能获得短期的超额利润。科技行业的特性使这种领先或创新很快被模仿、替代、超越,大量逐利资本的进入也使所有细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微利成为常态,象微软这种能依靠技术垄断长期获得超额利润的企业凤毛麟角。

超额利润的秘密

资本市场只能获得平均利润,这一点看来毫无疑问,那么任何希望获得更多收益的举动都似乎是徒劳的,但……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韦尔奇时代,GE实现了接近1000次收购,这些收购奠定了今日的GE,毫无疑问的是,财务上实现了超额利润。当然我们知道,GE所进行的不仅是财务上,股权的拥有,他介入到企业的经营之中,实现的实际上是经营利润,这对应了GE卓越的人才培训体系。

资本市场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因为资本市场已经将企业超额利润的潜力,以不同的市盈率水平拉平,投资者获得的依然只能是平均利润。超额利润只存在于经营本身。

巴菲特没有向他拥有的企业派遣管理人员,当然他反复强调,他们并不提供这项“服务”。但是,巴菲特同样获得了超额利润。这使我们从新回头来审视,到底什么是经营?

显然,经营实际上并不一定是具体的企业运营,“经营”反映了一种信息不对称,“经营”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深度信息”。换句话说,只有买错,没有卖错。有人对房地产有更多了解,他并不是从房地产市道的变化中赢利,而是从对房屋本身的理解,虽然他同时也能受益于房地产价格的普遍上升。

现在我们似乎就能得出一种结论:财经评论人,或者经济专家所涉及的“浅信息”,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表层信息”,诸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政府的财政政策、世界原油价格的波动,或者也包括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研读,都会迅速在市场上得以体现,以至于很难从中获得利润。换句话说,这些活动不具备太积极的意义,对渴望获得超额利润的投资者来说就是如此。

必须要掌握深度的信息。这和财经新闻类似,财经记者可以通过企业发布的新闻发布会,来获取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对读者的帮助也可能很有限。需要深入地获取信息,从企业的普通员工,或者是管理人员,也许是企业的供应商及顾客。

某种意义上要比企业运营者知道得更多,股票无疑是企业经理发行的,这已经造成了信息上的不对称。好在企业经理对企业本身有感情上的干扰,既然这间企业正是他在运营,未必会准确评估企业的实际价值。此外,执行人强调的是执行能力,应对变化的反应,但是投资则强调了对事物认识的归纳能力。当然是这样,外部投资者,比如李嘉诚在缺乏对企业细节认识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和内部人士达成,从长期看十分有利的股权协议。

当然我们整天呆在家里,是不可能获得市场搏弈上的优势的。需要花费时间对产业和企业有相当深入的理解,无疑,前提是拥有企业运营的背景知识。另一种选择是,消极投资,例如持有指数基金,获得一个平均收益。

标签: 报表 戴尔 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