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的商业模式?戴尔是做什么的

admin 电脑硬件 4

戴尔模式的商业模式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商业创意!戴尔本人通过为消费者消除中间环节获得了大量财富。他以很低的代价获得了技术,比其他个人电脑制造商获得了更为丰厚的利润。戴尔电脑公司的直销商业模式就是利用现有的价值链,并且除去了一个不必要的、成本昂贵的环节(在经济学术语中,称之为“非居间化”或“脱媒”)。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这种新价值链更有意义。戴尔电脑公司的副总裁凯文·罗林斯曾经感叹说:“我们现在就像卖菜的农夫,搞不好东西就会烂在手里。”他的意思就是说,电脑技术的发展非常之快,如果公司不能迅速将电脑卖掉,产品就很容易变成一堆过时的机器,而过时的电脑就像已经开始腐烂变质的蔬菜、水果那样。这种关于库存和速度的认识,促使戴尔电脑公司在过去十多年里表现不俗。因此,现在不论在什么行业,很多CEO都在讲,速度是他们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十多年来,直销模式让戴尔电脑公司保持了一种令竞争对手疲于应付的速度,也让他们与客户建立了直接联系。这种联系又让他们及时掌握客户想要什么样的产品,何时需要这样的产品。

戴尔的商业模式?戴尔是做什么的-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2000年,三大行业巨头包括CHS电子公司、MicroAge公司和InaCom公司都援引企业保护法案第11条以寻求美国政府保护。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故事的道德意义其实相当简单:为客户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自己的公司也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也会相当复杂,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需要通过一个系统、一个商业模式产生,商业模式建立在关于价值的远见之上,只有拥有优秀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价廉物美的服务才有可能实现。戴尔电脑公司自身的成本结构大大降低了各种支出,因此它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价格低廉的电脑。戴尔电脑公司将来又会怎样做?随着个人电脑市场的发展开始减缓,戴尔电脑公司迅速将自己的直销模式拓展到新领域,比如转向服务器等产品。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明晰的模式,戴尔电脑公司所有的管理者都深刻领悟了这种模式,从而也大大帮助他们很快适应变化。但是,毫无疑问,戴尔电脑公司仍将坚持自己的商业模式。

这就是戴尔模式,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

戴尔的成功之道

您好,DELL的成功之道--

戴尔"(DELL)电脑公司的创始人是美国人迈克尔·戴尔。该公司成立于1984年,注册时资金只有1000美圆,而到了2001年,它的销售额达到了310亿美圆,并在全球拥有3.6万名员工,其股价也由最初1988年上市的售价8.5美圆跃升至100美圆每股,1992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0强企业,2002年位居第131位,并且同年成为美国客户首选计算机系统供应商。

DELL的成功,离不开其创始人带而的偶发灵感。尚在初中时,年轻的迈克尔·戴尔拥有了第一台苹果(Mac)电脑,并且迅速将兴趣转入电脑背后的商机,他用卖报纸赚的钱购买电脑零部件,将电脑改装售出取得利益,接着再改装另一台。通过他一系列的分析,他得出了一个想法:只要自己的销售量再多一些,而且没有中间商,自己改装的电脑又具有价格优势,还有品质和服务的上的优势,这样就可以和其他店,甚至Mac,Capon,IBM这些大公司竞争了。这个想法就是今天辉煌的DELL公司的源泉。

那么,迈克尔·戴尔又是如何把DELL公司由最初的改装行当发展成为全球五大计算机系统制造商之一的呢?

正如戴尔本人所说,DELL的成功来自于他们拥有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那就是著名的"戴尔模式"。早在DELL成立之初,Mac,IBM等知名电脑公司的销售商品方式无一不是代理销售,然而戴尔便打破了这一模式。DELL紧紧抓住客户管理,员工服务与供应商这三者关系,形成了他的成功秘诀。众所周知,如今只有上网或一个电话,你便可订购DELL的电脑。然而DELL在全球的客服中心,并没有任何库存,当接到定单,便依据定单从配件供应商提供的零配件开始组装,一台PC从原料入厂到打包出厂不出5、6小时,而组装只需5、6分钟。这便是"戴尔模式"的效率体现,这大大缩小了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也是为何DELL如此迅速地发展的原因。

"戴尔模式"还成功于简化了流程,妥善管理存货,并与供应商联盟。DELL建立了一个超高效的供应链和生产流程管理,依定单生产,不囤积大量配件,避免占用资金,并且与配件供应商联盟,直接配送。这都大大降低了成本,也是为什么DELL电脑价格往往比许多电脑便宜的原因。在消费者消费时,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为消费者的收入及商品价格,"戴尔模式"的按单生产已满足了不同收入消费者的需求,而低成本,高质量以及低廉的价格,也是战胜众多对手的重要原因。然而,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别的公司无法象DELL一样简化流程,其实DELL在这个技术方面拥有550项专利,这也正使得"戴尔模式"是独一无二的。

"戴尔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市场细分战略。早在戴尔16岁时,他卖报纸为业余工作,他负责推销报纸为生,通过详密的调查,DELL发现了两种最愿订报的人:1.新婚的人;2.搬了新房的人,聪明的他就从法院登记的新婚夫妇的地址和地产公司提供的购房者名单了解了这一消费群,并且想他们邮去详细资料,争取订户。通过这种方式,戴尔当年就挣到了1.8万美圆,这不仅为他开办公司提供了资金,也启迪了他的市场细分战略——也就是他所说的"比顾客更了解顾客"。这便是DELL除了降低成本、高效率两大因素外的另一个秘诀:好服务。DELL通过直销模式与顾客建立了直接联系,不仅节省了间中环节所浪费的时间和成本,也更好,更直接地了解了顾客的需求,并培养起一个稳定的顾客群体。DELL不仅拥有一个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还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络,其工作人员不仅通过网站和电话为顾客提供了全面的售后服务,而且定期会主动向客户打电话,征求意见。这一点,充分证明了商品的服务极大地影响了消费,也带动了DELL的发展。

除了低成本+高效率+好服务的三大"戴尔模式"特色以外,DELL的另外一个得胜之道便是"多元化"经营战略,DELL除了巩固个人电脑时常的领导地位,而且还雄心勃勃地扩张市场。近年,DELL加快步伐,陆续涉足了高端便携电脑,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PDA,打印机,收银机等等产品。这极大地体现了DELL公司永不满足,坚持"要么创新,要么消失"的理念,这种市场的扩张创新,让DELL在市场上占据了领导地位。

的确,DELL的迅速崛起让所有质疑戴尔经营模式的人都闭上了嘴,那些盲目模仿"戴尔模式"的企业也以失败告终。引用戴尔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在诺大的市场上,有很多的方式,途径可以使公司取得成功。‘戴尔模式‘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却是最适合DELL发展的途径。"这种模式正是DELL沉淀多年的企业经营文化。

谈到DELL的企业文化,美国企业文化的特色在DELL公司身上可略见一斑。

企业文化,也称公司文化,总结而言便是一种经济文化,是将经济与文化的一个结合体。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与本国的社会性、民族性是不可脱离的。

美国的人文精神是十分强烈的,早在美国历史初期,由于纯理性主义的误导,美国企业陷在"人并非生产力中关键因素"的过时观念,也导致了世界性商业竞争的失利,直到近代,美国企业开始重视"人"这个生产的重要因素。DELL公司也重视着这一点,不仅生产销售一切以人为本,以顾客为本。树立了与员工联盟的观念,团结内部力量,在住址管理中突出强调对人的关怀,信任,尊重,以此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一个企业与员工的一体精神。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之国,在历史与社会的大背景下,这个民族十分注重效率与创新。美国企业文化另一大特点就是体制的开放和企业的效率。从DELL公司戴尔及其替任者罗林斯这么一个双星组合可以看出,企业内部的竞争以及建立一个开放型的管理体制,运用人与人之间的默契来纠正僵化的行政管理,大大避免了企业管理一刀切局面。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效率便是生命,上边的例子已经告诉我们,DELL公司胜于高效。

其次,企业形象以及企业市场永远是占据最主要地位的。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良好的形象,便没有广阔的时常,而时常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在DELL的服务以及质量上,充分地向我们证明了其优越性,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也正是美国经济的特色,与我国有着许多差异,便有着许多发展的优势。

就此,我们中国企业不得不想,从它国企业的成功之道上,我们作为一个后起之秀,该学到些什么?该如何学?期待历史给我们一个答复。

戴尔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在商业模式上有哪些创新

一、戴尔创业成功的秘诀是:

从某种意义上,那也是时势造英雄,只不过是戴尔有商业天赋,超过别人抓住了商机。今天,个人电脑家家有,人人有,你可能觉得人类自古就如此,可实际上其历史很短。

电脑本身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初只是专业用的电脑,没有大众化的个人或家庭电脑。1977年,苹果公司推出一种基于视窗界面的电脑,大大提高其可用性,便于普及,成为第一代个人电脑。

1981年,IBM也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推出第一代IBM个人电脑。由于IBM是计算机行业的龙头,历来以制造大型计算机而出名,它的进入即标志个人电脑走上正式舞台。

当时,IBM的个人电脑商业模式是自己设计、制造,部分产品由自己的销售团队直销给大公司客户,但更多的是通过零售渠道向中小企业个人用户销售。不过,IBM公司太大,大型计算机是主业,对个人电脑的推销力度总有限,难以两者兼顾。

相比之下,1982年新成立的康柏克计算机公司则没有历史包袱,只从事个人电脑的制造和销售,轻装上阵,很快赶上1BM的个人电脑销售量,成为该行业的老大。

二、“戴尔的商业模式”的具体内容:

戴尔公司根据顾客的订单装配产品,然后直接将产品寄送到顾客手中。这个模式的要义就是抛开传统商业销售链的中间商和零售商环节,节省了成本,降低了产品价格。这种模式没有现成的理论,归纳起来有以下主要特点:

1、按单生产:戴尔根据顾客通过网站和电话下的订单来组装产品,这使顾客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配置。公司则根据订单订购配件,无需囤积大量配件,占用资金。

2、一直接与顾客建立联系:戴尔通过直销与顾客建立了直接联系,不仅节省了产品通过中间环节销售所浪费的时间和成本,还可以更直接、更好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并培养一个稳定的顾客群体。

3、高效流程降低成本:戴尔通过建立一个超高效的供应链和生产流程管理,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4、产品技术标准化:戴尔所经营的技术产品多是标准化的成熟产品,因此该公司总是能让顾客分享到有关行业进行大量技术投资和研发而取得的最新成果。

5、低成本+高效率+好服务

低成本一直是戴尔的生存法则,也是“戴尔模式”的核心,而低成本必须通过高效率来实现。戴尔的生产和销售流程,以其精确管理、流水般顺畅和超高效率而著称,有效地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

力求精简是戴尔提高效率的主要做法。公司把电话销售流程分解成简单的8个步骤,其自动生产线全天候运转,配件从生产线的一端送进来,不到两小时就变成成品从另一端出去,然后直接运往客户服务中心。

戴尔在简化流程方面拥有550项专利。分析家们普遍认为,这些专利也正是其他公司无法真正复制貌似简单的“戴尔模式”的最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迈克尔戴尔从19岁到38岁间,他从大学宿舍起家,逐步统治了全球PC产业-不过3年时间没有巡视国土,他何可畏惧?2007年4月,当媒体在上海问起重塑公司方案,迈克尔戴尔自信得近乎强硬:"你们要是不信,18个月后再来见我,到时候戴尔很多方面都会发生大变化!"

至2008年10月,约期已至,成效如何?好消息是,戴尔的销售业绩重新回到了增长轨道。2008年第一财季,其收入增长了21.6%,2008年第二财季,销售再度增长11%

但坏消息似乎更多。它两年前让出的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仍未从惠普处夺回,人们甚至看到它需要为争取市场份额而放弃利润-今年第二财季,它的净利下滑17%。而增长最快的个人消费者业务只占戴尔全部收入的20%。

甚至戴尔本人也对局势做出了妥协。当2008年中他再度接受媒体采访时,似乎已变得谨慎很多:"戴尔是否能在我手里彻底复兴?我认为这不是我该回答的问题,应由旁观者回答。"

标签: 戴尔 模式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