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模式的商业模式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商业创意!戴尔本人通过为消费者消除中间环节获得了大量财富。他以很低的代价获得了技术,比其他个人电脑制造商获得了更为丰厚的利润。戴尔电脑公司的直销商业模式就是利用现有的价值链,并且除去了一个不必要的、成本昂贵的环节(在经济学术语中,称之为“非居间化”或“脱媒”)。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这种新价值链更有意义。戴尔电脑公司的副总裁凯文·罗林斯曾经感叹说:“我们现在就像卖菜的农夫,搞不好东西就会烂在手里。”他的意思就是说,电脑技术的发展非常之快,如果公司不能迅速将电脑卖掉,产品就很容易变成一堆过时的机器,而过时的电脑就像已经开始腐烂变质的蔬菜、水果那样。这种关于库存和速度的认识,促使戴尔电脑公司在过去十多年里表现不俗。因此,现在不论在什么行业,很多CEO都在讲,速度是他们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十多年来,直销模式让戴尔电脑公司保持了一种令竞争对手疲于应付的速度,也让他们与客户建立了直接联系。这种联系又让他们及时掌握客户想要什么样的产品,何时需要这样的产品。
2000年,三大行业巨头包括CHS电子公司、MicroAge公司和InaCom公司都援引企业保护法案第11条以寻求美国政府保护。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故事的道德意义其实相当简单:为客户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自己的公司也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也会相当复杂,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需要通过一个系统、一个商业模式产生,商业模式建立在关于价值的远见之上,只有拥有优秀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价廉物美的服务才有可能实现。戴尔电脑公司自身的成本结构大大降低了各种支出,因此它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价格低廉的电脑。戴尔电脑公司将来又会怎样做?随着个人电脑市场的发展开始减缓,戴尔电脑公司迅速将自己的直销模式拓展到新领域,比如转向服务器等产品。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明晰的模式,戴尔电脑公司所有的管理者都深刻领悟了这种模式,从而也大大帮助他们很快适应变化。但是,毫无疑问,戴尔电脑公司仍将坚持自己的商业模式。
这就是戴尔模式,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
戴尔的商业模式
戴尔的商业模式是基于直接销售和客户定制的。戴尔公司绕过了传统的零售渠道,直接通过其官方网站、电话销售或邮寄目录等方式,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用户。这种直接销售的模式降低了成本,使得戴尔的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同时,戴尔还提供了客户定制服务,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硬件配置,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戴尔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其直接销售模式。传统的电脑销售模式通常是通过经销商或零售商进行,这些中间环节会增加产品的成本。而戴尔通过直接销售,省去了这些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从而可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此外,直接销售还使得戴尔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定制服务是戴尔商业模式的另一大特点。戴尔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硬件配置,甚至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外观设计。这种定制化的服务使得用户能够购买到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定制化的服务也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使得戴尔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戴尔商业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精细的成本控制。戴尔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和库存的最小化。同时,戴尔还通过精细的成本控制,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降到最低。这些措施使得戴尔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总之,戴尔的商业模式是基于直接销售和客户定制的。这种商业模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使得戴尔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戴尔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在商业模式上有哪些创新
一、戴尔创业成功的秘诀是:
从某种意义上,那也是时势造英雄,只不过是戴尔有商业天赋,超过别人抓住了商机。今天,个人电脑家家有,人人有,你可能觉得人类自古就如此,可实际上其历史很短。
电脑本身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初只是专业用的电脑,没有大众化的个人或家庭电脑。1977年,苹果公司推出一种基于视窗界面的电脑,大大提高其可用性,便于普及,成为第一代个人电脑。
1981年,IBM也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推出第一代IBM个人电脑。由于IBM是计算机行业的龙头,历来以制造大型计算机而出名,它的进入即标志个人电脑走上正式舞台。
当时,IBM的个人电脑商业模式是自己设计、制造,部分产品由自己的销售团队直销给大公司客户,但更多的是通过零售渠道向中小企业个人用户销售。不过,IBM公司太大,大型计算机是主业,对个人电脑的推销力度总有限,难以两者兼顾。
相比之下,1982年新成立的康柏克计算机公司则没有历史包袱,只从事个人电脑的制造和销售,轻装上阵,很快赶上1BM的个人电脑销售量,成为该行业的老大。
二、“戴尔的商业模式”的具体内容:
戴尔公司根据顾客的订单装配产品,然后直接将产品寄送到顾客手中。这个模式的要义就是抛开传统商业销售链的中间商和零售商环节,节省了成本,降低了产品价格。这种模式没有现成的理论,归纳起来有以下主要特点:
1、按单生产:戴尔根据顾客通过网站和电话下的订单来组装产品,这使顾客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配置。公司则根据订单订购配件,无需囤积大量配件,占用资金。
2、一直接与顾客建立联系:戴尔通过直销与顾客建立了直接联系,不仅节省了产品通过中间环节销售所浪费的时间和成本,还可以更直接、更好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并培养一个稳定的顾客群体。
3、高效流程降低成本:戴尔通过建立一个超高效的供应链和生产流程管理,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4、产品技术标准化:戴尔所经营的技术产品多是标准化的成熟产品,因此该公司总是能让顾客分享到有关行业进行大量技术投资和研发而取得的最新成果。
5、低成本+高效率+好服务
低成本一直是戴尔的生存法则,也是“戴尔模式”的核心,而低成本必须通过高效率来实现。戴尔的生产和销售流程,以其精确管理、流水般顺畅和超高效率而著称,有效地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
力求精简是戴尔提高效率的主要做法。公司把电话销售流程分解成简单的8个步骤,其自动生产线全天候运转,配件从生产线的一端送进来,不到两小时就变成成品从另一端出去,然后直接运往客户服务中心。
戴尔在简化流程方面拥有550项专利。分析家们普遍认为,这些专利也正是其他公司无法真正复制貌似简单的“戴尔模式”的最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迈克尔戴尔从19岁到38岁间,他从大学宿舍起家,逐步统治了全球PC产业-不过3年时间没有巡视国土,他何可畏惧?2007年4月,当媒体在上海问起重塑公司方案,迈克尔戴尔自信得近乎强硬:"你们要是不信,18个月后再来见我,到时候戴尔很多方面都会发生大变化!"
至2008年10月,约期已至,成效如何?好消息是,戴尔的销售业绩重新回到了增长轨道。2008年第一财季,其收入增长了21.6%,2008年第二财季,销售再度增长11%
但坏消息似乎更多。它两年前让出的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仍未从惠普处夺回,人们甚至看到它需要为争取市场份额而放弃利润-今年第二财季,它的净利下滑17%。而增长最快的个人消费者业务只占戴尔全部收入的20%。
甚至戴尔本人也对局势做出了妥协。当2008年中他再度接受媒体采访时,似乎已变得谨慎很多:"戴尔是否能在我手里彻底复兴?我认为这不是我该回答的问题,应由旁观者回答。"